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振东;王洁
目的 分析右美托咪定对脑瘫患儿苏醒期躁动、脑状态指数(CSI)与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海安人民医院进行择期手术的80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麻醉,研究组在常规麻醉基础上加以右美托咪定干预.比较两组恢复情况、小儿苏醒期烦躁量表(PAED)评分、躁动发生率、皮质醇水平、血糖水平、血流动力学指标、CSI、BIS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 两组拔管时间及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PAED评分及躁动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皮质醇及血糖水平均上升,研究组上升幅度较小(P<0.05);两组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均上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CSI及BSI均下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能够减轻脑瘫患儿苏醒期的应激反应,减少苏醒期躁动发生,且未明显加深麻醉深度,有利于患儿平稳度过苏醒期,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
作者:孙洁琼;陈为国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3岁以下儿童精细动作发育情况,探讨影响儿童精细动作发育的相关因素,为促进儿童精细动作发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5-11月在全国东中西部7个城市的7家医院的儿童保健科进行保健的3岁以下的健康儿童4 307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儿童基本情况调查表调查儿童的基本情况.神经心理发育测查采用首都儿科研究所编制的《0 ~6岁儿童神经心理检查量表》进行测查,并计算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及社会行为五大能区的智龄和发育商.该研究主要对儿童的精细动作发育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4 307名儿童精细动作发育商均值为(95.62±18.33)分,单因素分析显示儿童精细动作发育商在性别、地区、父母亲文化程度及主要抚养人这几个变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在月龄组6~、12~及24~的智龄均数均低于实际月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儿童精细动作发育商的因素为儿童性别、母亲文化程度及主要抚养人.结论 儿童家长在日常的养育过程中要加强儿童精细动作的培养,有意识地进行多种精细动作训练是促进儿童精细动作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
作者:政晓果;李瑞莉;金春华;张悦;张丽丽;李娜;许琪;尹德卢;王利红;辛倩倩;杨慧敏;殷涛;王晓燕;王建红;高海涛;王贺茹;宋文红;陈博文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个性化营养干预对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免疫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270例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35例.对照组在补充铁剂基础上给予常规营养干预,观察组在补充铁剂基础上给予个性化营养干预.检查患者干预前与干预8周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比较两组免疫功能,统计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干预8周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分别为(4.41±0.79) ×109/L、(108.52±19.53) g/L、(57.83±10.41) 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15±0.74) ×109/L、(100.36±18.03) g/L、(50.68±9.12) 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干预8周后CD3+、CD4+、CD4+/CD8+分别为(64.39±11.59)%、(37.02±6.68)%、(1.26±0.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86±10.41)%、(33.69±6.07)%、(1.20±0.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早产与低体质量儿发生率分别为5.9%、5.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3%、1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个性化营养干预可以提高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储存铁,改善免疫功能,降低不良妊娠结局风险.
作者:杨丽娟;郭秀云;杨娟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S)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2月该院接诊的180例疑似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均行宫腔镜与TVS检查,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宫腔镜与TVS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 TVS与宫腔镜检查对子宫内膜正常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5.00%、85.00%,慢性非特异性子宫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2.17%、91.30%,总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9.44%、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与TVS检查对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萎缩、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癌诊断符合率以及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阳性预测值敏感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VS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特异性、阴性预测值低于宫腔镜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作为子宫内膜病变诊断的首选方式,能为宫腔镜检查提供诊断依据,对其检查无异常但症状持续者或疑似子宫内膜病变者可行宫腔镜检查,以提高诊断符合率.
