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方药反证三种小鼠抑郁模型的证类分析

孙亚京;裘生梁;张副兴

关键词:抑郁症, 悬尾, 强迫游泳, 利血平
摘要:目的:对三种小鼠抑郁模型进行方药反证研究,确定模型的中医证型,为中医治疗抑郁症研究选用病证结合模型提供依据。方法:针对利血平拮抗实验、强迫游泳实验、悬尾实验法三种常用抑郁症小鼠建模方法,运用肝郁气滞、肝郁痰阻、肝郁脾虚、心脾两虚四种常见证型的代表方剂柴胡疏肝散、加味柴桂温胆汤、逍遥散、归脾汤进行比较研究,以百忧解组为阳性对照,观察汤药干预对各模型指标影响。结果:逍遥散、柴胡疏肝散、柴桂温胆汤、归脾汤对三种抑郁症模型均能起到一定的干预作用,但不及西药百忧解效果明显。初步认为悬尾实验模型为肝郁气滞型,强迫游泳模型为肝郁痰阻型,利血平诱导模型为心脾两虚型。结论:对相关证型的抑郁症的研究,可根据本实验的结果选择对应的模型,并可采用相应的方剂作为阳性对照。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在产科病房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产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为减轻产妇痛苦,提高产妇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将我院妇产科2012年11月~2013年6月接收的516例产妇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258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0.79±1.31)天,观察组为(6.72±1.13)天,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5例(94.96%),明显高于对照组124例(48.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明显缩短产妇住院时间,减轻其经济负担,并且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桂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米非司酮与妇康片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与妇康片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134例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小剂量米非司酮和妇康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控制出血时间和完全止血时间。结果:米非司酮组患者控制出血时间为(19.25±4.73)h,完全止血时间为(30.57±9.75)h,均小于妇康片组患者的控制出血时间(28.28±7.44)h 和完全止血时间为(43.89±13.45)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康片和米非司酮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止血效果优于妇康片。

    作者:韩颖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超声诊断子宫腔内占位性病变的价值

    目的:对接诊患者和体检人员中诊断为子宫腔内占位性病变超声检查回顾性总结分析。方法:采用MYLab1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发现48例子宫腔内占位。结果:48例子宫腔内占位性病变患者中,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符合者45例,符合率为93.7%;误诊2例,误诊率4.2%,漏诊1例,漏诊率为2.1%。结论:超声诊断对子宫内占位性病变检出率、诊断符合率较高,本组误诊,漏诊原因分析,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只注重典型的图像特征,对不典型的图像结合临床病史不够。

    作者:林文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小儿颅骨骨折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对小儿不同类型的颅骨骨折运用到的手术方式进行探讨。方法:从2010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小儿颅骨骨折中随机抽取38例,根据小儿患者颅骨骨折的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并对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小儿进行手术后,对他们进行1年的随访,有1例小儿患者由于严重颅内的感染而死亡,2例小儿患者存在着轻度的偏瘫,3例小儿患者存在着癫痫,其余的系小儿患者都得以痊愈。结论:对于颅骨骨折的小儿患者,要根据骨折的不同类型来采用不同治疗方式,这样才能够有着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贾金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三甲中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可复性器械实施集中式处理的问题与对策

    目的:探讨三甲中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可复性器械实施集中式处理的问题与对策。方法:分析可复性器械实施集中式处理存在的各项问题,建立集中式处理佳模式。结果:实行改进后的集中式处理模式后,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量与以往比较有较大提升。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加强集中管理的质量,改变了以往分散式的管理方法,有效地保证了器械的清洗灭菌质量,规范了手术器械的管理,减少了医院感染的机会。

    作者:袁建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漫谈穴位敏化

    现代的多方位研究提示:穴位的功能活动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在生理状态下以“沉寂”为主,活动微弱甚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而在病理状态下则具有和生理状态完全不同的特征,穴区反映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功能大大加强,其面积的大小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这一特征称为穴位的敏化[1-2],这种“敏化”是穴位反映疾病的具体体现,也是指导临床选穴和提高临床疗效的核心。其关键在于与病理相关,与机体的疾病过程相关,即敏化态的穴位部位是疾病在体表的反映部位,穴位反映机体功能状态的变化是其本质属性之一。

