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惠
目的 研究盆底康复仪联合盆底肌训练对初产妇盆底肌肉张力及盆底功能的作用效果,为临床产妇产后康复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于该院行自然分娩的初产妇86例.将所有患者以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产后予以盆底肌训练治疗,观察组产后则予以盆底康复仪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疗程1个月.采用会阴肌力评价量表对所有产妇治疗前后的盆底肌肉张力进行评价,比较两组产妇治疗后的盆底功能情况以及SF-36量表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产妇盆底肌肉张力0级、Ⅰ级人数占比分别为0.00%和9.3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63%和27.91%,而V级人数占比(30.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63% (P<0.05),两组Ⅱ级、Ⅲ级、Ⅳ级人数占比分别为20.93%、23.26%、13.95%和13.95%、11.63%、23.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产妇压力性尿失禁以及子宫脱垂发生率分别为6.98%、2.3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26%、16.28% (P<0.05).治疗后观察组产妇各项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盆底康复仪与盆底肌训练联用能有效促进初产妇盆底肌肉张力与盆底功能的恢复,同时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海虹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评价红核妇洁洗液联合康妇炎胶囊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为从根本上去除诱发因素、重建以乳杆菌为主的阴道环境提供有效干预措施.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10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04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以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接受红核妇洁洗液治疗)和研究组(采取红核妇洁洗液联合康妇炎胶囊治疗)各52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IL-8、IL-13]水平、阴道免疫球蛋白[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免疫球蛋白G(IgG)、IgM]水平变化,随访3个月,统计其疾病复发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23%高于对照组的8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IL-2、IL-8、IL-1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SIgA、IgG及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核妇洁洗液联合康妇炎胶囊治疗霉菌性阴道炎效果确切,利于减轻或消除临床症状,降低炎性反应,调节免疫球蛋白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用药安全且复发率低.
作者:王菲;周虎;毕素娟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分娩中应用腹主动脉球囊导管预置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陕西省人民医院产科实施剖官产分娩的67例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其中34例剖宫产前实施腹主动脉球囊导管预置术(A组)、33例剖宫产前实施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预置术(B组),对比两组分娩情况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A组的球囊预置时间、胎儿透视时间、放射剂量均显著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的穿刺部位出血率、感觉障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剖宫产出血量、术中输血量、ICU治疗时间均显著的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的剖宫产时间、子宫切除率、转入ICU治疗率、总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出生体重、身长、1min Apgar、5min Apgar评分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凶险性前置胎盘分娩中应用腹主动脉球囊导管预置术能减少胎儿透视时间、放射剂量、剖宫产出血量,不会增加胎儿的不良结局.
作者:李艳川;石紫云;邓小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时间及型别与焦虑情绪障碍的相关性,为HPV感染人群制定个体化宣教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6月在该院内镜中心因HPV病毒感染合并/不合并细胞学筛查结果异常就诊的52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存在焦虑情绪障碍分为病例组(134例)和对照组(389例),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PV感染持续时间及感染型别与焦虑的相关性.结果 控制混杂因素后,与HPV病毒感染1年内患者相比,HPV感染持续1年及1年以上时间患者产生焦虑情绪的风险分别升高67%和98%(OR=1.67,95%CI:1.04~2.67;OR=1.98,95%CI:1.17~3.35),与低危HPV病毒亚型感染患者相比,HPV病毒16/18亚型感染患者发生焦虑情绪风险升高92%(OR=1.92,95% CI:1.08 ~3.41),按焦虑程度分层后,结果显示不同焦虑程度间HPV感染持续时间、HPV感染型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二者具有交互作用.结论 HPV病毒持续感染时间和高危型别感染增加焦虑情绪障碍的发生风险,持续高危型HPV病毒感染发生焦虑情绪障碍的风险显著高于低危HPV病毒短时间感染.应根据HPV感染持续时间及型别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多层次、阶梯式、个体化的宣教和管理,降低HPV感染者焦虑情绪障碍的发生风险.
