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静静;孟津;王智文;朱东林;金海红
原发性输卵管癌是一种少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常见的输卵管癌是输卵管腺癌,而原发性输卵管癌肉瘤是十分罕见的,约占妇科恶性肿瘤的0.1%~0.5%[1].癌肉瘤即一种恶性苗勒管混合肿瘤,是由恶性上皮成分(癌)和恶性间叶成分组成的恶性肿瘤.输卵管是癌肉瘤不易发生的部位,因其少见性、临床表现不典型,故临床诊断困难,由于其恶性程度高、转移迅速故预后不佳.现就其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等相关方面做一阐述.
作者:武萌;庄文婷;于世娇;赵淑华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在异位妊娠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孕酮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抑制素A(INH-A)水平,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问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孕酮、VEGF及INH-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手术后孕酮、VEGF及INH-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1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宫内受孕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异位妊娠、不孕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异位妊娠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理想,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能改善血清孕酮、VEGF和INH-A水平.
作者:吕丽娜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究宫腔粘连松解术中羊膜植入联合人工周期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于2014年5月-2016年12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9例宫腔粘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宫腔粘连松解术、羊膜植入联合人工周期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宫腔粘连松解术、节育器置人联合人工周期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前术后宫腔长度、月经改善及宫腔粘连等变化情况,分析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宫腔长度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月均有显著增长,观察组患者宫腔长度平均(7.66±0.72) c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观察组患者月经改善率100.00%,对照组月经改善率只有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观察组中无宫腔重度粘连患者,轻度粘连和中度粘连患者各1例;对照组重度粘连率为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约为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只有7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松解术置人人羊膜包裹球囊联合人工周期治疗对宫腔粘连疗效较高,有效改善宫腔粘连症状并预防二次粘连,促进子宫内膜基底重建,恢复正常生理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广泛使用于临床当中.
作者:任新萍;薛金玲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分娩次数、分娩方式与盆底肌力减退的相关性,并对治疗前后进行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产后42 d复诊时经筛查发现存在盆底肌力减退的产妇531例,其中顺产428例,剖宫产103例,初产妇372例,经产妇159例.产后42 d用Glazer评估盆底肌力后,纳入治疗的产妇采用加拿大VISHEE瑞翼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和法国PHENIX系列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USB4结合治疗.结果 对整体研究对象进行数据分析,孕前体质指数(BMI)与前基线值、快速收缩大值及持续收缩平均值治疗前后存在差异性,且成正相关性,其中持续收缩平均值治疗后存在明显相关性;产前BMI只与前基线值的治疗前后均存在正相关性,且其与治疗后持续收缩平均值亦存在正相关性;产后BMI与前基线值、快速收缩大值、持续收缩平均值及耐受测试平均值的治疗前存着正相关性,且其与治疗后存在明显正相关性,而其与后基线治疗前后均无明显相关性.新生儿体质量与盆底肌力治疗前后均无明显相关性.初产妇不同时期BMI、新生儿体质量与盆底肌力治疗前后的相关性与整体数据分析结果一致,而经产妇不同时期BMI、新生儿体质量与治疗前后盆底肌力无相关性;顺产者产后BMI与盆底肌力治疗前后存在正相关,剖宫产者不同时期BMI与盆底肌力治疗前无相关性,而与治疗后盆底肌力持续收缩平均值存在相关性.新生儿体质量与不同分娩次数、分娩方式均无明显相关性.全部病例治疗前后结果显示除后基线值外,前基线、快速收缩大值、持续收缩平均值、耐受测试平均值均P<0.01,存在统计学意义,认为治疗疗效显著,且无论分娩次数、分娩方式治疗前后结果亦如此;但不同分娩方式之间相比较,盆底肌力在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差异性.不同分娩次数相比较,治疗前盆底肌力均无明显差异,但治疗后两者之间的快速收缩大值、后基线值比较差异均P<0.05,有统计学意义,经产妇治疗后快肌收缩力明显高于初产妇,但其后基线值较高.结论 盆底肌力的减退与孕前BMI、产后BMI存在相关性,而与产前BMI无明显相关性.新生儿体质量与盆底肌力减退的治疗前后均无明显相关性.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盆底肌力减退疗效显著.不同分娩次数间比较,经产妇治疗后快肌收缩力明显高于初产妇,但其后基线值较高,说明盆底肌力稳定性较初产妇差,但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肌力减退治疗前后的影响无差异性.
