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虹;刘春华
目的 研究亚洲各国新生儿、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状况的分布特征及发生发展规律,为儿童保健服务水平的提升和公共卫生措施效果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描述1990-2013年亚洲各国新生儿、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布特征及其发展速度;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0-2013年亚洲各国新生儿、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下降趋势;1990年与2013年各死亡率的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其中,我国新生儿、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平均下降速度分别为5%、5.7%、6.1%;死亡率顺位由位居中等上升为前三分之一.结论 经济发达地区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水平低于欠发达地区;国家经济水平对新生儿、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有一定影响.加大卫生投入是改善儿童死亡状况的重要途径之一.
作者:孟繁君;李兴洲;祝丽玲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围妊娠期甲状腺功能相关激素水平参考值的确立及筛查的临床价值对比研究,对正确诊断评价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孕妇、保障孕产妇健康、提高产科质量,提高人口素质提供了依据.方法 收集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在该院进行定期产检的孕妇及妊娠前备孕妇女共4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孕期分成4组,分别为孕前期、妊娠早期、妊娠中期、妊娠晚期,每组各120例.在不同孕期对妇女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进行检测,制定出该院区妊娠期特异的血清甲状腺指标参考值范围.并对所有参与研究的妇女进行随访,对比不同时期进行甲状腺功能筛查对母婴结局改善效果的影响.结果 孕前期、妊娠早期、妊娠中期、妊娠晚期血清中TSH的参考值范围分别为(0.07 ~3.24) mIU/L、(0.11~4.71) mIU/L、(0.34~4.65) mIU/L、(0.69 ~4.94) mIU/L,FT4的参考值范围分别为(9.78~17.21) pmol/L、(8.39 ~ 15.45) pmol/L、(6.58 ~ 12.78) pmol/L、(5.46~10.35) pmol/L,血清TPOAb的参考值范围分别为(0.1~103) IU/L、(0.1 ~82) IU/L、(0.1~67) IU/L、(0.1 ~53) IU/L,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结果显示,孕早期进行甲状腺功能筛查,对母婴结局的改善效果为显著,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低(P<0.05).结论 孕妇应在孕前期及时进行甲状腺功能筛查,可有效降低不良母婴结局的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和长远社会效益.
作者:辛英;翟云燕;温彦静;孙立英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60例,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单独西医组,每组各30例,对两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性激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BMI、W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和单独西医组相比,中西医结合组患者的BMI、WHR均较低(P<0.05);和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患者BMI、WHR均较低(P<0.05),但单独西医组患者治疗前后BMI、W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睾酮(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和单独西医组相比,中西医结合组患者的血清LH、FSH、E2、T水平均较低(P<0.05);和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LH、FSH、E2、T水平均较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和单独西医组相比,中西医结合组患者血清TNF-α、IL-8水平均较低(P<0.05);和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8水平均较低(P<0.05).中西医结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单独西医组的73.3% (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较单独西医治疗显著,安全性有保证.
作者:黄园园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近年佛山市南海区适龄妇女乳腺疾病分布状况及其影响的相关因素,为保障南海区广大女性的身体健康提供有效的措施.方法 采用乳腺筛查方法免费对南海区丹灶镇5 197名≥30岁妇女进行临床检查、乳腺超声、乳腺钼靶检查及问卷调查,根据问卷调查和健康检查资料进行分析,明确本地区适龄妇女乳腺疾病的分布状况及其影响的相关因素.结果 发放问卷调查表5 197份,收回4 988份,收回率95.98%.女性乳腺良性疾病发病率23.28%,发病年龄多为<50岁,以乳腺囊肿、结节、腺病为主;乳腺癌的发病率为120.29/10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发病年龄多为≥50岁.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初潮年龄、绝经状况、情志因素是影响本地区适龄女性乳腺良、恶性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对本地区<50岁女性要加强乳腺良性疾病的诊治,对≥50岁女性要加强乳腺癌的防治,尤其是要把那些初潮年龄<14岁、未绝经、犹豫型性格、年龄40 ~70岁的女性作为防治乳腺良恶性疾病的重点人群.
作者:姚成才;朱倩华;陈庞洲;严国标;黄传蔷;吴华伟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陕西省南部(陕南)贫困地区农村家庭养育环境与婴幼儿社会情绪发展现状相关关系,为提高陕南贫困地区农村婴幼儿社会情绪发展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陕南7个国家级贫困县的42个村的681例6~ 24月龄婴幼儿,使用《家庭养育环境问卷》(FCIs)、《年龄与发育进程:社会情感(中文版)》(ASQ:SE)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家庭养育环境与婴幼儿社会情绪发展间的关系.结果 陕南贫困地区农村社会情绪发育存在迟缓问题的婴幼儿高达46.11%;不良家庭养育环境检出率为47.58%;婴幼儿家庭养育环境与社会情绪发展之间存在正相关(P<0.01).结论 家庭养育环境和婴幼儿社会情绪发展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关系,婴幼儿社会情绪的发展需要家庭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养育环境.
