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笛;孔凡立;张震
目的:考察早期Vojta疗法联合综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损伤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择脑损伤综合征患儿103例,年龄0~1岁,随机分为Vojta疗法组48例和Vojta疗法联合综合康复训练组55例.结果: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两个组别的盖塞尔智力量表中适应性、大运动能力、精细运动、语言和个人社交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和3个月两个组别的盖塞尔智力量表中5项指标评分显著增加(P<0.05),与Vojta疗法组相比,Vojta疗法联合综合康复训练组治疗3个月的适应性和大运动能力改善一致(P>0.05),精细运动、语言和个人社交改善显著(P<0.05).结论:早期Vojta疗法联合综合康复训练对小儿脑损伤综合征的效果确切,不仅促进运动的发育,还可以促进社交、社会适应能力、语言的全面发展,为患儿走向社会奠定良好基础,但仍需要持续治疗.
作者:张敏;黄澜;梁玉清;郑春丽;杨淑梅;郭建玉;王秀清;凌岩;马燃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研究孕中期乙型肝炎孕妇血清白细胞介素-21(IL-21)、甲胎蛋白(AFP)水平变化及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PCR检测69例乙型肝炎孕妇HBV DNA并分组,HBV DNA< 103 copies/ml为A组,103 copies/ml≤HBV DNA< 106 copies/ml为B组,HBV DNA≥106 copies/ml为C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L-21,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AFP,并与3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比较.结果:B、C组血清IL-21水平高于A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清AFP水平高于对照组和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血清AFP水平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型肝炎孕妇组血清IL-21与AFP呈正相关(P<0.05).结论:乙型肝炎孕妇血清IL-21与肝脏炎症密切相关,可能参与机体免疫应答,且与AFP有一定相关性,联合检测血清IL-21和AFP的表达可减少乙型肝炎对孕妇产前筛查结果的影响.
作者:轩维清;何亚萍;杜潘艳;高翠红;许林骥;刘娜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应用炔雌醇醋酸环丙孕酮(达英-35)后不同时间间隔促排卵治疗对卵泡生长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2 ~12月在济南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PCOS不孕患者60例,随机分为短间隔组和长间隔组,每组30例.短间隔组:停用达英-35月经来潮后即应用来曲唑促排卵;长间隔组:停用达英-35撤药出血后,间隔1个自然月经周期,对于≥35天月经未来潮的患者应用黄体酮撤药出血,再应用来曲唑促排卵.结果:长间隔组有28个周期排卵,5例临床妊娠,临床妊娠率16.67%;短间隔组有29个周期出现排卵,1例临床妊娠,临床妊娠率3.33%.两组妊娠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达英-35后无论是直接促排卵还是间隔1个自然月经周期启动促排卵对优势卵泡产生及妊娠率无影响.
作者:张菱;陈儒新;王建业;张亚杰;郭锐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分析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4 352例,其中医院内感染患儿共358例.对院内感染患儿进行血清病检测及免疫荧光法检测,且将患儿所取的痰液标本制成悬液标本,取菌液接种于哥伦比亚选择性培养液,置CO2培养箱培养.结果:358例患儿中,病毒感染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病原菌,占77.09% (P >0.05).患儿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居多,有115例,其次为副流感病毒25例和人类偏肺病毒23例,真菌感染的相对较少.年龄分布相对均匀,呼吸道合胞病毒及细菌者总体小于平均中位年龄,其他病毒及真菌、支原体、衣原体大于平均中位年龄.呼吸道合胞病毒冬季的感染率较高,病毒的感染整体上春秋的发病率略高于其他季节,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感染,随季节的变化,差异不明显,整体发病情况,冬季略高于其他季节.季节因素、病情因素、遗传因素、自身因素是患儿患毛细支气管炎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院内感染要特别注意患儿在院的卫生,包括奶瓶、衣物的清洗,尽量少接触高传染源.对于病毒的季节和患儿的年龄也要特别留意.
