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黎
目的:研究腹泻患儿应用推拿疗法结合中药贴敷的终临床疗效。方法:整合性分析2013年4月~2013年7月我院儿科所收治60例腹泻患儿临床资料,并将所有患儿随机划分成应用推拿法结合中药贴敷治疗实验组和应用西药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86.7%,说明实验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泻患儿应用推拿疗法结合中药贴敷实施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使患儿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吴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社区护理的方法和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81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护理的干预,对患者的心理、服药、运动、饮食等方面进行相应的干预。结果:通过相应的护理后,纠正了不良的生活习惯,提高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结论:对老年的高血压患者采用一系列的社区干预,能够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得到一定的提高。
作者:马巧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本文通过构建miRNA143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及包装,并进行鞘内注射研究过表达miRNA143对小鼠热激疼痛行为的影响,探讨miRNA与疼痛的关系。方法:PCR扩增前体miRNA143,酶切,连接,转化后鉴定重组子,鞘内注射过表达miRNA143慢病毒,热激测量小鼠疼痛反应。结果:成功构建miRNA143过表达载体,并包装成功,小鼠鞘内注射后明显提高CFA炎性疼模型鼠疼阈。结论:miRNA143是一个与疼痛信号传递关系密切的小RNA。
作者:李燕强;臧婷;潘志强;郭羽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胆囊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胆囊癌在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话,会极大提高胆囊癌的治愈率,对于患者来说,除了肿瘤治疗外,还要做好疾病的护理措施,消除患者及家属的顾虑与紧张心理,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心;术后科学的调整患者的饮食结构,加强患者与癌症抗争的能力。
作者:邢艳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提出校正措施。方法:将2010年6月~2012年6月我院血液科收集的128份正常血液标本分为未溶血血清标本和人工制成溶血血清标本,分别测定2组TP、AST、、K+、CK、ALB等生化学指标及Hb浓度。结果:观察组在TP、AST、CK、K+、LDH、TG、TCHO等项目测定值均高于未溶血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同时研究结果发现随着血清Hb浓度的升高, K+LDH和CK等生化指标项目也会随之升高,可以看出血清Hb浓度变化值与3个指标溶血变化值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溶血会对多项生化指标检测准确性产生影响,且与血清Hb浓度有关联。利用血清Hb浓度参与校正生化项目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飞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选择100例于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间在我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此护理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规范化健康教育护理,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39例患者对护理效果满意,7例比较满意,6例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88%,观察组44例患者对护理效果满意,5例比较满意,1例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8%。对照组27例患者疾病掌握程度较好,6例掌握一般,7例掌握较差,观察组40例患者疾病掌握程度较好,8例掌握一般,2例掌握较差。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疾病掌握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社会功能、心理功能以及躯体功能以及总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规范化健康教育应用在神经内科护理中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原辩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评价单次剂量加巴喷丁对经腹子宫全切术患者围术期镇痛、患者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58例ASAⅠ~Ⅱ级择期硬膜外麻醉行阴式子宫全切术患者(41~59岁)参加此次前瞻、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患者分别纳入加巴喷丁组或安慰剂组,每组29例,分别在麻醉前口服加巴喷丁1200mg或匹配的安慰剂。患者均接受丁丙诺啡病人自控静脉镇痛。术前焦虑、术后疼痛、镇静分别使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四点顺序量表、焦虑评分量表、Ramsay镇静评分量表进行评估。结果:与安慰剂组相比较,加巴喷丁组术后疼痛(静态和动态)程度降低、丁丙诺啡总用量减少、第1次追加药物(PCA)时间延长、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降低、焦虑度评分低(P<0.05)。其他观察指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子宫切除患者口服单次剂量的加巴喷丁1200mg能有效的缓解术后疼痛、减少丁丙诺啡的使用量、降低PONV的发生、缓解焦虑。
作者:刘鹏;崔修德;李军;荆凤娥;刘有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2家医院中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对抗菌药物使用的调查研究和合理性的分析,以此为临床上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通过查阅2家医院2010年1月~2010年10月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住院病历共180份,采用药物利用指数(DUI),住院天数,限定日剂量(DDD)及药品的费用,来分析抗菌药物方面的使用情况。结果:2家医院对抗菌药的使用率分别为100%,89.2%,总共涉及的抗菌药为9类24种,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的现象。但总的来看,甲院在用药上的方案较为合理。结论:抗菌药的选用基本合理,然而在具体使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医院应加强监督和管理工作。
作者:吴小红;赵国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患者中检测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68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要求患者在住院后采集空腹静脉标本,分别记录患者的血小板计数、RDW、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压积、平均血小板体积、心肌肌钙蛋白、心肌肌钙蛋白T、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以及CK-MB数值,并且同期的68例正常受检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RDW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压积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DW增大是检测患者预后不良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实验室诊断心肌损伤的一个重要指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孟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开放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6月~2013年1月期间就诊的48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并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分析。对手术时间、术后并发以及恢复情况进行实时观察。结果:开放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具有诸多优点,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结论:开放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傅晓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多模态医学影像学进行评估,以供治疗此疾病给予参考。方法:我院于2010年3月~8月收治了64名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疾病患者,对这些患者的多模态医学影像学评估进行回顾和分析。结果:共检查出79个病灶,其中位于大脑半球的病灶有24个,位于基底节区的病灶有16个,位于胼胝体的病灶有18个,位于脑室的病灶有7个,位于小脑的病灶有3个,位于脑膜的病灶有11个。角状、突出状肿瘤有25个,缺口状的病灶有23个,卵圆形结节状的肿瘤有14个,环状的肿瘤有17个。这些病灶大为5.3×3.5×4.6cm,小为0.29×0.18×0.2cm。结论:在治疗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过程中,必须要进行医学影像学评估,以了解患者的肿瘤数量、复发情况。
