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萍;黄迎;陆敏;黄荔红
目的:探讨妊娠期间甲状腺功能减退与各种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来医院进行妊娠常规检查及随访的妇女,采用微粒子酶联免疫检测法(MEIA)测定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采用过氧乙酸四甲基联苯胺氧化显色法测定尿碘水平.根据检验结果分为甲功正常组和甲功减退组,甲功减退组分为临床甲减组、亚临床甲减组、低甲状腺素血症组,各组再分成治疗组与未治疗组.随访妊娠结局(胎膜早破、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生长受限、巨大儿、早产),比较各组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病率.结果:甲功正常与甲减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妊娠结局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减治疗组与甲减未治疗组间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功正常与亚甲减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甲减孕妇治疗组与未治疗组间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功正常与低T4血症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有低T4血症孕妇治疗组与未治疗组间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减是妊娠妇女的常见病,不仅与产科并发症相关,而且还影响胎儿神经智力发育.
作者:邹冬冬;管晓丽;洪梅;温艳丽;赵楠;冷宗祥;刘颖;沈玮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分析慢性盆腔痛的病因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慢性盆腔痛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包括病史、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诊治方法等.结果:手术确诊93例占73.23%,非手术确诊34例占26.77%.其中盆腔炎性疾病39例占30.71%,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34例占26.77%,手术因素30例占23.62%,盆腔淤血综合征13例占10.24%,生殖系统肿瘤4例占3.15%,节育环异位3例占2.36%,外科疾病3例占2.36%,抑郁症1例占0.79%.结论:慢性盆腔痛病因主要为妇科疾病,包括盆腔炎性疾病、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手术因素及盆腔淤血综合征等;手术探查及多科合作对明确病因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曾改鸿;何锋云;蓝婉蓉;黄春红;何丽敏;王晓晖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分析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4 352例,其中医院内感染患儿共358例.对院内感染患儿进行血清病检测及免疫荧光法检测,且将患儿所取的痰液标本制成悬液标本,取菌液接种于哥伦比亚选择性培养液,置CO2培养箱培养.结果:358例患儿中,病毒感染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病原菌,占77.09% (P >0.05).患儿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居多,有115例,其次为副流感病毒25例和人类偏肺病毒23例,真菌感染的相对较少.年龄分布相对均匀,呼吸道合胞病毒及细菌者总体小于平均中位年龄,其他病毒及真菌、支原体、衣原体大于平均中位年龄.呼吸道合胞病毒冬季的感染率较高,病毒的感染整体上春秋的发病率略高于其他季节,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感染,随季节的变化,差异不明显,整体发病情况,冬季略高于其他季节.季节因素、病情因素、遗传因素、自身因素是患儿患毛细支气管炎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院内感染要特别注意患儿在院的卫生,包括奶瓶、衣物的清洗,尽量少接触高传染源.对于病毒的季节和患儿的年龄也要特别留意.
作者:凌如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溴隐亭结合内消瘰疬丸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乳腺增生病患者2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逍遥丸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溴隐亭结合内消瘰疬丸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临床复发率、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及生殖激素水平等.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临床复发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及生殖激素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溴隐亭结合内消瘰疬丸治疗乳腺增生病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激素水平,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复发风险.