作者:凌如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调查了解苯丙酮尿症(PKU)患儿家长对于疾病相关信息来源和使用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108例PKU患儿家长对疾病相关信息获取来源和使用情况.结果:94.44%家长对于PKU相关知识渴望知道和了解,5.56%家长对PKU相关知识不想知道或者持无所谓态度.绝大多数家长PKU相关知识是通过医务人员和新筛中心的宣传材料获得,通过报纸杂志及广播电视获得的仅占21.30%,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家长占51.85%.家长对获取的相关知识信任度显示,医务人员和新筛中心的官方宣传材料获得了家长100.00%的绝对信任,家长对网络获取知识的信任度为58.33%.结论:PKU患儿家长迫切需要疾病的相关知识,医务人员和新筛中心的官方宣传材料获得了家长的绝对信任.健康教育方式和内容的选择是PKU治疗及预防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为有效地开展PKU的治疗和预防,应注意提高医务人员健康教育意识及职责.
作者:万立新;张雯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引导小卵泡穿刺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基础内分泌、窦卵泡数目以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对克罗米芬(CC)或促性腺激素(Gn)促排无反应,或发生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PCOS不孕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在尿促性腺激素(HMG)促排卵的同时于月经分泌期行超声引导下小卵泡穿刺;对照组只进行HMG促排卵,连续处理3个月.观察两组基础内分泌和窦卵泡数目的改变,比较两组的妊娠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实验组治疗1、2、3个月后平均黄体生成素(LH)/基础血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和睾酮(T)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SH水平较治疗前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卵巢体积和窦卵泡数目均明显减少(P<0.05),OHSS发生率明显降低,累计妊娠率显著提高,而对照组前后对比变化不显著(P>0.05).卵泡穿刺后,实验组生殖激素FS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H、T、E2水平及LH/FSH、平均卵巢体积和窦卵泡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引导下小卵泡穿刺治疗能改善PCOS患者生殖基础的紊乱状态,治疗排卵障碍,并增加自然怀孕的几率.
作者:刘宏改;王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剖宫产术前应用盐酸戊乙奎醚对胎儿及产妇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择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剖宫产术随机分为阿托品(A组)和盐酸戊乙奎醚组(C组)各100例,C组术前肌注盐酸戊乙奎醚0.5mg,A组术前肌注阿托品0.5 mg.观察两组HR、收缩压(SBP)、心脏每搏输出量(SV)、心排血指数(CI),口干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寒战及新生儿l和5 min Apgar评分.结果:A组给药后HR、SBP、SV、CI明显高于给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各时点SBP均较给药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在正常范围内;C组给药后HR、SV、CI与给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42例寒战反应,C组无寒战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给药后VAS评分、新生儿1和5 min 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可安全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术前用药.
作者:杨明;杨岩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了解长春市小儿轮状病毒腹泻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在长春市儿童医院收集5岁以下住院腹泻患儿粪便标本和临床资料,对粪便标本采用ELISA方法进行轮状病毒检测,用反转录PCR方法进行G血清型和P基因型分析.结果:长春市2005~ 2013年小儿腹泻轮状病毒阳性检出率为53.33% (2098/3934),2005~ 2010年逐年下降,2011年开始上升;轮状病毒性腹泻每年10月到次年2月为感染高发季节;轮状病毒感染以G3型为主(51.83%)是流行优势株,但G3型呈下降趋势,G9型有上升趋势;P血清型以P[8]型为主;发病年龄97.54%集中在0~24月龄婴幼儿,高发年龄段为7~ 12月龄婴儿,男∶女为1.83∶1;主要临床表现是腹泻、呕吐和发热.结论:轮状病毒是长春市小儿腹泻的主要病原,G分类是G3型,P分类是P[8]型,并且呈现超常多样性.长期监测轮状病毒性腹泻病原变化对于预防病毒性腹泻和疫苗研发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承训;孙利伟;黎伟明;杨显达;刘娜;方肇寅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腔内三维超声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237例因不孕症拟诊宫腔占位或内膜不均者分别行腔内二维超声(2D-TVS)及腔内三维超声(3D-TVS)检查,诊断结果分为5个等级,并与宫腔镜检查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比较2D-TVS及3D-TVS对子宫内膜息肉检出的准确率,分析患者声像图特征和子宫内膜息肉的关系.结果:腔内三维超声ROC曲线下面积为0.918,二维超声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6,两者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3.436,P<0.05).结论:3D-TVS能够准确、直观、立体地显示子宫内膜息肉的空间结构,是一种可靠的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影像学方法.
