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品管圈在执行急诊抢救室患者身份识别中的应用

刘青

关键词:品管圈, 抢救患者, 身份识别
摘要: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降低抢救患者身份识别的未执行率,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效果.方法 开展品管圈活动,采用鱼骨图和冰山图分析,导致抢救室患者身份识别执行率低的原因有:腕带佩带不及时,床号标识不醒目,病例资料放置不集中.对此提出了改进措施:腕带佩带责任落实到人,佩带时机为入抢救室后立即佩带;更换更为醒目的红色大字床号,统一张贴于床栏右侧床头处;病例资料统一收集于抢救文件夹内,悬挂于患者床尾,离开抢救室时并制定专门悬挂区域放置.比较改进前后患者身份识别未执行率.结果 品管圈实施后,护理人员对抢救室患者身份识别的未执行率从36%下降到9%(P<0.05).结论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了护理人员对抢救患者身份识别的未执行率,从而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主动脉夹层风险评分表在急诊分诊快速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风险评分表在急诊分诊快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本院急诊科2017年8月1日~2017年11月30日接收的130例急性胸背部疼痛病人,根据主动脉增强CT检查终确诊为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有22例,非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有108例,分别归为确诊组及对照组,对所有病人采用《主动脉夹层风险评分表》进行急诊分诊快速筛查,比较2组病人的风险评分情况.结果 确诊组主动脉夹层风险平均分值为(8.35±2.18)分高于对照组的(3.19±0.04)分(P<0.05);确诊组病人的突发性撕裂样胸背痛、脉搏短绌或两侧上肢收缩压差>20mmHg或下肢收缩压差>10mmHg、可疑家族史、可疑病史、高血压及低血压或休克状态的分布率分别为86.36%、45.45%、27.27%、40.91%、86.36%、81.8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11%、21.30%、7.41%、12.96%、58.33%、59.26%(P<0.05).结论 主动脉夹层风险评分表具有较高的急诊分诊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婷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脑卒中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早期改良预警评分系统(MEWS)对脑卒中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 ~12月347例脑卒中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立即进行动态的MEWS评分.根据患者入院的收缩压、心率、呼吸、意识评分及体温,瞳孔,分别计算每位患者的MEWS分值以及评分后所给予的医疗护理干预,研究的终点是住院患者的转归即好转、治愈、死亡.结果不同分数段MEWS评分(0~3分、4~6分、7~9分、>10分)患者的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评分值增加,患者病死率增高;当MEWS评分≥3分时,病情变化快,当MEWS评分≥6分时,致残率较高,可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结论MEWS可早期快速地评估脑卒中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及预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临床危重症早期预警工具.

    作者:张艳;陈剑苹;曾令丹;王亚玲;张萌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长期深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在老年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

    总结了24例长期深静脉留置双腔导管老年透析患者的护理,包括置管前护理、置管后观察、上机前导管评估、透析中导管的维护及透析后护理.认为对长期深静脉留置双腔导管老年透析患者实行系统综合护理,争取家属与家庭的支持,可减少导管并发症的发生,显著提高老年透析患者的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

    作者:徐秀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侧脑室-腹腔分流手术专用孔单的设计与应用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护人员对手术成功率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无菌要求在手术的成功率中有着决定性作用,尤其对无菌铺单要求更严.手术野铺无菌单的目的除显露手术切口所必需的小皮肤区之外,遮盖手术患者其它部位,使手术周围环境成为一个较大范围无菌区域,防止细菌进入切口,以避免和尽量减少手术中的污染,为手术的成功奠定了基础.目前国内医院普遍都采用无菌布料覆盖,但在布料覆盖层数以及质量上有着更严格的要求,一般少都是 4 ~6 层,而且要干燥,无破损,这样才符合无菌要求.脑室 -腹腔分流手术铺单方法为:于头部切口周围分别盖 3 块治疗巾,自腹部沿纵向切口铺 3 块治疗巾,然后再从头部向下沿右侧颈动脉走行至腹腔以 T 型切口铺置双层 1.5 m ×1.5 m 的方巾盖住患者躯干,用止血钳固定.但铺置较繁琐,并且术中需随时注意避免无菌单滑落.对此我们经过临床观察和研究,设计侧脑室 -腹腔分流手术专用孔单用于此类手术,即可解决存在的问题,适应手术需求,适合临床推广使用,现介绍如下.