作者:李岚溪;李珊珊;岳爱;罗仁福;史耀疆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临床治疗方法,评估腹主动脉球囊置入术联合宫腔球囊填塞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术中及术后预防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盛京医院术前诊断并经术后明确确诊为凶险性前置胎盘的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在剖宫产术前行腹主动脉阻断球囊置入术,未行子宫切除的患者术后行宫腔球囊填塞术预防术中及产后出血.结果 21例患者中5例因胎盘粘连植入面积广泛,术中大出血行全子宫切除术.保留子宫患者16例术中出血量100~3 000 ml,平均1 043 ml,手术时间44~147 min,平均72 min.所有患者术后平均住院5d.21例新生儿结局良好,8例因早产转入NICU观察治疗,其余术后转回产科病房.所有患者术中腹主动脉阻断时间为2~81 min,平均22 min,术中及术后无介入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凶险性前置胎盘常出现不可预见和无法控制产时和产后大出血,应用腹主动脉阻断球囊置入术联合宫腔球囊填塞术可以有效控制术中及产后出血,改善母儿结局.
作者:李欢;栗娜;刘彩霞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承德地区农村小学生营养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减少小学生肥胖和营养不良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6年3-5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该市农村地区3所小学1 318名小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对体检结果进行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初步筛选影响营养状态的危险因素,将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分析影响儿童营养状态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地区农村小学生中,营养不良检出率为11.15%,肥胖检出率为8.42%,男生的肥胖、营养不良发生率均高于女生(10.99% vs 7.23%、13.04% vs.9.11%,x2=5.593、5.13,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影响因素为父(母)肥胖、零食消费高、静坐时间长;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为低出生体重、不吃早餐、挑食偏食、母亲文化程度低.结论 该地区农村小学生面临着营养不良和肥胖的双重问题,应加强营养健康知识的普及,共同改善学生营养健康.
作者:刘利蕊;黄金秋;周启立;武彦秋;刘霞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中医穴位按摩联合分娩球在初产妇顺产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分娩镇痛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顺产的124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医穴位按摩联合分娩球护理干预.分析两组产妇镇痛效果和干预前、后负性情绪,比较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和产后情况,对比两组产后不良反应及Apgar评分.结果 对照组产妇镇痛总有效率为80.65%,观察组产妇镇痛总有效率为98.3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两组的负性情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产妇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妇的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时间均长于观察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h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产后第3天泌乳量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3.22%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的14.52%,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穴位按摩联合分娩球干预初产妇的镇痛效果显著提高,负性情绪改善,产程缩短,出血量减少,且产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下降,值得在临床应用.
作者:陈一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甘露聚糖肽胶囊联合捏脊疗法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疗效和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52例,随机均分为每组76例患儿.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并口服羧甲淀粉钠溶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外加甘露聚糖肽胶囊联合捏脊疗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总体疗效及有关免疫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1%明显大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7.1%(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各主要症状消失时间均缩短,咳嗽、发热和喘息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血清IgA、IgG、IgM以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 甘露聚糖肽胶囊联合捏脊疗法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疗效明确,能够改善患儿免疫功能.
作者:姚晶晶;罗世燕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训练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为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在该院住院出现盆底功能障碍的86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盆底肌Kegel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盆底肌力、性功能障碍指标积分情况及盆底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肌力分布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盆腔脏器脱垂率和尿便失禁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性高潮、性生活质量、性交痛和性功能障碍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训练可显著改善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症状,在提高盆底肌力和改善女性性功能方面也具有明显作用,可作为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治疗方案.
