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盆底康复仪联合盆底肌训练对初产妇盆底肌肉张力及盆底功能的作用评价

李海虹

关键词:初产妇, 盆底康复仪, 盆底肌训练, 盆底功能, 盆底肌肉张力
摘要:目的 研究盆底康复仪联合盆底肌训练对初产妇盆底肌肉张力及盆底功能的作用效果,为临床产妇产后康复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于该院行自然分娩的初产妇86例.将所有患者以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产后予以盆底肌训练治疗,观察组产后则予以盆底康复仪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疗程1个月.采用会阴肌力评价量表对所有产妇治疗前后的盆底肌肉张力进行评价,比较两组产妇治疗后的盆底功能情况以及SF-36量表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产妇盆底肌肉张力0级、Ⅰ级人数占比分别为0.00%和9.3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63%和27.91%,而V级人数占比(30.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63% (P<0.05),两组Ⅱ级、Ⅲ级、Ⅳ级人数占比分别为20.93%、23.26%、13.95%和13.95%、11.63%、23.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产妇压力性尿失禁以及子宫脱垂发生率分别为6.98%、2.3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26%、16.28% (P<0.05).治疗后观察组产妇各项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盆底康复仪与盆底肌训练联用能有效促进初产妇盆底肌肉张力与盆底功能的恢复,同时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预见性儿童健康保健在早产儿体格及神经心理发育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预见性儿童健康保健在早产儿体格及神经心理发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该院出生的108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普通保健组和干预组,每组各54例.普通保健组接受常规健康保健,干预组接受预见性儿童健康保健.比较两组早产儿干预12个月后的体格、发育商(DQ)、智能运动发育情况.结果 干预12个月后,干预组早产儿的头围、体重、身高均高于普通保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早产儿的精细动作、社会行为、大动作、认知能力、语言评分均高于普通保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早产儿的MDI、PDI评分均高于普通保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儿童健康保健能有效促进早产儿体格及神经心理发育,利于早产儿健康成长发育,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帝玲;霍亭竹;章岚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氧化应激、JNK信号转导通路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作用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是发生于妊娠20周后以高血压、蛋白尿及水肿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时可出现抽搐、昏迷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的病症.基本病理变化是全身小动脉维持长期的收缩,血管内皮损伤及缺血缺氧.HDCP发生率约为5%~12%,国外报道发病率为7% ~ 10%,其增加了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率,严重威胁母婴的生命安全[1-2].因此对HDCP的发生、发展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对保障母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HDCP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多数学者发现HDCP是母体、胎儿及胎盘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HDCP的发生可能与以下因素及学说相关:氧化应激(OS)学说、胎盘浅着床、炎症反应、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与激活、滋养细胞的缺血及缺氧、胰岛素抵抗(IR)、钙平衡调节失调、遗传因素及营养物质缺乏等[3-4].其中血管内皮损伤是HDCP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OS在血管内皮损伤机制中起主导作用[5].OS反应可激活JNK信号转导通路.当JNK信号转导通路被激活后可通过多种途径激活下游基因,从而使凋亡诱导因子Bax蛋白表达增加,启动细胞凋亡.本文对HDCP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春霞;庞义存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不同喂养方式和分娩方式对出生胎龄≥32周新生儿/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影响以及感染结局