    作者:任红蕊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护理标识在泌尿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标识在泌尿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 ~2017年10月于本院泌尿外科收治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安全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标识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依从性评分分别为(3.6±0.3)分和(2.9±0.5)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0%,对照组发生率为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护理标识应用于泌尿外科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降低护理安全风险,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可推广应用.

    作者:邱金英;吴文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1例产后抑郁症患者口服硫丹中毒的护理

    硫丹(endosulfan)是高毒广谱有机氯杀虫剂、杀螨剂.硫丹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兴奋、震颤、抽搐、昏迷,可出现强直性阵挛性抽搐,可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还可合并肝、肾等多脏器损害,严重者合并肺水肿、呼吸衰竭、呼吸心跳骤停等,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1].硫丹中毒至今尚无特效解毒剂,治疗原则为:尽早彻底清除毒物,迅速控制抽搐等临床症状,积极防治脏器损害,及时血液灌流治疗[2].

    作者:曹亚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脊柱肿瘤患者围手术期PICC置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总结了在本院脊柱肿瘤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214例各类肿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PICC导管的适应证,并对置管方式,导管维护及导管应用常见并发症情况进行归纳分析.认为对于脊柱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进行PICC置管,可以较好的进行长期静脉输液治疗,有效降低外周静脉输液相关并发症.

    作者:谭桃;李晓林;钱小洁;万昌丽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饮食管理应用于胃癌术后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的饮食管理方法在胃癌术后患者饮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科80例拟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术前不彻夜禁食禁饮,不行常规肠道准备,不常规留置胃管,术后当天血常规、血淀粉酶正常,则早期饮水及进食;对照组按传统方法,术后肛门排气、拔除胃管后方可饮水和进食.比较2组患者术后进食量、正确进食依从率、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进食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确进食依从性比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出血、穿孔、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恢复迅速,均康复出院.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的饮食管理方法运用于胃癌术后患者饮食护理中可取得较大的收益,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唐梦娟;贾葵;陆珍珍;潘色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泌尿外科男性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泌尿外科男性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住院期间给予常规的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采用问卷的形式,调查患者入院时、出院时的焦虑评分(SAS)、抑郁评分(SDS)、生活满意度评分(GQOLL),共评测2次;出院时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测1次.比对2组患者术后的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住院时间.结果 出院时观察组对患者焦虑评分(SAS)、抑郁评分(SDS)分别为(50.6±6.74)分、(51.3±7.3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4.4±9.02)分、(53.6±9.47)分,观察组生活满意度评分(24.30±3.71)分低于对照组(28.79±4.35)分,观察组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85.00%,且观察组术后VAS评分(2.14±0.04)分、住院时间(7.61±1.34)d且不良反应发生率2.5%,低于对照组(5.32±0.34)分、(11.35±1.64)d、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改善泌尿外科男性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并且能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王曦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2例输血袋被刺破原因分析及预防

    输血是指将血液通过静脉输注给患者的一种治疗方法,输入血制品尤其是在血液科,是临床辅助治疗的方法之一,并且在临床中非常常见.在输入过程中,也经常由于一些外在因素导致了输血袋被刺破而无法使用.近 2 年来,在本科也发生了输血器针头将输血袋刺破的事例;2 例为不同护士为不同患者输注血小板时,均刺破了输血袋连接管处,造成血制品漏出.

    作者:王洪英;陈楠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质性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实施自我管理提供依据.方法2016年3~9月,采用目的抽样法,对16例老年FC患者进行深入访谈,并以Colaizzi分析程序进行分析.结果提炼出自我管理知识、自我管理信念、自我管理行为3个主题及相应的副主题.结论多种因素影响老年FC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为改善老年FC的自我管理行为、提高其生活质量,可运用动机性访谈,制定个体化、针对性地自我管理行为干预计划,鼓励患者主动参与,倡导社会家庭支持等方法.

