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温州市龙湾区新生儿疾病筛查分析

刘仁林

关键词:新生儿疾病筛查,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 苯丙酮尿症(PKU),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G6PD),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
摘要:目的 分析2013-2017年温州市龙湾区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建设性的对策,终达到降低残疾儿童出生率,提高人口素质的目的.方法 对2013-2017年该市龙湾区出生的17 370名新生儿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在出生72 h,充分母乳喂养后采集足跟血检测血清促甲状腺素(TSH)、苯丙氨酸水平等,对筛查结果阳性者及时进行复查确诊,确诊患者均由浙江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专家进行正规治疗和随访.结果 17 370名新生儿中共检出阳性31例(0.18%),其中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 19例,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G6PD) 10例,其他2例.结论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先天性遗传代谢病早期诊断的有效措施之一,可有效地防止患儿智力和体格发育低下及对其他器官功能的损害.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殖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α)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殖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实施腹腔镜手术的EMS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 16.0生成随机数字表分为GnRH-α组、孕三烯酮组各60例,两组患者腹腔镜术后应用对应药物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术后激素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前,GnRH-α组和孕三烯酮组患者的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糖类抗原125 (CA125)、催乳素(PRL)水平、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GnRH-α组患者FSH、LH、E2水平、VAS评分、子宫内膜厚度均低于孕三烯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GnRH-α组缓解率90.00%高于孕三烯酮组76.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nRH-α组复发率5.00%低于孕三烯酮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nRH-α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1.67%高于孕三烯酮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α治疗EMS的疗效较好,但是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

    作者:葛莉莉;叶春萍;余宁珠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红核妇洁洗液联合康妇炎胶囊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

    目的 评价红核妇洁洗液联合康妇炎胶囊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为从根本上去除诱发因素、重建以乳杆菌为主的阴道环境提供有效干预措施.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10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04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以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接受红核妇洁洗液治疗)和研究组(采取红核妇洁洗液联合康妇炎胶囊治疗)各52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IL-8、IL-13]水平、阴道免疫球蛋白[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免疫球蛋白G(IgG)、IgM]水平变化,随访3个月,统计其疾病复发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23%高于对照组的8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IL-2、IL-8、IL-1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SIgA、IgG及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核妇洁洗液联合康妇炎胶囊治疗霉菌性阴道炎效果确切,利于减轻或消除临床症状,降低炎性反应,调节免疫球蛋白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用药安全且复发率低.

    作者:王菲;周虎;毕素娟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不同剂型黄体酮及黄体支持方案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整个黄体支持期间佳黄体酮组合方案,寻找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黄体支持中有效的黄体酮制剂.方法 将2016年5-7月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生殖中心进行长方案促排妇女462例在新鲜胚胎移植术后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黄体酮针剂(IMP)组177例和阴道用黄体酮软胶囊(VPSC)组285例进行黄体支持,比较两组妇女的生化妊娠率;将2016年10-12月新鲜胚胎移植后测血hCG> 100 UI/L的妇女521例随机分为IMPa组241例和VPSCb组280例,分别应用IMP和VPSC继续黄体支持至停药,比较两组妇女自然流产率(包括生化妊娠流产和临床妊娠流产)、临床妊娠率和继续妊娠率.结果 IMP组和VPSC组妇女一般情况及囊胚移植周期占比50.84%和50.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P组生化妊娠率70.06%明显高于VPSC组55.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Pa组和VPSCb组妇女一般情况及囊胚移植周期占比49.79%和48.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化妊娠流产率和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临床妊娠流产率和继续妊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胚胎移植后早期黄体酮针剂黄体支持效果优于阴道用黄体酮软胶囊,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阴道用黄体酮软胶囊的黄体支持效果更为显著.因此,建议在胚胎移植后先应用黄体酮针剂,测孕成功后改用黄体酮阴道软胶囊,以达到佳黄体支持效果.

