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贫血常见原因研究

郭芳

关键词:小儿贫血, 原因, 研究
摘要:目的:对小儿贫血的发病原因的种类及分布情况进行讨论。方法:对2010年5月~2013年5月期间进行小儿贫血治疗6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统计分析小儿贫血发病原因的分布情况。结果:在发生小儿贫血的患儿中,1岁以下的患儿数量居多,占总患病人数的48.5%;总共有4种原因。这其中,4种原因按照发病数量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依次为:先天铁元素缺乏为25例,喂养不当为21例,维生素K缺乏为16例,其他原因为6例。结论:对于小儿贫血的早期预防与监控是必要的,并在尽早发现该病的致病因素存在,按照发病原因有针对性的预防小儿贫血的发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胰腺炎治疗中抗菌药物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通过对2家医院中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对抗菌药物使用的调查研究和合理性的分析,以此为临床上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通过查阅2家医院2010年1月~2010年10月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住院病历共180份,采用药物利用指数(DUI),住院天数,限定日剂量(DDD)及药品的费用,来分析抗菌药物方面的使用情况。结果:2家医院对抗菌药的使用率分别为100%,89.2%,总共涉及的抗菌药为9类24种,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的现象。但总的来看,甲院在用药上的方案较为合理。结论:抗菌药的选用基本合理,然而在具体使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医院应加强监督和管理工作。

    作者:吴小红;赵国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玻璃体切割手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回顾观察手术室护理配合在玻璃体切割手术中的效果及重要性。方法:63例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的患者,在手术期间均给予护理配合。结果:经护理配合进行玻璃体切割术后,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意外发生,无继发眼底出血和视网膜脱离,无感染发生。结论:对玻璃体切割手术进行护理配合至关重要,疗效显著。

    作者:赵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临床早期肺癌的应用

    目的:对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临床早期肺癌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160例在本院接受早期肺癌治疗的患者,其中,82例按照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患者为VATS组,78例按照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患者为OT组。将两组的淋巴清扫组数、手术持续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疼痛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组数、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VATS组(P<0.05)的术中出血量、术后置管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少于OT组(P<0.05)。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在临床早期肺癌的治疗中具有创口小、痛苦程度低、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各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杨毅;吴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慢病毒过表达小鼠miRNA143减轻CFA炎性疼痛模型小鼠

    目的:本文通过构建miRNA143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及包装,并进行鞘内注射研究过表达miRNA143对小鼠热激疼痛行为的影响,探讨miRNA与疼痛的关系。方法:PCR扩增前体miRNA143,酶切,连接,转化后鉴定重组子,鞘内注射过表达miRNA143慢病毒,热激测量小鼠疼痛反应。结果:成功构建miRNA143过表达载体,并包装成功,小鼠鞘内注射后明显提高CFA炎性疼模型鼠疼阈。结论:miRNA143是一个与疼痛信号传递关系密切的小RNA。

    作者:李燕强;臧婷;潘志强;郭羽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新时期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创新思考

    档案管理向来是医院日常运行管理控制的重要部分,人事档案管理作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关键点,一直是医院实现内部管理现代化、实现人才培养与内部管理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瓶颈与突破口。本文结合新时期医院档案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特点,从人事档案管理机制及人才创新培养、现代化管理方式的灵活运用、人事档案的开发利用等方面探讨了新时期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的创新途径。

    作者:房云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麻醉后恢复室病人常见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其护理

    目的:分析麻醉后恢复室患者出现的并发症的常见原因以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从2012年3月~2013年3月这一时间段内我院麻醉后恢复室接收的患者中抽取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所选取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上述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并分析其发生原因,采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得到的结果差异,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并发症情况:120例患者中出现并发症16例,并发症发生率13.33%;心血管系统疾病7例(5.82%),神经系统疾病5例(4.17%),呼吸系统疾病2例(1.67%),消化系统疾病2例(1.67%)。经统计学处理后,麻醉后恢复室收治的患者常见并发症为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的疾病,与其他系统疾病相比发生率明显更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选取的患者在经过护理干预后,麻醉后并发症均得到了较好的恢复。结论:通过对本次研究的结果分析可知,麻醉后恢复室患者常见并发症有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以及消化系统症状等,对患者开展护理干预能有效的减少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这一认知具有可行性和可推广性。

