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月经初潮年龄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荣荷花;毛红芳;王海鸣;曹敏

关键词:月经初潮, 影响因素, 青春期
摘要:月经初潮是女性青春期性发育的里程碑,其到来预示个体性发育进入高潮,因此历来作为重要监测指标,用于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及少女健康状况.许多欧美国家女生月经初潮年龄经过一个快速提前的阶段,开始趋于停滞甚至后退,我国月经初潮年龄尚未形成总体的变化趋势,需要进一步探索.女性月经初潮年龄的提前,虽然长期趋势的正向效应是人群体质的提高,但是也带来一系列的社会和教育问题,而造成月经初潮年龄不同的原因是由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月经初潮提前造成心理-生理发育不同步,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其潜在的健康和社会问题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现就月经初潮的年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辅助生殖技术后发生异位妊娠的类型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辅助生殖技术后发生异位妊娠的类型及危险因素,为临床辅助生殖技术后异位妊娠的预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成都市锦江区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收治的50例辅助生殖技术后发生异位妊娠的患者为异位妊娠组,另选取同期该院收治的50例辅助生殖技术后正常宫内妊娠的孕妇为宫内妊娠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自身因素和治疗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异位妊娠组患者原发不孕发生率显著低于宫内妊娠组(P<0.05),继发不孕发生率显著高于宫内妊娠组(P<0.05);有输卵管手术史比例显著高于宫内妊娠组(P<0.05),无输卵管手术史比例显著低于宫内妊娠组(P<0.05),hCG日子宫内膜厚度为6~ 10 mm比例显著高于宫内妊娠组(P<0.05),11~15 mm比例显著低于宫内妊娠组(P<0.05).多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辅助生殖技术后异位因素包括不孕类型、输卵管手术史、hCG日子宫内膜厚度(P<0.05).结论 在临床中应加强对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认识和重视,结合患者情况,孕前进行适应当护理,尽量减少辅助生殖技术对子宫的影响,降低异位妊娠的发生率.

    作者:胡文惠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疗法联合综合健康教育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生活质量及抑郁状态的影响

    目的 观察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联合综合健康教育干预后生活质量及抑郁状态的改善情况.方法 选择2012年2月-2017年1月固原市中医医院慢性盆腔炎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41例采用乳酸左氧氟沙星联合奥硝唑治疗,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肠治疗,联合治疗组45例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基础上进行综合健康教育,共治疗30 d,患者出院后随访3、12个月,观察3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生活质量及抑郁状态的变化.结果 与入院时相比,两组随访3、12个月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WHOQOL)评分均增高,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降低(P<0.05).随访3、12个月,联合治疗组治疗有效率、WHOQOL生活质量评分、SAS、SD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随访12个月WHOQOL生活质量评分、SAS及SD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随访3个月(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联合综合健康教育治疗慢性盆腔炎安全有效,尤其对改善患者长期生活质量及抑郁状态方面较中西医结合疗法有一定优势.

    作者:靳小梅;王惠霞;吴冰;栾彩芬;赵茹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米非司酮联合曼月乐治疗围绝经期妇女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并发重度贫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米非司酮联合曼月乐治疗围绝经期妇女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围绝经期功血)并发重度贫血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9月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治疗的82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并发重度贫血,依据治疗措施差异分作两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曼月乐治疗,观察组采用联合施予米非司酮治疗,回顾性分析其月经量、性激素及血红蛋白值.结果 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其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及性激素水平均比观察组高,而血红蛋白值则比观察组更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米非司酮联合曼月乐治疗围绝经期功血并发重度贫血患者可改善月经量、性激素及血红蛋白值.

