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例输血袋被刺破原因分析及预防

王洪英;陈楠

关键词:输血袋, 刺破, 补救, 原因分析, 预防
摘要:输血是指将血液通过静脉输注给患者的一种治疗方法,输入血制品尤其是在血液科,是临床辅助治疗的方法之一,并且在临床中非常常见.在输入过程中,也经常由于一些外在因素导致了输血袋被刺破而无法使用.近 2 年来,在本科也发生了输血器针头将输血袋刺破的事例;2 例为不同护士为不同患者输注血小板时,均刺破了输血袋连接管处,造成血制品漏出.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零缺陷护理模式在颈、胸、腰椎手术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零缺陷护理模式应用于颈、胸、腰椎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本院2015年5月 ~2017年5月收治的行颈、胸、腰椎手术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零缺陷护理模式,护理后采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价患者生活质量、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量表(ES-CA)评价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并比较2组患者满意度及术后护理缺陷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护理后SF-36各维度评分及ES-CA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升高幅度更为明显.护理后,观察组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各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0%,观察组未出现护理缺陷,对照组护理缺陷发生率24.0%,观察组护理缺陷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零缺陷护理模式应用于颈、胸、腰椎手术中,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自护能力,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沈婷婷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现状,探讨影响自我管理能力的危险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95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以及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量表(SSMIS)对所有患者进行调查,单因素分析筛选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影响自我管理能力的因素.结果95例患者中回收有效问卷92份,SSMIS得分31~76分,平均(42.61±6.38)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文化程度、病程、发病次数、住院次数、复诊情况以及社会支持情况的患者之间SSMIS得分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的患者之间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发病次数、复诊情况以及社会支持情况是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受多种因素影响,对于受教育水平低、病情反复波动的患者,应做好出院随诊工作,改善社会和家庭支持现状,帮助提升自我管理水平.

    作者:尚美美;王丽;周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单病种护理查房路径在创伤患者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单病种护理查房路径在创伤患者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月1日 ~12月31日急诊住院患者为对照组,2016年1月1日 ~12月31日急诊住院患者为观察组,采用患者功能锻炼合格率、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健康教育合格率及患者满意度等指标评价单病种护理查房路径在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患者功能锻炼的合格率,对照组为89.92%,观察组为95.98%,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对照组为89.20%,观察组为95.8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合格率,对照组为87.03%,观察组为90.91%,2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对照组为(92.96±12.39)分,观察组为(99.00±6.78)分,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病种护理查房路径的应用,能提升患者功能锻炼的质量,提高危重患者的护理合格率及患者满意度,进而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李海燕;李长琼;胡伟群;杨云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安普贴水胶敷料在预防ICU无创呼吸机患者面部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安普贴水胶敷料对预防重症监护室无创呼吸机患者面部压力性损伤的效果.方法 将ICU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60例患者.实验组患者用安普贴水胶敷料贴于面部两侧和鼻根部以预防面部压力性损伤,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预防面部皮肤压力性损伤,比较2组患者面部受压部位皮肤损伤程度、面部舒适度及敷料更换次数.结果 实验组患者面部受压部位皮肤损伤的发生率与严重程度都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但敷料更换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安普贴水胶敷料在预防重症监护室无创呼吸机患者面部压力性损伤中应用,能有效的预防和降低患者因无创呼吸机治疗导致面部压力性损伤程度,增加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操作简单,节省人力和物力.

    作者:吴萍;赵红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在医院门诊抽血室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医院门诊抽血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本院门诊抽血室的患者30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采取门诊抽血室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给予门诊抽血室针对性护理干预.统计并对比2组医源性感染发生率情况.对2组护理人员手、消毒液、空气、无菌物品等内容进行抽样调查,统计各内容合格率情况.采用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调查2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医源性感染发生率为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7%(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手、消毒液、空气、无菌包等的合格率100.00%、100.00%、100.00%、100.00%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93.33%、93.33%、93.33%、91.67%(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67%(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医院门诊抽血室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抽样调查合格率,降低医源性感染发生率,提升患者对医院的整体满意度,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杨烨;赖文鸿;赖相燕;黄清云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一次性输注泵输注氟尿嘧啶出现时间误差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

