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研究

邹冬冬;管晓丽;洪梅;温艳丽;赵楠;冷宗祥;刘颖;沈玮

关键词:妊娠, 甲状腺功能减退, 妊娠结局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间甲状腺功能减退与各种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来医院进行妊娠常规检查及随访的妇女,采用微粒子酶联免疫检测法(MEIA)测定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采用过氧乙酸四甲基联苯胺氧化显色法测定尿碘水平.根据检验结果分为甲功正常组和甲功减退组,甲功减退组分为临床甲减组、亚临床甲减组、低甲状腺素血症组,各组再分成治疗组与未治疗组.随访妊娠结局(胎膜早破、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生长受限、巨大儿、早产),比较各组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病率.结果:甲功正常与甲减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妊娠结局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减治疗组与甲减未治疗组间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功正常与亚甲减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甲减孕妇治疗组与未治疗组间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功正常与低T4血症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有低T4血症孕妇治疗组与未治疗组间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减是妊娠妇女的常见病,不仅与产科并发症相关,而且还影响胎儿神经智力发育.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无水酒精宫腔内注射治疗围绝经期出血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无水酒精宫腔内注射抑制子宫内膜生长、控制子宫异常出血的可行性.方法: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如是否绝育、子宫大小,用不同的方法将无水酒精5~ 10 ml注入宫腔,保留20 ~ 30 min使之与子宫内膜充分接触,治疗1~2次即可.结果:无水酒精可使子宫内膜坏死、基底层腺体减少甚至消失,对性激素失去反应,使出血减少.治疗显效率85.71%,有效率10.32%,无效3.97%.结论:无水酒精宫腔注射治疗围绝经期出血有显著疗效,创伤小,对内分泌无干扰,符合微创手术发展潮流.可起到药物性子宫内膜切除作用.

    作者:宋伟奇;禹彬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研究

    目的:探讨妊娠期间甲状腺功能减退与各种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来医院进行妊娠常规检查及随访的妇女,采用微粒子酶联免疫检测法(MEIA)测定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采用过氧乙酸四甲基联苯胺氧化显色法测定尿碘水平.根据检验结果分为甲功正常组和甲功减退组,甲功减退组分为临床甲减组、亚临床甲减组、低甲状腺素血症组,各组再分成治疗组与未治疗组.随访妊娠结局(胎膜早破、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生长受限、巨大儿、早产),比较各组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病率.结果:甲功正常与甲减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妊娠结局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减治疗组与甲减未治疗组间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功正常与亚甲减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甲减孕妇治疗组与未治疗组间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功正常与低T4血症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有低T4血症孕妇治疗组与未治疗组间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减是妊娠妇女的常见病,不仅与产科并发症相关,而且还影响胎儿神经智力发育.

    作者:邹冬冬;管晓丽;洪梅;温艳丽;赵楠;冷宗祥;刘颖;沈玮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剖宫产间断关闭腹膜与紧密闭合腹膜腹腔粘连情况二次探查研究

    目的:探讨剖宫产间断关闭腹膜与紧密闭合腹膜盆腹腔粘连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二次剖宫产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首次剖宫产间断闭合腹膜为观察组;首次剖宫产紧密闭合腹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二次开腹手术腹腔粘连情况、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结果:腹腔粘连发生率对照组(52.50%)明显大于观察组(32.61%);术中出血量观察组[(259±17) ml]明显少于对照组[(358±28) ml];手术时间观察组[(28.9±3.5) min]短于对照组[(35.1±8.4) 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剖宫产间断关闭腹膜可以减少盆腹腔脏器粘连,节约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

    作者:吕祺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M型超声心动图评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肺血管阻力和平均肺动脉压

    目的:运用M型超声心动图检测先天性心脏病(CHD)患者的室间隔(IVS)运动M型曲线,探索一种无创评估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肺血管阻力(PVR)和平均肺动脉压(PAMP)的新方法.方法:在M型超声心动图中将IVS在舒张末紧邻快速收缩期前向运动的低边缘定义为基线,将收缩期早期距离基线的大前向位移定义为a,将舒张早期距离基线的大后向位移定义为b,计算a/b值.经心导管检查并记录肺动脉收缩压(PASP)、舒张压(PADP)、平均压(PAMP)、肺小动脉嵌压(PAWP),计算肺血流量(QP)以及PVR.定义PAMP≥25 mmHg患者为A组,<25 mmHg患者为B组,比较分析两组a/b值以及其他超声心动图参数.结果:A组患者a/b值为1.99 ±0.8,B组患者a/b值为0.57±0.3,A组患者a/b值明显>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Ds)、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缩短率(LVFS)值近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CHD患者a/b值与PVR呈正相关(r=0.804,P<0.01),a/b值与PAMP也呈正相关(r=0.783,P<0.01);通过ROC曲线确定a/b值的临床诊断临界点为0.93(敏感性90.9%,特异性96.6%).结论:根据室间隔运动M型曲线计算a/b值可以快速且无创地评估CHD患者的PVR和PAMP,在CHD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上具有实际意义.