作者:官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资料统计,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它的发病常与遗传有关,40~60岁、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通常发生在乳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作者:祝智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为了解盂县农村食品卫生质量的大体情况,找出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原因。方法:盂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对盂县农村食品进行抽查,每次抽查30件,其中包括蒸馏酒5件、豆制品5件、奶制品5件、食用植物油5件、肉制品5件、水产品5件,共抽查12次。按节气分四个季节,每个节气抽检一遍。从2010年开始到2012年,共抽查3年。结果:在每个季度抽检的30件食品中合格率都能够达到85%以上。结论:影响盂县农村的食品卫生质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要从食品的生产根源和运输销售等多方面加强监管,让广大的盂县农村人民群众吃上放心的安全食品。
作者:罗珍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与妇康片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134例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小剂量米非司酮和妇康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控制出血时间和完全止血时间。结果:米非司酮组患者控制出血时间为(19.25±4.73)h,完全止血时间为(30.57±9.75)h,均小于妇康片组患者的控制出血时间(28.28±7.44)h 和完全止血时间为(43.89±13.45)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康片和米非司酮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止血效果优于妇康片。
作者:韩颖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就是过去临床说的宫颈糜烂,是慢性子宫颈炎常见的一种临床表现形式,具有症状不典型、发病率高的特点。近年来,国内的教科书取消了“宫颈糜烂”病名,以“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生理现象取代[1],但因为宫颈糜烂与宫颈癌的发病有很大关系,严重危害广大妇女的身体健康。所以,应用新技术及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我院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共158名25~49周岁的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已婚妇女进行BPM红外光治疗,并随访观察3个月。结果:1次治愈147名,治愈率为93.0%,2次治愈11名,2次治愈率100%,总治愈率100%。结论:BPM红外光微波治疗仪治疗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疗效明显、有效、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靳夏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小儿不同类型的颅骨骨折运用到的手术方式进行探讨。方法:从2010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小儿颅骨骨折中随机抽取38例,根据小儿患者颅骨骨折的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并对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小儿进行手术后,对他们进行1年的随访,有1例小儿患者由于严重颅内的感染而死亡,2例小儿患者存在着轻度的偏瘫,3例小儿患者存在着癫痫,其余的系小儿患者都得以痊愈。结论:对于颅骨骨折的小儿患者,要根据骨折的不同类型来采用不同治疗方式,这样才能够有着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贾金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并对其有效性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了2009年4月~2012年9月我院门诊或住院部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共84例,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生脉注射液治疗。治疗后从心绞痛症状、发作次数、心电图、中医证候等方面来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在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中医证候等方面均好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能有效改善冠心病心绞痛症状,同时明显减少了心绞痛发作次数、速效扩冠药物的使用等,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符以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二甲双胍辅助胰岛素降糖治疗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从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5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在观察组中给予患者二甲双胍以及短、中效预混胰岛素治疗;而对于对照组中的患者采取短、中效预混胰岛素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治疗后胰岛素用量的比较。结果:在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胰岛素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在使用注射胰岛素之后血糖控制不满意的时,联合应用二甲双胍辅助治疗具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得到广泛运用。
作者:温丹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麻醉后恢复室患者出现的并发症的常见原因以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从2012年3月~2013年3月这一时间段内我院麻醉后恢复室接收的患者中抽取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所选取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上述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并分析其发生原因,采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得到的结果差异,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并发症情况:120例患者中出现并发症16例,并发症发生率13.33%;心血管系统疾病7例(5.82%),神经系统疾病5例(4.17%),呼吸系统疾病2例(1.67%),消化系统疾病2例(1.67%)。经统计学处理后,麻醉后恢复室收治的患者常见并发症为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的疾病,与其他系统疾病相比发生率明显更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选取的患者在经过护理干预后,麻醉后并发症均得到了较好的恢复。结论:通过对本次研究的结果分析可知,麻醉后恢复室患者常见并发症有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以及消化系统症状等,对患者开展护理干预能有效的减少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这一认知具有可行性和可推广性。
作者:周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现代的多方位研究提示:穴位的功能活动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在生理状态下以“沉寂”为主,活动微弱甚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而在病理状态下则具有和生理状态完全不同的特征,穴区反映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功能大大加强,其面积的大小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这一特征称为穴位的敏化[1-2],这种“敏化”是穴位反映疾病的具体体现,也是指导临床选穴和提高临床疗效的核心。其关键在于与病理相关,与机体的疾病过程相关,即敏化态的穴位部位是疾病在体表的反映部位,穴位反映机体功能状态的变化是其本质属性之一。
作者:王芳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