    作者:柏海燕;王婷;陈丽娟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预见性儿童健康保健在早产儿体格及神经心理发育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预见性儿童健康保健在早产儿体格及神经心理发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该院出生的108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普通保健组和干预组,每组各54例.普通保健组接受常规健康保健,干预组接受预见性儿童健康保健.比较两组早产儿干预12个月后的体格、发育商(DQ)、智能运动发育情况.结果 干预12个月后,干预组早产儿的头围、体重、身高均高于普通保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早产儿的精细动作、社会行为、大动作、认知能力、语言评分均高于普通保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早产儿的MDI、PDI评分均高于普通保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儿童健康保健能有效促进早产儿体格及神经心理发育,利于早产儿健康成长发育,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帝玲;霍亭竹;章岚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COX-2、NF-κB在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胎盘中的表达及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目的 探讨COX-2、NF-κB在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患者胎盘中的表达意义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为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监测和妊娠结局的评估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6月期间在该院进行产检的102例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分为甲减治疗组(51例)和甲减未治疗组(51例)两个亚组,与此同时,选取同期进行产检的正常孕妇55例为对照组,对3组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对比,检测3组胎盘中COX-2、NF-KB的表达,分析COX-2、NF-κB表达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 甲减未治疗组贫血、流产、早产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甲减治疗组,自然分娩率、新生儿Apgar评分、平均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和甲减治疗组(P<0.05),而对照组和甲减治疗组的妊娠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减未治疗组COX-2、NF-κB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甲减治疗组(P<0.05);甲减治疗组COX-2、NF-κB阳性表达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导致流产、早产、贫血等不良结局,而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胎盘中COX-2、NF-κB的表达与妊娠结局密切相关,对COX-2、NF-κB进行监测有助于监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及对妊娠结局进行评估.

    作者:张启翔;余军平;许莹柯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250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的妊娠结局分析

    目的 分析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患者妊娠结局,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接受促排卵+体外受精(IVF)/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的DOR患者2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年龄将其分为年轻组(<37岁且DOR)153例,高龄组(≥37岁且DOR)97例,测定治疗前后基础激素水平,比较两组患者IVF/ICSI周期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DOR患者治疗后血清基础卵巢刺激素(FSH)、基础雌二醇(E2)水平均显著下降,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轻组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分别为65.92%、42.44%,均显著高于高龄组的45.02%、29.01%(均P<0.05);年轻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分别为40.62%、30.19%,高于高龄组的20.00%、16.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促排卵能明显改善DOR患者卵巢功能,辅助生殖治疗中虽然卵巢反应低,周期取消率较高,但37岁以下女性相对能获得较好的优质胚胎率及临床妊娠率.

    作者:胡晓薇;叶华娟;吴小妹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高频超声与钼靶X线诊断不同分期乳腺癌的临床价值

    目的 研究高频超声与钼靶X线诊断不同分期乳腺癌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8月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功能科疑似为乳腺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高频超声和钼靶X线检查,与病理活检结果对照,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单独诊断和联合诊断在乳腺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经病理活检证实,良性肿瘤12例,Ⅰ期24例,Ⅱ期32例,Ⅲ期12例.经Kappa一致性检验发现,高频超声、钼靶X线及联合诊断与病理结果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值=0.823、0.733、0.929,P=0.000),三种检查方法灵敏度分别为98.33%,98.21%及1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优于其他两种单一检查方法,其中联合检查的准确率和阳性预测显著优于钼靶X线(P<0.05).结论 高频超声和钼靶X线单一检查及联合检查具有较高的检出率,高频超声与钼靶X线在乳腺癌分期诊断中各具优势,联合检查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

    作者:刘巧珍;唐英杰;崔志利;王帅;齐淑静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柳州地区健康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参考区间水平分析

    目的 初步建立柳州地区健康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正常参考区间,为临床诊断维生素D缺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CLSIC28-A3文件,选取2016年7月-2017年4月在柳州市妇幼保健院体检健康的1 d~15岁儿童2 384例.按不同年龄分为出生~1个月、>1~3个月、>3 ~ 12个月、>1~3岁、>3 ~5岁、>5 ~ 10岁、>10 ~ 15岁共7组.按常规空腹禁食8~12 h后抽取静脉血1~2 ml,分离血清后直接上机检测其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确定相应的参考区间.结果 2 384例1 d~15岁健康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参考区间为39.18 ~ 172.06 nmol/L,其中,男性为40.80 ~ 170.83 nmol/L,女性为36.83 ~173.87 nmol/L,不同性别儿童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48,P=0.728).不同年龄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98.601,P<0.001).结论 不同年龄健康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不同,初步建立本地区1 d~15岁健康儿童25-羟维生素D的参考区间,为临床诊断维生素D缺乏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朱书宇;陈华干;杨婷;廖志兴;张海洁;徐茜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子宫瘢痕处妊娠研究进展

