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捏脊联合保和丸治疗小儿积滞的疗效观察

周士伟;项珊

关键词:捏脊法, 保和丸, 小儿积滞
摘要:目的 探讨捏脊联合保和丸治疗小儿积滞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该院门诊收治的120例小儿积滞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60例观察组和60例对照组.对照组予以保和丸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口服保和丸基础上配合运用捏脊法治疗.观察指标:①临床疗效;②中医症候积分;③临床症状恢复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经治疗,中医症候积分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观察组总积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经治疗后观察组症状恢复时间小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胀恢复正常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捏脊联合保和丸能够显著改善小儿积滞临床症状,疗效确切、操作简单.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2-12月经唐山市中医医院诊治的7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单独应用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硝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压、血液黏度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血液黏度均有所降低,其中观察组患者的血压、血液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5.71%)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血清一氧化氮(NO)、D-二.聚体(D-D)及尿蛋白含量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中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硝苯地平取得良好的效果,患者的血压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同时具有降低并发症的作用.

    作者:王玉双;文亚南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补肾调肝活血方与戊酸雌二醇联合治疗卵巢早衰患者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补肾调肝活血方与戊酸雌二醇联合治疗卵巢早衰患者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6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接受治疗的134例卵巢早衰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67例与观察组67例.对照组给予戊酸雌二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肾调肝活血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子宫及卵巢状况,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水平,CD4+、CD8+、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03%,优于对照组的77.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CD8+水平及血清FSH、LH水平均下降,而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卵巢体积及CD4+、CD4+/CD8+水平及血清E2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在治疗后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调肝活血方与戊酸雌二醇联合治疗卵巢早衰,能够有效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改善子宫及卵巢状况,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并提高卵巢储备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黄文玲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早产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血小板指数与动脉导管未闭的相关性

    目的 探究早产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RL)和血小板指数与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2月该院收治的PDA早产儿68例作为PDA组,同时选取同期在该院出生未出现PDA的早产儿作为非PDA组,收集产妇以及新生儿临床资料,应用血液分析仪检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数,并计算二者比值NLR;应用目测镜检法检测血小板汁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并计算血小板压积(PCT),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DA早产儿发生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评估NRL、PCT对PDA早产儿的诊断价值.结果 PDA组产妇产前CRP水平、羊水异常发生率均高于非PDA组(P<0.05).PDA组胎龄低于非PDA组,房内径、动脉导管内径均高于非PDA组(P<0.05).PDA组新生儿中性粒细胞数、NLR高于非PDA组,淋巴细胞数、MPV、PLT、PCT均低于非PDA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LR、PCT是影响PDA发生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NLR对早产儿PDA诊断的AUC为0.729,敏感性为76.47%,特异性为51.47%.PCT对早产儿PDA诊断的AUC为0.848,敏感性为85.29%,特异性为64.71%.结论 NLR、PCT是影响PDA发生的危险因素,且二者对早产儿PDA诊断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作者:雷春霞;王慧珍;王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血清抗苗勒管激素与卵泡卵泡刺激素的相关性及对胚胎移植的预测作用

    目的 研究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与卵泡卵泡刺激素(FSH)的相关性及对胚胎移植的预测作用,以期寻找对预测胚胎移植有价值的指标成分.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在该院生殖中心就诊的121例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卵泡发育不同时期血清AMH和卵泡FSH的含量,分析二者的关系以及二者单独和联合预测胚胎移植后活产率的价值.结果 在卵泡发育不同时期,血清AMH和卵泡FSH呈负相关关系.妊娠组和未妊娠组血清AMH和卵泡FSH的含量均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AMH和FSH联合预测胚胎移植活产率的特异度和灵敏度高于AMH、FSH单独预测(P<0.05).结论 AMH和FSH在卵泡不同发育时期含量呈负相关关系,二者联合预测胚胎移植活产率的诊断价值高于二者单独预测,且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作者:黄娅芬;沈翠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潜伏期硬膜外分娩镇痛与活跃期硬膜外分娩镇痛对母婴的影响