作者:周莹;夏飞;顾欣贤;庄燕燕;茅彩萍;仝瑞青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滇西少数民族留守儿童家庭功能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大理白族自治州少数民族留守儿童978名,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获得有效问卷950份.分析各少数民族留守儿童家庭功能、应对方式的差异和相关性.结果:白族留守儿童在沟通、情感反应和情感介入因子上的得分均显著低于彝族和回族留守儿童,积极应对得分则显著高于彝族和回族留守儿童,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少数民族留守儿童家庭功能各因子与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均显著相关(P<0.01),家庭功能因子中的沟通、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能显著预测留守儿童的积极应对表现,家庭功能因子中的角色和问题解决能显著预测留守儿童的消极应对表现.结论:促进少数民族留守儿童家庭功能的发展有助于其形成积极的应对方式.
作者:董泽松;李孝川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分析慢性盆腔痛的病因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慢性盆腔痛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包括病史、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诊治方法等.结果:手术确诊93例占73.23%,非手术确诊34例占26.77%.其中盆腔炎性疾病39例占30.71%,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34例占26.77%,手术因素30例占23.62%,盆腔淤血综合征13例占10.24%,生殖系统肿瘤4例占3.15%,节育环异位3例占2.36%,外科疾病3例占2.36%,抑郁症1例占0.79%.结论:慢性盆腔痛病因主要为妇科疾病,包括盆腔炎性疾病、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手术因素及盆腔淤血综合征等;手术探查及多科合作对明确病因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曾改鸿;何锋云;蓝婉蓉;黄春红;何丽敏;王晓晖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溴隐亭结合内消瘰疬丸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乳腺增生病患者2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逍遥丸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溴隐亭结合内消瘰疬丸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临床复发率、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及生殖激素水平等.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临床复发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及生殖激素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溴隐亭结合内消瘰疬丸治疗乳腺增生病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激素水平,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复发风险.
作者:魏笛;孔凡立;张震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调查孕妇孕期焦虑、抑郁和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将419名孕妇早孕期采用《早孕心境调查表》,填写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情绪量表(HAD量表);产后采用《产妇心境调查表》,填写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结果:孕妇孕期焦虑发生率为3.3%,抑郁发生率为4.5%;产后抑郁发生率为3.1%.单因素分析显示,孕期焦虑和孕期抑郁与产后抑郁显著相关(P <0.000 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期焦虑是产后抑郁的主要危险因素.早孕反应重、人际关系差、居住地条件不满意是孕期焦虑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或饮酒习惯、孕期有饮食偏好、不知道孕期适当运动的好处、丈夫对本次怀孕不高兴、性格内向是孕期抑郁的主要危险因素;除孕期焦虑外,非独生子女、对本次怀孕不高兴、产后饮食不满意、人际关系差是产后抑郁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从孕早期关注孕妇的心理状态,及早发现孕产期不良心理状态,及时干预,促进孕产妇心理健康.
作者:何萍;黄迎;陆敏;黄荔红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了解鹿泉市孕产妇对孕期体重的认知及参与体重管理情况,为临床开展孕期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2012年6~8月期间,在我院产科住院的359位孕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孕期体重相关知识,行为及健康教育需求.结果:①孕产妇对孕期体重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但普遍缺乏参与孕期体重管理的观念和有效行为,体重控制不理想.②对孕期营养摄入及新生儿体重相关知识需求强烈.结论:医护人员应帮助孕产妇建立主动参与孕期体重管理的观念和信心,指导孕期营养、饮食及运动,有针对性地做好孕期健康教育.
作者:刘英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低白蛋白血症与妊娠肺结核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妊娠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选择70例正常妊娠的女性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孕妇人血白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人血白蛋白水平在妊娠中晚期均低于对照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低白蛋白血症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妊娠肺结核中晚期人血白蛋白的水平低于正常妊娠孕妇的水平,提示低白蛋白血症与妊娠肺结核可能存在某种关联,及时纠正低白蛋白血症对提高妊娠肺结核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羽;陈先丹;肖慈进;冉燕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了解武陵山区农村妇女慢性病患病状况及与生命质量关系,为武陵山区农村妇女慢性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使用自制调查表和WHOQOL-BREF量表对武陵山区1 521名农村妇女进行调查.结果:患慢性病者537例,占调查总人数的35.3%;患病比例高的是骨关节病,占23.1%;慢性病的患病与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参加体育锻炼程度、睡眠状况及是否定期体检有关(P<0.01);患慢性病的农村妇女生命质量各领域得分均低于未患慢性病者(P<0.001);患病数量越多,生命质量各领域得分越低(P<0.001);不同类型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各领域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武陵山区农村妇女慢性病患病率高;慢性病降低了妇女生命质量;糖尿病、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对生命质量的影响大.②加强慢性病的防治是改善武陵山区农村妇女生命质量的重要途径.