    作者:王晓霞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布地奈德联合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临床观察不同方式的布地奈德联合干扰素雾化吸入对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7年4月在该院急诊科及儿科病房就诊并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布地奈德组、干扰素组、联合组及共用组,各25例.布地奈德组全程予以布地奈德雾化及止咳、化痰对症治疗,干扰素组全程予以干扰素雾化及止咳、化痰治疗.联合组予以干扰素(发病72 h内)+布地奈德(72 h后)雾化,并配合止咳、化痰对症治疗;共用组全程布地奈德联合干扰素雾化及相应对症处理.观察患儿咳嗽、咳憋、喘息缓解情况,肺部体征消失时间,病程长短及转归.结果 联合组及共用组咳嗽、咳憋等临床症状缓解及病程方面优于布地奈德组及干扰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联合组及共用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肺部体征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干扰素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效果明显,可以缓解症状,缩短病程,减少重症病例,合理联合使用两种雾化,能减少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

    作者:余彦亮;邹新英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515947例新生儿疾病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结果,对筛查可疑阳性的新生儿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以2014-2016年在山西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所有出生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在出生后72 h,充分哺乳6次以上进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和苯丙酮尿症(PKU)两种疾病的筛查,筛查结果阳性者及时召回并进行复查确诊.结果 2014-2016年山西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6个地市共娩出活产数新生儿677 088例,筛查515 947例,接产机构筛查覆盖率逐年上升,平均筛查率76.2%,检出CH和PKU阳性2 262例,检出患儿339例,PKU检出率1/4 885,CH检出率1/2 325,均高于全国.太原城区户籍的新生儿初筛阳性602例,召回复查563例,召回率93.5%;郊区户籍的新生儿初筛阳性309例,召回复查245例,召回率79.3%.城区户籍新生儿的召回率显著高于郊区户籍的新生儿(P<0.005).结论 两种疾病的确诊数占初筛阳性数的14.99%,应得到重视,注重宣传力度,加强标本质量控制和医院三级新筛网络模式是提高新生儿筛查召回率可靠的组织保障.

    作者:张红梅;杨建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PICS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MPP)患儿临床特征对儿童危重病例评分(PICS)的影响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住院的SMPP患儿95例,根据PICS评分将其分为危重组(40例,PICS评分<90分)、非危重组(55例,PICS评分≥90分),截取并对比两组患儿的相关临床资料及检查指标;以筛选出的单因素临床特征指标为自变量,根据自变量水平进行赋值,以SMPP患儿PICS水平作因变量,建立Logistc回归模型,总结影响SMPP患儿PICS水平的多因素临床特征.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SMPP患儿的年龄、性别、发热时间、白细胞计数(WBC)等临床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危重组患儿的血浆D-二聚体、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明显高于非危重组(P<0.05);危重组合并2种及以上系统损害患儿比率、合并2种及以上的病原感染患儿比率、心电图(ECG)异常患儿比率也均明显高于非危重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D-二聚体水平、合并病原感染种类及系统损害种类均与PICS呈负相关(P<0.05);而合并病原感染种类、ECG检查结果、CRP水平并不是PICS相关影响因素(P>0.05).结论 影响SMPP患儿PICS的单因素临床特征指标包括血浆D-二聚体、血清CRP水平、合并2种及以上的病原感染及系统损害以及ECG异常;而构成SMPP患儿PICS多因素临床特征指标则为D-二聚体水平、合并系统损害种类,上述结论有助于指导SMPP的临床治疗.

    作者:张彦;李树军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MMP-9及TIMP1与子痫前期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一种妊娠期特有疾病,其发生率目前已达10%,在发展中国家尤其高,是造成发展中国家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引起的死亡占到妊娠期和产褥期孕产妇死亡率的12%[1].其中子痫前期是目前引起孕产妇和围生儿发病及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尤其是重度子痫前期,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有证据表明滋养细胞侵润功能受损,对子宫内膜及螺旋小动脉侵蚀过浅,导致胎盘缺血缺氧是子痫前期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2].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人体内细胞外基质降解的有关酶,MMPs及其抑制物TIMPs是胎盘植入、胎盘形成及子宫螺旋动脉重铸等过程中的重要酶类,参与了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

    作者:吴雅琴;罗健英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剖宫产术中舒芬太尼联合小剂量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分析舒芬太尼联合小剂量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为剖官产术麻醉药物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天津市东丽区东丽医院行剖宫产的9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药物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小剂量罗哌卡因麻醉,研究组采用舒芬太尼联合小剂量罗哌卡因麻醉,比较两组产妇的麻醉效果、给药前后心率和平均动脉压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产妇麻醉剂起效时间、麻醉剂持续时间及痛觉恢复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麻醉前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研究组产妇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剖宫产术中,采用舒芬太尼联合小剂量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麻醉效果较好,且安全可靠,能保持产妇血流动力学平稳波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文奎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红核妇洁洗液联合康妇炎胶囊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