作者:魏笛;孔凡立;张震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研究分析低分子肝素钙(LMWH)改善妊娠晚期血钙、纤维蛋白(FIB)、D-二聚体水平与产后出血的关系.方法:对血FIB> 5.0 g/L、D-二聚体>3.0 mg/L有产科高危因素患者3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应用LMWH 0.4 ml腹壁皮下注射,每天1次,连续6天,1周复查血FIB、D-二聚体、钙离子水平;另1组30例为未治疗组,FIB> 5.0 g/L、D-二聚体> 3.0 mg/L.结果:妊娠晚期血钙较未孕妇女低,FIB、D-二聚体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产科并发症患者应用LMWH后血钙上升,FIB、D-二聚体水平明显下降(P<0.01),产后出血量明显减低,产后出血及难治性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下降,与未用药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MWH可使妊娠晚期钙水平升高,FIB、D-二聚体水平降低,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预防难治性产后出血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文华;葛军;李娜;冯莉;郭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调查了解苯丙酮尿症(PKU)患儿家长对于疾病相关信息来源和使用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108例PKU患儿家长对疾病相关信息获取来源和使用情况.结果:94.44%家长对于PKU相关知识渴望知道和了解,5.56%家长对PKU相关知识不想知道或者持无所谓态度.绝大多数家长PKU相关知识是通过医务人员和新筛中心的宣传材料获得,通过报纸杂志及广播电视获得的仅占21.30%,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家长占51.85%.家长对获取的相关知识信任度显示,医务人员和新筛中心的官方宣传材料获得了家长100.00%的绝对信任,家长对网络获取知识的信任度为58.33%.结论:PKU患儿家长迫切需要疾病的相关知识,医务人员和新筛中心的官方宣传材料获得了家长的绝对信任.健康教育方式和内容的选择是PKU治疗及预防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为有效地开展PKU的治疗和预防,应注意提高医务人员健康教育意识及职责.
作者:万立新;张雯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腔内三维超声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237例因不孕症拟诊宫腔占位或内膜不均者分别行腔内二维超声(2D-TVS)及腔内三维超声(3D-TVS)检查,诊断结果分为5个等级,并与宫腔镜检查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比较2D-TVS及3D-TVS对子宫内膜息肉检出的准确率,分析患者声像图特征和子宫内膜息肉的关系.结果:腔内三维超声ROC曲线下面积为0.918,二维超声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6,两者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3.436,P<0.05).结论:3D-TVS能够准确、直观、立体地显示子宫内膜息肉的空间结构,是一种可靠的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影像学方法.
作者:周莹;夏飞;顾欣贤;庄燕燕;茅彩萍;仝瑞青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了解武陵山区农村妇女慢性病患病状况及与生命质量关系,为武陵山区农村妇女慢性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使用自制调查表和WHOQOL-BREF量表对武陵山区1 521名农村妇女进行调查.结果:患慢性病者537例,占调查总人数的35.3%;患病比例高的是骨关节病,占23.1%;慢性病的患病与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参加体育锻炼程度、睡眠状况及是否定期体检有关(P<0.01);患慢性病的农村妇女生命质量各领域得分均低于未患慢性病者(P<0.001);患病数量越多,生命质量各领域得分越低(P<0.001);不同类型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各领域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武陵山区农村妇女慢性病患病率高;慢性病降低了妇女生命质量;糖尿病、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对生命质量的影响大.②加强慢性病的防治是改善武陵山区农村妇女生命质量的重要途径.
作者:欧廷政;罗雪梅;吴高峰;杜建林;袁源;高思;石阳升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低白蛋白血症与妊娠肺结核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妊娠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选择70例正常妊娠的女性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孕妇人血白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人血白蛋白水平在妊娠中晚期均低于对照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低白蛋白血症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妊娠肺结核中晚期人血白蛋白的水平低于正常妊娠孕妇的水平,提示低白蛋白血症与妊娠肺结核可能存在某种关联,及时纠正低白蛋白血症对提高妊娠肺结核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羽;陈先丹;肖慈进;冉燕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了解鹿泉市孕产妇对孕期体重的认知及参与体重管理情况,为临床开展孕期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2012年6~8月期间,在我院产科住院的359位孕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孕期体重相关知识,行为及健康教育需求.结果:①孕产妇对孕期体重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但普遍缺乏参与孕期体重管理的观念和有效行为,体重控制不理想.②对孕期营养摄入及新生儿体重相关知识需求强烈.结论:医护人员应帮助孕产妇建立主动参与孕期体重管理的观念和信心,指导孕期营养、饮食及运动,有针对性地做好孕期健康教育.