    作者:周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胫骨骨折临床综合治疗的护理观察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胫骨骨折患者进行临床综合治疗中的护理情况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此类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所收治的80例胫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给予综合治疗并对其给予适当的护理,对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患者给予相应的治疗以及精心护理后,有74例患者的骨折愈合优良,1例患者固定失败,1例患者出现了深部感染,4例患者出现了浅表感染。结论:在对胫骨骨折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通过对患者给予相应的术后护理,可以使得患者的局部血液循环情况得到有效的改善,促进患者骨折处的愈合,降低患者在治疗后出现各类并发症的几率,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因此,在对胫骨骨折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可以对本研究所提到的护理方法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作者:高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方药反证三种小鼠抑郁模型的证类分析

    目的:对三种小鼠抑郁模型进行方药反证研究,确定模型的中医证型,为中医治疗抑郁症研究选用病证结合模型提供依据。方法:针对利血平拮抗实验、强迫游泳实验、悬尾实验法三种常用抑郁症小鼠建模方法,运用肝郁气滞、肝郁痰阻、肝郁脾虚、心脾两虚四种常见证型的代表方剂柴胡疏肝散、加味柴桂温胆汤、逍遥散、归脾汤进行比较研究,以百忧解组为阳性对照,观察汤药干预对各模型指标影响。结果:逍遥散、柴胡疏肝散、柴桂温胆汤、归脾汤对三种抑郁症模型均能起到一定的干预作用,但不及西药百忧解效果明显。初步认为悬尾实验模型为肝郁气滞型,强迫游泳模型为肝郁痰阻型,利血平诱导模型为心脾两虚型。结论:对相关证型的抑郁症的研究,可根据本实验的结果选择对应的模型,并可采用相应的方剂作为阳性对照。

    作者:孙亚京;裘生梁;张副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季德胜蛇药内服外敷治疗蜂螫伤5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季德胜蛇药内服外敷治疗蜂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012年的5例蜂类螫伤患者,采用内服季德胜蛇药片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5例患者经过治疗后痊愈,无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季德胜蛇药内服外敷治疗蜂螫伤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益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冠心病监护病房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在冠心病监护病房中的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监护病房收治的74例冠心病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与同期采用常规护理的7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比较。结果:风险管理组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4.0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72%,P<0.05,风险管理组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监护病房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明显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监护病房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张餠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感染科护理操作中的相关危险因素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感染科护理操作中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针对性的防护提供方向。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5月来本院就诊的患者380例,总结相关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加强风险管理控制,统计采取相关风险管理措施前后的危险情况事件发生起数。结果:交叉感染、针刺伤、不当处理消毒液、肺部感染等因素威胁着医护人员的安全,采取措施后,常见危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采取措施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感染科护理中管理的方法和措施,有效减少护理行中的感染风险,可保证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值得推广。

    作者:林琴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对策

    目的:通过对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制定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对策。方法:针对我院在2008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所经历的420例风险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部对风险事件的风险程度评定结果,探讨风险事件产生的原因,从中总结规律,找到风险事件处理方法和对策,调查时统一采用事先设计好的调查表,将相关的风险事件登记下来,并将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结果:针对本次调查研究发现,导致风险事件发生的原因主要有病情观察不及时、给药错误、静脉留置针问题等,也是为常见的护理风险事件,在所有风险中所占比例分别为13%、11%、9%,三类风险所占到的比例达33%以上,在众多护理风险事件中,主要以直接风险事件为主,比例为80%以上;另外,临床风险事件多发生于外科、内科和产科,其比例约占全院比例的60%,而关于风险事件的时间变化规律需要作出进一步的探讨。结论:临床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要以病情观察、给药问题以及静脉留置针问题为管理重点,同时,要求所有护理人员要增强风险意识,全面预防和控制风险的发生。

