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巧珍;唐英杰;崔志利;王帅;齐淑静
目的 分析米非司酮联合曼月乐治疗围绝经期妇女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围绝经期功血)并发重度贫血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9月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治疗的82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并发重度贫血,依据治疗措施差异分作两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曼月乐治疗,观察组采用联合施予米非司酮治疗,回顾性分析其月经量、性激素及血红蛋白值.结果 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其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及性激素水平均比观察组高,而血红蛋白值则比观察组更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米非司酮联合曼月乐治疗围绝经期功血并发重度贫血患者可改善月经量、性激素及血红蛋白值.
作者:王晓霞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结果,对筛查可疑阳性的新生儿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以2014-2016年在山西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所有出生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在出生后72 h,充分哺乳6次以上进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和苯丙酮尿症(PKU)两种疾病的筛查,筛查结果阳性者及时召回并进行复查确诊.结果 2014-2016年山西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6个地市共娩出活产数新生儿677 088例,筛查515 947例,接产机构筛查覆盖率逐年上升,平均筛查率76.2%,检出CH和PKU阳性2 262例,检出患儿339例,PKU检出率1/4 885,CH检出率1/2 325,均高于全国.太原城区户籍的新生儿初筛阳性602例,召回复查563例,召回率93.5%;郊区户籍的新生儿初筛阳性309例,召回复查245例,召回率79.3%.城区户籍新生儿的召回率显著高于郊区户籍的新生儿(P<0.005).结论 两种疾病的确诊数占初筛阳性数的14.99%,应得到重视,注重宣传力度,加强标本质量控制和医院三级新筛网络模式是提高新生儿筛查召回率可靠的组织保障.
作者:张红梅;杨建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辅助生殖技术后发生异位妊娠的类型及危险因素,为临床辅助生殖技术后异位妊娠的预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成都市锦江区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收治的50例辅助生殖技术后发生异位妊娠的患者为异位妊娠组,另选取同期该院收治的50例辅助生殖技术后正常宫内妊娠的孕妇为宫内妊娠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自身因素和治疗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异位妊娠组患者原发不孕发生率显著低于宫内妊娠组(P<0.05),继发不孕发生率显著高于宫内妊娠组(P<0.05);有输卵管手术史比例显著高于宫内妊娠组(P<0.05),无输卵管手术史比例显著低于宫内妊娠组(P<0.05),hCG日子宫内膜厚度为6~ 10 mm比例显著高于宫内妊娠组(P<0.05),11~15 mm比例显著低于宫内妊娠组(P<0.05).多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辅助生殖技术后异位因素包括不孕类型、输卵管手术史、hCG日子宫内膜厚度(P<0.05).结论 在临床中应加强对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认识和重视,结合患者情况,孕前进行适应当护理,尽量减少辅助生殖技术对子宫的影响,降低异位妊娠的发生率.
作者:胡文惠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影响新生儿湿疹的孕期环境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8月在该院产科门诊定期产检并住院分娩的528名孕妇为研究对象,建立队列,对孕妇进行孕期相关信息的基线调查,并于分娩后对母婴进行6个月(1月、3月、6月)的随访,共成功随访到完整母婴信息505例.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队列中发生湿疹的258例新生儿作为病例组,将队列中未发生湿疹的247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分析影响新生儿湿疹发生的孕期环境因素.结果 0~6个月新生儿湿疹累积发病率为48.8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有过敏遗传史(OR=7.1,95%CI:4.1~12.3)、剖宫产(OR=3.7,95% CI:2.4~5.8)和孕期居住房屋装修时间短(OR=2.8,95% CI:1.6 ~4.9)是新生儿湿疹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且母亲有过敏遗传史是新生儿湿疹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母亲过敏遗传史、剖宫产和孕期居住房屋装修时间短与新生儿湿疹的发生关系密切,医务人员应对育龄妇女进行有关新生儿湿疹(包括饮食、环境等方面)的个性化指导,预防或降低新生儿湿疹的发生.