作者:刘英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喉罩应用于新生儿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4月~ 2014年4月腹腔镜下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予以骶管阻滞麻醉联合喉罩,对照组予以骶管阻滞麻醉联合气管插管.对比两组患儿麻醉前后的循环、呼吸参数、通气情况、拔管(喉罩)时间及七氟醚消耗量.对比两组患儿拔管(喉罩)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在插喉罩及拔喉罩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气末CO2分压(PETCO2)和大吸气压(PIP)均低于对照组,氧饱和度(SpO2)则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的气道压、呼吸频率、通气量(VT)和呼气末CO2 (Et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拔除喉罩时间和七氟醚消耗量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拔除喉罩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喉罩应用于新生儿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麻醉的临床效果安全、可靠,同时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磊;陈建妍;向强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联合葡萄糖酸钙治疗孕妇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门诊就诊的孕妇慢性荨麻疹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葡萄糖酸钙常规治疗,实验组在葡萄糖酸钙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的治疗前后各项症状、体征评分和总积分,IL-2、IL-4水平和治疗2周后的近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各项症状、体征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实验组治疗2周后的各项症状、体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IL-4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IL-2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实验组治疗2周后的IL-4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IL-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治疗2周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7.884 9,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无显著不良反应.结论:中医辨证联合葡萄糖酸钙治疗孕妇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葡萄糖酸钙且安全、可靠.
作者:许文;周红;冯爱民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剖宫产术前应用盐酸戊乙奎醚对胎儿及产妇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择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剖宫产术随机分为阿托品(A组)和盐酸戊乙奎醚组(C组)各100例,C组术前肌注盐酸戊乙奎醚0.5mg,A组术前肌注阿托品0.5 mg.观察两组HR、收缩压(SBP)、心脏每搏输出量(SV)、心排血指数(CI),口干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寒战及新生儿l和5 min Apgar评分.结果:A组给药后HR、SBP、SV、CI明显高于给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各时点SBP均较给药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在正常范围内;C组给药后HR、SV、CI与给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42例寒战反应,C组无寒战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给药后VAS评分、新生儿1和5 min 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可安全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术前用药.
作者:杨明;杨岩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间断关闭腹膜与紧密闭合腹膜盆腹腔粘连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二次剖宫产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首次剖宫产间断闭合腹膜为观察组;首次剖宫产紧密闭合腹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二次开腹手术腹腔粘连情况、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结果:腹腔粘连发生率对照组(52.50%)明显大于观察组(32.61%);术中出血量观察组[(259±17) ml]明显少于对照组[(358±28) ml];手术时间观察组[(28.9±3.5) min]短于对照组[(35.1±8.4) 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剖宫产间断关闭腹膜可以减少盆腹腔脏器粘连,节约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
作者:吕祺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监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清钙、NO、NSE、S100B的水平变化,进一步采用神经节苷脂钠干预,证实神经节苷脂钠在新生儿HIE治疗中临床应用价值及前景.方法:设对照组为非HIE患儿(无窒息、无重度感染),并依次设常规治疗组和神经节苷脂钠治疗组,采用偶氮砷终点法、硝酸还原酶法及化学放光免疫法对生后7天及不同程度HIE患儿进行血清钙、NO、NSE、S100B水平检测.结果:新生儿HIE组血清钙较对照组降低,NSE和S100B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轻度组相比,中、重度HIE组血清钙含量降低,血清NO、NSE和S100B含量增高,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神经节苷脂钠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相比,神经节苷脂钠治疗后,HIE新生儿血清钙、NO、NSE和S100B较常规治疗组浓度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NO、NSE和S100B水平在HIE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其水平的增高与该病的严重程度相关,可作为早期辅助诊断HIE及判定病情严重程度的可靠指标;神经节苷脂钠可降低HIE所致的脑细胞损伤,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及应用前景.