    作者:包英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80例COPD高龄患者呼吸道管理的护理及体会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COPD高龄患者呼吸道管理的护理及体会。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之间我院接收的80例COPD高龄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观察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排痰措施。后观察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效果。结果:在高龄患者呼吸道管理方面,观察组的呼吸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施有效的排痰护理,提高COPD患者的呼吸功能、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住院日、值得全面推广应用。

    作者:接传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D-二聚体和血栓弹力图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的变化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D-二聚体和血栓弹力图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的变化。方法:观察组患者在麻醉之前、手术开始后2小时内、第一天、第三天采取静脉血,检测血栓弹力图(TEG)的各项指标,另选取22例健康志愿者做对照。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K值无明显差异(P>0.05),而R时间变短,角和MA变大,且CI延长,差异明显(P<0.05)。且观察组的D-Dimer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实施髋关节置换术时,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血液处于不同程度的高凝状态,TE G的各项指标和D-二聚体是评定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发生变化的敏感性指标,其中TE G的各项指标中和患者血液是否高凝有密切关系的是R值、角以及MA、CI等。

    作者:张振芳;崔泽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院前急诊临床探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院前急诊的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院前不给予急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院前给予急诊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以及有效转运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上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前急诊能够有效改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预后,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卢风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麝香保心丸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与分析麝香保心丸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心绞痛患者60例,按照时间就诊顺序分为硝酸异山梨酯组与麝香保心丸组,每组均30例患者,观察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硝酸异山梨酯组患者与麝香保心丸组患者达总有效的人数分别为86.67%、90.00%,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治疗心绞痛与硝酸异山梨酯具有同样突出的治愈效果,可在临床范围内进一步研究并推广使用。

    作者:许继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析肝硬化腹水患者理想体重指数在临床护理路径中的应用

    探讨乙肝后肝硬化腹水患者体重指数(体重/身高的平方)的变化值[1],以此来判断患者每日准确的排出量,早期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整体护理的顺利开展。

    作者:马永霞;孟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药剂学研究的现状和对我国药剂学发展的战略思考

    药剂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该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药物制剂以及类型。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药剂产品已经从传统的工艺发展到现在的科学制药水平,从单纯的技术性转向现代的理论结合实际的科学性发展。本文主要针对药剂学的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并对我国药剂学发展的情况进行探讨,分析我国药剂学发展的现状和问题,为药剂学发展提供几点合理的建议。

    作者:陈代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2010~2012年我院口服降血糖药物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2010年~2012年我院口服降血糖药物的临床应用现状。方法:本文临床研究数据均选自于笔者所在医院药剂科2010年~2012年口服降血糖药物的购入数量与金额记录来统计用药金额、DDDs(用药频度)、DDDc(日用药金额)。结果:2010年~2012年间用药金额高的葡萄糖甘酶抑制剂(占销售总金额34.31%),胰岛素增敏剂(占销售总金额24.16%),胰岛素分泌剂(占销售总金额21.62%),中成药使用率低;DDDs排序,其中前三位的是瑞格列奈片(诺和龙)、比格列酮(贝唐宁)、阿卡波糖片(拜糖苹)。结论:通过对我院口服降血糖药物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显示应用基本合理。

    作者:孙风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杞菊地黄汤新用途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伴术后严重感染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术后严重感染患者的护理要求及方式,同时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对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术后严重感染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传统西医治疗辅以加减杞菊地黄汤),通过病情观察、强化心理护理、疼痛护理以及血糖的护理与监测等方式支持和配合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和综合护理,患者血糖得到控制,治疗时间大大缩短时治疗。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和中西医巧妙结合是保证肾结石伴糖尿病术后严重感染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

    作者:李静;胡剑英;何小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