作者:王文玲;吴岐珍;王燕侠;杨琳;靳蕊蕊;周敏;许晓英;张丽莉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蛋白前体转化酶Furi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妇科因子宫良性肌瘤行子宫切除术的正常宫颈组织50例,妇科门诊活检或手术切除组织标本100例,采用常规方法提取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组织及宫颈癌组织中的蛋白,通过Western Blot检测Furin蛋白表达情况,并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其VEGF的表达,分析两种因子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宫颈癌组、CIN组和正常宫颈组中,Fur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0%、56.0%、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在正常宫颈组、CIN组及宫颈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2.0%、48.0%、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Furin的表达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有相关性(P<0.05),而VEGF的表达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无相关性(P>0.05).结论 Furin蛋白的高表达及VEGF的高表达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宫颈癌的早期诊断.
作者:刘恒;石冲;伊凤蕊;戚桂杰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血浆B型脑钠肽(BNP)、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新生儿心力衰竭治疗前后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7年7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90例心力衰竭新生儿为病例组、同期在该院体检的40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监测病例组患儿血浆BNP、NT-proBNP水平的动态变化及相关心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病例组患儿的NT-proBNP、BNP水平在治疗3d、治疗7d、治疗14 d时均显著低于组内治疗前(P<0.05),病例组患儿的NT-proBNP、BNP水平在治疗前、治疗3d、治疗7d、治疗14 d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患儿的左心输出量、右心输出量、尿量水平在治疗3d、治疗7d、治疗14 d时均显著高于组内治疗前(P<0.05),病例组患儿的左心输出量、右心输出量、尿量在治疗前、治疗3d、治疗7d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监测心力衰竭新生儿的BNP、NT-proBNP水平变化,有助于观察患儿病情及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杜志云;李晓刚;姚文秀;邱锐琴;乔木;韩雁雁;曹沐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精液参数对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结局的影响,为需要IUI患者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6年10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接受IUI治疗的511对不孕症夫妇,共完成1090个周期.比较分析男女双方年龄、不孕年限、原发性或继发性不孕、处理前精子的活力、浓度、总数、前向精子运动总数(TMS)及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活动总数(PTMS)与IUI临床妊娠率间的关系.结果 1 090个IUI周期共获得130个妊娠周期,周期妊娠率为11.93%,女方年龄、不孕年限在妊娠组与非妊娠组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处理前精子的活力、浓度、总数、TMS、PTMS等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精液常规各项参数与临床妊娠率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在IUI中女方年龄、不孕年限可影响IUI临床妊娠率;各项精液参数与IUI临床妊娠率无明显相关性,不能有效预测此类型患者IUI的临床妊娠结局.
作者:朱栋梁;王麒媛;何晶;姜雨婷;刘睿智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与槐杞黄颗粒联合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0月温州市中医院收治的18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采用布地奈德与槐杞黄颗粒联合治疗)和对照组90例(仅采用布地奈德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FvC、FEV1、FEV1/FVC)、免疫功能指标(CD4+、CD8+、CD4+/CD8+)、血清IgE水平、细胞因子水平(IFN-γ、IL-4)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FVC、FEV1、FEV1/FV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CD4+、CD4+/CD8+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CD8+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IgE、IL-4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IFN-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与槐杞黄颗粒联合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能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调节免疫功能,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杨双双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α)治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组织整合素连接激酶相关蛋白(ILKAP)表达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EFI)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西电集团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腹腔镜术联合GnRH-α治疗组(联合组,40例)和单纯腹腔镜术治疗组(单独组,40例)两组,对两组患者的组织ILKAP表达、EFI、盆腔疼痛缓解及复发情况、妊娠结局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组织ILKAP表达、EFI显著高于单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盆腔疼痛缓解率95.0% (38/40)显著高于单独组85.0% (34/40),复发率2.5%(1/40)显著低于单独组10.0% (4/40),妊娠率、足月产率显著高于单独组,而自然流产率、异位妊娠率、早产率显著低于单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腹腔镜术后联合GnRH-α治疗较单纯腹腔镜术治疗更能有效提升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的组织ILKAP表达及EFI,提高盆腔疼痛缓解率,降低复发率及不良妊娠结局.