    目的 分析一次性输注泵微泵静脉输注氟尿嘧啶时出现时间误差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2017年4~5月使用一次性输注泵的患者进行监测收集数据,分析出现时间误差的原因;6~7月改进后继续监测分析.结果 4~5月30例时间误差出现10例:放置位置和护士因素均是5例,患者因素3例,通路问题、血管及温度因素、产品质量各2例,加药方式1例.改进后6~7月40例时间误差出现3例:患者因素、血管及温度因素、产品质量各1例.改进后的时间误差率为7.50%较改进前33.33%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建立一次性输注泵标准使用流程,新增秤重监测方式.加强护理人员培训,严格操作规程,提高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对策性护理,极大减少输注时间误差的发生率,有明显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艺;刘艳;钱源;吴振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改进新生儿口腔护理方法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改进新生儿口腔护理方法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0月 ~2016年10月收治的100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应用改进新生儿口腔护理方法,50例)与对照组(应用常规新生儿口腔方法,50例).分析2组患儿的口腔炎发生率、肺炎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儿口腔炎发生率、肺炎发生率分别为0.00%、2.00%,对照组患儿口腔炎发生率、肺炎发生率分别为12.00%、14.00%,实验组患儿口腔炎发生率、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进新生儿口腔护理方法在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适合在临床推广.

    作者:黄利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3种护理方法在新生儿脐带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在新生儿脐带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2月 ~2017年2月在本院经阴道或剖宫产分娩的足月儿5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碘伏脐部消毒),实验组1(3%过氧化物+5%碘伏脐部消毒),实验组2(5%碘伏脐部消毒+二次剪脐),比较3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脐部出血、脐部炎症以及其他相关并发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1和2组脐带脱落时间均缩短、脐部出血及脐炎发生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实验组1相比,实验组2脐带脱落时间明显缩短,脐部出血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脐部炎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脐炎患儿并发肺炎(22.9%)和败血症(5.7%),而实验组1和实验组2均无相关并发症.结论 3%过氧化氢联合5%碘伏是新生儿脐带护理的好的方法,能减少炎症、出血的发生,同时也能促进脐带迅速恢复,适合在临床推广.

    作者:吴燕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留置针配合肝素钠软膏在预防吡拉西坦氯化钠输液致静脉炎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留置针配合肝素钠软膏外敷对预防吡拉西坦氯化钠输液导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住院期间静脉使用吡拉西坦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留置针静点吡拉西坦氯化钠前后常规冲、封管;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点吡拉西坦氯化钠前30 min预防性使用肝素钠软膏.观察2组患者输液过程发生静脉炎的情况.结果 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及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留置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留置针配合肝素钠软膏外敷在吡拉西坦氯化钠静脉输液过程中,不仅能减少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延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而且能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丽艳;应海丽;江崇凤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主动脉夹层风险评分表在急诊分诊快速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风险评分表在急诊分诊快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本院急诊科2017年8月1日~2017年11月30日接收的130例急性胸背部疼痛病人,根据主动脉增强CT检查终确诊为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有22例,非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有108例,分别归为确诊组及对照组,对所有病人采用《主动脉夹层风险评分表》进行急诊分诊快速筛查,比较2组病人的风险评分情况.结果 确诊组主动脉夹层风险平均分值为(8.35±2.18)分高于对照组的(3.19±0.04)分(P<0.05);确诊组病人的突发性撕裂样胸背痛、脉搏短绌或两侧上肢收缩压差>20mmHg或下肢收缩压差>10mmHg、可疑家族史、可疑病史、高血压及低血压或休克状态的分布率分别为86.36%、45.45%、27.27%、40.91%、86.36%、81.8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11%、21.30%、7.41%、12.96%、58.33%、59.26%(P<0.05).结论 主动脉夹层风险评分表具有较高的急诊分诊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婷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儿科重症监护室小儿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

    目的 分析儿科重症监护病室小儿的心理特点,并探讨相应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116例本院儿科重症监护病室于2016年1月 ~2017年2月所收治的小儿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依小儿心理特点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观察并比较2组患儿护理依从性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儿护理依从率为96.55%高于对照组的7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7.8±6.1)d低于对照组的(12.3±5.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儿科重症监护病室小儿患者,深入分析其心理特点,并依其心理特点给予相应护理对策可提高患儿护理依从性,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具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王江燕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激励机制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 探讨激励机制在护理管理中的实践运用,建立适合本院的长效激励机制,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方法 选取本院108名生殖中心的护士展开激励需求调研,结合多种激励理论、把握激励原则,制定适合本院的激励机制,比较干预前后护士积极性、护士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实施激励机制前、后,护士工作积极性、自我提升能力、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比较,均有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激励机制的建立,能有效的激活护理人力资源潜能,显著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满意度,患者满意度.