    目的 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和分娩方式对出生胎龄≥32周新生儿/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影响以及感染结局,为患儿提供合理的喂养方式.方法 选择2014年8月-2017年2月菏泽市立医院收治经孕检发现其中286例孕妇存在巨细胞病毒感染IgG阳性且IgM阴性,新生儿出生孕周均≥32周,出生后检测母体与新生儿血清巨细胞病毒感染IgM和IgG抗体.同时按照出生后新生儿喂养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母乳喂养)139例和对照组(人工喂养与混合喂养)147例.分析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结局、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不同月龄婴儿IgG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同月龄IgG阳性婴儿IgM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经阴道分娩的婴儿CMV IgG阳性率高于剖宫产婴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婴儿CMV Ig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对护士提供的病情观察、皮肤护理、营养干预、健康指导等护理质量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婴儿9 ~10个月时身高、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MV IgG阳性、阴性婴儿身高、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道分娩是新生儿感染CMV病毒的途径,母乳喂养可能会导致新生儿感染CMV病毒,但对机体身高、体重发育未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作者:王淑珍;孙文君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氨茶碱、枸橼酸咖啡因以及氨茶碱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的疗效及对其血清维生素A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氨茶碱、枸橼酸咖啡因以及氨茶碱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早产儿的疗效及对其血清维生素A (Vit A)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90例RDS早产儿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单用氨茶碱治疗,B组单用枸橼酸咖啡因治疗,C组采用氨茶碱联合纳洛酮治疗;治疗结束后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分析患儿动脉血中pH、PaO2、PaCO2水平,并对患儿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ACTH及Vit A水平进行检测;记录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C组治疗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及B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三组患儿PaO2、pH、PaCO2水平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患儿pH及PaCO2水平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患儿PaO2、pH、PaCO2水平明显优于A组及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三组患儿血清中ACTH、TNF-α及CRP水平均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患儿血清中ACTH、TNF-α及CRP水平明显优于A组及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三组患儿血清中Vit A水平均明显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血清中Vit A水平高于A组及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氨茶碱、枸橼酸咖啡因及氨茶碱联合纳洛酮治疗RDS早产儿后均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及血清中Vit A和ACTH水平,且氨茶碱联合纳洛酮治疗的效果显著优于单用氨茶碱或枸橼酸咖啡因.

    作者:高万;施央群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高频超声与钼靶X线诊断不同分期乳腺癌的临床价值

    目的 研究高频超声与钼靶X线诊断不同分期乳腺癌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8月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功能科疑似为乳腺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高频超声和钼靶X线检查,与病理活检结果对照,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单独诊断和联合诊断在乳腺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经病理活检证实,良性肿瘤12例,Ⅰ期24例,Ⅱ期32例,Ⅲ期12例.经Kappa一致性检验发现,高频超声、钼靶X线及联合诊断与病理结果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值=0.823、0.733、0.929,P=0.000),三种检查方法灵敏度分别为98.33%,98.21%及1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优于其他两种单一检查方法,其中联合检查的准确率和阳性预测显著优于钼靶X线(P<0.05).结论 高频超声和钼靶X线单一检查及联合检查具有较高的检出率,高频超声与钼靶X线在乳腺癌分期诊断中各具优势,联合检查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

    作者:刘巧珍;唐英杰;崔志利;王帅;齐淑静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聚焦超声联合竹红菌素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聚焦超声联合竹红菌素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5年6月至该院就诊的200例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外阴聚焦超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采用竹红霉素进行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前后性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x2检验结果显示,经不同方案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8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7.168,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性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性生活治疗调查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用竹红菌素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相比,聚焦超声联合竹红菌素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睡眠状态和性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宪军;陈志红;李明;李桂芬;宋永贞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宫腔球囊压迫联合B-Lynch缝合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官腔球囊压迫联合B-Lynch缝合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为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月成都市新都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8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行官腔球囊压迫联合B-Lynch缝合治疗,对照组单独行B-Lynch缝合治疗,比较两组止血效果、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产妇止血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h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官腔球囊压迫联合B-Lynch缝合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黄勇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柳州地区健康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参考区间水平分析

