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元珍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的心理分析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6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并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患者主要心理特征包括紧张恐惧、孤独悲观、自卑自责及依赖等,通过心理护理干预,恢复情况基本良好。结论:根据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病情的发展。
作者:徐碧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股骨干骨折中康复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主要基于股骨干骨折的康复运动护理进行分析,选取120例患者根据年龄、性别等条件,在确保安全治疗和护理的情况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进行传统意义的康复护理活动,护理组进行股骨干骨折的康复运动护理。结果:护理组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的护理效果,其差异具有明显的显著性(P<0.05),在护理效果和护理时间方面。结论:采取康复运动护理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传统意义的康复护理效果。
作者:李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旨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CT检查提高局灶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诊断率,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回顾分析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局灶性胰腺炎或胰腺癌病人的超声或(和)CT检查资料。结果:32例患者中均行CT检查,其中20例患者又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2例仅行CT检查者术前诊断正确者9例,误诊3例,正确诊断率75%;20例即行CT检查又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者术前诊断正确者18例,误诊2例,正确诊断率9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CT检查大大提高局灶性胰腺炎或胰腺癌的术前诊断率,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张爱军;赵蕊;芦国辉;杨明;郭军;张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女性盆底重建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及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5月~2013年5月期间在我院妇科进行盆底重建手术的患者67例,对他们实施全围术期护理治疗,并就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经过分析统计显示,67例患者经过护理后,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04%(61/67),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8.51%(66/67),且均无感染、失禁、尿潴留以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对女性盆底重建手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更好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优化患者生存质量,以促进患者早日恢复。
作者:热孜万古力·热西提;赖巧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阑尾脓肿的手术治疗。方法:45例阑尾脓肿手术治疗,44例行一期治疗,1例行切开引流术。结果:45例患者无肠瘘及腹腔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阑尾脓肿可行一期手术治疗,但不盲目追求Ⅰ期切除率。
作者:钟丹照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胫骨开放性骨折是常发生的外伤骨折情况之一,车祸及跌倒碰撞等可能对胫骨产生激烈的创伤的情况均可引起胫骨开放性骨折[1]。本文以79例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行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观察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术后愈合情况及膝踝关节恢复状况,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江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建立儿童临床用药风险防范措施,监管儿科医生的用药行为,保证儿童临床用药安全。方法:完善相关流程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儿童临床用药风险防范体系,提高医护人员对儿童临床用药的风险意识。结论:儿童临床用药风险防范措施的建立和贯彻执行,对于降低儿童临床用药的风险,保证儿童临床用药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张桐玉;范立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放射免疫分析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HCG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135例妇产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她们的血清检验结果分为三组:异位妊娠组(75例)、葡萄胎组(37例)、绒癌组(23例),选择同期35例正常妇女作为对照组;对四组妇女皆采取放射免疫分析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HCG的效果,并进行总结分析及对比。结果:两种检测方法在异位妊娠、葡萄胎及绒癌的检测值上都明显高于对照组;随着疾病严重程度增加,检测值也会增加,同时显示电化学发光法与放射免疫分析法的特异度有着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检测妇女血清HCG的效果而言,采用电化学发光法的检测效果更加明显,而且其属于一种有着特异性的检测方法,值得相关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马永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肾筋膜扩张器行尿道扩张术在临床尿道狭窄的疗效。方法:结合我院实施输尿管镜下肾筋膜扩张器行尿道扩张术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结果:34例患者手术成功,尿道排尿情况好转,尿线接近正常或完全正常。术后3例患者仅坚持了1个月尿道扩张,7例坚持了2个月尿道扩张,19例坚持了6个月尿道扩张,5例患者坚持了1年尿道扩张。对患者的各项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儿童患者可顺利通过F12筋膜扩张器,成人则可轻松通过F18尿道探子。结论:输尿管镜下肾筋膜扩张器行尿道扩张术是一种治疗尿道狭窄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但治疗仍然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开展手术,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均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作者:范瀚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应用高频超声对涎腺肿瘤的诊断及临床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探头频率10MHz,回顾性分析36例涎腺肿瘤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其中25例为良性肿瘤,11例为恶性肿瘤。结果:经手术、病理证实良性肿瘤超声诊断符合率92%,恶性肿瘤超声诊断符合率为75%。结论:高频超声能清晰的显示涎腺肿瘤的形态、结构、大小和关系,对涎腺肿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有助于对涎腺肿瘤的鉴别诊断。