    目的 评价红核妇洁洗液联合康妇炎胶囊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为从根本上去除诱发因素、重建以乳杆菌为主的阴道环境提供有效干预措施.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10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04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以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接受红核妇洁洗液治疗)和研究组(采取红核妇洁洗液联合康妇炎胶囊治疗)各52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IL-8、IL-13]水平、阴道免疫球蛋白[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免疫球蛋白G(IgG)、IgM]水平变化,随访3个月,统计其疾病复发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23%高于对照组的8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IL-2、IL-8、IL-1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SIgA、IgG及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核妇洁洗液联合康妇炎胶囊治疗霉菌性阴道炎效果确切,利于减轻或消除临床症状,降低炎性反应,调节免疫球蛋白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用药安全且复发率低.

    作者:王菲;周虎;毕素娟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腹主动脉球囊导管预置术用于凶险性前置胎盘分娩中降低产后大出血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分娩中应用腹主动脉球囊导管预置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陕西省人民医院产科实施剖官产分娩的67例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其中34例剖宫产前实施腹主动脉球囊导管预置术(A组)、33例剖宫产前实施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预置术(B组),对比两组分娩情况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A组的球囊预置时间、胎儿透视时间、放射剂量均显著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的穿刺部位出血率、感觉障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剖宫产出血量、术中输血量、ICU治疗时间均显著的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的剖宫产时间、子宫切除率、转入ICU治疗率、总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出生体重、身长、1min Apgar、5min Apgar评分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凶险性前置胎盘分娩中应用腹主动脉球囊导管预置术能减少胎儿透视时间、放射剂量、剖宫产出血量,不会增加胎儿的不良结局.

    作者:李艳川;石紫云;邓小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HPV16感染患者外周血中Treg/Th17细胞平衡偏移的表达意义

    目的 探讨HPV16感染患者外周血中Treg/Th17细胞平衡偏移的表达意义,为HPV的细胞免疫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2014年8月-2017年1月门诊或住院部宫颈细胞学正常,HPV阴性或单一HPV16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宫颈TCT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细胞学检测,反向斑点杂交技术进行HPV亚型分析及实时荧光PCR(RT-PCR)进行HPV16 DNA定量;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h17细胞及Treg细胞的表达频率.上述试验每3个月重复1次.按照HPV16感染结局的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三组:第一组为HPV阴性组,即连续1年检测HPV均为阴性;第二组为HPV16阳性,但在1年内HPV逐渐被清除,简称HPV16感染清除组;第三组为HPV16阳性,但在1年后HPV16持续存在,简称HPV16感染持续组.结果 与HPV阴性组对照相比,HPV16阳性患者Treg/Th17平衡表达向Th17明显偏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PV16感染持续组Treg/Th17平衡表达向Th17持续偏移,而HPV16感染清除组Treg/Th17平衡表达由初始感染时的向Th17偏移逐渐转向Treg偏移,HPV感染转阴时Treg/Th17平衡以Treg细胞占优势.结论 Treg/Th17细胞平衡由向Th17偏移转为向Treg偏移可能预示着HPV16病毒的逐渐清除,同时如果持续性向Th17偏移则可能预示着HPV16的持续性感染.

    作者:周爱枝;段迎春;张蕾;杨宾烈;任青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及PARP水平的影响