作者:邵亚雯;白岩;蔺如;何文华;毛宝宏;刘青 刊期: 2018年第17期
子宫瘢痕处妊娠(CSP)是一种罕见的异位妊娠方式,剖宫产术后的长期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1∶2 216~1∶1 800,占有剖宫产史妇女的1.15%,占有前次剖宫产史妇女异位妊娠的6.1%[1-2].第1例CSP由Larsen和Solomon在1978年报道,随后CSP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这可能与剖宫产率的升高有关[3].超声和核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促进了CSP的及早探查.CSP的早期诊断有助于减少子宫瘢痕破裂、大出血和子宫切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挽救妇女生命.目前对CSP的诊断和治疗无统一标准,本文通过对近几年子宫瘢痕处妊娠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翁明芬;王兰;方梅;刘巍 刊期: 2018年第17期
骨密度是指单位组织器官内骨矿物质的含量,是一项敏感且特异地反映人体骨营养状况,评估骨钙含量、骨钙丢失率和疗效的重要客观指标[1].儿童期是个体发育的第一个高峰期,在此期骨骼迅速增长、骨量累积,骨矿物质含量的检测对于儿童佝偻病诊断具有特异性,同时获得良好的骨骼营养可使儿童在青年时骨量较高,可以抵抗衰老所致的骨丢失[2].目前,急需要更多的研究关注婴幼儿骨骼健康[3].本文就儿童骨密度检测方法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作者:黄蕾;南楠;岳莉;刘红;薛灵蝶;何莉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影响新生儿湿疹的孕期环境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8月在该院产科门诊定期产检并住院分娩的528名孕妇为研究对象,建立队列,对孕妇进行孕期相关信息的基线调查,并于分娩后对母婴进行6个月(1月、3月、6月)的随访,共成功随访到完整母婴信息505例.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队列中发生湿疹的258例新生儿作为病例组,将队列中未发生湿疹的247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分析影响新生儿湿疹发生的孕期环境因素.结果 0~6个月新生儿湿疹累积发病率为48.8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有过敏遗传史(OR=7.1,95%CI:4.1~12.3)、剖宫产(OR=3.7,95% CI:2.4~5.8)和孕期居住房屋装修时间短(OR=2.8,95% CI:1.6 ~4.9)是新生儿湿疹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且母亲有过敏遗传史是新生儿湿疹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母亲过敏遗传史、剖宫产和孕期居住房屋装修时间短与新生儿湿疹的发生关系密切,医务人员应对育龄妇女进行有关新生儿湿疹(包括饮食、环境等方面)的个性化指导,预防或降低新生儿湿疹的发生.
作者:李晓瑞;朱丽红;李萍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早产儿脑损伤患儿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5年1月1日-2017年1月1日出生即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义乌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的357例早产儿,收集并分析所有病例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采用颅脑B超和MRI检查诊断早产儿脑损伤,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早产儿脑损伤影响因素.结果 357例早产儿中检查出116例早产儿具有脑损伤,占32.4%,产妇患绒毛膜炎(OR=3.3,95% CI:1.582~6.885)、窒息复苏史(OR=3.342,95% CI:1.293 ~ 8.636)、新生儿败血症(0R=4.426,95% CI:2.159~9.075)及机械通气(OR=3.44,95% CI:1.488 ~7.956)为早产儿脑损伤的危险因素(P<0.05).胎龄分组(OR=0.189,95% CI:0.090 ~0.355)和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OR=0.348,95% CI:0.202~0.598)为早产儿脑损伤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胎龄越小、出生体质量越低,早产儿脑损伤发生率越高;产妇患绒毛膜炎、新生儿败血症、窒息复苏史及机械通气为早产儿脑损伤的危险因素,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是其保护因素.
作者:吴东平;林振浪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通过分析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绒毛组织的染色体核型,探讨异常核型的类型及其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6年9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就诊的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绒毛组织的培养情况,统计异常染色体核型的发生率、异常染色体的分布情况.结果 226例早期自然流产绒毛组织培养成功149例,成功率65.93%.149例标本中发现异常核型47例,异常率31.54%.其中数目异常38例,占异常核型的80.85%,非整倍体30例,占数目异常的78.95%,整倍体8例,占数目异常的21.05%.结构异常1例,占异常核型的2.13%.嵌合体8例,占异常核型的17.02%.结论 胚胎染色体异常是引发早期自然流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流产绒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建林;张俊荣;杨益梅;王珊珊;吴晓燕;陈晨;谢娟;姚锋;张玉泉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中药滋肾固经汤治疗肾虚型月经病血证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就诊的60例肾虚型月经病血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滋肾固经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阴道出血时间、出血量、月经周期积分及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停药后3个月复发率.结果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175,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阴道出血量、阴道出血时间及月经周期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阴道出血量、阴道出血时间及月经周期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H、FSH及E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H、FSH水平低于对照组,E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 滋肾固经汤有利于减轻肾虚型月经病血证患者的症状,提高性激素水平,改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复发风险低.
