迮钧兵
目的:探讨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提出校正措施。方法:将2010年6月~2012年6月我院血液科收集的128份正常血液标本分为未溶血血清标本和人工制成溶血血清标本,分别测定2组TP、AST、、K+、CK、ALB等生化学指标及Hb浓度。结果:观察组在TP、AST、CK、K+、LDH、TG、TCHO等项目测定值均高于未溶血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同时研究结果发现随着血清Hb浓度的升高, K+LDH和CK等生化指标项目也会随之升高,可以看出血清Hb浓度变化值与3个指标溶血变化值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溶血会对多项生化指标检测准确性产生影响,且与血清Hb浓度有关联。利用血清Hb浓度参与校正生化项目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飞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分析对酒精性痴呆患者的治疗结果。方法:选取从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54例酒精性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治疗前采集患者的脑部影像学资料。对患者进行戒酒等治疗,并且在治疗前后测定患者的CCSE评分和对患者进行调查问卷的访问,对比分析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治疗前患者的脑部影像学信息多为异常显示;治疗后患者的CCSE 平均评分和调查问卷的平均评分和调查前相比明显提高,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可达85.2%。结论:对酒精性痴呆患者展开及时、积极的治疗是可以取得明显和良好的治疗结果的。
作者:韦强;才仁;李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阑尾脓肿的手术治疗。方法:45例阑尾脓肿手术治疗,44例行一期治疗,1例行切开引流术。结果:45例患者无肠瘘及腹腔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阑尾脓肿可行一期手术治疗,但不盲目追求Ⅰ期切除率。
作者:钟丹照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66例乳腺癌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给予常规护理)和对照组33例(给予常规护理结合心理干预),对两组生存质量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人生存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心理障碍明显降低,即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大大增强乳腺癌病人的信心,使其加深对乳腺癌疾病的了解,进而以良好的心态面对乳腺癌,并改变自身行为,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许燕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社区护理的方法和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81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护理的干预,对患者的心理、服药、运动、饮食等方面进行相应的干预。结果:通过相应的护理后,纠正了不良的生活习惯,提高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结论:对老年的高血压患者采用一系列的社区干预,能够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得到一定的提高。
作者:马巧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临床上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疾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主要是病变机理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供血不足所导致的疾病。冠心病的发生与人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锻炼等密切相关。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冠心病的认识也逐渐加深。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有效控制冠心病除了单纯用药物治疗得到缓解,更需要对患者实施健康宣教,贯彻健康教育的意义及其重要性。使患者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治疗,而是渴望更多地了解相关知识及自我护理措施,更快更好的对疾病的治疗起到明显的疗效。2012年9月~2013年3月通过对我科室共收治冠心病患者102例的观察,对患者有效实施健康教育,对患者的疾病康复起到了良好效果。
作者:安海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CT与MRI影像诊断对急性脑梗塞的不同与联系,为早期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7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都进行CT和MRI检查,其中CT检查出梗塞病灶数量为36例,检出率为46.2%;MRI检查出梗塞病灶数量为48例,检出率为61.5%。MRI明显优于CT,二者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MRI检查,对诊断缺血性病灶具有很高的价值,有助于早期确诊急性脑梗塞,同时联合CT检查,是急性脑梗塞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武丽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45例胫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取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进行治疗,对患者临床治疗的疗效进行详细观察。结果:选取的50例胫骨骨折患者经过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后,无1例患者发生感染、畸形、脂肪栓塞等情况,且骨折愈合率为100%。对患者进行6~24个月随访,其骨折愈合时间为8~15个月,关节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安全有效,相较于传统的骨折治疗方法,该方法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快、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韩晓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肿瘤放射治疗中CT模拟定位整体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使患者明确进行CT模拟定位的意义和重要性,从而提高体位摆放的配合度,使操作过程中的误差得到有效的减少,提高定位的精确度。方法:选择100例于2012年2月~2013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肿瘤放射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患者肿瘤进行CT模拟定位同时进行整体护理,观察和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在进行CT模拟定位时,对患者加强整体护理干预,能够为实施治疗计划设计、剂量分布提供更高的定位精确度和更多的图像信息,从而有效降低靶中心和治疗中心误差,使定位的精确度获得有效提高。结论:对肿瘤放射治疗中CT模拟定位进行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等整体护理,能够保证肿瘤定位的精确性,保证治疗计划设计以及治疗计划实施的顺利进行。
作者:杜巧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档案管理向来是医院日常运行管理控制的重要部分,人事档案管理作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关键点,一直是医院实现内部管理现代化、实现人才培养与内部管理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瓶颈与突破口。本文结合新时期医院档案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特点,从人事档案管理机制及人才创新培养、现代化管理方式的灵活运用、人事档案的开发利用等方面探讨了新时期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的创新途径。
