欧阳庆丽
中医中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与之相关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以退热清咽颗粒和黄芪等复方中药在提高免疫力方面的研究为例,介绍了中药在提高免疫力发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包立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门诊轻型手足口病150例患者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2011年6月~2013年6月的门诊轻型手足口患者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及时、早期治疗,均获痊愈。未出现的严重的并发症。结论:每年的6~8月,2~3岁的儿童容易有特征性的皮疹(手、足、口部位有水疱,伴有发热或不发热)以上可以临床诊断是手足口病。只要及时、早期治疗,给予重视,全部治愈。
作者:潘艺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对静脉留置针三种不同封管液同时使用正压式封管方法产生的效果进行比较,为临床护理提供高效的封管方式,以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方法:选择2012年9月在我院内一科住院治疗的87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组29例,A组0.9%氯化钠5ml;B组62.5U/ml肝素液3ml,C组125U/mL肝素液3ml,统一用脉冲式正压封管,观察三组留置针封管后留置针留置时间及堵管例数。结果:A组堵管率高,留置时间短;C组堵管率低,留置时间长。A组和B组、B组和C组、A组和C组进行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脉冲式正压封管结合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显著延长直管时间。
作者:吴美秋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妊高症患者临床有效治疗与护理措施。方法:对35例妊高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治疗方法、护理措施、治疗与护理结果等。临床对妊高症患者进行治疗时应遵循镇静、解痉、降压、扩容以及利尿原则,必要时给予抗凝措施,可适时终止妊娠;妊高症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性护理措施进行全面护理,内容包括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监测、给药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产时护理、健康教育等。结果:35例妊高症患者均顺利完成分娩,分娩成功率为100.00%,未出现母婴死亡现象。分娩方式:经自然分娩患者为11例、剖宫产患者为24例。2例患者发生相关并发症,其中1例为产后出血,1例为手术切口感染,均经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后痊愈出院,并发症发生率为5.71%。结论:对妊高症患者进行及时确诊,并采取正确的治疗与护理措施,能够尽量确保患者分娩成功率,保障母婴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景英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进一步分析临床失眠症肝气虚机理,并探讨针对本病采用大补肝汤进行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上半年度入我院接受中医辩证治疗的失眠症患者48例,患者的辩证分型主要为心胆气虚型、心脾两虚型、阴虚火旺型、痰热内扰型及肝郁化火型。给予患者大补肝汤进行治疗。结果:经治疗后,48例患者中临床治愈46例,有效率达到95%以上。结论:针对临床失眠症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是一种有效手段,针对肝气虚失眠症患者采用大补肝汤治疗效果显著,推荐临床使用。
作者:楼玲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规范化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对妇科肿瘤患者使用效果,并总结经验。方法:将我院于2010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100例妇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常规组和加强组,常规组的患者实施一般的护理措施,加强组的患者及采用规范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在根据各项指标对其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包括睡眠质量、焦虑或者抑郁的情绪、疼痛、预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结果:加强组中的50例患者相较常规组的患者较为良好,情绪的焦虑或者抑郁程度则较轻,各个指标的数据经过统计学处理,计算出P<0.05,两组数据有显著差异。结论:规范化心理鼓励干预对于改善患者睡眠治疗,调整焦虑或者抑郁的情绪有着显著效果,能够有效的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赵运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研究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方法:将实验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进行常规二级护理,一组进行运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二级护理,对两组间妇女在治疗费用、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上进行比较。结果:两组间比较,在住院费用、住院天数及患者满意度上实行临床护理路径的实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在妇产科病房对产妇进行运用临床路径的二级护理,不仅在临床实践中规范了护士的护理行为,还提升了护士的服务意识和护理团队间的协作能力,提高了护理工作的工作效率,提升了护理质量;同时使产妇体验到了良好的服务,使医院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作者:吕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研究骨科护理风险临床应用,并引进风险管理机制。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骨科患者,计算机随机选取2010年5月~2011年5月期间患者共2000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计算机随机选取2011年6月~2012年5月期间患者共2000例为实验组,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并实施相应护理。比较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5%,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8%,实验组的各项护理差错事件均显著小于对照组,且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为5%,显著小于对照组的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科护理及风险机制的临床应用具有效果显著,降低了事故发生率,减少医患双方的了损失,值得临床的普及和推广。
作者:焦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无创呼吸机指通过面罩利用气泵的换气作用改善肺通气,提高血氧含量而降低CO2含量,同时可缓解呼吸肌疲劳,降低呼吸运动氧耗,预防早期呼吸衰竭,缓解病情发展的一种治疗方法[1]。本文探讨对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患者开展有针对性的舒适护理措施的效果。
作者:刘青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的原因和护理干预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5月我院围绝经期睡眠障碍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引起睡眠障碍的原因,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对比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变化。结果:与护理干预前对比发现,患者护理干预后PSQI评分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的原因包括情绪障碍、血管舒缩变化、骨质疏松、激素变化等,加强认知和行为干预后睡眠障碍症状可得到一定的改善。