作者:李晓瑞;朱丽红;李萍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三维快速扰相梯度回波(3D FLASH)序列在测量不同年龄段小儿髋关节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接受体检的儿童12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6个月~12岁,分为12个年龄段,每个年龄段10例.分别采用MRI 3D FLASH测量所有儿童的髋关节相关指标,主要包括骨性髋臼指数(BAI)、软骨性髋臼指数(CAI)、盂唇角以及软骨性髋臼覆盖率,并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6个月~12岁儿童BAI、CAI水平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且6个月~2岁各年龄阶段的儿童BAI水平高于3~12岁各年龄阶段的儿童,而6个月~2岁各年龄阶段的儿童CAI水平高于3~12岁各年龄阶段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6个月~12岁年龄阶段的儿童盂唇角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6个月~1岁儿童软骨性髋臼覆盖率均低于2~12岁各年龄阶段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2~12岁各年龄阶段的儿童软骨性髋臼覆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得,儿童年龄与BAI、CAI均呈负相关(P<0.05),而与盂唇角、软骨性髋臼覆盖率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且BAI与CAI呈正相关(P<0.05).结论 MRI 3D FLASH序列在测量不同年龄段小儿髋关节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有效反映髋关节软骨发育情况.
作者:吴倩倩;刘鸿圣;陈元凯;邝民伟;刘振清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聚焦超声联合竹红菌素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5年6月至该院就诊的200例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外阴聚焦超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采用竹红霉素进行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前后性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x2检验结果显示,经不同方案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8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7.168,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性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性生活治疗调查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用竹红菌素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相比,聚焦超声联合竹红菌素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睡眠状态和性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宪军;陈志红;李明;李桂芬;宋永贞 刊期: 2018年第17期
月经初潮是女性青春期性发育的里程碑,其到来预示个体性发育进入高潮,因此历来作为重要监测指标,用于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及少女健康状况.许多欧美国家女生月经初潮年龄经过一个快速提前的阶段,开始趋于停滞甚至后退,我国月经初潮年龄尚未形成总体的变化趋势,需要进一步探索.女性月经初潮年龄的提前,虽然长期趋势的正向效应是人群体质的提高,但是也带来一系列的社会和教育问题,而造成月经初潮年龄不同的原因是由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月经初潮提前造成心理-生理发育不同步,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其潜在的健康和社会问题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现就月经初潮的年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作者:荣荷花;毛红芳;王海鸣;曹敏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初产妇与经产妇在妊娠期的保健知识需求情况及程度的比较研究,以改善并维护母婴身心健康.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妇产科接受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产妇42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初产妇235例,经产妇185例,比较两组产妇在营养知识、心理保健、分娩知识、妊娠期合并症预防及新生儿护理等母婴保健方面的需求度,并对产妇对妊娠期保健的需求情况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 ①经产妇在妊娠期的保健知识需求程度较高于初产妇,而初产妇在保健知识对促进产后恢复作用的需求高于经产妇(均P<0.05);②经产妇在心理保健和妊娠期合并症预防方面的需求度较高,而初产妇在营养知识、分娩知识、新生儿护理等方面的需求较高(均P<0.05).结论 妊娠期保健对产后女性有重要的意义,初产妇与经产妇对妊娠期保健知识的需求方面和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医护人员应以产妇的个人需求为基础,针对性进行保健知识教育,有利于提高产妇保健意识,保证母婴健康.
作者:储成美;康小玲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舒芬太尼联合小剂量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为剖官产术麻醉药物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天津市东丽区东丽医院行剖宫产的9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药物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小剂量罗哌卡因麻醉,研究组采用舒芬太尼联合小剂量罗哌卡因麻醉,比较两组产妇的麻醉效果、给药前后心率和平均动脉压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产妇麻醉剂起效时间、麻醉剂持续时间及痛觉恢复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麻醉前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研究组产妇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剖宫产术中,采用舒芬太尼联合小剂量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麻醉效果较好,且安全可靠,能保持产妇血流动力学平稳波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文奎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高频超声与钼靶X线诊断不同分期乳腺癌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8月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功能科疑似为乳腺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高频超声和钼靶X线检查,与病理活检结果对照,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单独诊断和联合诊断在乳腺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经病理活检证实,良性肿瘤12例,Ⅰ期24例,Ⅱ期32例,Ⅲ期12例.经Kappa一致性检验发现,高频超声、钼靶X线及联合诊断与病理结果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值=0.823、0.733、0.929,P=0.000),三种检查方法灵敏度分别为98.33%,98.21%及1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优于其他两种单一检查方法,其中联合检查的准确率和阳性预测显著优于钼靶X线(P<0.05).结论 高频超声和钼靶X线单一检查及联合检查具有较高的检出率,高频超声与钼靶X线在乳腺癌分期诊断中各具优势,联合检查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
作者:刘巧珍;唐英杰;崔志利;王帅;齐淑静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血管新生相关基因(ARGs)与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疾病(BPD)发生发展的关系,探讨ARGs表达情况作为BPD基因表达水平诊断的可行性.方法 下载并对来自GEO数据库的早产儿表达谱芯片数据进行重分析.对BPD与非BPD两组早产儿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GO分析与Pathway分析,重点分析了ARGs在两组中的差异情况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对294个早产儿血液样本分析发现,BPD组与非BPD组共有1 652个差异表达基因(1.2倍),两组分别有811个基因和841个基因高表达,其中ARGs在BPD组与非BPD组中分别有28个与11个基因高表达.具有抑制血管新生作用的凝血酶敏感蛋白-1 (THBS1)在早产儿中呈高表达状态,且其表达量随BPD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发现,血管新生基因能够对BPD与非BPD进行较好的判别.结论 ARGs与BPD疾病的发生相关,外周血ARGs的表达水平可以作为诊断BPD的潜在标志物.