    作者:王芳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中的应用

    胫骨开放性骨折是常发生的外伤骨折情况之一,车祸及跌倒碰撞等可能对胫骨产生激烈的创伤的情况均可引起胫骨开放性骨折[1]。本文以79例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行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观察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术后愈合情况及膝踝关节恢复状况,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江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外科手术患者对提高其信任度、配合度及护理满意度的临床观察,并为手术室优质护理积累经验。方法:选取我院手术室于2010年4月~2013年2月收治的68例脑出血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开展常规手术室护理,研究组则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患者信任度、术中配合度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脑外科手术患者信任度、配合度及护理满意度,取得较为满意的成效,值得推广。

    作者:赵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关于档案管理中的保密原则

    档案信息中会牵涉到很多国际机密性文件信息数据,所以与其它公开性资料有所区别,具有很强的秘密性,这就要求在日常的档案管理工作中,高度重视档案的保密性工作。因此,文章结合实际,主要阐述了档案管理工作中应该检出的保密性原则,充分发挥档案管理的社会作用。

    作者:史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小儿贫血常见原因研究

    目的:对小儿贫血的发病原因的种类及分布情况进行讨论。方法:对2010年5月~2013年5月期间进行小儿贫血治疗6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统计分析小儿贫血发病原因的分布情况。结果:在发生小儿贫血的患儿中,1岁以下的患儿数量居多,占总患病人数的48.5%;总共有4种原因。这其中,4种原因按照发病数量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依次为:先天铁元素缺乏为25例,喂养不当为21例,维生素K缺乏为16例,其他原因为6例。结论:对于小儿贫血的早期预防与监控是必要的,并在尽早发现该病的致病因素存在,按照发病原因有针对性的预防小儿贫血的发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郭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产前超声诊断不同种类胎儿畸形的处理和预后策略探讨

    目的:探讨和分析产前超声诊断的不同种类胎儿畸形的处理以及预后的策略。方法:通过对产前超声检查时诊断的118例畸形胎儿的处理方法进行统计,并对其预后进行随访总结。结果:118例畸形胎儿中64例选择引产,其中有6例为染色体异常。54例胎儿为非致死性畸形,在家属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孕妇继续妊娠。2例胎儿胎死宫内,1例胎儿生后当天即死亡。20例胎儿经术后手术治疗有18例健康存活,2例术后发生死亡。31例胎儿生后密切观察和调查,10例泌尿系统异常者恢复正常,7例仍在观察中;3例轻度侧脑室扩张者,2例经生后追踪调查未发现异常,1例仍在观察中;1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有2例发生新生儿期死亡,6例患儿已经进行手术治疗,正在恢复当中,2在等待手术;1例卵巢囊肿的胎儿在生后2个月后消失并且健康存活。还有其他异常的患儿接受治疗。结论:非致死性的胎儿畸形或异常在家属和产妇知情同意的前提下选择继续妊娠者,通过与儿科密切合作,密切观察胎儿的情况并对异常情况采取手术或其他方法及时正确的处理,尽力使胎儿和孕妇满意。

    作者:朱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社区中医护理工作的体会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各级县市中医院亦逐步壮大,客观上要求护理工作更加完善与规范,以满足医疗工作的需要。但由于基层中医院种种局限性,制约了护理工作的开展。如何在现有的客观条件下,加强管理,更好的实现中医护理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是每一个护理工作管理者的主要任务。笔者从日常工作体会,总结社区中医护理工作的体会,现报告如下。