    目的 初步建立柳州地区健康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正常参考区间,为临床诊断维生素D缺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CLSIC28-A3文件,选取2016年7月-2017年4月在柳州市妇幼保健院体检健康的1 d~15岁儿童2 384例.按不同年龄分为出生~1个月、>1~3个月、>3 ~ 12个月、>1~3岁、>3 ~5岁、>5 ~ 10岁、>10 ~ 15岁共7组.按常规空腹禁食8~12 h后抽取静脉血1~2 ml,分离血清后直接上机检测其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确定相应的参考区间.结果 2 384例1 d~15岁健康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参考区间为39.18 ~ 172.06 nmol/L,其中,男性为40.80 ~ 170.83 nmol/L,女性为36.83 ~173.87 nmol/L,不同性别儿童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48,P=0.728).不同年龄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98.601,P<0.001).结论 不同年龄健康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不同,初步建立本地区1 d~15岁健康儿童25-羟维生素D的参考区间,为临床诊断维生素D缺乏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朱书宇;陈华干;杨婷;廖志兴;张海洁;徐茜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HPV病毒感染时间及型别与焦虑情绪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时间及型别与焦虑情绪障碍的相关性,为HPV感染人群制定个体化宣教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6月在该院内镜中心因HPV病毒感染合并/不合并细胞学筛查结果异常就诊的52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存在焦虑情绪障碍分为病例组(134例)和对照组(389例),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PV感染持续时间及感染型别与焦虑的相关性.结果 控制混杂因素后,与HPV病毒感染1年内患者相比,HPV感染持续1年及1年以上时间患者产生焦虑情绪的风险分别升高67%和98%(OR=1.67,95%CI:1.04~2.67;OR=1.98,95%CI:1.17~3.35),与低危HPV病毒亚型感染患者相比,HPV病毒16/18亚型感染患者发生焦虑情绪风险升高92%(OR=1.92,95% CI:1.08 ~3.41),按焦虑程度分层后,结果显示不同焦虑程度间HPV感染持续时间、HPV感染型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二者具有交互作用.结论 HPV病毒持续感染时间和高危型别感染增加焦虑情绪障碍的发生风险,持续高危型HPV病毒感染发生焦虑情绪障碍的风险显著高于低危HPV病毒短时间感染.应根据HPV感染持续时间及型别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多层次、阶梯式、个体化的宣教和管理,降低HPV感染者焦虑情绪障碍的发生风险.

    作者:邵亚雯;白岩;蔺如;何文华;毛宝宏;刘青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红核妇洁洗液联合康妇炎胶囊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

    目的 评价红核妇洁洗液联合康妇炎胶囊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为从根本上去除诱发因素、重建以乳杆菌为主的阴道环境提供有效干预措施.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10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04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以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接受红核妇洁洗液治疗)和研究组(采取红核妇洁洗液联合康妇炎胶囊治疗)各52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IL-8、IL-13]水平、阴道免疫球蛋白[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免疫球蛋白G(IgG)、IgM]水平变化,随访3个月,统计其疾病复发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23%高于对照组的8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IL-2、IL-8、IL-1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SIgA、IgG及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核妇洁洗液联合康妇炎胶囊治疗霉菌性阴道炎效果确切,利于减轻或消除临床症状,降低炎性反应,调节免疫球蛋白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用药安全且复发率低.

    作者:王菲;周虎;毕素娟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早期乳腺癌采用常规保乳手术与整形保乳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比较早期乳腺癌采取常规保乳手术与整形保乳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为并发症更少、局部美容效果更好、安全有效的保乳术式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5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保乳手术治疗的6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实施整形保乳术,对照组给予常规保乳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中切除乳腺标本量分别为(72.5±10.3)g和(46.4±8.2)g,肿瘤距切缘近距离分别为(13.5±2.7) mm和(10.4±1.9) mm,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0%和33.3%,乳房整形效果优良率分别为36.7%和13.3%,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保乳术相比,整形保乳术切除的乳腺组织量更大、切除范围更广、术后并发症更少、局部美容效果更好,是一种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的保乳术式.

    作者:毕博文;张德元;车菲;沈聪聪;杨跃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中药滋肾固经汤治疗肾虚型月经病血证的疗效

    目的 分析中药滋肾固经汤治疗肾虚型月经病血证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就诊的60例肾虚型月经病血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滋肾固经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阴道出血时间、出血量、月经周期积分及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停药后3个月复发率.结果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175,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阴道出血量、阴道出血时间及月经周期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阴道出血量、阴道出血时间及月经周期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H、FSH及E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H、FSH水平低于对照组,E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 滋肾固经汤有利于减轻肾虚型月经病血证患者的症状,提高性激素水平,改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复发风险低.