作者:吕竞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宫腔镜病灶切除术治疗内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内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妇科收治的98例内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孕妇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67例),对照组给予腹腔镜手术切除病灶,观察组给予宫腔镜手术切除病灶.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生活质量变化、围手术期各项指标水平、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术后满意度.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状态等生活质量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显著上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评分上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月经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β-hCG恢复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手术治疗内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临床效果优于腹腔镜手术,可缩短手术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术后满意度,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付静静;孟津;王智文;朱东林;金海红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与槐杞黄颗粒联合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0月温州市中医院收治的18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采用布地奈德与槐杞黄颗粒联合治疗)和对照组90例(仅采用布地奈德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FvC、FEV1、FEV1/FVC)、免疫功能指标(CD4+、CD8+、CD4+/CD8+)、血清IgE水平、细胞因子水平(IFN-γ、IL-4)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FVC、FEV1、FEV1/FV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CD4+、CD4+/CD8+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CD8+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IgE、IL-4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IFN-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与槐杞黄颗粒联合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能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调节免疫功能,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杨双双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究长链非编码RNA GAS5 (lncRNA GAS5)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并切除的乳腺癌及癌旁非肿瘤组织共100例患者,其中浸润性导管癌患者81例,浸润性小叶癌患者11例,其他病理类型患者8例.根据AJCC分期,Ⅰ期患者23例,Ⅱ期患者52例,Ⅲ期患者15例,Ⅳ期患者10例.术后随访30个月.应用qRT-PCR检测组织中lncRNA GAS5表达水平.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曲线评估.结果 与癌旁非肿瘤组织相比,乳腺癌组织中lncRNA GAS5的表达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ncRNA GAS5的表达在不同年龄、肿瘤大小、病理类型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淋巴结无转移患者相比,当出现淋巴结转移时乳腺癌组织中LncRNA-GAS5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在不同AJCC分期中,lncRNA GAS5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lncRNA GAS5低表达组患者生存率显著低于高表达组患者生存率(P<0.05).结论 lncRNA GAS5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降低,与肿瘤进展有关,可作为预测乳腺癌患者临床结局的独立标志.
作者:殷飞;倪毅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分娩次数、分娩方式与盆底肌力减退的相关性,并对治疗前后进行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产后42 d复诊时经筛查发现存在盆底肌力减退的产妇531例,其中顺产428例,剖宫产103例,初产妇372例,经产妇159例.产后42 d用Glazer评估盆底肌力后,纳入治疗的产妇采用加拿大VISHEE瑞翼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和法国PHENIX系列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USB4结合治疗.结果 对整体研究对象进行数据分析,孕前体质指数(BMI)与前基线值、快速收缩大值及持续收缩平均值治疗前后存在差异性,且成正相关性,其中持续收缩平均值治疗后存在明显相关性;产前BMI只与前基线值的治疗前后均存在正相关性,且其与治疗后持续收缩平均值亦存在正相关性;产后BMI与前基线值、快速收缩大值、持续收缩平均值及耐受测试平均值的治疗前存着正相关性,且其与治疗后存在明显正相关性,而其与后基线治疗前后均无明显相关性.新生儿体质量与盆底肌力治疗前后均无明显相关性.初产妇不同时期BMI、新生儿体质量与盆底肌力治疗前后的相关性与整体数据分析结果一致,而经产妇不同时期BMI、新生儿体质量与治疗前后盆底肌力无相关性;顺产者产后BMI与盆底肌力治疗前后存在正相关,剖宫产者不同时期BMI与盆底肌力治疗前无相关性,而与治疗后盆底肌力持续收缩平均值存在相关性.新生儿体质量与不同分娩次数、分娩方式均无明显相关性.全部病例治疗前后结果显示除后基线值外,前基线、快速收缩大值、持续收缩平均值、耐受测试平均值均P<0.01,存在统计学意义,认为治疗疗效显著,且无论分娩次数、分娩方式治疗前后结果亦如此;但不同分娩方式之间相比较,盆底肌力在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差异性.不同分娩次数相比较,治疗前盆底肌力均无明显差异,但治疗后两者之间的快速收缩大值、后基线值比较差异均P<0.05,有统计学意义,经产妇治疗后快肌收缩力明显高于初产妇,但其后基线值较高.结论 盆底肌力的减退与孕前BMI、产后BMI存在相关性,而与产前BMI无明显相关性.新生儿体质量与盆底肌力减退的治疗前后均无明显相关性.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盆底肌力减退疗效显著.不同分娩次数间比较,经产妇治疗后快肌收缩力明显高于初产妇,但其后基线值较高,说明盆底肌力稳定性较初产妇差,但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肌力减退治疗前后的影响无差异性.