    作者:李宏伟;高一群;张立春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苯丙酮尿症患儿家长相关信息来源和使用情况调查

    目的:调查了解苯丙酮尿症(PKU)患儿家长对于疾病相关信息来源和使用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108例PKU患儿家长对疾病相关信息获取来源和使用情况.结果:94.44%家长对于PKU相关知识渴望知道和了解,5.56%家长对PKU相关知识不想知道或者持无所谓态度.绝大多数家长PKU相关知识是通过医务人员和新筛中心的宣传材料获得,通过报纸杂志及广播电视获得的仅占21.30%,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家长占51.85%.家长对获取的相关知识信任度显示,医务人员和新筛中心的官方宣传材料获得了家长100.00%的绝对信任,家长对网络获取知识的信任度为58.33%.结论:PKU患儿家长迫切需要疾病的相关知识,医务人员和新筛中心的官方宣传材料获得了家长的绝对信任.健康教育方式和内容的选择是PKU治疗及预防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为有效地开展PKU的治疗和预防,应注意提高医务人员健康教育意识及职责.

    作者:万立新;张雯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分析

    目的:分析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4 352例,其中医院内感染患儿共358例.对院内感染患儿进行血清病检测及免疫荧光法检测,且将患儿所取的痰液标本制成悬液标本,取菌液接种于哥伦比亚选择性培养液,置CO2培养箱培养.结果:358例患儿中,病毒感染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病原菌,占77.09% (P >0.05).患儿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居多,有115例,其次为副流感病毒25例和人类偏肺病毒23例,真菌感染的相对较少.年龄分布相对均匀,呼吸道合胞病毒及细菌者总体小于平均中位年龄,其他病毒及真菌、支原体、衣原体大于平均中位年龄.呼吸道合胞病毒冬季的感染率较高,病毒的感染整体上春秋的发病率略高于其他季节,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感染,随季节的变化,差异不明显,整体发病情况,冬季略高于其他季节.季节因素、病情因素、遗传因素、自身因素是患儿患毛细支气管炎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院内感染要特别注意患儿在院的卫生,包括奶瓶、衣物的清洗,尽量少接触高传染源.对于病毒的季节和患儿的年龄也要特别留意.

    作者:凌如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应用避孕药后不同间隔促排卵对卵泡生长的影响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应用炔雌醇醋酸环丙孕酮(达英-35)后不同时间间隔促排卵治疗对卵泡生长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2 ~12月在济南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PCOS不孕患者60例,随机分为短间隔组和长间隔组,每组30例.短间隔组:停用达英-35月经来潮后即应用来曲唑促排卵;长间隔组:停用达英-35撤药出血后,间隔1个自然月经周期,对于≥35天月经未来潮的患者应用黄体酮撤药出血,再应用来曲唑促排卵.结果:长间隔组有28个周期排卵,5例临床妊娠,临床妊娠率16.67%;短间隔组有29个周期出现排卵,1例临床妊娠,临床妊娠率3.33%.两组妊娠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达英-35后无论是直接促排卵还是间隔1个自然月经周期启动促排卵对优势卵泡产生及妊娠率无影响.

    作者:张菱;陈儒新;王建业;张亚杰;郭锐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419名孕妇孕期和产后心理状态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调查孕妇孕期焦虑、抑郁和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将419名孕妇早孕期采用《早孕心境调查表》,填写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情绪量表(HAD量表);产后采用《产妇心境调查表》,填写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结果:孕妇孕期焦虑发生率为3.3%,抑郁发生率为4.5%;产后抑郁发生率为3.1%.单因素分析显示,孕期焦虑和孕期抑郁与产后抑郁显著相关(P <0.000 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期焦虑是产后抑郁的主要危险因素.早孕反应重、人际关系差、居住地条件不满意是孕期焦虑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或饮酒习惯、孕期有饮食偏好、不知道孕期适当运动的好处、丈夫对本次怀孕不高兴、性格内向是孕期抑郁的主要危险因素;除孕期焦虑外,非独生子女、对本次怀孕不高兴、产后饮食不满意、人际关系差是产后抑郁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从孕早期关注孕妇的心理状态,及早发现孕产期不良心理状态,及时干预,促进孕产妇心理健康.