作者:刘娟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欣普贝生作用时间对晚期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12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晚期足月妊娠且无前列腺素制剂使用禁忌证的孕妇8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采用阴道放置欣普贝生10 mg促宫颈成熟,根据欣普贝生作用时间分为A组(0 h<作用时间≤12h)、B组(12 h<作用时间≤24 h)和C组(24 h<作用时间≤48 h),观察比较3组孕妇用药前及临产或引产失败取药时宫颈Bishop评分变化、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急产率、追加催产素率、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产钳助产率、胎儿窘迫发生率及产后出血率的差异.结果 3组药物使用前、药物使用后及宫颈Bishop评分改变情况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与B组促宫颈成熟显效率和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与C组、B组与C组促宫颈成熟显效率和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促宫颈成熟无效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急产率、追加催产素率、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胎儿窘迫率及产后出血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产钳助产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于宫颈评分较低的孕妇,欣普贝生促宫颈成熟效果理想,能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但需注意产程过快造成的影响.欣普贝生作用24 h以内母婴结局良好,作用时间过长会增加胎儿窘迫、剖宫产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周冬;赵云;肖梅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官腔球囊压迫联合B-Lynch缝合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为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月成都市新都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8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行官腔球囊压迫联合B-Lynch缝合治疗,对照组单独行B-Lynch缝合治疗,比较两组止血效果、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产妇止血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h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官腔球囊压迫联合B-Lynch缝合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黄勇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比较早期乳腺癌采取常规保乳手术与整形保乳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为并发症更少、局部美容效果更好、安全有效的保乳术式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5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保乳手术治疗的6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实施整形保乳术,对照组给予常规保乳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中切除乳腺标本量分别为(72.5±10.3)g和(46.4±8.2)g,肿瘤距切缘近距离分别为(13.5±2.7) mm和(10.4±1.9) mm,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0%和33.3%,乳房整形效果优良率分别为36.7%和13.3%,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保乳术相比,整形保乳术切除的乳腺组织量更大、切除范围更广、术后并发症更少、局部美容效果更好,是一种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的保乳术式.
作者:毕博文;张德元;车菲;沈聪聪;杨跃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胎龄<34周早产儿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6年10月该院80例胎龄<34周早产儿临床病例资料,了解早产儿VAP发生现状,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法探讨早产儿临床基本资料、病理资料及治疗方法对并发VAP的影响.结果 80例胎龄<34周早产儿中有49例发生VAP,占61.25%,未发生死亡病例.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胎龄、是否合并贫血、败血症,呼吸机应用时间、插管次数、气管内吸引频率及是否使用免疫球蛋白(IVIG)是影响早产儿发生VAP的独立因素(P<0.05),不同IVIG治疗剂量VAP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胎龄、合并贫血、败血症,延长呼吸机应用时间、增加插管次数和气管内吸引频率是胎龄<34周早产儿发生VAP的高危因素,使用IVIG是早产儿发生VAP的独立保护因素,但患儿临床预后与IVIG治疗剂量无显著相关性.
作者:吉张艳;王红霞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学龄前儿童弱视发病现状,并对导致学龄前儿童弱视发病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为临床的诊治和早期干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该院所在地区10所幼儿园共1 200名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对其弱视发病情况进行筛查,并对弱视患儿的弱视类型和弱视程度进行分类统计,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的方法统计分析导致学龄前儿童弱视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1 200名研究对象中,弱视患儿72例,弱视发病率为6.00%,以屈光不正性弱视为主.经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近亲近视史、父母吸烟饮酒、出生时窒息、母亲高龄生育是学龄前儿童弱视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学龄前儿童弱视发病情况较为严重,弱视患儿病情以轻度为主,弱视类型以屈光不正性弱视为主,近亲近视史、父母吸烟饮酒、出生时窒息、母亲高龄生育是学龄前儿童弱视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针对上述因素给予针对性的干预和早期预防.
作者:王小燕;何佳丽;王金国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77例患有HDCP且于2015年4月-2017年8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确诊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两种用药方法分组:观察组40例以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治疗,对照组37例以硫酸镁治疗.对其疗效、血压水平、不良反应及妊娠结局详细记录并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5.00% (38/40),高于对照组的72.97% (2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后DBP(舒张压)为(79.28±3.33) mmHg,SBP(收缩压)为(109.27±2.77) mmHg,低于对照组的DBP(96.22±3.60) mmHg与SBP(133.26±3.3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2例(5.00%)早产、2例(5.00%)宫内窘迫、1例(2.50%)新生儿窒息,低于对照组的早产8例(21.62%)、宫内窘迫9例(24.32%)及新生儿窒息7例(18.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产科给予HDCP患者治疗时,选择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治疗疗效好、不良反应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低,具有可靠性.