作者:周燕;樊丽萍;刘秋霞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评估高龄经产妇与非高龄孕妇、初产孕妇等孕产妇群体在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围生儿结局及分娩不良结局方面的差异,有针对性地提出高龄经产妇孕产期管理意见及围产服务管理措施.方法 采用北京市妇幼保健管理信息系统助产机构分娩上报数据,纳入2016年北京市常住人口≥28周分娩产妇234 763例,采用SPSS 16.0软件对非高龄初产、经产以及高龄初产、经产4组人群妊娠高危因素及不良妊娠结局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北京市高龄经产分娩例数由2014年的4 799例增加至2016年的10 767例,占比由2014年的4.7%升至2016年的11.7%.高龄组孕妇严重高危妊娠、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分别为8.6%(3 304/3 8255)、14.8%(5 657/38 255)高于非高龄组,OR值1.3和1.5,同年龄组初产妇、经产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初产组辅助生殖、多胎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分别为11.6%(1 252/10 767)、8.4% (904/10 767)和4.4% (472/10 767)明显高于其他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早产、围产儿死亡、剖宫产分娩等妊娠不良结局高于非高龄组,且高龄初产妇组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6年北京市高龄经产孕妇占比增加,高危妊娠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非高龄孕妇明显增加,重视高龄经产妇妊娠高危风险评估,及时分析、根据不同疾病发病特征制定干预措施,将有利于高龄孕产妇分娩安全.
作者:杨惠娟;于莹;刘凤洁;沈汝冈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干预对早产儿的机体生长发育和免疫调节状态的影响,为早期综合干预早产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选取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温州市人民医院出生并定期随访的早产儿7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早产儿根据纠正月龄采取早期综合干预,对照组早产儿采取常规婴儿体检及育儿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在于预1个月、6个月、12个月后的体重、头围、身长的生长情况,并采用智力发育指数(MDI)评分和运动发育指数(PDI)评分表示智力发育情况,同时监测早产儿的免疫功能指标CD3+、CD4+及FEER、RBCC3bR水平变化的差异.结果 在干预的12个月当中观察组早产儿的头围、体重、身长,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早产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纠正月龄1个月、6个月、12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MDI及PD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早产儿的血清CD3+、CD4+、FEER、RBCC3b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早期综合干预能够促进早产儿的机体健康生长发育,有效地改善免疫调节状态,对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桂敏;王敏;陈洋;诸凤;黄来剑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子宫广泛性切除联合阴道延长术对早期子宫颈癌患者膀胱功能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患者术后正常生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早期子宫颈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子宫广泛性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子宫广泛性切除联合阴道延长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指标、膀胱功能指标、性生活质量、术后排尿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清扫个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阴道长度显著长于对照组,术后膀胱残余量显著少于对照组,膀胱顺应性显著大于对照组,尿管留置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6个维度的性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排尿潴留、排尿困难、尿失禁、尿急及尿频的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均未见盆腔器官损伤发生,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子宫广泛性切除联合阴道延长术治疗早期子宫颈癌患者可显著提高其膀胱功能及性生活质量,减少术后排尿不良事件发生率,且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作者:苏桂芳;杨爱萍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维生素D缺乏患儿热性惊厥的发病特点.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7年4月收治入院的热性惊厥患儿134例,分为维生素D缺乏组和维生素D正常组,比较两组患儿的发病特点.结果 维生素D缺乏患儿热性惊厥发病年龄更小、住院时间更长、血钙含量更低、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CRP)更高、血培养阳性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生素D缺乏患儿更易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诱发热性惊厥,因此临床应该引起重视.
作者:姜红;李雅春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影响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高危因素,为指导临床预防及治疗BPD提供借鉴.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5年4月在苏州市立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28d以上VLBWI 329例临床资料,根据BPD发生与否及BPD严重程度进行分组,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BPD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BPD 93例,BPD发生率28.3%,BPD的发生率随着出生体质量及胎龄的增加而明显降低.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机械通气时间(OR=1.532,95% CI:1.206~1.946)、肠道外营养时间(OR=1.113,95% CI:1.030~1.203)、胎龄(OR=0.416,95% CI:0.297 ~0.583)为BPD发生的高危因素;中轻度BPD 61例,中重度BPD 32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OR=3.746,95%CI:1.116~ 12.576)和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OR=6.563,95%CI:1.415~ 30.445)是影响BPD病情程度的高危因素.结论 BPD的发生随着早产儿胎龄的增加而明显降低;胎龄越小,BPD发生率越高,机械通气时间、肠道外营养时间为BPD发生的高危因素,而NRDS、NEC是影响BPD严重程度的高危因素.
作者:李俊峰;朱雪萍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分析集束化干预管理措施在ICU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产妇中的应用及对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为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5月在南京解放军第八一医院接受诊治的60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并发多器官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开展集束化干预管理.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干预前、后心理健康水平变化、肝功能以及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 干预前,两组产妇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总胆汁酸(TBA)、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产妇的血清TBIL、TBA、AST、ALT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产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胎膜早破、早产、剖宫产、胎儿窘迫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胎死宫内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干预管理措施在ICU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产妇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调节患者的心理情绪与肝功能,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改善患者妊娠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石怡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妊娠10~14周引产应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联合小水囊方法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患者均于入院后第1天晨起首次口服米非司酮60 mg/次,口服米非司酮前后2h禁食,之后每间隔12 h后口服30 mg/次,重复3次.入院后第2天晨服完米非司酮后在宫颈放置水囊,入院后第3天晨空腹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次.结果 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联合小水囊终止10~14周妊娠引产成功率高达95.8%,完全流产率高达91.7%,出血量少,引产成功者中产后清宫率为4.3%,引产时间短,引产成功者中平均用时(18.5± 3.5)h.结论 药物联合小水囊应用于妊娠10~ 14周引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明显缩短产程,缩短住院时间,减少病人痛苦.