    目的 探讨潜伏期硬膜外分娩镇痛与活跃期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安徽省妇幼保健院产科200例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单胎、足月、头位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娩镇痛开始的时间分为潜伏组和活跃组,各100例;另选取100例不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单胎、足月、头位的初产妇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自然分娩,潜伏组于宫口扩张0.5 ~3.0 cm的时候进行分娩镇痛,活跃组于宫口扩张超过3.0 cm的时候进行分娩镇痛.比较潜伏组、活跃组与对照组产妇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血浆皮质醇浓度、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的长度以及剖宫产率;比较各组新生儿的脐带血浆皮质醇浓度、脐带血浆罗哌卡因浓度和出生后的Apgar评分.结果 ①分娩开始后,对照组产妇VAS评分明显超过潜伏组和活跃组(均P<0.05).②胎儿娩出时,潜伏组和活跃组的血浆皮质醇浓度低于对照组(均P<0.05).③潜伏组和活跃组新生儿脐带血浆中游离的罗哌卡因浓度均低于其神经系统毒性反应的游离阈值.④潜伏组与活跃组产妇的第二产程均未较对照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潜伏组与活跃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⑤3组婴儿出生后5 min 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潜伏期与活跃期分娩镇痛均未延长产程,均降低了剖宫产率,同时也并未使新生儿遭受风险.

    作者:余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超声在绝经后妇女卵巢畸胎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在绝经后妇女卵巢畸胎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108例卵巢畸胎瘤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检查,分析畸胎瘤超声影像学特征,测定患者卵巢动脉血流指标;依据术后病理结果,将畸胎瘤患者分为成熟组与未成熟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卵巢动脉血流情况.结果 成熟畸胎瘤的超声影像学表现呈多样性,类实性为19.78%,囊实混合性为51.65%,纯囊性为28.57%;未成熟畸胎瘤超声影像学表现主要为实性;超声误诊病症主要有卵巢巧克力囊肿、盆腔脓肿、卵巢血肿等,整体误诊率为7.96%;成熟组患者卵巢动脉收缩期峰值与舒张期低值比值(S/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明显低于未成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超声检查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绝经后妇女卵巢畸胎瘤形态特征,能为绝经妇女卵巢畸胎瘤诊治提供依据,确诊率较高.

    作者:林元强;李鹤群;张根茂.;王立岩;赫东芸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彩超在孕晚期脐带绕颈胎儿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分析彩超用于孕晚期脐带绕颈胎儿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效果,探讨彩超诊断孕晚期胎儿脐带绕颈及评估胎儿缺氧情况的临床价值,为临床医师对产妇的进一步诊治与预防提供定量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抽取足月待产的1000例孕妇产前检查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根据产妇分娩结果将绕颈组487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所有入组产妇均接受常规彩超检查,记录胎儿脐带绕颈周数、脐带绕颈类型,对比不同脐带绕颈周数及类型胎儿分娩结局.将不良分娩结局胎儿看作缺氧组,其他胎儿看作未缺氧组,对比不同缺氧情况的胎儿在血流动力学参数水平上存在的差异,包括脐动脉(UA)与大脑中动脉(MCA)的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S/D).结果 彩超检查对脐带绕颈1、2、3周和松型绕颈及紧型绕颈的检查符合率分别为93.43%、91.46%、100.00%、93.43%、92.96%,总符合率为93.22%,符合率较理想.同绕颈3周组比较,绕颈1周与2周的S/D>3.0占比、胎心率异常率、剖宫产分娩率、窒息发生率、胎儿窘迫发生率更低,阴道分娩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松型绕颈胎儿剖宫产率、S/D>3.0占比、胎心率异常率、新生儿窒息率、胎儿窘迫率均低于紧型绕颈,阴道分娩高于紧型绕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氧组胎儿UARI、PI、S/D水平均高于未缺氧组,MCARI、PI、S/D水平均低于未缺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超在孕晚期脐带绕颈胎儿血流动力学参数检查方面敏感度高,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无创、提供信息丰富全面等优势,可为临床医师对产妇的进一步诊治与预防提供定量依据,对评价胎儿宫内情况及新生儿出生情况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李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两种雾化吸入方式治疗中度持续哮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联合雾化吸入(ICS+LABA)与糖皮质激素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联合雾化吸入(ICS+ILTRA)治疗儿童中度持续哮喘的临床疗效,为中度持续哮喘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5-2017年广州市南沙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中度持续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是否增高,将患儿分为EOS升高组和EOS正常组,采用单纯随机的方法,将两组患儿分别分为2个亚组,即ICS+ LA BA治疗组和ICS+ LTRA治疗组.各亚组基础治疗均为急性吸氧,合并感染者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剂.各组观察期均为12周.结果 12周后,两亚组患儿咳嗽、气急、喘息、肺内哮鸣音和肺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OS升高组中,ICS+LTRA组肺功能改善效果及临床控制情况均显著优于ICS+LAB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EOS正常组,两亚组肺功能改善效果及临床控制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中度持续哮喘患儿,对于EOS增高者,ICS+LTRA疗效较好,对于EOS正常者.ICS+LTRA与ICS+LABA疗效相当.