作者:秦可心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更年期妇女对健康知识需求现状,根据实际需求实行针对性健康教育.方法 通过采取调查问卷方法了解更年期妇女健康知识需求.结果 调查对象Kupperman评分正常占11.76%,轻度占23.51%,中度占55.84%,重度占8.83%.93.51%调查人群认为更年期保健知识非常重要;调查人群中目前掌握的知识主要来源于媒体、电视、报纸;网络、微信和朋友、同事、周围的更年期妇女;调查人群中希望开展健康教育形式主要是通过手机微信公众号、医务人员或居委会提供(讲座)、媒体(电视、广播)和报刊杂志(宣传手册);希望得到更年期保健知识中主要有减轻更年期症状、锻炼身体方法、常见病的防治和饮食、营养的指导和心理的指导.结论 健康教育对提高更年期妇女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映霞;吴颖岚;陈霞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舒芬太尼联合小剂量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为剖官产术麻醉药物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天津市东丽区东丽医院行剖宫产的9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药物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小剂量罗哌卡因麻醉,研究组采用舒芬太尼联合小剂量罗哌卡因麻醉,比较两组产妇的麻醉效果、给药前后心率和平均动脉压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产妇麻醉剂起效时间、麻醉剂持续时间及痛觉恢复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麻醉前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研究组产妇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剖宫产术中,采用舒芬太尼联合小剂量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麻醉效果较好,且安全可靠,能保持产妇血流动力学平稳波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文奎 刊期: 2018年第17期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是发生于妊娠20周后以高血压、蛋白尿及水肿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时可出现抽搐、昏迷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的病症.基本病理变化是全身小动脉维持长期的收缩,血管内皮损伤及缺血缺氧.HDCP发生率约为5%~12%,国外报道发病率为7% ~ 10%,其增加了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率,严重威胁母婴的生命安全[1-2].因此对HDCP的发生、发展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对保障母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HDCP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多数学者发现HDCP是母体、胎儿及胎盘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HDCP的发生可能与以下因素及学说相关:氧化应激(OS)学说、胎盘浅着床、炎症反应、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与激活、滋养细胞的缺血及缺氧、胰岛素抵抗(IR)、钙平衡调节失调、遗传因素及营养物质缺乏等[3-4].其中血管内皮损伤是HDCP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OS在血管内皮损伤机制中起主导作用[5].OS反应可激活JNK信号转导通路.当JNK信号转导通路被激活后可通过多种途径激活下游基因,从而使凋亡诱导因子Bax蛋白表达增加,启动细胞凋亡.本文对HDCP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春霞;庞义存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整个黄体支持期间佳黄体酮组合方案,寻找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黄体支持中有效的黄体酮制剂.方法 将2016年5-7月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生殖中心进行长方案促排妇女462例在新鲜胚胎移植术后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黄体酮针剂(IMP)组177例和阴道用黄体酮软胶囊(VPSC)组285例进行黄体支持,比较两组妇女的生化妊娠率;将2016年10-12月新鲜胚胎移植后测血hCG> 100 UI/L的妇女521例随机分为IMPa组241例和VPSCb组280例,分别应用IMP和VPSC继续黄体支持至停药,比较两组妇女自然流产率(包括生化妊娠流产和临床妊娠流产)、临床妊娠率和继续妊娠率.结果 IMP组和VPSC组妇女一般情况及囊胚移植周期占比50.84%和50.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P组生化妊娠率70.06%明显高于VPSC组55.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Pa组和VPSCb组妇女一般情况及囊胚移植周期占比49.79%和48.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化妊娠流产率和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临床妊娠流产率和继续妊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胚胎移植后早期黄体酮针剂黄体支持效果优于阴道用黄体酮软胶囊,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阴道用黄体酮软胶囊的黄体支持效果更为显著.因此,建议在胚胎移植后先应用黄体酮针剂,测孕成功后改用黄体酮阴道软胶囊,以达到佳黄体支持效果.
作者:柏海燕;王婷;陈丽娟 刊期: 2018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