    作者:万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二甲双胍辅助胰岛素降糖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二甲双胍辅助胰岛素降糖治疗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从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5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在观察组中给予患者二甲双胍以及短、中效预混胰岛素治疗;而对于对照组中的患者采取短、中效预混胰岛素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治疗后胰岛素用量的比较。结果:在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胰岛素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在使用注射胰岛素之后血糖控制不满意的时,联合应用二甲双胍辅助治疗具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得到广泛运用。

    作者:温丹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新形势下农村预防保健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农村预防保健体系的建立是我国医改的重点内容之一,因此加强农村预防保健体系的建立可以推进农村医疗卫生的改革与创新。各级各部门应努力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和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加大农村预防保健体系的构建资金投入,带动农村的整体建设步伐,促进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健康发展。

    作者:迮钧兵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肝素锂抗凝血用于门急诊临床生化检验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探究肝素锂抗凝血用于门急诊临床生化检验的可行性。方法:120例受检患者。肝素锂抗凝血浆和血清同时应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分析仪进行若干多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测定,并分析数据。结果:钠离子等项目的检查结果之间的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生化检验中,除了常用的钠之外,肝素锂抗凝血浆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影响也很大,用于门诊、急诊临床生化检验中是非常可行的。

    作者:翟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医护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探讨

    目的:研讨文山市及下属的乡镇医护人员对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掌握水平现状,给加强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工作的必要性提供佐证。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文山市221名乡镇医护人员及271名城区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无论是乡镇的医护人员还是城区的医护人员均对艾滋病的职业暴露防护知识掌握程度不够;乡镇医护人员与城区医护人员在艾滋病暴露后的防护处理知识方面存在的差别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医护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防护知识宣传培训工作很有必要,应建立和健全一整套标准的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的应急处理系统,大限度地降低艾滋病职业暴露对医护人员自身健康的威胁不容忽视。

    作者:付远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小剂量咪达唑仑与芬太尼联合用于局部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观察小剂量咪达唑仑与芬太尼联合用于局部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期间行局部麻醉的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单纯局部麻醉,观察组则给予小剂量咪达唑仑与芬太尼联合辅助局部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MAP及HR,以及并发症情况和镇静效果、遗忘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的MAP及HR较麻醉前均有所下降,但属于正常范围内,两组各时间点MAP及HR比较无显著性(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呼吸抑制发生率为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χ2=8.3333,P=0.0039),观察组术中对牵引探查感觉不适的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χ2=31.8687,P=0.0000);观察组的镇静效果、遗忘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咪达唑仑与芬太尼联合用于局部麻醉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熊云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对腹部择期切口手术病人进行疼痛护理干预模式的探讨

    目的:分析腹部择期切口手术患者进行疼痛责任优质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5月来本院普外科行择期手术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统计学原理随机等分为研究A组和对照B组,A组给予责任制疼痛护理干预模式,B组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结果:采用优质护理方案后,患者的术后疼痛有了明显的缓解,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也得到了大幅的提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责任制疼痛护理干预模式能很好的改善患者术后切口疼痛,为更好地早期恢复锻炼和预防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洪萍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提高基层医院手术相关人员的手消毒效果对策

    我院为新建的二级医院,手术科室医生、手术室护士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大部分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不重视、手卫生意识不强、洗手不规范。通过对手术科室人员的洗手情况的调查统计,分析洗手不合格的原因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洗手设施、提高手卫生意识、选用有效手消毒剂、加强培训、进行指导与监督等措施。大大提高了手术相关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使人员掌握了手卫生知识和正确的手卫生方法,保证了洗手与手消毒的效果。

    作者:沙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选择100例于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间在我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此护理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规范化健康教育护理,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39例患者对护理效果满意,7例比较满意,6例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88%,观察组44例患者对护理效果满意,5例比较满意,1例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8%。对照组27例患者疾病掌握程度较好,6例掌握一般,7例掌握较差,观察组40例患者疾病掌握程度较好,8例掌握一般,2例掌握较差。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疾病掌握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社会功能、心理功能以及躯体功能以及总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规范化健康教育应用在神经内科护理中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原辩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