    目的 研究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12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单用胰岛素治疗,观察组采用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胰岛素相关指标、血清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PARP及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Lp-PLA2),并记录并发症和新生儿情况.结果 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I)明显下降,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SI)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PARP、Lp-PLA2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发生子痫、早产、羊水异常、特大婴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控制血糖效果更好,并能够有效降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PARP、Lp-PLA2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不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情情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不同剂型黄体酮及黄体支持方案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整个黄体支持期间佳黄体酮组合方案,寻找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黄体支持中有效的黄体酮制剂.方法 将2016年5-7月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生殖中心进行长方案促排妇女462例在新鲜胚胎移植术后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黄体酮针剂(IMP)组177例和阴道用黄体酮软胶囊(VPSC)组285例进行黄体支持,比较两组妇女的生化妊娠率;将2016年10-12月新鲜胚胎移植后测血hCG> 100 UI/L的妇女521例随机分为IMPa组241例和VPSCb组280例,分别应用IMP和VPSC继续黄体支持至停药,比较两组妇女自然流产率(包括生化妊娠流产和临床妊娠流产)、临床妊娠率和继续妊娠率.结果 IMP组和VPSC组妇女一般情况及囊胚移植周期占比50.84%和50.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P组生化妊娠率70.06%明显高于VPSC组55.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Pa组和VPSCb组妇女一般情况及囊胚移植周期占比49.79%和48.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化妊娠流产率和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临床妊娠流产率和继续妊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胚胎移植后早期黄体酮针剂黄体支持效果优于阴道用黄体酮软胶囊,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阴道用黄体酮软胶囊的黄体支持效果更为显著.因此,建议在胚胎移植后先应用黄体酮针剂,测孕成功后改用黄体酮阴道软胶囊,以达到佳黄体支持效果.

    作者:柏海燕;王婷;陈丽娟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高频超声与钼靶X线诊断不同分期乳腺癌的临床价值

    目的 研究高频超声与钼靶X线诊断不同分期乳腺癌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8月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功能科疑似为乳腺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高频超声和钼靶X线检查,与病理活检结果对照,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单独诊断和联合诊断在乳腺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经病理活检证实,良性肿瘤12例,Ⅰ期24例,Ⅱ期32例,Ⅲ期12例.经Kappa一致性检验发现,高频超声、钼靶X线及联合诊断与病理结果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值=0.823、0.733、0.929,P=0.000),三种检查方法灵敏度分别为98.33%,98.21%及1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优于其他两种单一检查方法,其中联合检查的准确率和阳性预测显著优于钼靶X线(P<0.05).结论 高频超声和钼靶X线单一检查及联合检查具有较高的检出率,高频超声与钼靶X线在乳腺癌分期诊断中各具优势,联合检查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

    作者:刘巧珍;唐英杰;崔志利;王帅;齐淑静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226例早期自然流产绒毛组织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绒毛组织的染色体核型,探讨异常核型的类型及其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6年9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就诊的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绒毛组织的培养情况,统计异常染色体核型的发生率、异常染色体的分布情况.结果 226例早期自然流产绒毛组织培养成功149例,成功率65.93%.149例标本中发现异常核型47例,异常率31.54%.其中数目异常38例,占异常核型的80.85%,非整倍体30例,占数目异常的78.95%,整倍体8例,占数目异常的21.05%.结构异常1例,占异常核型的2.13%.嵌合体8例,占异常核型的17.02%.结论 胚胎染色体异常是引发早期自然流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流产绒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建林;张俊荣;杨益梅;王珊珊;吴晓燕;陈晨;谢娟;姚锋;张玉泉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初产妇与经产妇妊娠期保健知识需求及程度比较

    目的 分析初产妇与经产妇在妊娠期的保健知识需求情况及程度的比较研究,以改善并维护母婴身心健康.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妇产科接受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产妇42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初产妇235例,经产妇185例,比较两组产妇在营养知识、心理保健、分娩知识、妊娠期合并症预防及新生儿护理等母婴保健方面的需求度,并对产妇对妊娠期保健的需求情况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 ①经产妇在妊娠期的保健知识需求程度较高于初产妇,而初产妇在保健知识对促进产后恢复作用的需求高于经产妇(均P<0.05);②经产妇在心理保健和妊娠期合并症预防方面的需求度较高,而初产妇在营养知识、分娩知识、新生儿护理等方面的需求较高(均P<0.05).结论 妊娠期保健对产后女性有重要的意义,初产妇与经产妇对妊娠期保健知识的需求方面和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医护人员应以产妇的个人需求为基础,针对性进行保健知识教育,有利于提高产妇保健意识,保证母婴健康.