作者:杨敏;黄建宝;孟燕妮;陈艳萍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评价红核妇洁洗液联合康妇炎胶囊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为从根本上去除诱发因素、重建以乳杆菌为主的阴道环境提供有效干预措施.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10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04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以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接受红核妇洁洗液治疗)和研究组(采取红核妇洁洗液联合康妇炎胶囊治疗)各52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IL-8、IL-13]水平、阴道免疫球蛋白[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免疫球蛋白G(IgG)、IgM]水平变化,随访3个月,统计其疾病复发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23%高于对照组的8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IL-2、IL-8、IL-1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SIgA、IgG及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核妇洁洗液联合康妇炎胶囊治疗霉菌性阴道炎效果确切,利于减轻或消除临床症状,降低炎性反应,调节免疫球蛋白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用药安全且复发率低.
作者:王菲;周虎;毕素娟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孕早期保健联合饮食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产妇血糖控制中的应用及对围生结局的影响,为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减少不良围生结局、提高分娩质量的干预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8月在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20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孕妇接受单独的饮食干预,观察组孕妇接受孕早期保健联合饮食干预,对比两组孕妇干预前、后血糖水平、围生结局.结果 干预前两组孕妇的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孕妇的血糖代谢指标FBG、2hPBG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的早产、剖宫产、胎膜早破、羊水过多、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产儿的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呼吸窘迫、新生儿窒息、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早期保健联合饮食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产妇血糖控制中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控制孕妇血糖水平,降低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围产儿结局发生风险,改善围生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韦月玉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利用1985-2015年西安市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调查数据,研究儿童生长发育趋势,为建立西安市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指标体系奠定基础.方法 在“九市儿调”背景下,利用西安市数据中的体质量、身高、胸围,进行儿童维尔维克指数和身高胸围指数研究.结果 维尔维克指数在出生后先升高再降低,大值多在4~5个月龄,出生后3d内女童多高于男童,后男童多高于女童;城郊差别显示,1985-1995年小于18个月龄儿童维尔维克指数城区更高,后郊区多更高,2005年整体城区更高,2015年郊区更高;纵向对比结果显示,1985-2005年多下降,2005-2015年多升高,郊区升高更明显.身高胸围指数出生后先升高再降低,大值多在1~2个月龄,出生后3d内女童多高于男童,后男童多高于女童;城郊差别显示,1985-1995年小于12个月龄儿童城区多大于郊区,后郊区多大于城区,2005年城区多大于郊区,2015年郊区多大于城区;纵向对比显示,1985-2015年该指数下降.结论 维尔维克指数和身高胸围指数有相似变化规律,不同年份,不同年龄组,城郊男女童各有特点.