作者:王旭;周晓霖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超声造影技术有助于对患者肿瘤做出更迅速、准确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在检出患者占位性病变、定性诊断以及判断肿瘤活性方面,超声造影所获得的增强结果准确率高,并且超声造影剂所使用剂量小,对人体无明显毒副作用及过敏现象;肾癌在早期可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或体征,在肿瘤侵入肾盂肾盏后才可出现血尿等症状,故肾癌容易被漏诊或误诊为肾囊肿、多囊肾,临床确诊时多为晚期,因此提高肾癌的早期诊断准确性十分重要。普通超声检查对肾癌进行鉴别和诊断较为困难。近年来,随着超声照影技术的快速发展,明显提高了对肾癌病变的定位和诊断水平,提高了肾癌的检出率。肾脏超声造影可以常规显示肾动脉,提高肾动脉狭窄的检出率,弥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不足;对移植肾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有困难者也极有帮助。
作者:徐丽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异位妊娠中的作用和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86例异位妊娠患者,对其的声像图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6例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证实,其中输卵管妊娠79例(91.86%),宫角妊娠6例(6.98%),肠系膜妊娠1例(1.16%)。异位妊娠的声像特点为子宫腔内空虚,宫旁出现低回声区,其内探及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动。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异位妊娠具有检查无创伤、诊断直观、图像清晰等优点,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提高早期异位妊娠的检出率,对异位妊娠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曾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提出校正措施。方法:将2010年6月~2012年6月我院血液科收集的128份正常血液标本分为未溶血血清标本和人工制成溶血血清标本,分别测定2组TP、AST、、K+、CK、ALB等生化学指标及Hb浓度。结果:观察组在TP、AST、CK、K+、LDH、TG、TCHO等项目测定值均高于未溶血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同时研究结果发现随着血清Hb浓度的升高, K+LDH和CK等生化指标项目也会随之升高,可以看出血清Hb浓度变化值与3个指标溶血变化值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溶血会对多项生化指标检测准确性产生影响,且与血清Hb浓度有关联。利用血清Hb浓度参与校正生化项目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飞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了解聘用制护士流失原因,探讨聘用制护士管理办法。方法:采用调查、统计方法,对聘用护士流失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规范聘用护士管理,降低其离职意愿,稳定护理队伍,使其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
作者:徐丽;段兆香;俞翠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前鼻孔层压法填塞治疗鼻腔深部出血的有效性。方法:将51例经鼻内镜证实为鼻腔深部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前鼻孔层压法填塞;B组:前鼻孔传统囊袋式填塞。根据填塞方法有效率、填塞次数、住院时间行组间T检验。结果:A组(30例):前鼻孔层压法填塞1~2次;填塞无效后1例行后鼻孔填塞1次,有效率96.7%(29/30),输血者1例,平均住院5~7d。B组(21例):前鼻孔传统囊袋式填塞1~3次,无效后8例行后鼻孔填塞1次,治愈21例,有效率61.9%(13/21),输血者3例,平均住院6~9d。结论:前鼻孔层压法填塞组与前鼻孔传统囊袋式填塞组,将住院天数及填塞次数行组间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填塞有效性行分类统计,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鼻孔层压法填塞法其在有效率、减少填塞次数、缩短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传统前鼻孔传统囊袋式填塞。
作者:李莹;王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优化急诊儿科就诊流程,缩短急诊儿科候诊时间,提升患儿家长满意度方面的可行性方法。方法:成立品管圈,对急诊儿科就诊候诊时间较长的原因进行分析讨论,采取必要的改进措施。结果:品管圈活动前后患儿的候诊时间分别为88.20±4.76分钟、37.10±3.16分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0,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充分发挥了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患者的就诊质量得到持续改进,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姬宇;冯小华;刘珉;黄丽娟;计玲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诊治急性肾衰竭的临床方法。方法:随机将71例急性肾衰竭者分组:甲急性组(36例)与乙急性组(35例)。对甲急性组经西医肾衰竭医治,对乙急性组经西医+血液净化医治。随后,比较甲急性组与乙急性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乙急性组的疗效优于甲急性组,P<0.05。此外,乙急性组的Scr情况、Bun情况要比甲急性组好,P<0.05。结论:经血液净化医治急性肾衰竭,疗效好,治愈可能性大,医疗使用价值大,值得推广。
作者:张瑞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对药又称药对,系用相承或是相反的药物组成,目的为增强疗效或是减轻其毒副作用。施小墨先生在施氏对药的基础之上根据多年临床形成以“脾胃”为中心治疗的新对药。
作者:姜伟;白素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COPD高龄患者呼吸道管理的护理及体会。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之间我院接收的80例COPD高龄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观察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排痰措施。后观察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效果。结果:在高龄患者呼吸道管理方面,观察组的呼吸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施有效的排痰护理,提高COPD患者的呼吸功能、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住院日、值得全面推广应用。
作者:接传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分娩方式以及并发症。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37例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为实验组,选择37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进行相应的分析研究。结果:实验组的孕产妇在并发症、产后出血等出现的机率大于对照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容易出现危险情况,因此要对患者进行积极的治疗和密切的观察,防止并发症。
作者:贠秋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