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镜下取出上消化道异物的护理措施探讨

吴蓉

关键词:胃镜, 上消化道异物, 护理措施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胃镜下取出上消化道异物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2011年3月~2013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上消化道胃镜下异物提取术治疗的患者,对他们所接受的护理措施进行探讨分析。结果:174例患者手术成功,成功率96.67%。结论:胃镜下取出上消化道异物具有低创、简单快捷、安全可靠、成功率高的优点,而且周到细致的临床护理有助于优化手术效果,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与推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疱疹性咽峡炎病因及诊治

    疱疹性咽峡炎是高发于儿童的特殊的发热类疾病,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近几年夏秋季节呈现高发趋势,由A组柯萨奇病毒引起,偶尔也有其他肠道病毒所引起,临床以口腔后部的成簇小水疱为特征,伴随症状多见为发热、咽痛、四肢酸痛、拒食。病程1周左右。

    作者:王娇娜;刘吉滨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护理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5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老年患者,对患者采用综合性的护理工作,对患者的效果进行相应的观察。结果:有34例患者护理显效,21例患者护理有效,3例患者护理无效。结论: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老年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能够减轻病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较好的护理方法。

    作者:刘红雨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品管圈在缩短急诊儿科候诊时间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优化急诊儿科就诊流程,缩短急诊儿科候诊时间,提升患儿家长满意度方面的可行性方法。方法:成立品管圈,对急诊儿科就诊候诊时间较长的原因进行分析讨论,采取必要的改进措施。结果:品管圈活动前后患儿的候诊时间分别为88.20±4.76分钟、37.10±3.16分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0,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充分发挥了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患者的就诊质量得到持续改进,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姬宇;冯小华;刘珉;黄丽娟;计玲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总结乙肝妊娠患者的护理对策

    目的:总结乙肝妊娠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50名乙肝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产妇有无孕产史,并对患者实施病原学检查和血清学检查。结果:50例产妇中有30例出现恰似早孕反应的临床症状。对患者进行病原学检查后,结果显示产妇在妊娠晚期分别出现胎膜早破、胎儿窘迫、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不同的病理表现。对患者进行血清学检查,结果显示产妇的血清谷丙转氨酶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HBsAg全部阳性,其中包括大三阳29例,小三阳21例。结论:将科学、高效的护理措施运用在妊娠合并乙肝的产前和产后中对于降低孕产妇的死亡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是降低围儿死亡率、畸形儿发生率及减少婴儿的后遗症发生的有效手段。

    作者:侯志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推拿疗法结合中药贴敷治疗小儿风寒泻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腹泻患儿应用推拿疗法结合中药贴敷的终临床疗效。方法:整合性分析2013年4月~2013年7月我院儿科所收治60例腹泻患儿临床资料,并将所有患儿随机划分成应用推拿法结合中药贴敷治疗实验组和应用西药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86.7%,说明实验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泻患儿应用推拿疗法结合中药贴敷实施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使患儿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吴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无痛人流的临床治疗和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无痛人流的临床治疗和效果分析。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普通人流手术,而观察组行无痛人流手术,观察对比两组镇痛效果和术中情况。结果:观察组镇痛总有效率为98.9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6.67%;观察组人流综合征、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人流可有效缓解终止早孕妊娠,镇痛效果显著,并降低手术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冯冬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58例低出生体重儿的围生期分析

    目的:分析引起低出生体重儿在围生期不同的病因,减少或避免低体重儿的出现。方法:对2011年10月1日~2012年9月30日58例低出生体重儿进行围生期分析。结果:引起低出生体重儿的主要原因是早产,而引起早产的原因主要是下生殖道感染引起的胎膜早破,其次是多胎妊娠、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等。结论:广泛宣传孕前、早期服用叶酸的好处,合理营养,尽量避免低龄或高龄妊娠(如<18岁或>35岁);防治生殖道感染,如有内科疾病进行相关的咨询和处理;避免服用可能致畸的药物。

    作者:王小红;唐海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在产科病房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产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为减轻产妇痛苦,提高产妇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将我院妇产科2012年11月~2013年6月接收的516例产妇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258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0.79±1.31)天,观察组为(6.72±1.13)天,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5例(94.96%),明显高于对照组124例(48.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明显缩短产妇住院时间,减轻其经济负担,并且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桂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二甲双胍辅助胰岛素降糖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二甲双胍辅助胰岛素降糖治疗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从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5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在观察组中给予患者二甲双胍以及短、中效预混胰岛素治疗;而对于对照组中的患者采取短、中效预混胰岛素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治疗后胰岛素用量的比较。结果:在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胰岛素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在使用注射胰岛素之后血糖控制不满意的时,联合应用二甲双胍辅助治疗具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得到广泛运用。

    作者:温丹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探讨门诊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