作者:李改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西瓜霜喷剂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2008年1月~2009年12月对9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采用西瓜霜喷剂治疗,每周2~3次,3个月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价其疗效,治疗期间做好患者心理护理与健康知识指导。结果:经过6个月治疗,采用宫颈炎疗效标准评价,80例痊愈,10例好转,一次性治愈率88.9%,有效率100%。结论:西瓜霜喷剂配合系统化护理能显著促进慢性宫颈炎创面愈合,具有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廉验有效、患者易接受等优点,是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一种良好方法。
作者:王秀芳;俞仙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内二科收治的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采用贯序治疗,即实验组先应用辛伐他汀治疗4周,然后停用辛伐他汀,应用非诺贝特治疗1周,200mg/d。后停用非诺贝特,继续辛伐他汀治疗3周,而对照组应用辛伐他汀治疗8周。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显效46例,有效1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2.8%;对照组组显效32例,有效2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4.3%。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实验组血脂改善情况也显著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贯序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情况,建议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毅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掐压商阳穴与腹部按摩对骨科患者便秘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的110例便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按照骨科的常规护理,采用热敷结合腹部按摩进行护理为对照组。一组在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掐压商阳穴结合腹部按摩进行护理为观察组。一个疗程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额便秘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是92.72%,对照组护理的有效率是70.91%,两组护理有效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掐压商阳穴结合腹部按摩可以良好的改善骨科患者的便秘情况,有效促进排便。
作者:高雅利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将循证护理与人性化护理服务用于肝胆外科病房之中的效用。方法:随机将121例肝胆外科病人分组,循证服务组60例和常规服务组61例。对循证服务组的60例行循证护理+人性化护理。对常规服务组的61例行常规护理。随后,比较循证服务组和常规服务组中的肝胆病者的满意度和护理有效度。结果:循证服务组的满意度比常规服务组高,P<0.05。此外,循证服务组的护理有效度比常规服务组高,P<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与循证护理服务用于肝胆外科病房之中,不仅可使护理效果提升,还可使肝胆病者配合治疗,早日治愈。
作者:赵光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角膜异物是临床上非常多见的轻型眼外伤,常由于工业劳作过程中溅入眼中,异物包括:铁屑、石屑、尘渣、玻璃、木屑等,我院门诊常见的是铁屑,约占70%以上,因患者未能及时就诊,铁屑在眼中易生锈,出现铁锈沉着,不易取出,引起不同程度角膜感染,导致角膜溃疡,视力下降[1]。我们选择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就诊我院的132名角膜铁质异物患者,对其就诊时间及对愈后影响进行对比,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路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应用整体护理干预糖尿病低血糖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于2010年6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为护理研究对象,这选取的60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均发生了饥饿、软弱无力、出汗、心悸、烦躁等相关低血糖症状,随机将上述60例患者分成两组,一组对照组,有患者30例,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并记录相关数据,分析患者低血糖发生的概率;另外一组为观察组,有患者30例,采取整体护理的方式对患者实施护理,观察并记录相关数据,分析患者发生低血糖的概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再次发生低血糖的发病率为0.0%,对照组患者再次发生低血糖的发病率为33.3%,两组数据相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低血糖的发病率,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运用整体护理干预糖尿病低血糖患者,能明显的降低低血糖再发率,改善预后,对预后产生积极的影响,且临床护理效果好,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裴丽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两组不同剂量(25mg/d与12.5mg/d)的米非司酮,用于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进行分析比较。同时对停止用药之后肌瘤的反跳生长状况进行观察评估。方法:选择被诊断患有子宫肌瘤的患者53例,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只是所用剂量不同,A组(27例)用药剂量为25mg/d;B组(26例)用药剂量为12.5mg/d。此药物需不间断用药三个月。在服用此药物之前与之后,需用B超检测患者子宫肌瘤的三维径线,还需要对患者血清中血红蛋白的浓度、子宫内膜、临床表现等情况进行总体评估。此外,要对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治后随访,目的是观察患者的子宫肌瘤生长及反跳的发展。结果:两种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其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有较为明显的改善。停止用药之后,比较观察A、B两组患者在3、6、9个月的肌瘤反跳率。A组(27例)患者用25mg/d米非司酮,发现患者子宫内膜的不规则增生率,明显比B组(26例)用药剂量为12.5mg/d的患者高(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组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用于治疗子宫肌瘤,临床表现都能得到较为明显的改善,但药剂剂量采用12.5mg/d更加稳妥、安全。
作者:邓成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严格执行规范化管理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为临床提供24小时连续服务,保证供应的物品的质量标准要求,确保病人安全。
作者:李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护理疗效。方法:把我院接收的80例风湿性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其中一组采用常规护理,称为对照组;另外一组采用人性化护理,称为观察组。在治疗两个月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指标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关节疼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以及晨僵时间均有所改善,并且护理前后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之后采用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并对患者预后进行改善,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陈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本文从生物制药产业的现状,和国际的差距,以及从我国生物制药企业发展策略方面进行对我国生物制药产业进行探讨研究。
作者:姜媛媛;王学;王莹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