作者:刘蕾;周应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营养干预联合有氧运动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血管新生因子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2月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随州医院分娩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营养干预联合有氧运动干预.两组患者均干预至分娩结束.分别比较两组干预后血清血管新生因子水平、胎盘缺血缺氧损伤性指标水平以及妊娠结局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促血管生成素-2(Ang-2)以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一氧化氮(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内皮素-1(ET-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丙二醛(MD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子痫、胎盘早剥、剖宫产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围生儿早产、窒息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营养干预联合有氧运动可有效改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血管新生因子水平,减少胎盘缺血缺氧损伤,降低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
作者:刘绪荣;龚绍芹;计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孕早期血清学筛查联合超声检测胎儿颈部透明层厚度(NT)在产前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中的作用,比较不同筛查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临床提供更经济、有效的筛查方案.方法 选择2016年1月1日-2017年3月31日在该院产检的单胎孕妇500例为研究对象,超声确定孕周,于孕11 ~ 13+6周行超声NT测量,并联合孕妇血清PAPP-A、3-hCG水平评定胎儿染色体异常风险,对筛查高风险的孕妇进行产前诊断,并追访新生儿情况.结果 NT筛查异常14例,其中8例胎儿染色体异常,NT正常的孕妇中胎儿染色体异常2例,NT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的灵敏度为80%,特异度为97%,阳性预测值为36%,阴性预测值为100%,Youden Index为0.77;孕早期血清学筛查高危11例,其中9例胎儿染色体异常,血清学筛查低风险孕妇中胎儿染色体异常2例,孕早期血清学对胎儿染色体异常筛查的灵敏度为82%,特异度为97%,阳性预测值为45%,阴性预测值为100%,Youden Index为0.79.两者联合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的灵敏度为80%,特异度为99%,阳性预测值为73%,阴性预测值为100%,Youden Index为0.79,3种筛查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早期血清学筛查及超声NT筛查是预测胎儿染色体异常和不良妊娠结局的有效方法,是有创性产前诊断的重要依据.
作者:李源;刘迎平;阮焱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危险因素及膳食营养干预效果,旨在为临床降低GDM发病率和改善妊娠结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7年2月武汉中心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94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GDM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GDM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孕妇进行膳食营养干预,而对照组孕妇未进行任何营养干预.由专业的医护人员调查所有孕妇的一般资料,依次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可能影响GDM的危险因素,并分析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中,GDM的发生与孕妇的年龄、孕前BMI、糖尿病家族史、体育锻炼及血红蛋白(Hb)水平密切相关(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35岁)、孕前BMI(≥24 kg/m2)及有糖尿病家族史是GDM的危险因素(P<0.05),而体育锻炼为保护因素(P<0.05);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妊娠高血压、产褥感染以及巨大儿发生率、胎儿窘迫、早产及羊水过多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GDM发病率与年龄、孕前BM及有糖尿病家族史密切相关,体育锻炼能够降低GDM的发生,进行膳食营养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李滢 刊期: 2018年第13期
EB病毒(EBV)于1964年被发现,是人类疱疹病4型,长度为172 kb的双链DNA,具有衣壳和包膜[1].EB病毒感染在儿科常见,包括增殖型感染(或称活动性感染)和潜伏感染两种状态,初次感染后病毒可以长期在人上呼吸道上皮细胞或淋巴组织中潜伏[2].在中国,8岁以上人群90%以上血清学阳性[2].EB病毒可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和淋巴瘤,并且可以引起过敏及自身免疫性疾病[3].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累计全身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为T、B淋巴细胞异常活化和大量自身抗体的产生,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基因和环境因子参与其中,近年对EBV感染与SLE发生关系的研究逐渐成为国内外热点,本文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研究.
作者:赵昕;黄锐;张俐;黄园园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无保护助产联合阴道球囊扩张术的阴道助产方式对产妇分娩中产程、会阴、产后出血、新生儿情况、盆底肌力、剖宫产率等指征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索促进产时服务模式的转变,保护和支持自然分娩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2月就诊于南宁市妇幼保健院产科,计划实施无保护助产分娩的3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观察组采用阴道球囊扩张下无保护助产分娩,对照组未采取阴道球囊扩张,仅行无保护助产.观察两组产程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两种不同方式的阴道助产分娩,观察组产妇第二产程较对照组短(P=0.000),产妇分娩痛苦减少,会阴水肿、产后出血量降低(P=0.000),会阴侧切率明显下降(x2=58.447,P=0.000),无严重会阴裂伤发生,减少了新生儿窒息风险和产妇因难产而导致的剖宫产(x2=18.374,P=0.000),降低了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结论 阴道分娩中,实施无保护助产联合阴道球囊扩张技术,使产妇损伤小,会阴侧切率明显下降,会阴裂伤的程度和产后出血的风险降低,缩短了第二产程,降低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和难产导致的剖宫产率,盆底功能恢复快,提升了产妇的获得感.同时,减少了助产士颈椎病、腰肌劳损等职业病发生率,让助产士从繁重的保护会阴等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充分体现了双赢模式的人性化分娩.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在抢救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后大出血患者时,应用大量输血方案(MTP)后,患者的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动脉血气pH值的变化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7年3月谷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5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救治时MTP使用与否,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两组患者抢救时和复苏后的Hb、PLT、PT、APTT、TT、FIB和pH等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救治和复苏情况.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和随访时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分娩前相比,两组患者抢救时和复苏后的Hb、PLT均下降,PT、APTT、TT增加,FIB和pH升高.抢救时,观察组的Hb、PL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PT、APTT、TT均短于对照组(P<0.05),FIB和pH值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Hb、PLT、PT、APTT、TT、FIB和pH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复苏后的Hb、PLT水平和FIB值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术中出血量略高于观察组,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患者子宫正常复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24 h出血量、复苏时间、子宫切除率和输血费用的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低体温、心脏过度负荷、血栓、产褥感染等常见并发症.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抢救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后大出血患者时,应用MTP方案能显著改善患者抢救时和复苏后的实验室指标,提高患者手术安全性.