    作者:刘娟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维生素A、E缺乏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和分析维生素A、E缺乏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7年1月在该院就诊的73例RRTI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其纳入观察组;另收集同期在该院体检的60例健康儿童的病例资料,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血清维生素A、维生素E以及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19+细胞)的分布.结果 观察组患儿血清维生素A平均水平为(0.28±0.09) mg/L,对照组为(0.35±0.08)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91,P=0.000).观察组患儿维生素E水平为(7.86±2.14) mg/L,低于对照组的(8.55±1.97) mg/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17,P=0.057).观察组中有35例(47.95%)存在维生素A缺乏,而对照组中仅10例(16.6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392,P=0.000).观察组中有9例(12.33%)存在维生素E缺乏,对照组有4例(6.67%),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97,P=0.294).观察组患儿的CD3+淋巴细胞、CD4+淋巴细胞绝对数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23,P=0.224;t=0.533,P=0.595).但观察组患儿的CD19+淋巴细胞水平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29,P=0.005).结论 缺乏维生素A可能是造成儿童RRTI的重要病因之一,而缺乏维生素E对RRTI发生的影响并不十分显著,还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玲利;黄莹;汪菲;刘丽晓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超声联合血清甲胎蛋白、游离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检测对孕中期胎儿染色体异常诊断特异度及阳性检出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超声联合血清游离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CG)、甲胎蛋白(AFP)水平检测对孕中期胎儿染色体异常诊断特异度及阳性检出率的影响,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1年11月-2016年11月甘肃省妇幼保健院2 895例单胎产妇,所有孕妇均于孕中期(孕13 ~ 28周)进行超声检查及母体血清free-β-hCG、AFP检查,多个超声软指标(≥2个)阳性的胎儿染色性异常视为高危;并依据母体血清生物化学指标(血清学指标)检测结果,计算染色体异常风险值,风险值>风险截断值(唐氏综合征风险率1/270)则视为高危.针对血清学指标高危和(或)超声软指标高危孕妇进行遗传学咨询、羊膜腔穿刺羊水细胞染色检查;追踪2 895例孕妇直至妊娠结局,对比单项及联合筛查结果.结果 超声软指标、母体血清学指标及二者联合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阳性检出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软指标、母体血清学指标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特异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软指标、母体血清学指标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特异度均低于二者联合筛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软指标联合血清AFP、free-β-hCG检测,可进一步提高孕中期胎儿染色体异常诊断特异性,有助于减少染色体异常患儿出生,对提升出生人口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宋筱玉;唐中锋;林晓娟;吴菊;孙庆梅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COX-2、NF-κB在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胎盘中的表达及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目的 探讨COX-2、NF-κB在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患者胎盘中的表达意义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为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监测和妊娠结局的评估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6月期间在该院进行产检的102例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分为甲减治疗组(51例)和甲减未治疗组(51例)两个亚组,与此同时,选取同期进行产检的正常孕妇55例为对照组,对3组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对比,检测3组胎盘中COX-2、NF-KB的表达,分析COX-2、NF-κB表达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 甲减未治疗组贫血、流产、早产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甲减治疗组,自然分娩率、新生儿Apgar评分、平均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和甲减治疗组(P<0.05),而对照组和甲减治疗组的妊娠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减未治疗组COX-2、NF-κB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甲减治疗组(P<0.05);甲减治疗组COX-2、NF-κB阳性表达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导致流产、早产、贫血等不良结局,而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胎盘中COX-2、NF-κB的表达与妊娠结局密切相关,对COX-2、NF-κB进行监测有助于监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及对妊娠结局进行评估.

    作者:张启翔;余军平;许莹柯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沈阳地区不同季节妊娠晚期分娩孕妇25-羟维生素D3水平现状研究