    作者:何志坚;李文安;陈俊锋;徐晓颖;刘建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综合营养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糖脂代谢与母婴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营养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产妇糖脂代谢与母婴结局的影响,为GDM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7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GDM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营养干预,两组均连续干预至分娩.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血脂水平,统计两组母婴结局.结果 干预后,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1h血糖(OGTT-1h PG)、餐后2h血糖(OG-TT-2h PG)水平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三酰甘油(TG)与观察组胆固醇(TC)、载脂蛋白B (ApoB)水平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I (ApoA-I)水平显著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产后出血、泌尿系统感染、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营养干预可有效调控GDM孕产妇血糖、血脂紊乱,从而有效改善母婴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小娟;贾黎英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子宫血管内平滑肌瘤病的诊疗进展

    子宫血管内平滑肌瘤病临床罕见,与子宫平滑肌瘤关联紧密,其特点是可以在子宫内和子宫外静脉系统内生长的良性平滑肌细胞肿瘤.在疾病早期,其临床表现及超声检查均不典型,误诊率及漏诊率均较高.但当肿瘤沿静脉系统延伸至盆底静脉,或经下腔静脉累及右心甚至达到肺动脉时,其临床表现更加显著.患者就诊率高,因肿物明显侵及子宫外静脉系统,妇科超声联合静脉血管彩超、超声心动图或CT、MRI等多种辅助检查的联合应用使得血管内平滑肌瘤病的诊断率明显提高,但此时其手术难度、术中大出血或出现副损伤的风险以及术后复发的可能性均大大增加,患者死亡率亦增加.因此,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早期准确识别并且全面评估血管内平滑肌瘤病对手术能够切净肿瘤、减少手术并发症以及降低肿瘤复发率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将对子宫血管内平滑肌瘤病相关文献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本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作者:曹隽;于桂云;崔满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2010-2015年安徽省灵璧县农村地区宫颈癌发病与死亡趋势分析

    目的 分析2010-2015年安徽省灵璧县农村地区宫颈癌发病及死亡情况,为宫颈癌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0-2015年灵璧县农村地区宫颈癌登记上报资料,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制定的审核方法和评价标准,计算宫颈癌的发病率、死亡率.Join-Point回归模型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分析2010-2015年宫颈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变化趋势.结果 宫颈癌的发病率由2010年的6.13/10万上升到2015年的12.63/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459,P<0.01).2010-2015年宫颈癌发病率逐年增加趋势,以每年21.19%的速度递增.上升趋势明显(APC=21.19%,95% CI=2.8 ~42.8).死亡率由2010年1.49/10万上升到2015年2.90/10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529,P=0.112),2012-2017年间,宫颈癌死亡率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PC=14.71%,95% CI=-8.2 ~43.3).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5 ~65岁.30岁及以下组宫颈癌发病率由2010-2012年的0.85/10万上升到2013-2015年的2.95/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安徽省灵璧县农村地区宫颈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35 ~ 65岁的女性.10年间宫颈癌发病年轻化趋势.重点应加强早期筛查、加强对宫颈癌防治措施的制定.