    作者:储成美;康小玲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磁共振成像三维快速扰相梯度回波序列在测量不同年龄段小儿髋关节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三维快速扰相梯度回波(3D FLASH)序列在测量不同年龄段小儿髋关节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接受体检的儿童12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6个月~12岁,分为12个年龄段,每个年龄段10例.分别采用MRI 3D FLASH测量所有儿童的髋关节相关指标,主要包括骨性髋臼指数(BAI)、软骨性髋臼指数(CAI)、盂唇角以及软骨性髋臼覆盖率,并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6个月~12岁儿童BAI、CAI水平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且6个月~2岁各年龄阶段的儿童BAI水平高于3~12岁各年龄阶段的儿童,而6个月~2岁各年龄阶段的儿童CAI水平高于3~12岁各年龄阶段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6个月~12岁年龄阶段的儿童盂唇角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6个月~1岁儿童软骨性髋臼覆盖率均低于2~12岁各年龄阶段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2~12岁各年龄阶段的儿童软骨性髋臼覆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得,儿童年龄与BAI、CAI均呈负相关(P<0.05),而与盂唇角、软骨性髋臼覆盖率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且BAI与CAI呈正相关(P<0.05).结论 MRI 3D FLASH序列在测量不同年龄段小儿髋关节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有效反映髋关节软骨发育情况.

    作者:吴倩倩;刘鸿圣;陈元凯;邝民伟;刘振清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预见性儿童健康保健在早产儿体格及神经心理发育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预见性儿童健康保健在早产儿体格及神经心理发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该院出生的108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普通保健组和干预组,每组各54例.普通保健组接受常规健康保健,干预组接受预见性儿童健康保健.比较两组早产儿干预12个月后的体格、发育商(DQ)、智能运动发育情况.结果 干预12个月后,干预组早产儿的头围、体重、身高均高于普通保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早产儿的精细动作、社会行为、大动作、认知能力、语言评分均高于普通保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早产儿的MDI、PDI评分均高于普通保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儿童健康保健能有效促进早产儿体格及神经心理发育,利于早产儿健康成长发育,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帝玲;霍亭竹;章岚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沈阳地区不同季节妊娠晚期分娩孕妇25-羟维生素D3水平现状研究

    目的 调查沈阳地区不同季节分娩的孕妇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为指导临床合理补充25-(OH)D3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自2015年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住院分娩的妊娠晚期孕妇2 321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25-(OH)D3水平.结果 ①沈阳地区孕妇妊娠晚期的25-(OH)D3的平均水平是17.15 ng/ml,其中25-(OH)D3缺乏者(<20 ng/ml)占69.4%,不足者(20~20.99 ng/ml)占21.1%,正常者(>30 ng/ml)占9.5%.②春季573例分娩孕妇血清25-(OH) D3平均水平为(15.32±9.45) ng/ml,夏季580例分娩孕妇血清25-(OH) D3平均水平为(19.10±10.25) ng/ml,秋季595例分娩孕妇血清25-(OH)D3平均水平为(20.71±11.30) ng/ml,冬季573例分娩孕妇血清25-(OH) D3平均水平为(13.30±7.66) ng/ml.冬季分娩的孕妇25-(OH)D3水平明显低于夏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夏季组25-(OH) D3不足比例为63.2%,冬季组25-(OH)D3不足比例8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沈阳地区妊娠晚期孕妇普遍处在25-(OH)D3缺乏或不足状态,妊娠晚期的25-(OH)D3水平受季节影响差异大.

    作者:陈慧月;乔宠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氧化应激、JNK信号转导通路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作用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是发生于妊娠20周后以高血压、蛋白尿及水肿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时可出现抽搐、昏迷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的病症.基本病理变化是全身小动脉维持长期的收缩,血管内皮损伤及缺血缺氧.HDCP发生率约为5%~12%,国外报道发病率为7% ~ 10%,其增加了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率,严重威胁母婴的生命安全[1-2].因此对HDCP的发生、发展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对保障母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HDCP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多数学者发现HDCP是母体、胎儿及胎盘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HDCP的发生可能与以下因素及学说相关:氧化应激(OS)学说、胎盘浅着床、炎症反应、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与激活、滋养细胞的缺血及缺氧、胰岛素抵抗(IR)、钙平衡调节失调、遗传因素及营养物质缺乏等[3-4].其中血管内皮损伤是HDCP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OS在血管内皮损伤机制中起主导作用[5].OS反应可激活JNK信号转导通路.当JNK信号转导通路被激活后可通过多种途径激活下游基因,从而使凋亡诱导因子Bax蛋白表达增加,启动细胞凋亡.本文对HDCP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春霞;庞义存 刊期: 2018年第17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