    目的 调查沈阳地区不同季节分娩的孕妇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为指导临床合理补充25-(OH)D3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自2015年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住院分娩的妊娠晚期孕妇2 321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25-(OH)D3水平.结果 ①沈阳地区孕妇妊娠晚期的25-(OH)D3的平均水平是17.15 ng/ml,其中25-(OH)D3缺乏者(<20 ng/ml)占69.4%,不足者(20~20.99 ng/ml)占21.1%,正常者(>30 ng/ml)占9.5%.②春季573例分娩孕妇血清25-(OH) D3平均水平为(15.32±9.45) ng/ml,夏季580例分娩孕妇血清25-(OH) D3平均水平为(19.10±10.25) ng/ml,秋季595例分娩孕妇血清25-(OH)D3平均水平为(20.71±11.30) ng/ml,冬季573例分娩孕妇血清25-(OH) D3平均水平为(13.30±7.66) ng/ml.冬季分娩的孕妇25-(OH)D3水平明显低于夏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夏季组25-(OH) D3不足比例为63.2%,冬季组25-(OH)D3不足比例8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沈阳地区妊娠晚期孕妇普遍处在25-(OH)D3缺乏或不足状态,妊娠晚期的25-(OH)D3水平受季节影响差异大.

    作者:陈慧月;乔宠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250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的妊娠结局分析

    目的 分析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患者妊娠结局,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接受促排卵+体外受精(IVF)/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的DOR患者2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年龄将其分为年轻组(<37岁且DOR)153例,高龄组(≥37岁且DOR)97例,测定治疗前后基础激素水平,比较两组患者IVF/ICSI周期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DOR患者治疗后血清基础卵巢刺激素(FSH)、基础雌二醇(E2)水平均显著下降,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轻组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分别为65.92%、42.44%,均显著高于高龄组的45.02%、29.01%(均P<0.05);年轻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分别为40.62%、30.19%,高于高龄组的20.00%、16.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促排卵能明显改善DOR患者卵巢功能,辅助生殖治疗中虽然卵巢反应低,周期取消率较高,但37岁以下女性相对能获得较好的优质胚胎率及临床妊娠率.

    作者:胡晓薇;叶华娟;吴小妹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MDCE-MRI、DWI定量参数联合SCCA在宫颈癌诊断和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MRI多期动态增强(MDCE-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定量参数联合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在宫颈癌诊断和疗效评估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该院进行检查的疑似宫颈癌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MDCE-MRI和DWI分别联合SCCA进行筛检试验,同时观察不同临床分期的患者SCCA的表达情况.结果 MDCE-MRI联合SCCA诊断的灵敏度87.72%,显著高于DWI定量参数联合SCCA的59.65% (P<0.05);鳞癌的SCCA水平显著高于腺癌,且分化程度越高,FIGO分期越高,SCCA水平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DCE-MRI联合SCCA对宫颈癌具有较高的诊断效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

    作者:周红梅;徐向阳;龚萍;杨健;黄德珍;刘祥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MMP-9及TIMP1与子痫前期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一种妊娠期特有疾病,其发生率目前已达10%,在发展中国家尤其高,是造成发展中国家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引起的死亡占到妊娠期和产褥期孕产妇死亡率的12%[1].其中子痫前期是目前引起孕产妇和围生儿发病及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尤其是重度子痫前期,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有证据表明滋养细胞侵润功能受损,对子宫内膜及螺旋小动脉侵蚀过浅,导致胎盘缺血缺氧是子痫前期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2].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人体内细胞外基质降解的有关酶,MMPs及其抑制物TIMPs是胎盘植入、胎盘形成及子宫螺旋动脉重铸等过程中的重要酶类,参与了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

    作者:吴雅琴;罗健英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温州市龙湾区新生儿疾病筛查分析

    目的 分析2013-2017年温州市龙湾区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建设性的对策,终达到降低残疾儿童出生率,提高人口素质的目的.方法 对2013-2017年该市龙湾区出生的17 370名新生儿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在出生72 h,充分母乳喂养后采集足跟血检测血清促甲状腺素(TSH)、苯丙氨酸水平等,对筛查结果阳性者及时进行复查确诊,确诊患者均由浙江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专家进行正规治疗和随访.结果 17 370名新生儿中共检出阳性31例(0.18%),其中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 19例,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G6PD) 10例,其他2例.结论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先天性遗传代谢病早期诊断的有效措施之一,可有效地防止患儿智力和体格发育低下及对其他器官功能的损害.

    作者:刘仁林 刊期: 2018年第17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