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右美托咪定喷鼻用于小儿核磁共振检查镇静效果的观察

齐爽;李龙云;梁枫

关键词:右美托咪定, 小儿, 核磁共振, 镇静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喷鼻用于小儿核磁共振检查镇静效果.方法:选择MRI检查的患儿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水合氯醛组(A组)和右美托嘧啶组(B组).A组患儿以10%水合氯醛50~80 mg/kg灌肠,B组以1.5μg/kg右美托咪定喷鼻.监测并比较两组患儿用药前与用药后的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观察镇静效果,并进行Ramsay镇静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用药后均能完成检查,但B组的镇静效果优于A组且未发生不良反应;A组不能配合给药3例,发生轻度恶心1例.结论:右美托咪定喷鼻用于小儿核磁共振检查镇静时,药物起效快、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127例慢性盆腔痛住院患者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慢性盆腔痛的病因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慢性盆腔痛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包括病史、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诊治方法等.结果:手术确诊93例占73.23%,非手术确诊34例占26.77%.其中盆腔炎性疾病39例占30.71%,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34例占26.77%,手术因素30例占23.62%,盆腔淤血综合征13例占10.24%,生殖系统肿瘤4例占3.15%,节育环异位3例占2.36%,外科疾病3例占2.36%,抑郁症1例占0.79%.结论:慢性盆腔痛病因主要为妇科疾病,包括盆腔炎性疾病、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手术因素及盆腔淤血综合征等;手术探查及多科合作对明确病因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曾改鸿;何锋云;蓝婉蓉;黄春红;何丽敏;王晓晖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滇西少数民族留守儿童家庭功能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目的:探讨滇西少数民族留守儿童家庭功能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大理白族自治州少数民族留守儿童978名,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获得有效问卷950份.分析各少数民族留守儿童家庭功能、应对方式的差异和相关性.结果:白族留守儿童在沟通、情感反应和情感介入因子上的得分均显著低于彝族和回族留守儿童,积极应对得分则显著高于彝族和回族留守儿童,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少数民族留守儿童家庭功能各因子与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均显著相关(P<0.01),家庭功能因子中的沟通、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能显著预测留守儿童的积极应对表现,家庭功能因子中的角色和问题解决能显著预测留守儿童的消极应对表现.结论:促进少数民族留守儿童家庭功能的发展有助于其形成积极的应对方式.

    作者:董泽松;李孝川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苯丙酮尿症患儿家长相关信息来源和使用情况调查

    目的:调查了解苯丙酮尿症(PKU)患儿家长对于疾病相关信息来源和使用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108例PKU患儿家长对疾病相关信息获取来源和使用情况.结果:94.44%家长对于PKU相关知识渴望知道和了解,5.56%家长对PKU相关知识不想知道或者持无所谓态度.绝大多数家长PKU相关知识是通过医务人员和新筛中心的宣传材料获得,通过报纸杂志及广播电视获得的仅占21.30%,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家长占51.85%.家长对获取的相关知识信任度显示,医务人员和新筛中心的官方宣传材料获得了家长100.00%的绝对信任,家长对网络获取知识的信任度为58.33%.结论:PKU患儿家长迫切需要疾病的相关知识,医务人员和新筛中心的官方宣传材料获得了家长的绝对信任.健康教育方式和内容的选择是PKU治疗及预防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为有效地开展PKU的治疗和预防,应注意提高医务人员健康教育意识及职责.

    作者:万立新;张雯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研究

    目的:探讨妊娠期间甲状腺功能减退与各种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来医院进行妊娠常规检查及随访的妇女,采用微粒子酶联免疫检测法(MEIA)测定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采用过氧乙酸四甲基联苯胺氧化显色法测定尿碘水平.根据检验结果分为甲功正常组和甲功减退组,甲功减退组分为临床甲减组、亚临床甲减组、低甲状腺素血症组,各组再分成治疗组与未治疗组.随访妊娠结局(胎膜早破、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生长受限、巨大儿、早产),比较各组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病率.结果:甲功正常与甲减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妊娠结局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减治疗组与甲减未治疗组间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功正常与亚甲减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甲减孕妇治疗组与未治疗组间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功正常与低T4血症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有低T4血症孕妇治疗组与未治疗组间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减是妊娠妇女的常见病,不仅与产科并发症相关,而且还影响胎儿神经智力发育.

    作者:邹冬冬;管晓丽;洪梅;温艳丽;赵楠;冷宗祥;刘颖;沈玮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分析“双C系统”在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的疗效