    作者:王莉;刘志荣;戴丹;陈叶纪;刘志荣;吴越;罗静;陶海棠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高危妊娠孕妇围侵入性产前诊断术的抑郁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围侵入性产前诊断术的孕妇中产前抑郁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5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高危产科门诊接受侵入性产前诊断术的高危妊娠孕妇280例.在接受侵入性产前诊断术前了解孕妇的基本情况,并使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量表)评估其术前的抑郁状况.在术后再次进行EPDS量表的评估其术后抑郁状况.并进一步分析该人群围术期的抑郁状况并分析术前影响孕妇抑郁状况的相关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接受侵入性产前诊断术孕妇280例,其中术前患产前抑郁的有64例,占22.9%.而术后患产前抑郁为42例,占15.0%.术前及术后的抑郁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17,P=0.001).职业(x2=6.990,P=0.136)、家庭收入(x2=5.868,P=0.118)与术前是否抑郁相关性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的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家庭收入与抑郁状况有相关性(OR=0.704,P=0.027).是否期待胎儿性别、孕妇受教育程度、是否为计划外妊娠、是否为初产妇及产前诊断方式与抑郁状况相关性不大.结论 在接受侵入性产前诊断术的高危妊娠孕妇中发生产前抑郁现象较高.且该人群的术前产前抑郁患病率高于术后、术前抑郁情况较术后抑郁情况严重.而社会经济是影响该人群术前抑郁状况的相关因素.

    作者:方碧妹;肖超群;万丽萍;李思思;杨土银;杨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LNG-IUS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促排卵效果及对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影响

    目的 研究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1US)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促排卵效果及对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影响,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阳谷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倍美力片和安宫黄体酮,观察组患者进行宫内LNG-IUS放置.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并比较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月经量和子宫内膜厚度,比较治疗12个月后患者的排卵情况及卵泡监测情况,比较12个月内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3、6、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月经量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月经量更低,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变薄且观察组的子宫内膜厚度更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对照组患者72.5%有排卵和观察组90.0%有排卵,对照组和观察组月经后第4~6天卵泡直径≥5 mm的比例分别为57.5%、77.5%,对照组和观察组月经后11~13 d卵泡直径≥18 mm的比例分别为65.0%、8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期间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NG-IUS能显著降低功血患者的经血量、抑制子宫内膜过度增生、促进排卵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王凤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伊立替康同步放化疗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疗效及SF-36、SSRS评分的影响

    目的 研究伊立替康同步放化疗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疗效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分的影响并予以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8月该院收治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84例.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同步放化疗治疗,研究组则在同步放化疗的基础上予以伊立替康治疗.分别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SF-36、SSR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两组恶心呕吐、腹泻、脱发、肝功能异常、中性粒细胞减少以及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SF-36生活质量八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SSRS评分分别为(27.35±2.47)分、(25.49±2.15)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研究组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伊立替康同步放化疗应用于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中疗效明显,且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社会支持情况,安全性较好.

    作者:王华;王辉;赵肖丽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母婴结局及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干预效果

    目的 探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母婴结局,分析实施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干预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天津市宁河区医院就诊的OSAHS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辅以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干预,比较两组母婴结局以及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评分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E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AHI值低于对照组,ISaO2、3+4期睡眠比例、快速动眼睡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SAHS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在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辅以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干预治疗,不仅可以改善母婴结局,而且还能够减轻患者嗜睡程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学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超声多普勒多参数检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儿宫内情况的诊断价值