    作者:何萍;黄迎;陆敏;黄荔红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IL-21、AFP在孕中期乙型肝炎孕妇血清的表达研究

    目的:研究孕中期乙型肝炎孕妇血清白细胞介素-21(IL-21)、甲胎蛋白(AFP)水平变化及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PCR检测69例乙型肝炎孕妇HBV DNA并分组,HBV DNA< 103 copies/ml为A组,103 copies/ml≤HBV DNA< 106 copies/ml为B组,HBV DNA≥106 copies/ml为C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L-21,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AFP,并与3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比较.结果:B、C组血清IL-21水平高于A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清AFP水平高于对照组和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血清AFP水平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型肝炎孕妇组血清IL-21与AFP呈正相关(P<0.05).结论:乙型肝炎孕妇血清IL-21与肝脏炎症密切相关,可能参与机体免疫应答,且与AFP有一定相关性,联合检测血清IL-21和AFP的表达可减少乙型肝炎对孕妇产前筛查结果的影响.

    作者:轩维清;何亚萍;杜潘艳;高翠红;许林骥;刘娜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鹿泉市孕产妇对孕期体重认知行为的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

    目的:了解鹿泉市孕产妇对孕期体重的认知及参与体重管理情况,为临床开展孕期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2012年6~8月期间,在我院产科住院的359位孕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孕期体重相关知识,行为及健康教育需求.结果:①孕产妇对孕期体重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但普遍缺乏参与孕期体重管理的观念和有效行为,体重控制不理想.②对孕期营养摄入及新生儿体重相关知识需求强烈.结论:医护人员应帮助孕产妇建立主动参与孕期体重管理的观念和信心,指导孕期营养、饮食及运动,有针对性地做好孕期健康教育.

    作者:刘英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价值,为诊断方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PCOS患者12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性激素水平正常女性8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实施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两组患者超声表现及血流动力学结果.结果:PCOS患者卵巢体积相比对照组正常卵巢明显更大[(10.33±2.97) cm3vs (5.62±1.71) cm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泡数目较多,平均(23.55 ±5.35)个;患者间质血流信号主要表现为粗壮条形,在收缩期波峰表现钝缓,且上升比下降速度快;频谱主要表现为高速低阻;相比对照组动脉舒张末期流速(EDV)、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LH/FSH)更高,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更低,以上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PCOS可靠方便,血流动力学变化可作为提升诊断准确率的参考依据.

    作者:孙金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武陵山区农村妇女慢性病患病状况及与生命质量的关系

    目的:了解武陵山区农村妇女慢性病患病状况及与生命质量关系,为武陵山区农村妇女慢性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使用自制调查表和WHOQOL-BREF量表对武陵山区1 521名农村妇女进行调查.结果:患慢性病者537例,占调查总人数的35.3%;患病比例高的是骨关节病,占23.1%;慢性病的患病与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参加体育锻炼程度、睡眠状况及是否定期体检有关(P<0.01);患慢性病的农村妇女生命质量各领域得分均低于未患慢性病者(P<0.001);患病数量越多,生命质量各领域得分越低(P<0.001);不同类型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各领域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武陵山区农村妇女慢性病患病率高;慢性病降低了妇女生命质量;糖尿病、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对生命质量的影响大.②加强慢性病的防治是改善武陵山区农村妇女生命质量的重要途径.

    作者:欧廷政;罗雪梅;吴高峰;杜建林;袁源;高思;石阳升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腔内三维超声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腔内三维超声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237例因不孕症拟诊宫腔占位或内膜不均者分别行腔内二维超声(2D-TVS)及腔内三维超声(3D-TVS)检查,诊断结果分为5个等级,并与宫腔镜检查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比较2D-TVS及3D-TVS对子宫内膜息肉检出的准确率,分析患者声像图特征和子宫内膜息肉的关系.结果:腔内三维超声ROC曲线下面积为0.918,二维超声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6,两者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3.436,P<0.05).结论:3D-TVS能够准确、直观、立体地显示子宫内膜息肉的空间结构,是一种可靠的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影像学方法.

    作者:周莹;夏飞;顾欣贤;庄燕燕;茅彩萍;仝瑞青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孕产期健康教育对剖宫产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孕产妇健康教育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0名在璧山县妇幼保健院接受系统健康教育的孕产妇为观察组,同期200名未参加任何健康教育的孕产妇为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两组产前检查、孕妇学校、孕期营养及胎教、孕期自我监护及筛查等保健知识,正确认识剖宫产分娩的判断等知识,比较两组健康教育知识、分娩结局之间的差异.结果:孕产期健康教育对分娩有重要影响,观察组孕产妇的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产前健康宣教有利于降低社会因素对孕产妇剖宫产率的影响,提高自然分娩率,对保证母婴健康起到了积极作用.