    子宫瘢痕处妊娠(CSP)是一种罕见的异位妊娠方式,剖宫产术后的长期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1∶2 216~1∶1 800,占有剖宫产史妇女的1.15%,占有前次剖宫产史妇女异位妊娠的6.1%[1-2].第1例CSP由Larsen和Solomon在1978年报道,随后CSP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这可能与剖宫产率的升高有关[3].超声和核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促进了CSP的及早探查.CSP的早期诊断有助于减少子宫瘢痕破裂、大出血和子宫切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挽救妇女生命.目前对CSP的诊断和治疗无统一标准,本文通过对近几年子宫瘢痕处妊娠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翁明芬;王兰;方梅;刘巍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MDCE-MRI、DWI定量参数联合SCCA在宫颈癌诊断和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MRI多期动态增强(MDCE-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定量参数联合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在宫颈癌诊断和疗效评估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该院进行检查的疑似宫颈癌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MDCE-MRI和DWI分别联合SCCA进行筛检试验,同时观察不同临床分期的患者SCCA的表达情况.结果 MDCE-MRI联合SCCA诊断的灵敏度87.72%,显著高于DWI定量参数联合SCCA的59.65% (P<0.05);鳞癌的SCCA水平显著高于腺癌,且分化程度越高,FIGO分期越高,SCCA水平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DCE-MRI联合SCCA对宫颈癌具有较高的诊断效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

    作者:周红梅;徐向阳;龚萍;杨健;黄德珍;刘祥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116例早产儿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早产儿脑损伤患儿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5年1月1日-2017年1月1日出生即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义乌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的357例早产儿,收集并分析所有病例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采用颅脑B超和MRI检查诊断早产儿脑损伤,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早产儿脑损伤影响因素.结果 357例早产儿中检查出116例早产儿具有脑损伤,占32.4%,产妇患绒毛膜炎(OR=3.3,95% CI:1.582~6.885)、窒息复苏史(OR=3.342,95% CI:1.293 ~ 8.636)、新生儿败血症(0R=4.426,95% CI:2.159~9.075)及机械通气(OR=3.44,95% CI:1.488 ~7.956)为早产儿脑损伤的危险因素(P<0.05).胎龄分组(OR=0.189,95% CI:0.090 ~0.355)和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OR=0.348,95% CI:0.202~0.598)为早产儿脑损伤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胎龄越小、出生体质量越低,早产儿脑损伤发生率越高;产妇患绒毛膜炎、新生儿败血症、窒息复苏史及机械通气为早产儿脑损伤的危险因素,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是其保护因素.

    作者:吴东平;林振浪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欣普贝生用于晚期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欣普贝生作用时间对晚期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12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晚期足月妊娠且无前列腺素制剂使用禁忌证的孕妇8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采用阴道放置欣普贝生10 mg促宫颈成熟,根据欣普贝生作用时间分为A组(0 h<作用时间≤12h)、B组(12 h<作用时间≤24 h)和C组(24 h<作用时间≤48 h),观察比较3组孕妇用药前及临产或引产失败取药时宫颈Bishop评分变化、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急产率、追加催产素率、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产钳助产率、胎儿窘迫发生率及产后出血率的差异.结果 3组药物使用前、药物使用后及宫颈Bishop评分改变情况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与B组促宫颈成熟显效率和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与C组、B组与C组促宫颈成熟显效率和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促宫颈成熟无效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急产率、追加催产素率、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胎儿窘迫率及产后出血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产钳助产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于宫颈评分较低的孕妇,欣普贝生促宫颈成熟效果理想,能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但需注意产程过快造成的影响.欣普贝生作用24 h以内母婴结局良好,作用时间过长会增加胎儿窘迫、剖宫产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周冬;赵云;肖梅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中药滋肾固经汤治疗肾虚型月经病血证的疗效