    作者:金舟;孙玺荣;李聪懿;刘慧敏;何丽;周与;宁玲芝;李朔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优质护理干预对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给予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优质护理干预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从本院2016年2月-2017年4月收治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中选取60例为对象,接受常规护理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n1=30),接受优质护理患者作为观察组(n2=30),回顾分析2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33.3%,高于对照组的13.3%,产妇、围产儿并发症均低于对照组(χ2=4.355、4.320、4.320,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后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压控制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出生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任俊丽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低出生体重儿PICC导管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及护理对策

    目的 分析低出生体重儿PICC导管非计划拔管原因及护理对策,以增加PICC留置时间.方法 对本院新生儿科实施PICC置管术的149例低出生体重儿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在149例PICC置管的患儿中,发生非计划性拔管19例,占12.75%.其中导管异位占31.58%,放弃出院的占26.32%,渗液占10.53%,导管脱出占10.53%,堵管占5.26%,静脉炎占5.26%,导管断裂5.26%.结论 低出生体重儿PICC导管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主要原因有导管异位、置管时机的选择及留置期间的并发症.因此全面的评估置管患儿情况、置管护士的能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置管;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针对置管前、中、后及留置期间的风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及规范化的护理,减少非计划性拔管,提高PICC使用率,保证患儿有一条安全、有效的静脉输液通道.

    作者:刘照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临床护理干预对脑外伤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对脑外伤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5月 ~2017年5月收治的72例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36),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86.57±15.72)分、情绪功能评分(81.23±10.53)分、角色功能(75.39±9.51)分、社会功能评分(67.24±6.50)分、躯体功能评分(72.94±10.96)分和生活总质量评分(77.85±13.46)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0.31±12.54)分、(69.76±11.21)分、(66.86±9.74)分、(55.83±4.78)分、(68.06±10.13)分和(65.62±13.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2.22%)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外伤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谢贵英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高度可调的头部引流袋固定架的应用

    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如重型颅脑损伤颅内血肿清除手术患者、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术后头部都会常规留置引流管,目的是引流出颅内残留的血液、冲洗液,而引流管的妥善固定在术后护理中其中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神经外科护士,术后需密切关注引流液的量及性状,有异常需及时汇报医生,遵医嘱及时调整引流管的高度,避免引流过度,发生颅内低压综合征,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而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没有一款固定装置是固定头部引流管的,只能将引流袋固定在床头架子上,缺点是高度调整受限制.

    作者:尹婷婷;张华华;仲美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个性化背景音乐护理干预在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过程中播放个性化背景音乐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6年5月 ~2017年4月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前列腺穿刺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个性化背景音乐护理,观察2组患者检查过程中配合程度、疼痛程度、操作时间以及血压、心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疼痛程度、配合程度、操作时间、检查中心率、操作前中后血压变化等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操作中给予个性化背景音乐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配合程度,减轻患者疼痛,利于诊治顺利进行,融洽护患关系,且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娟;王子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凝血功能监测在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塞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时凝血功能监测对治疗过程中出血不良反应的的影响.方法 129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监测凝血功能组和非常规监测凝血功能组,2组患者按照急性脑梗死阿加曲班抗凝标准方案进行抗凝.常规监测凝血功能组在开始静注阿加曲班后前48h,每12h抽血监测凝血功能,48h之后每日监测凝血功能,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阿加曲班输注剂量及输注速度,非常规监测凝血功能组只在入院时及治疗过程中偶尔监测凝血功能.收集2组患者治疗期间出血相关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 常规监测凝血功能组与非常规监测凝血功能组总出血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说明急性进展性脑梗死应用阿加曲班治疗常规监测凝血功能并调整使用剂量及非常规监测凝血功能患者出血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

    作者:杨杨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临床路径在胆囊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胆囊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 ~2017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50例胆囊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路径护理,观察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预后情况、术后VAS评分.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术后3d、4d、5d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路径在胆囊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缓解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恢复,应用推广价值高.

    作者:万晓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临床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实施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2016年1月 ~12月期间来本院接受诊疗的92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患者自愿参与为前提按随机数字形式将病例分为Ⅰ组和Ⅱ组,2组患者病例数均为46例,Ⅰ组给予患者临床综合护理措施,Ⅱ组给予常规专科护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前列腺炎症状指数改善情况.结果Ⅰ组患者NIH-CPSI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明显低于Ⅱ组(P<0.05);Ⅰ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6%(44/46)明显高于Ⅱ组的80.4%(37/46)(χ2=5.059,P=0.024).结论 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干预、健康宣教、和谐护患沟通等内容,能辅助改善病情,促进康复,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张焕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在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 分析总结对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在2016年3月 ~2017年3月接收的86例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单双日分组的原则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措施,观察2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以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依从性上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接受全面护理干预措施后的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薛新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