作者:李姝欣;何津;单延红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神经导向因子-1(Netrin-1)联合肾损伤因子-1 (Kim-1)在新生儿窒息后急性肾损伤(AKI)风险预测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纳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窒息新生儿96例.根据患儿AKI发生情况,将其分为发生AKI组、未发生AKI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明确Netrin-1联合Kim-1预测AKI的敏感度、特异度与佳截断值,利用COX回归性分析确定AKI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在92例患儿中,有42例(43.75%)发生AKI,54例(56.52%)未发生AKI;发生AKI组的重度窒息、尿液减少占比及Netrin-1、Kim-1水平较未发生AKI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通过COX回归性分析发现,窒息程度、尿液减少、Netrin-1、Kim-1与新生儿窒息后AKI发生呈正相关(P<0.05).结论 Netrin-1联合Kim-1对新生儿窒息后AKI风险的预测效果较好,且两者均为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颜丽娟;吴小川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筛查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7年7月期间在该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3 920例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飞利浦iU22超声诊断仪检查,对二维超声检查疑似病例联合四维超声检查,根据引产或出生后结果分析二维超声和联合四维超声诊断准确率.结果 3 920例孕妇经引产或出生后证实为胎儿畸形的有128例(畸形处166处,包括颜面部畸形34处,中枢神经系统畸形39处,泌尿系统畸形10处,四肢骨骼系统畸形32处,心脏畸形14处,消化系统畸形7处,胸腹腔异常15处,皮肤异常15处);二维超声对肢体、颜面部畸形诊断准确率和总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1.25% (26/32)、70.59% (24/34)、77.11% (128/166),联合四维超声检查对肢体、颜面部畸形诊断准确率和总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 (32/32)、97.06% (33/34)、92.77% (154/166),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诊断方式对其他各类胎儿畸形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维超声对体表畸形诊断符合率为74.07% (60/81),显著低于联合四维超声诊断的97.53% (79/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对胎儿畸形的检出率较高,尤其是对胎儿体表畸形诊断更具优势,能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决策信息,是降低畸形胎儿出生率的有效途径.
作者:崔咏梅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德阳地区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儿童缺铁性贫血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在德阳市人民医院门诊体检的健康学龄前儿童1 452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儿童缺铁性贫血的筛查,并设置统一的问卷调查,分析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影响因素.结果 1 452例受检儿童共检出儿童缺铁性贫血患儿120例,患病率为8.26%,其中6~12个月的患病率为13.76%,1~3岁的患病率为7.90%,4~6岁的患病率为4.38%,不同年龄儿童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 ~12个月的幼儿是儿童缺铁性贫血的主要人群.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出生体质量、喂养的方式、消化功能、辅食添加时间、妊娠期贫血情况、父母亲的文化程度、家庭饮食习惯、铁制剂服用情况、家庭收入为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生低体质量、消化功能、添加辅食时间、妊娠期贫血、家庭饮食习惯为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德阳地区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出生低体质量、消化功能、添加辅食时间、妊娠期贫血、家庭饮食习惯,在早期关注孕妇及胎儿的营养状况,适时添加辅食及合理搭配儿童的饮食结构,可起到预防儿童缺铁性贫血的作用.
作者:余忠红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究卡贝缩宫素在预防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剖宫产术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10月该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产妇80例,均接受剖宫产术.按照人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缩宫素治疗,观察组给予卡贝缩宫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2h、24 h的出血量、新生儿的早期结局等实验数据.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 (P<0.05).经测量,观察组产后2h、24h的出血量分别为(95.12±30.25)ml、(157.12±20.33)ml,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的(209.05±41.15)ml、(355.18±25.31)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统计两组新生儿的早期结局,观察组的平均体质量和Apgar评分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均出现一定的恶心、呕吐、头疼等患者,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高于对照组的12.00%,但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缩宫素治疗进行比较,对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剖宫产术患者实施卡贝缩宫素可以获得更好的产后出血预防效果,减少产妇术后出血量,且对新生儿健康无影响,不良反应轻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方案.
作者:彭静;黄雅;风娅含;朱丽仙 刊期: 2018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