    作者:唐莉华;夏明静;李周璇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无针胰岛素注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及临床事件的影响

    目的 比较无针胰岛素注射与常规胰岛素注射对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的影响,及其对临床事件的影响.方法以在本科住院期间需要使用门冬胰岛素的4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无针胰岛素注射组(A组)和常规胰岛素注射组(B组),比较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的控制情况,以及低血糖、硬结、疼痛发生率以及血糖达标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A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的控制均显著优于B组(P<0.05),另外低血糖、硬结、疼痛的发生率均低于B组(P<0.05).结论无针胰岛素注射技术既能较好的控制糖尿病患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并能增加其血糖达标率,也能有效的减少低血糖、硬结、疼痛的发生.

    作者:许颖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思维导图在护理本科临床实践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思维导图在护理本科临床实践教育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 ~2017年7月来本院参加临床实践实习的64名护理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实验组采用思维导图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法.比较2组护生实习前后,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及对临床实践带教方法满意度.结果 实习前,2组实习护生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后,实验组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生对临床实践带教方法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思维导图在护理本科临床实践教育中应用能提高临床护理的教学质量和效率,进一步促进护理学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的提升,培养出现代社会需要的实用型护理人才.

    作者:刘洋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快速康复外科在泌尿外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展望

    介绍了FTS在泌尿外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手术前患者的评估及健康教育;术中麻醉方法的优化、保持正常体温及微创手术方法的应用;术后康复措施.认为FTS可不同程度缓解泌尿外科患者手术应激反应,增加镇痛效果,促进胃肠功能早期恢复,减少手术并发症及再次入院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日,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聂瑾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延续性护理在改善老年COPD患者院外呼吸功能及生活质量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应用延续性护理对其院外呼吸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80例本院2014年12月 ~2017年5月出院的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出院后不给予任何干预,后者出院后给予延续性护理.于3个月后评价并对比呼吸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呼吸功能相关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VE1)、用力肺活量一秒率(FVE1/FVC)和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百分比(FVE1%);观察组影响、活动能力及症状生活质量量化评分均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COPD患者引入延续性护理能够显著改善院外呼吸功能及生活质量.

    作者:孙玉粉;刘秀娣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甲状腺切除术的个体化疼痛管理结合舒适护理研究

    目的 分析个体化疼痛管理结合舒适护理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疗效及疼痛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甲状腺切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个体化疼痛管理结合舒适护理,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评分、生活质量、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护理前比较,护理后对照组与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理前比较,护理后对照组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上升,且观察组上升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临床疗效为71.11%,显著低于观察组9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2.22%,高于观察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疼痛管理结合舒适护理可有效缓解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的疼痛感,增强其疗效,促进其术后恢复,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作者:林惠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质性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实施自我管理提供依据.方法2016年3~9月,采用目的抽样法,对16例老年FC患者进行深入访谈,并以Colaizzi分析程序进行分析.结果提炼出自我管理知识、自我管理信念、自我管理行为3个主题及相应的副主题.结论多种因素影响老年FC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为改善老年FC的自我管理行为、提高其生活质量,可运用动机性访谈,制定个体化、针对性地自我管理行为干预计划,鼓励患者主动参与,倡导社会家庭支持等方法.

    作者:金舟;孙玺荣;李聪懿;刘慧敏;何丽;周与;宁玲芝;李朔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小儿气管异物的护理风险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分析小儿气管异物的护理风险,提出对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2014年8月 ~2017年9月入住本科的气管异物患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干预组患儿给予护理风险分析,采取对应的护理措施,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家属健康宣教合格率.结果 干预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总满意率为95.34%,高于对照组的7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家属健康宣教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气管异物的诊疗存在着一定的风险,采用护理风险分析及实施对应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家属对护理满意度,使患儿家属进行健康宣教能降低气管异物吸入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谢碧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细节护理对腹腔镜治疗宫外孕患者预后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细节护理对腹腔镜治疗宫外孕患者预后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3月 ~2017年4月本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比较2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疼痛情况、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实施细节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王燕 刊期: 2018年第07期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