作者:刘笑梦;杨慧敏;李杏梅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了解提供避孕服务者包括计划生育专业技术人员和干部对提供流产后服务的态度、意愿及知识知晓情况,提出落实流产后计划生育咨询和技术服务的建议.方法:选择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黄骅市、阜城县和邯郸市丛台区4个县(区)市,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按照统一标准对计划生育专业技术人员和干部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提供流产后避孕服务者435人,包括计划生育专业技术人员257人,计划生育干部178人,发放调查问卷435份,收回435份.调查显示:提供流产后避孕服务的人员没有经过避孕知识系统培训的213人,认为流产后避孕重要的192人,非常重要的243人;认为提供流产后避孕服务的途径位居前三位的是由妇科和计划生育医生提供的服务、进行面对面咨询和发放宣传资料;愿意为流产后妇女提供的避孕方法位居前三位的是避孕套、宫内节育器及避孕药;认为提供流产后避孕服务目前存在的大困难是流产后妇女不愿接受和提供避孕服务的人员不足.结论:加强提供流产后避孕服务人员的专题培训,提高提供避孕服务人员对流产后避孕重要性的认识,让提供者具备流产后避孕服务意识,更好地为广大流产后妇女提供流产后服务.
作者:吕丽华;张亦心;张玉;田慧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羊水指数对足月引产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2年1~6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因羊水过少住院、胎膜完整、宫颈评分>6分的196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8例,研究组羊水指数<5cm,对照组羊水指数5~8 cm.两组患者行人工破膜计划分娩,比较两组胎儿窘迫发生率、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无痛分娩率、Apgar评分<7分(1 min和5 min)、NICU转入率.结果:研究组患者胎儿窘迫率、剖宫产率、Apgar评分1 min<7分的比例要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和对照组在阴道助产率、无痛分娩率、Apgar评分5 min<7分的比例、NICU转入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0.05).结论:足月羊水过少引产会增加因胎儿窘迫而引起的剖宫产.
作者:王海涛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不同流产方式和次数对再次妊娠分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 2013年7月入住武汉市第五医院的10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其中50例孕妇有人工流产史,50例孕妇有药物流产史.比较两组孕妇再次妊娠结局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人工流产史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剖宫产、新生儿低血糖、胎儿窒息及胎儿畸形发生率(26.00%、18.00%、30.00%、24.00%、26.00%及44.00%)均显著高于药物流产史组(12.00%、8.00%、12.00%、10.00%、8.00%及16.00%);两组流产≥2次孕妇胎盘异常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流产1次的孕妇(P<0.05).结论:有人工流产史以及流产次数≥2次对再次妊娠结局及分娩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应积极做好避孕工作并尽量减少计划外妊娠.
作者:邓梅先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了解燃煤污染型地氟病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地氟病知识的相关性.方法: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古蔺县2 385名初中和高中生进行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MHI-60)和地氟病知识问卷调查.结果:2 385名中学生地氟病知识的平均得分为(5.14±2.15)分,及格率为50.0%;MMHI-60量表总得分的平均分为(1.95±0.51)分,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41.0%.除强迫和适应不良两个因子外,不同特征调查对象的MMHI-60得分与地氟病知识得分基本上呈负相关.结论:建议根据实施主体以及受众的性别、年级等特点制定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策略,以促进中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作者:刘娅;赖晋锋;陈君程;陈建国;王崇林;叶运莉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引导小卵泡穿刺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基础内分泌、窦卵泡数目以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对克罗米芬(CC)或促性腺激素(Gn)促排无反应,或发生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PCOS不孕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在尿促性腺激素(HMG)促排卵的同时于月经分泌期行超声引导下小卵泡穿刺;对照组只进行HMG促排卵,连续处理3个月.观察两组基础内分泌和窦卵泡数目的改变,比较两组的妊娠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实验组治疗1、2、3个月后平均黄体生成素(LH)/基础血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和睾酮(T)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SH水平较治疗前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卵巢体积和窦卵泡数目均明显减少(P<0.05),OHSS发生率明显降低,累计妊娠率显著提高,而对照组前后对比变化不显著(P>0.05).卵泡穿刺后,实验组生殖激素FS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H、T、E2水平及LH/FSH、平均卵巢体积和窦卵泡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引导下小卵泡穿刺治疗能改善PCOS患者生殖基础的紊乱状态,治疗排卵障碍,并增加自然怀孕的几率.
作者:刘宏改;王芳 刊期: 2014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