作者:王文玲;吴岐珍;王燕侠;杨琳;靳蕊蕊;周敏;许晓英;张丽莉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孕晚期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和胎盘生长因子(PLGF)的血清浓度对高危孕妇子痫前期发病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产科建卡产检、住院分娩的子痫前期高危孕妇27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孕妇静脉血血清sFlt-1和PLGF浓度,收集结果、记录数值并计算sFlt-1/PLGF比值.终有11例孕妇发展为子痫前期纳入子痫前期组,其中5例为轻度子痫前期,6例为重度子痫前期,其余26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将检测结果与子痫前期的发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子痫前期组孕妇与对照组比较,血清log(sFlt-1)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8±0.29vs.3.22±0.19,P=0.091),血清log (PLGF)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9±0.43vs.2.66±3.05,P=0.000),血清log(sFlt-1/PLGF)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9±0.63vs.0.56±0.37,P=0.008).轻度子痫前期孕妇与重度子痫前期孕妇中血清log(sFlt-1)、log (PLGF)、log(sFlt-1/PLGF)值分别为(3.33±0.26vs.3.43±0.44,P=0.594)、(2.43±0.52vs1.99±0.21,P=0.090)、(0.90±0.73vs.1.43±0.46,P=0.17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血清sFlt-1/PLGF比值高危孕妇子痫前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4,8.39为佳截断值(灵敏度为72.7%,特异度为86.5%).结论 高危孕妇孕晚期血清中PLGF浓度,以及血清sFlt-1/PLGF比值与子痫前期的发病具有相关性,检测血清中sFlt-1、PLGF浓度对子痫前期的发生具有预测价值,以8.39为sFlt-1/PLGF比值的截断值对孕晚期子痫前期的发生具有很好的预测价值.
作者:陈蕴琪;李婷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调查与分析十堰市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阴道微生态状况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6月在该院住院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50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在该院分娩的健康妊娠期妇女11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与记录两组的阴道微生态状况,调查妊娠结局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孕妇的阴道微生态状况异常发生率为(70.0%)明显高于对照组(10.0%)(P<0.05).观察组孕妇的早产、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产褥感染等发生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围生儿的胎儿窘迫、新生儿感染、新生儿黄疸与低出生体质量儿等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直线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孕妇的阴道微生态状况异常与早产、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产褥感染、胎儿窘迫、新生儿感染呈现明显正相关性(r=0.432、0.384、0.552、0.384、0.392、0.362,P<0.05).结论 十堰市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多表现为阴道微生态状况,可影响孕妇与围产儿的健康,且与妊娠结局明显相关.
作者:陈清冉;李娟;陈琳;孟龙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及对其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和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表达水平的影响,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2015年1月-2017年4月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NRDS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BiPAP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PS治疗;在治疗结束后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1h记录患儿呼吸频率、心率、氧合指数指标,并记录不良反应;治疗前及治疗后24h检测患儿血清中TGF-β1及BMP-7水平.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儿心率、呼吸显著降低,氧合指数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患儿心率、呼吸显著低于对照组,氧合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中TGF-β1及BMP-7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PS联合BiPAP对NRDS患儿治疗后,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可有效改善血清中TGF-β1及BMP-7水平.
作者:李春玉;聂磊;刘洁薇;邹艳红;郑玉瑶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胎心监护、脐动脉血流联合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监测在胎儿窘迫诊断中的价值,并分析其与新生儿结局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在2013年2月-2017年6月期间于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总医院妇产科诊治的临产孕产妇15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正常妊娠者43例为对照组,胎儿窘迫者109例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胎心监护、脐动脉血流及血清HIF-1α水平变化监测,同时采用新生儿Apgar评分对新生儿结局进行分析.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的胎心异常率为78.90%、脐动脉血流异常率为62.38%明显高于于对照组患者的34.88%和2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观察组患者的血清HIF-1α水平(115.62±23.84) pg/L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42.73±15.29) p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中Apgar评分低于7分者2例,属于新生儿窒息,对照组没有新生儿窒息情况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胎儿窘迫产妇的胎心监护、脐动脉血流检测明显异常率较高,并且其血清HIF-1α水平存在异常表达,对新生儿结局有严重的影响,对这些指标进行联合检测可更为精准地诊断胎儿窘迫情况.