    目的 研究超声多普勒多参数检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儿宫内情况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宜昌市优抚医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47例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正常妊娠孕妇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超声多普勒诊断仪对两组胎儿行产科超声检查,并检测大脑中动脉与脐动脉的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收缩峰与舒张峰比值(S/D).同时,比较两组胎儿静脉导管S峰、D峰、A峰、RI与PI指以及右室Tei指数.此外,对比两组胎儿不良出生结局情况.结果 观察组胎儿大脑中动脉RI、PI及S/D值分别为(0.67±0.07)、(1.40±0.20)及(3.33±0.7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82±0.10)、(1.82±0.31)及(4.61±0.82),而脐动脉的RI、PI及S/D值分别为(0.73±0.15)、(1.54±0.14)及(2.83±0.4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60±0.11)、(1.31±0.21)及(2.60±0.41),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静脉导管S、静脉导管D、静脉导管PI、静脉导管RI以及右室Tei指数分别为(57.13±10.02)、(48.12±8.72)、(0.71±0.27)、(0.54±0.12)及(0.57±0.0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37±11.38)、(40.04±8.07)、(0.58±0.23)、(0.58±0.23)、(0.41±0.19)及(0.40±0.06),而静脉导管A峰水平为(17.59±5.0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71±5.29),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新生儿窒息及低出生体质量发生率分别为12.77% (6/47)、8.51% (4/47)及17.02% (8/4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0% (1/50)及0.00% (0/50)、4.00% (2/50),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超声多普勒多参数检测可有效评估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胎儿宫内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秦江萍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白细胞水平检测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WBC)水平检测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优化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昆明市儿童医院收治的20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为观察组,根据患儿症状轻重表现分为轻症肺炎组120例和重症肺炎组80例,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30例健康小儿作为对照组.检测不同组小儿血清hs-CRP、ESR、WBC计数水平的表达特点,并探讨上述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观察组入院时血清hs-CRP、ESR、WBC计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症肺炎组血清hs-CRP、ESR、WBC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eson法相关性分析患儿血清hs-CRP、ESR、WBC计数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637、0.618、0.724,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hs-CRP、ESR、WBC计数均是支气管肺炎的危险因素(OR=3.584、1.258、1.417,均P<0.05).结论 血清hs-CRP、ESR、WBC计数作为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危险因素,其表达变化具有显著正相关特征,三者联合检测可为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早期诊断、病情程度评估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吴玉芹;殷峥;杜琨;王霖;肖晓;奎莉越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血清维生素A、D与不同年龄段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血清维生素A、D (Vit A、Vit D)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s)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该院儿科收治的RRTls患儿525例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该院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53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不同年龄段息儿血清Vit A、Vit D水平,搜集患儿临床资料,并对RRTIs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不同年龄段儿童血清Vit A、Vit 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以0~1岁儿童血清Vit A、Vit D水平低;观察组不同年龄段患儿血清Vit A、Vit 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Vit A、Vit D缺乏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观察组在早产、低出生体质量、有住院史、Vit A/Vit D缺乏、低血钙症、支原体感染阳性、鼻窦炎鼻后滴、特异性体质、被动吸烟、活动时间<30 min/d、居住在平房、母亲文化程度等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住院史、低血钙症、特异性体质、Vit A/Vit D缺乏、被动吸烟、活动时间<30 min/d、居住在平房与RRITs的发生显著相关(P<0.01).结论 RRTls儿童血清Vit A、Vit D水平普遍偏低,以0-1岁患儿Vit A、Vit D血清水平低;有住院史、低血钙症、特异性体质、Vit A/Vit D缺乏、被动吸烟、活动时间<30 min/d、居住在平房可增加RRTIs的感染风险.

    作者:李微娜;贺媛媛;郝恒瑞;刘霞;任全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 2015年5月-2017年5月该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分别行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单纯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评分;术后肌肉注射盐酸哌替啶镇痛患者比例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2h、4h、8h、12 h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时相点对照组水平,术后2h、4h、8h、12 h、24h的Ramsay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时相点对照组水平,镇静效果满意;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盐酸哌替啶使用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满意,安全有效.

    作者:杜海云;汪小海;刘祥;钱斌;严金燕;李浩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核苷类似物阻断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核苷类似物阻断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9月-2016年3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产妇90例,根据患者对核苷类似物的使用情况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替比夫定组以及拉米夫定组3组,其中对照组产妇不服用核苷类似物,替比夫定组产妇则在第28孕周开始每天服用600 mg的替比夫定,直至产后4周;拉米夫定组产妇则在第28孕周开始每天服用100 mg的拉米夫定,直至产后4周.分析比较各组产妇新生儿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结果 对照组产妇28例,替比夫定组产妇29例,拉米夫定组产妇33例,共分娩新生儿90例,其中对照组新生儿28例,替比夫定组新生儿29例,拉米夫定组新生儿33例.经治疗后,各组新生儿在出生时的HBsAg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出生1年后替比夫定组和拉米夫定组新生儿的HBsAg阳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34,x2=3.827,均P<0.05).替比夫定组和拉米夫定组新生儿在出生时和出生1年后的HBsAb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替比夫定和拉米夫定均能够降低孕晚期慢性乙型肝炎孕妇HBV垂直传播的风险,但两者阻断效果并没有显著差异.

    作者:陈清冉;李娟;陈琳;孟龙 刊期: 2018年第24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