    作者:刘丽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东丰县947名3~5岁儿童乳牙患龋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东丰县3~5岁儿童乳牙患龋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要求,随机抽取东丰县3~5岁儿童947名进行患龋状况调查,并从中抽取371名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 12.0软件包对影响乳牙龋的相关因素进行x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东丰县3~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66.42%,龋均为3.18,充填率为0.365%.患龋率和龋均在性别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父母对氟化物防龋的认识(P <0.001)、开始刷牙年龄(P =0.008)、孩子进食甜食零食的频率(P<0.001)及睡前吃喝(P=0.022)对乳牙龋有显著影响.结论:加强东丰县儿童家长的口腔健康教育和口腔卫生指导,控制儿童日间及睡前进食甜零食的频率,是防治乳牙龋的有效途径.

    作者:张凤兰;程敏;童辉燕;李文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孕妇慢性荨麻疹中医辨证联合葡萄糖酸钙进行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联合葡萄糖酸钙治疗孕妇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门诊就诊的孕妇慢性荨麻疹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葡萄糖酸钙常规治疗,实验组在葡萄糖酸钙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的治疗前后各项症状、体征评分和总积分,IL-2、IL-4水平和治疗2周后的近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各项症状、体征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实验组治疗2周后的各项症状、体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IL-4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IL-2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实验组治疗2周后的IL-4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IL-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治疗2周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7.884 9,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无显著不良反应.结论:中医辨证联合葡萄糖酸钙治疗孕妇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葡萄糖酸钙且安全、可靠.

    作者:许文;周红;冯爱民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3~6岁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症状研究

    目的:了解贵阳市幼儿园3~6岁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症状出现频率,对患儿现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采用美国精神病协会《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DSM-1V)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诊断标准中的症状标准,对所调查的4 489名3~6岁儿童身上出现的症状进行研究.结果:正常儿童与患儿相比,ADHD症状出现情况并不一致,无论是正常儿童还是患儿冲动症状均属出现较少的症状,所有儿童均不易出现组织能力受损表现.结论:3~6岁正常儿童与患儿相比,ADHD症状出现情况不一致,为ADHD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张传杰;艾戎;邓冰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溴隐亭结合内消瘰疬丸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溴隐亭结合内消瘰疬丸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乳腺增生病患者2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逍遥丸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溴隐亭结合内消瘰疬丸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临床复发率、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及生殖激素水平等.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临床复发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及生殖激素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溴隐亭结合内消瘰疬丸治疗乳腺增生病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激素水平,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复发风险.

    作者:魏笛;孔凡立;张震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肺动脉高压新生儿外周血中TNF-α、ANG-1和IL-8细胞因子的变化水平

    目的:探讨肺动脉高压新生儿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血管生成素-1(ANG-1)和白细胞介素-8(IL-8)细胞因子的变化水平与疾病的关系.方法:以临床确诊的42例肺动脉高压患儿为研究对象,与16例正常新生儿进行比较,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TNF-α、ANG-1和IL-8蛋白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TNF-α、ANG-1和IL-8mRNA水平.结果:与健康新生儿相比较,肺动脉高压患儿外周血ANG-1的蛋白含量及ANG-1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TNF-α、IL-8的蛋白含量及TNF-α、IL-8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TNF-α、ANG-1和IL-8参与肺动脉高压的发病过程.

    作者:寒冰;李东梅;白秀梅;马洪喜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喉罩应用于新生儿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麻醉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喉罩应用于新生儿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4月~ 2014年4月腹腔镜下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予以骶管阻滞麻醉联合喉罩,对照组予以骶管阻滞麻醉联合气管插管.对比两组患儿麻醉前后的循环、呼吸参数、通气情况、拔管(喉罩)时间及七氟醚消耗量.对比两组患儿拔管(喉罩)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在插喉罩及拔喉罩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气末CO2分压(PETCO2)和大吸气压(PIP)均低于对照组,氧饱和度(SpO2)则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的气道压、呼吸频率、通气量(VT)和呼气末CO2 (Et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拔除喉罩时间和七氟醚消耗量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拔除喉罩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喉罩应用于新生儿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麻醉的临床效果安全、可靠,同时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磊;陈建妍;向强 刊期: 2014年第23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