作者:李建敏;李娜;郭娟;周玲;孙彦肖;齐育英;李平华;侯振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不同浓度七氟烷对腹腔镜子宫肌瘤术患者炎症因子及补体水平的影响.方法 收集该院妇科2016年10月-2017年11月收治的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2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以2.50%七氟烷持续麻醉)、B组(以3%七氟烷持续麻醉)及C组(以3.50%七氟烷持续麻醉)3组,每组各40例.分别在麻醉诱导前10 min (T0)以及术后6 h(T1)两个时间点监测3组患者的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补体C3、C4水平,记录3组术后麻醉清醒时间、统计3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0时刻,3组CRP、IL-6、TNF-α炎症因子水平以及C3、C4等补体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T1时刻,3组CRP、IL-6、TNF-α水平均有所升高,与A组比较,B、C两组CRP、IL-6、TNF-α炎症因子水平均较低(P<0.05);但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1时刻,3组补体C3以及C4水平均有所降低,与A组比较,B、C两组补体C3以及C4水平均较高(P<0.05);但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术后麻醉清醒时间明显短于C组(P<0.05);3组腹痛、腹泻以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3%七氟烷浓度应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手术麻醉诱导中,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同时对机体补体影响小,不良反应少,术后麻醉清醒快,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向璟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经腹腔镜子宫(阴道)骶骨固定术及改良全盆底重建术用于治疗中盆腔缺陷为主的盆腔脏器脱垂(PO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12年3月-2015年3月住院的中盆腔脏器脱垂达到POP-Q分期Ⅱ~Ⅲ期的患者169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改良全盆底重建组81例和腹腔镜下骶骨固定术组88例.按照规范化标准为患者实施手术,手术中对合并盆底功能障碍进行对应处理.围手术期记录患者相应情况,检测手术主客观满意度.所有患者纳入随访,填写盆底功能障碍及性生活质量评估量表.结果 骶骨固定术组平均年龄比较[(43.78±7.63)岁vs.(53.01±10.50)岁],两组绝经概率比较(33.0%vs60.5%),术前压力性尿失禁(SUI)概率比较(46.1%vs65.4%)显著低于改良全盆底重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改良全盆底重建组相比,骶骨固定组手术出血量[(60.32±30.27) ml vs.(98.35±40.28)ml]、尿管留置时间[(1.90±0.90)dvs.(2.50±1.10)d]及子宫切除比例(30.7% vs.60.5%)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12个月时PFIQ-7及PFQI-20评分均较手术前显著下降(P<0.05).术后12个月时,骶骨固定组的PISQ-12评分显著高于手术前(P<0.05).结论 骶骨固定术及改良全盆底重建术治疗POP患者均具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远期预后良好.骶骨固定术改善POP患者性生活质量更为显著.
作者:杨铧琦;杨学荣;吴海;杨堃;徐小娟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被动训练对窒息患儿生命早期体格发育、智能发育及运动发育的影响,为窒息患儿早期进行被动训练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该院分娩的足月窒息儿87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培训方式分为干预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干预组在接受培训内容包括喂养、营养搭配、必要维生素补充方法、常见疾病预防等指导的基础上,接受早期运动干预培训,测量并计算两组婴儿出生至42 d、42 d~2个月、2个月~3个月,3个月~6个月4个阶段体质量、身长、头围的净增值和6个月时的智力发育指数及运动发育指数.结果 干预组窒息患儿体质量及头围在出生至42 d、42 d~2个月、2个月~3个月净增值均较对照组高(均P<0.05),干预组窒息患儿身长在4个阶段净增值和6个月时智力发育指数及运动发育指数均较对照组高(均P<0.05).结论 窒息患儿在6个月之前进行运动干预训练可促进其体格发育、智能发育及运动发育.
作者:崔一帆;何绘敏;孙瑾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变化及其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6月该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44例,按照有无合并MP感染分为非MP感染组(89例)和MP感染组(55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61例设为对照组,观察血清RBP、IgE、IL-4水平及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变化,分析血清RBP、IgE、IL-4水平与肺功能指标及痰EOS、ACT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MP感染组患儿血清IgE、IL-4水平高于非MP感染组,RBP水平低于非MP感染组(均P<0.05);非MP感染组患儿血清IgE、IL-4高于对照组,RB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P感染组患儿ACT评分低于非MP感染组,痰EOS高于非MP感染组,非MP感染组ACT评分低于对照组,痰EOS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得出,血清IgE、IL-4水平与FVC、FEV1、FEV1/FVC及ACT评分呈负相关(P<0.05),与痰EOS呈正相关(P<0.05);RPB水平与痰EOS呈负相关(P<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IgE、IL-4水平升高,RBP水平下降,MP感染能够加重血清IgE、IL-4升高程度,降低RBP水平.