作者:房云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生物活性肽由于具有多种机体调节和代谢功能,如抗癌、降压、降脂、激素调节、抗血栓、免疫调节、抑菌、抗病毒等,所以开发利用前景广阔。本文综述了生物活性肽的研究近况。
作者:张荣华;王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本文将详细介绍治疗阴道炎的几种中草药的来源,植物特征及治疗阴道炎的常用方法。
作者:何建伟;谌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总结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术后严重感染患者的护理要求及方式,同时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对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术后严重感染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传统西医治疗辅以加减杞菊地黄汤),通过病情观察、强化心理护理、疼痛护理以及血糖的护理与监测等方式支持和配合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和综合护理,患者血糖得到控制,治疗时间大大缩短时治疗。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和中西医巧妙结合是保证肾结石伴糖尿病术后严重感染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
作者:李静;胡剑英;何小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将单独运用维思通与中医辨证运用平心定志汤合并维思通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品质的影响进行对比。方法:文中将我科于2008年3月~2012年9月期间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通过6个月的治疗以后,使用ADL、PANSS、SDSS量表来比较两组的生活品质。结果:两组病人在3个月的治疗以后,病情有所好转,治疗6个月以后,两组病人的评价指标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针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治疗方法中,中医辨证合并维思通的疗效要明显优于单独应用维思通。
作者:于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随着近年来医学模式的转变,康复医学的兴起及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及重新认识,为针灸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发展的平台。自古以来,针灸就一起适应症广泛、疗效确切而受到广大民众的青睐。目前,从全国范围来看,虽然各地临床已将治疗触角伸向了更广泛的领域,但多数医院的针灸科的主流仍局限于“疼痛”和“瘫痪”两大类,即“痹证”和“痿症”。就本人从事针灸工作20多年以来,在本院的工作中也面临同样的现实。再者就是治疗时机的错过,大大降低了治疗效果。在门诊工作中,许多病人都是在用其他治疗方法无效,也就是失败的情况下,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才走进针灸科,无形中,好多疾病的佳治疗时机已经错过,使得针灸的很多优势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康复就是让患者恢复原来的生活,这也是治疗的终目的,而针灸及时介入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之一。同样在针灸时,如果能正确的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同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升治疗的效果。许多身体残障和精神残障的疾病,针灸治疗都有很大的价值。显示了针灸在人类健康事业中一个方面军的作用,未来的针灸临床应该更积极,更主动地介入到康复医学中来。
作者:宋晓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的心理分析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6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并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患者主要心理特征包括紧张恐惧、孤独悲观、自卑自责及依赖等,通过心理护理干预,恢复情况基本良好。结论:根据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病情的发展。
作者:徐碧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和护理,探讨急性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康复和预后。在基础护理及专业护理外,加强了病因护理和心理护理,建立了良好的医患关系、护患关系,从而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争取早日恢复健康。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60例急性支气管哮喘患者普通护理和特殊护理,比较了二者所产生的不同的效果。结果:通过全方位的护理,提高了患者对支气管哮喘的认识,做到了防治结合,从而有利于疾病的恢复,也直接提高了护理的质量和效果。结论:支气管哮喘除了基础护理、治疗护理外,还要结合病因护理、心理护理,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了复发率,尽早地恢复健康。
作者:漆莉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通过比较同步放化疗(CCRT)与单纯放疗(RT)在总生存期(OS)、局部复发率(LRR)和远处转移率(DMR)上的差异,分析比较该两种治疗方法在局部晚期鼻咽癌病人中的疗效。方法:遵循荟萃分析基本原则,选择文献报导的Ⅲ期随机临床研究为主要对象。结果:在7个临床研究中的1608人病例中,与RT相比较,CCRT组病人的2、3、5年总生存风险比值(RR)分别为0.64(95%CI 0.50~0.81)、0.76(95%CI 0.61~0.91)和0.74(95%CI 0.64~0.86),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此外,CCRT组与RT组的3年LRR及3年DMR相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RR分别为0.67(95%CI 0.49~0.91)和0.71(95%CI 0.58~0.88)。结论:在高发区,CCRT较RT,能带给鼻咽癌病人更多的生存获益。
作者:包睿康;周俊东;朱忻;薛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现代的多方位研究提示:穴位的功能活动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在生理状态下以“沉寂”为主,活动微弱甚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而在病理状态下则具有和生理状态完全不同的特征,穴区反映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功能大大加强,其面积的大小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这一特征称为穴位的敏化[1-2],这种“敏化”是穴位反映疾病的具体体现,也是指导临床选穴和提高临床疗效的核心。其关键在于与病理相关,与机体的疾病过程相关,即敏化态的穴位部位是疾病在体表的反映部位,穴位反映机体功能状态的变化是其本质属性之一。
作者:王芳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在冠心病监护病房中的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监护病房收治的74例冠心病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与同期采用常规护理的7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比较。结果:风险管理组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4.0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72%,P<0.05,风险管理组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监护病房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明显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监护病房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张餠洁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