作者:相晓妹;张丽;杨武悦;臧宝彩;马国燕;魏皎洁;宋晖;石妙;南艳梅;刘继锋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盆底康复仪联合盆底肌训练对初产妇盆底肌肉张力及盆底功能的作用效果,为临床产妇产后康复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于该院行自然分娩的初产妇86例.将所有患者以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产后予以盆底肌训练治疗,观察组产后则予以盆底康复仪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疗程1个月.采用会阴肌力评价量表对所有产妇治疗前后的盆底肌肉张力进行评价,比较两组产妇治疗后的盆底功能情况以及SF-36量表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产妇盆底肌肉张力0级、Ⅰ级人数占比分别为0.00%和9.3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63%和27.91%,而V级人数占比(30.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63% (P<0.05),两组Ⅱ级、Ⅲ级、Ⅳ级人数占比分别为20.93%、23.26%、13.95%和13.95%、11.63%、23.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产妇压力性尿失禁以及子宫脱垂发生率分别为6.98%、2.3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26%、16.28% (P<0.05).治疗后观察组产妇各项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盆底康复仪与盆底肌训练联用能有效促进初产妇盆底肌肉张力与盆底功能的恢复,同时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海虹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患者妊娠结局,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接受促排卵+体外受精(IVF)/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的DOR患者2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年龄将其分为年轻组(<37岁且DOR)153例,高龄组(≥37岁且DOR)97例,测定治疗前后基础激素水平,比较两组患者IVF/ICSI周期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DOR患者治疗后血清基础卵巢刺激素(FSH)、基础雌二醇(E2)水平均显著下降,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轻组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分别为65.92%、42.44%,均显著高于高龄组的45.02%、29.01%(均P<0.05);年轻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分别为40.62%、30.19%,高于高龄组的20.00%、16.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促排卵能明显改善DOR患者卵巢功能,辅助生殖治疗中虽然卵巢反应低,周期取消率较高,但37岁以下女性相对能获得较好的优质胚胎率及临床妊娠率.
作者:胡晓薇;叶华娟;吴小妹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77例患有HDCP且于2015年4月-2017年8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确诊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两种用药方法分组:观察组40例以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治疗,对照组37例以硫酸镁治疗.对其疗效、血压水平、不良反应及妊娠结局详细记录并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5.00% (38/40),高于对照组的72.97% (2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后DBP(舒张压)为(79.28±3.33) mmHg,SBP(收缩压)为(109.27±2.77) mmHg,低于对照组的DBP(96.22±3.60) mmHg与SBP(133.26±3.3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2例(5.00%)早产、2例(5.00%)宫内窘迫、1例(2.50%)新生儿窒息,低于对照组的早产8例(21.62%)、宫内窘迫9例(24.32%)及新生儿窒息7例(18.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产科给予HDCP患者治疗时,选择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治疗疗效好、不良反应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低,具有可靠性.
作者:秦可心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MRI多期动态增强(MDCE-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定量参数联合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在宫颈癌诊断和疗效评估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该院进行检查的疑似宫颈癌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MDCE-MRI和DWI分别联合SCCA进行筛检试验,同时观察不同临床分期的患者SCCA的表达情况.结果 MDCE-MRI联合SCCA诊断的灵敏度87.72%,显著高于DWI定量参数联合SCCA的59.65% (P<0.05);鳞癌的SCCA水平显著高于腺癌,且分化程度越高,FIGO分期越高,SCCA水平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DCE-MRI联合SCCA对宫颈癌具有较高的诊断效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
作者:周红梅;徐向阳;龚萍;杨健;黄德珍;刘祥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COX-2、NF-κB在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患者胎盘中的表达意义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为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监测和妊娠结局的评估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6月期间在该院进行产检的102例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分为甲减治疗组(51例)和甲减未治疗组(51例)两个亚组,与此同时,选取同期进行产检的正常孕妇55例为对照组,对3组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对比,检测3组胎盘中COX-2、NF-KB的表达,分析COX-2、NF-κB表达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 甲减未治疗组贫血、流产、早产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甲减治疗组,自然分娩率、新生儿Apgar评分、平均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和甲减治疗组(P<0.05),而对照组和甲减治疗组的妊娠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减未治疗组COX-2、NF-κB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甲减治疗组(P<0.05);甲减治疗组COX-2、NF-κB阳性表达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导致流产、早产、贫血等不良结局,而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胎盘中COX-2、NF-κB的表达与妊娠结局密切相关,对COX-2、NF-κB进行监测有助于监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及对妊娠结局进行评估.
作者:张启翔;余军平;许莹柯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分娩中应用腹主动脉球囊导管预置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陕西省人民医院产科实施剖官产分娩的67例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其中34例剖宫产前实施腹主动脉球囊导管预置术(A组)、33例剖宫产前实施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预置术(B组),对比两组分娩情况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A组的球囊预置时间、胎儿透视时间、放射剂量均显著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的穿刺部位出血率、感觉障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剖宫产出血量、术中输血量、ICU治疗时间均显著的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的剖宫产时间、子宫切除率、转入ICU治疗率、总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出生体重、身长、1min Apgar、5min Apgar评分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凶险性前置胎盘分娩中应用腹主动脉球囊导管预置术能减少胎儿透视时间、放射剂量、剖宫产出血量,不会增加胎儿的不良结局.
作者:李艳川;石紫云;邓小艳 刊期: 2018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