作者:侯静;辛洁;刘秀琴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血清人附睾蛋白4 (HE4)、糖类抗原125 (CA125)水平及卵巢癌恶性风险模型(ROMA)指数在卵巢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在武汉市第五医院诊治的卵巢癌患者67例作为卵巢癌组,选取卵巢良性肿瘤患者59例作为卵巢良性肿瘤组,同时选取59例体检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所有患者血清HE4、CA125水平,并计算出ROMA指数联合评估卵巢癌风险.结果 卵巢癌组血清HE4、CA125水平及ROMA指数的中位数分别为88.05 pmol/L、51.85 U/ml及31.17%,均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卵巢良性肿瘤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血清HE4、CA125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MA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MA指数的灵敏度、特异度均优于单一检测HE4或CA125.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HE4、CA125并计算ROMA指数,有助于评估卵巢肿瘤患者的卵巢癌患病风险性,从而有利于卵巢癌的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庞艳;桂玉然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比较藏族与汉族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患儿的三维CT影像学指标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1月-2017年1月收集的汉族(39例)和藏族(44例)DDH患儿病例资料,统计髋关节的三维CT扫描数据,以颈干角、前倾角、髋臼指数以及脱位高度为主要研究指标,对不同民族的患儿临床影像学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藏族与汉族DDH患儿初次诊治年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汉族DDH患儿相比较,藏族DDH患儿髋臼指数显著偏高,颈干角、前倾角显著偏低(P<0.05),低年龄组藏族患儿脱位高度显著高于汉族患儿(P<0.05),高年龄组髋臼指数及脱位高度两民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藏族组,年龄≥36个月的患儿髋臼指数、脱位高度、颈干角与<36个月患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组,年龄≥36个月患儿的颈干角、脱位高度与<36个月患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藏族与汉族DDH患儿疾病严重程度明显大于低龄患儿,同年龄段藏族与汉族DDH患儿疾病情况总体无差异,但藏族DDH患儿的初次诊治年龄晚于汉族患儿,应加强西藏地区DDH的早期筛查与诊治,对降低西藏地区DDH发病率有积极意义.
作者:李婷婷;贾幸;沈阳;谢丰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筛查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7年7月期间在该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3 920例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飞利浦iU22超声诊断仪检查,对二维超声检查疑似病例联合四维超声检查,根据引产或出生后结果分析二维超声和联合四维超声诊断准确率.结果 3 920例孕妇经引产或出生后证实为胎儿畸形的有128例(畸形处166处,包括颜面部畸形34处,中枢神经系统畸形39处,泌尿系统畸形10处,四肢骨骼系统畸形32处,心脏畸形14处,消化系统畸形7处,胸腹腔异常15处,皮肤异常15处);二维超声对肢体、颜面部畸形诊断准确率和总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1.25% (26/32)、70.59% (24/34)、77.11% (128/166),联合四维超声检查对肢体、颜面部畸形诊断准确率和总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 (32/32)、97.06% (33/34)、92.77% (154/166),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诊断方式对其他各类胎儿畸形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维超声对体表畸形诊断符合率为74.07% (60/81),显著低于联合四维超声诊断的97.53% (79/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对胎儿畸形的检出率较高,尤其是对胎儿体表畸形诊断更具优势,能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决策信息,是降低畸形胎儿出生率的有效途径.
作者:崔咏梅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宁夏贫困地区儿童营养状况、特点以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PPS抽样和随机等距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宁夏7个贫困(县)区6~24月龄婴幼儿营养状况和喂养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宁夏贫困地区婴幼儿贫血发生率、生长迟缓发生率及低体质量发生率分别为26.4%、12.5%及4.1%;男性生长迟缓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月龄婴幼儿贫血发生率由高至低依次为6~11月龄组、12~17月龄组及18~24月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族贫血率和生长迟缓率均高于汉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幼儿辅食及时添加率为55.9%,首次添加辅食多的为谷类泥糊状食物占66.6%.结论 宁夏贫困地区6~24月龄婴幼儿营养不良问题突出,辅食喂养不合理,需采取相关干预措施以改善营养状况.
作者:李晓强;孙春涛;刘媛;李宁;李宏艳 刊期: 2018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