    目的:分析门诊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对其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和效果。方法:从2012年3月~2013年3月这一时间段内因患有糖尿病而来我院门诊就诊的老年患者中抽取4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其开展门诊护理干预并观察其护理效果,选择开展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程度作为观察判定依据。结果:通过对上述患者开展相关门诊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得到了较好的控制,病情维持相对稳定,生活质量改善明显,与接受护理前相比差异显著。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开展门诊护理干预有利于控制患者的病情变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可行性和可推广性。

    作者:陈红香;明红萱;张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在无痛人流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心理护理在无痛人流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2年4月~2013年5月自愿采纳无痛人流手术的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100例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的10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以及焦虑患者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无痛人流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保持身心健康,促使术后机体恢复。

    作者:贾元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医护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内科护理中应用中医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我院2012年3月~2013年9月间内科住院患者130例,作为观察组实施中医护理,选取同期内科住院患者13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控制时间、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及心理状态评分等观察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可有效地提高内科护理服务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牛啸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餐饮行业就餐人员吸烟状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辖区餐饮单位顾客的吸烟状况,为餐饮行业控烟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2年12月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6家餐饮单位,对顾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462名顾客,吸烟率为58.9%。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1)。年轻人(18岁-)吸烟率略低于≥30岁人群,但差异无显著性(P=0.14)。每天吸烟≤10支、11~20支和>20支的比例分别是62.9%、30.1%和7.0%。按年龄段比较,年轻人(18岁-)每天吸烟11~20支比例高于30岁~和40岁~段。结论:餐饮单位的各个年龄段的顾客吸烟率都较高,需要积极推进餐饮行业的控烟工作。

    作者:汤熙;杨君;秦立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对自然分娩后2小时产妇的护理干预

    产后2小时是产褥期关键时期。产后大出血有80%于产后2小时内发生,所以在产后2小时的监测及护理非常重要。及时提供生活护理、饮食护理、产后监测,以减少或及时发现产后出血的发生,使产妇舒适,尽早恢复体力。以提高产科的护理及服务质量,提高满意度。

    作者:梁绮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提高手术室护理的安全隐患意识并加强防范措施

    手术室作为治疗病人和抢救病人的重要场所,护理安全已经发展成为衡量手术室甚至医院服务质量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近年来,随着患者的法律意识以及维权意识日益增强,手术室护理安全得到了更多人们的关注。因此,强化手术室的护理安全管理,努力提高手术室的服务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对手术室护理存在安全隐患和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的防范措施对该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作者:李在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临床诊断分析与处理

    目的:分析探讨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1月期间在妇产科手术后发生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年龄、糖尿病史、切口类型和肥胖与患者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24例脂肪液化患者经治疗均痊愈出院,未发生感染。结论:重视引起导致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对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进行及时治疗,早期发现早期处理,有利于减少此种疾病的发生。

    作者:王淑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髋关节和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护理体会

    目的:对进行髋关节和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进行一定的护理。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进行髋关节和膝关节置换手术的45例患者,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观察患者的治疗情况和护理效果。结果:有40例患者显效,4例有效,1例无效,护理有效率为97.8%。结论:对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和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在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全面的有效的护理,能够减少出现感染的情况,促进患者身体的恢复。

    作者:金风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局灶性胰腺炎与胰腺癌超声与CT的对照研究

    目的:旨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CT检查提高局灶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诊断率,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回顾分析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局灶性胰腺炎或胰腺癌病人的超声或(和)CT检查资料。结果:32例患者中均行CT检查,其中20例患者又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2例仅行CT检查者术前诊断正确者9例,误诊3例,正确诊断率75%;20例即行CT检查又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者术前诊断正确者18例,误诊2例,正确诊断率9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CT检查大大提高局灶性胰腺炎或胰腺癌的术前诊断率,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张爱军;赵蕊;芦国辉;杨明;郭军;张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80例COPD高龄患者呼吸道管理的护理及体会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COPD高龄患者呼吸道管理的护理及体会。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之间我院接收的80例COPD高龄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观察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排痰措施。后观察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效果。结果:在高龄患者呼吸道管理方面,观察组的呼吸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施有效的排痰护理,提高COPD患者的呼吸功能、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住院日、值得全面推广应用。

    作者:接传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漫谈穴位敏化

    现代的多方位研究提示:穴位的功能活动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在生理状态下以“沉寂”为主,活动微弱甚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而在病理状态下则具有和生理状态完全不同的特征,穴区反映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功能大大加强,其面积的大小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这一特征称为穴位的敏化[1-2],这种“敏化”是穴位反映疾病的具体体现,也是指导临床选穴和提高临床疗效的核心。其关键在于与病理相关,与机体的疾病过程相关,即敏化态的穴位部位是疾病在体表的反映部位,穴位反映机体功能状态的变化是其本质属性之一。

    作者:王芳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