作者:李洪玲;李明群;朱剑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18~24月龄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的智能发育特征,为早期识别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该院确诊为ASD儿童52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与ASD年龄匹配且体检健康的儿童94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儿童18~24月龄时的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SD组大运动能区、精细运动能区、适应能区、语言能区、社会行为能区得分及发育商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18~24月龄ASD患儿在智能发育方面表现不平衡,语言及社交行为发育明显落后,大运动发育接近正常水平,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评估可早期筛查及识别ASD患儿.
作者:赖雪芳;谢洋;程双喜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对比口服和直肠放置米索前列醇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探讨米索前列醇的合理给药方式.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在该院妇科自愿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的200例早孕妇女为研究对象,根据米索前列醇的不同给药方式,将200例早孕妇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于术前3h口服400 μg米索前列醇,观察组于术前3h使用无菌手套直肠放置400 μg米索前列醇,距离肛门5 cm处.两组均禁食禁饮6h以上,使用2 mg/kg异丙酚行静脉麻醉,根据术中情况追加,在患者消失意识后行负压吸宫术.对比两组患者宫颈扩张情况、围手术期指标、人工流产综合征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宫颈扩张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Ⅰ级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Ⅱ级、Ⅲ级、Ⅳ级例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宫缩幅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异丙酚的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术前阴道出血、下腹疼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应用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较口服给药扩张宫颈效果更好,且可减轻人工流产的疼痛程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郭新田;刘文化;黄安凤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新会区妊娠期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流行病学现状及自然转归情况,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新会区妇幼保健院进行检查的2 758例孕妇为研究对象.记录所有孕妇年龄、孕次、产次等一般情况、自然分娩及剖宫产孕妇HR-HPV感染情况,1年后HPV持续阳性者细胞学及病理学检查.结果 HR-HPV感染614例,其中年龄≤25岁的妇女中HR-HPV感染比例较高(22.7%),其次为年龄≥30岁组的妇女,不同年龄段之间HPV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14名HR-HPV DNA阳性孕妇,产后1年实际随访510例,HR-HPV DNA持续阳性率为26.3%,HR-HPV DNA转阴率为73.5%.经卡方检验,分娩方式对于HR-HPV持续感染无明显影响(P>0.05);130例HR-HPV持续阳性者中,正常/炎症患者75例,不明意义非典型鳞状细胞改变(ASCUS) 47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5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3例;55例进行病理学检查,炎症/湿疣24例,CINⅠ级18例,CINⅡ级5例,CINⅢ级8例,细胞学检查提示ASCUS、LSIL的患者病理学主要以炎症/湿疣、CIN Ⅰ为主,而细胞学提示HSIL的患者病理学主要以CINⅡ、CINⅢ为主.结论 孕3次以上者妊娠晚期HR-HPV感染率显著升高;孕期HR-HPV感染产后转阴率高,分娩方式与HR-HPV感染转阴无关;产后HR-HPV感染持续存在应密切随访,细胞学及病理学检查有助于及时明确HPV感染患者预后.
作者:张冠群;张淼;周秀春;吴韩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手术效果及免疫功能变化,为对患者卵巢功能影响小、免疫功能损伤低的术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2012年7月-2017年7月在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行卵巢良性肿瘤手术治疗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8例和对照组7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免疫功能、卵巢功能、手术效果及术后(术后1d)并发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镇痛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及促卵泡激素(FS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血清雌二醇(E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41%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较开腹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可显著提高手术效果,创伤性小,可有效改善卵巢功能,降低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术后并发症.
作者:刘艳红;褚桂芬;黄星;杨翔 刊期: 2018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