    目的 分析中药滋肾固经汤治疗肾虚型月经病血证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就诊的60例肾虚型月经病血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滋肾固经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阴道出血时间、出血量、月经周期积分及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停药后3个月复发率.结果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175,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阴道出血量、阴道出血时间及月经周期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阴道出血量、阴道出血时间及月经周期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H、FSH及E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H、FSH水平低于对照组,E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 滋肾固经汤有利于减轻肾虚型月经病血证患者的症状,提高性激素水平,改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复发风险低.

    作者:刘娟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磁共振成像三维快速扰相梯度回波序列在测量不同年龄段小儿髋关节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三维快速扰相梯度回波(3D FLASH)序列在测量不同年龄段小儿髋关节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接受体检的儿童12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6个月~12岁,分为12个年龄段,每个年龄段10例.分别采用MRI 3D FLASH测量所有儿童的髋关节相关指标,主要包括骨性髋臼指数(BAI)、软骨性髋臼指数(CAI)、盂唇角以及软骨性髋臼覆盖率,并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6个月~12岁儿童BAI、CAI水平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且6个月~2岁各年龄阶段的儿童BAI水平高于3~12岁各年龄阶段的儿童,而6个月~2岁各年龄阶段的儿童CAI水平高于3~12岁各年龄阶段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6个月~12岁年龄阶段的儿童盂唇角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6个月~1岁儿童软骨性髋臼覆盖率均低于2~12岁各年龄阶段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2~12岁各年龄阶段的儿童软骨性髋臼覆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得,儿童年龄与BAI、CAI均呈负相关(P<0.05),而与盂唇角、软骨性髋臼覆盖率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且BAI与CAI呈正相关(P<0.05).结论 MRI 3D FLASH序列在测量不同年龄段小儿髋关节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有效反映髋关节软骨发育情况.

    作者:吴倩倩;刘鸿圣;陈元凯;邝民伟;刘振清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更年期妇女对健康知识需求现状分析

    目的 探讨更年期妇女对健康知识需求现状,根据实际需求实行针对性健康教育.方法 通过采取调查问卷方法了解更年期妇女健康知识需求.结果 调查对象Kupperman评分正常占11.76%,轻度占23.51%,中度占55.84%,重度占8.83%.93.51%调查人群认为更年期保健知识非常重要;调查人群中目前掌握的知识主要来源于媒体、电视、报纸;网络、微信和朋友、同事、周围的更年期妇女;调查人群中希望开展健康教育形式主要是通过手机微信公众号、医务人员或居委会提供(讲座)、媒体(电视、广播)和报刊杂志(宣传手册);希望得到更年期保健知识中主要有减轻更年期症状、锻炼身体方法、常见病的防治和饮食、营养的指导和心理的指导.结论 健康教育对提高更年期妇女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映霞;吴颖岚;陈霞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氨茶碱、枸橼酸咖啡因以及氨茶碱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的疗效及对其血清维生素A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氨茶碱、枸橼酸咖啡因以及氨茶碱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早产儿的疗效及对其血清维生素A (Vit A)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90例RDS早产儿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单用氨茶碱治疗,B组单用枸橼酸咖啡因治疗,C组采用氨茶碱联合纳洛酮治疗;治疗结束后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分析患儿动脉血中pH、PaO2、PaCO2水平,并对患儿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ACTH及Vit A水平进行检测;记录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C组治疗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及B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三组患儿PaO2、pH、PaCO2水平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患儿pH及PaCO2水平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患儿PaO2、pH、PaCO2水平明显优于A组及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三组患儿血清中ACTH、TNF-α及CRP水平均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患儿血清中ACTH、TNF-α及CRP水平明显优于A组及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三组患儿血清中Vit A水平均明显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血清中Vit A水平高于A组及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氨茶碱、枸橼酸咖啡因及氨茶碱联合纳洛酮治疗RDS早产儿后均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及血清中Vit A和ACTH水平,且氨茶碱联合纳洛酮治疗的效果显著优于单用氨茶碱或枸橼酸咖啡因.