作者:欧廷政;罗雪梅;吴高峰;杜建林;袁源;高思;石阳升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分析绝经后老年乳腺癌患者治疗特点,观察内分泌治疗效果及骨密度.方法:选择2000年9月~ 2006年9月在该院确诊的雌激素受体阳性的153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年龄分为3组:50~59岁组;60 ~69岁组;≥70岁组.全部患者口服来曲唑2.5 mg/d,部分患者手术及放化疗,观察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单纯内分泌治疗肿瘤反应及骨密度.结果:绝经后≥70岁组患者单独内分泌治疗具有显著疗效,临床获益率为80.0%.≥70岁组患者骨密度降低(T-score=-2.93),对比50~ 59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发生率高(12.0%).结论:内分泌治疗可作为绝经后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随着年龄增长芳香化酶抑制剂造成的骨密度降低越来越严重,骨折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作者:刘伯红;李喜东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运用M型超声心动图检测先天性心脏病(CHD)患者的室间隔(IVS)运动M型曲线,探索一种无创评估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肺血管阻力(PVR)和平均肺动脉压(PAMP)的新方法.方法:在M型超声心动图中将IVS在舒张末紧邻快速收缩期前向运动的低边缘定义为基线,将收缩期早期距离基线的大前向位移定义为a,将舒张早期距离基线的大后向位移定义为b,计算a/b值.经心导管检查并记录肺动脉收缩压(PASP)、舒张压(PADP)、平均压(PAMP)、肺小动脉嵌压(PAWP),计算肺血流量(QP)以及PVR.定义PAMP≥25 mmHg患者为A组,<25 mmHg患者为B组,比较分析两组a/b值以及其他超声心动图参数.结果:A组患者a/b值为1.99 ±0.8,B组患者a/b值为0.57±0.3,A组患者a/b值明显>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Ds)、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缩短率(LVFS)值近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CHD患者a/b值与PVR呈正相关(r=0.804,P<0.01),a/b值与PAMP也呈正相关(r=0.783,P<0.01);通过ROC曲线确定a/b值的临床诊断临界点为0.93(敏感性90.9%,特异性96.6%).结论:根据室间隔运动M型曲线计算a/b值可以快速且无创地评估CHD患者的PVR和PAMP,在CHD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上具有实际意义.
作者:李宏伟;高一群;张立春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小儿急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190例急性中耳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40例应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对照组50例应用苯酚滴耳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在24h病情减轻情况中,耳痛症状、鼓膜充血情况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天后病情消失情况中,耳痛症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鼓膜充血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7天后、再不予治疗观察10天后鼓室积液情况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局部应用治疗小儿急性中耳炎时对于减轻耳痛、鼓膜充血及减少鼓室积液形成明显优于常规苯酚滴耳剂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进东;孙静涛;张再兴;赵兵;张东香;张莉;刘蕊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研究分析低分子肝素钙(LMWH)改善妊娠晚期血钙、纤维蛋白(FIB)、D-二聚体水平与产后出血的关系.方法:对血FIB> 5.0 g/L、D-二聚体>3.0 mg/L有产科高危因素患者3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应用LMWH 0.4 ml腹壁皮下注射,每天1次,连续6天,1周复查血FIB、D-二聚体、钙离子水平;另1组30例为未治疗组,FIB> 5.0 g/L、D-二聚体> 3.0 mg/L.结果:妊娠晚期血钙较未孕妇女低,FIB、D-二聚体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产科并发症患者应用LMWH后血钙上升,FIB、D-二聚体水平明显下降(P<0.01),产后出血量明显减低,产后出血及难治性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下降,与未用药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MWH可使妊娠晚期钙水平升高,FIB、D-二聚体水平降低,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预防难治性产后出血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文华;葛军;李娜;冯莉;郭想 刊期: 2014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