    作者:高万;施央群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515947例新生儿疾病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结果,对筛查可疑阳性的新生儿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以2014-2016年在山西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所有出生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在出生后72 h,充分哺乳6次以上进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和苯丙酮尿症(PKU)两种疾病的筛查,筛查结果阳性者及时召回并进行复查确诊.结果 2014-2016年山西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6个地市共娩出活产数新生儿677 088例,筛查515 947例,接产机构筛查覆盖率逐年上升,平均筛查率76.2%,检出CH和PKU阳性2 262例,检出患儿339例,PKU检出率1/4 885,CH检出率1/2 325,均高于全国.太原城区户籍的新生儿初筛阳性602例,召回复查563例,召回率93.5%;郊区户籍的新生儿初筛阳性309例,召回复查245例,召回率79.3%.城区户籍新生儿的召回率显著高于郊区户籍的新生儿(P<0.005).结论 两种疾病的确诊数占初筛阳性数的14.99%,应得到重视,注重宣传力度,加强标本质量控制和医院三级新筛网络模式是提高新生儿筛查召回率可靠的组织保障.

    作者:张红梅;杨建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不同喂养方式和分娩方式对出生胎龄≥32周新生儿/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影响以及感染结局

    目的 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和分娩方式对出生胎龄≥32周新生儿/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影响以及感染结局,为患儿提供合理的喂养方式.方法 选择2014年8月-2017年2月菏泽市立医院收治经孕检发现其中286例孕妇存在巨细胞病毒感染IgG阳性且IgM阴性,新生儿出生孕周均≥32周,出生后检测母体与新生儿血清巨细胞病毒感染IgM和IgG抗体.同时按照出生后新生儿喂养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母乳喂养)139例和对照组(人工喂养与混合喂养)147例.分析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结局、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不同月龄婴儿IgG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同月龄IgG阳性婴儿IgM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经阴道分娩的婴儿CMV IgG阳性率高于剖宫产婴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婴儿CMV Ig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对护士提供的病情观察、皮肤护理、营养干预、健康指导等护理质量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婴儿9 ~10个月时身高、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MV IgG阳性、阴性婴儿身高、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道分娩是新生儿感染CMV病毒的途径,母乳喂养可能会导致新生儿感染CMV病毒,但对机体身高、体重发育未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作者:王淑珍;孙文君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MMP-9及TIMP1与子痫前期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一种妊娠期特有疾病,其发生率目前已达10%,在发展中国家尤其高,是造成发展中国家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引起的死亡占到妊娠期和产褥期孕产妇死亡率的12%[1].其中子痫前期是目前引起孕产妇和围生儿发病及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尤其是重度子痫前期,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有证据表明滋养细胞侵润功能受损,对子宫内膜及螺旋小动脉侵蚀过浅,导致胎盘缺血缺氧是子痫前期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2].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人体内细胞外基质降解的有关酶,MMPs及其抑制物TIMPs是胎盘植入、胎盘形成及子宫螺旋动脉重铸等过程中的重要酶类,参与了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

    作者:吴雅琴;罗健英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77例患有HDCP且于2015年4月-2017年8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确诊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两种用药方法分组:观察组40例以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治疗,对照组37例以硫酸镁治疗.对其疗效、血压水平、不良反应及妊娠结局详细记录并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5.00% (38/40),高于对照组的72.97% (2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后DBP(舒张压)为(79.28±3.33) mmHg,SBP(收缩压)为(109.27±2.77) mmHg,低于对照组的DBP(96.22±3.60) mmHg与SBP(133.26±3.3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2例(5.00%)早产、2例(5.00%)宫内窘迫、1例(2.50%)新生儿窒息,低于对照组的早产8例(21.62%)、宫内窘迫9例(24.32%)及新生儿窒息7例(18.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产科给予HDCP患者治疗时,选择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治疗疗效好、不良反应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低,具有可靠性.

    作者:秦可心 刊期: 2018年第17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