    目的:分析“双C系统”,即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联合胰岛素泵(CSII)对于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1年1 ~ 10月在内分泌科住院的6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分为两组,实验组采取CGMS联合CSII治疗,对照组予以指血监测联合CSII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组孕妇治疗前及治疗72 h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新生儿脐带血血糖、新生儿1h血糖和新生儿出生后24h的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孕妇治疗72 h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但实验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的新生儿脐带血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新生儿出生后24h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新生儿1h血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C系统”比指血监测联合胰岛素泵控制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效果更好,同时可以有效改善新生儿低血糖,对于妊娠合并糖尿病治疗和新生儿预后改善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苏可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419名孕妇孕期和产后心理状态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调查孕妇孕期焦虑、抑郁和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将419名孕妇早孕期采用《早孕心境调查表》,填写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情绪量表(HAD量表);产后采用《产妇心境调查表》,填写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结果:孕妇孕期焦虑发生率为3.3%,抑郁发生率为4.5%;产后抑郁发生率为3.1%.单因素分析显示,孕期焦虑和孕期抑郁与产后抑郁显著相关(P <0.000 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期焦虑是产后抑郁的主要危险因素.早孕反应重、人际关系差、居住地条件不满意是孕期焦虑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或饮酒习惯、孕期有饮食偏好、不知道孕期适当运动的好处、丈夫对本次怀孕不高兴、性格内向是孕期抑郁的主要危险因素;除孕期焦虑外,非独生子女、对本次怀孕不高兴、产后饮食不满意、人际关系差是产后抑郁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从孕早期关注孕妇的心理状态,及早发现孕产期不良心理状态,及时干预,促进孕产妇心理健康.

    作者:何萍;黄迎;陆敏;黄荔红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低分子肝素钙改善妊娠晚期血钙、FIB、D-二聚体水平预防产后出血的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低分子肝素钙(LMWH)改善妊娠晚期血钙、纤维蛋白(FIB)、D-二聚体水平与产后出血的关系.方法:对血FIB> 5.0 g/L、D-二聚体>3.0 mg/L有产科高危因素患者3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应用LMWH 0.4 ml腹壁皮下注射,每天1次,连续6天,1周复查血FIB、D-二聚体、钙离子水平;另1组30例为未治疗组,FIB> 5.0 g/L、D-二聚体> 3.0 mg/L.结果:妊娠晚期血钙较未孕妇女低,FIB、D-二聚体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产科并发症患者应用LMWH后血钙上升,FIB、D-二聚体水平明显下降(P<0.01),产后出血量明显减低,产后出血及难治性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下降,与未用药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MWH可使妊娠晚期钙水平升高,FIB、D-二聚体水平降低,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预防难治性产后出血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文华;葛军;李娜;冯莉;郭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左心功能评价技术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左心功能中的评价方法价值.方法:选择先天性心脏病患儿55例,其中VSD 21例,ASD 23例,PDA 11例,所有患儿术前均进行DSCT和3D-STI检查.DSCT检查计算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在左心室收缩末期测量左心房前后径,在左心室舒张末期测量左心室左右径和主肺动脉内径.3D-STI检查计算出左心室整体纵向收缩峰值应变(LVGLS)、左心室整体环向收缩峰值应变(LVGCS)、左心室整体径向收缩峰值应变(LVGRS)、左心室LVEDV、左心室LVESV、左心室LVEF,在左心室收缩末期测量左心房前后径,在左心室舒张末期测量左心室左右径和主肺动脉内径.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在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左心功能指标的数据一致性,比较3D-STI左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两种检查方法在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左心功能的评价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STI左心功能LVGLS、LVGCS和LVGRS与LVEF有较高的相关性.结论:双源CT在评价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左心功能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义;梁国欣;赵旭伟;关淑芬;李冬梅;高雪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3~6岁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症状研究

    目的:了解贵阳市幼儿园3~6岁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症状出现频率,对患儿现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采用美国精神病协会《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DSM-1V)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诊断标准中的症状标准,对所调查的4 489名3~6岁儿童身上出现的症状进行研究.结果:正常儿童与患儿相比,ADHD症状出现情况并不一致,无论是正常儿童还是患儿冲动症状均属出现较少的症状,所有儿童均不易出现组织能力受损表现.结论:3~6岁正常儿童与患儿相比,ADHD症状出现情况不一致,为ADHD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张传杰;艾戎;邓冰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神经节苷脂钠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钙、NO、NSE、S100B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监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清钙、NO、NSE、S100B的水平变化,进一步采用神经节苷脂钠干预,证实神经节苷脂钠在新生儿HIE治疗中临床应用价值及前景.方法:设对照组为非HIE患儿(无窒息、无重度感染),并依次设常规治疗组和神经节苷脂钠治疗组,采用偶氮砷终点法、硝酸还原酶法及化学放光免疫法对生后7天及不同程度HIE患儿进行血清钙、NO、NSE、S100B水平检测.结果:新生儿HIE组血清钙较对照组降低,NSE和S100B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轻度组相比,中、重度HIE组血清钙含量降低,血清NO、NSE和S100B含量增高,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神经节苷脂钠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相比,神经节苷脂钠治疗后,HIE新生儿血清钙、NO、NSE和S100B较常规治疗组浓度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NO、NSE和S100B水平在HIE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其水平的增高与该病的严重程度相关,可作为早期辅助诊断HIE及判定病情严重程度的可靠指标;神经节苷脂钠可降低HIE所致的脑细胞损伤,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及应用前景.

    作者:刘笑梦;杨慧敏;李杏梅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价值,为诊断方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PCOS患者12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性激素水平正常女性8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实施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两组患者超声表现及血流动力学结果.结果:PCOS患者卵巢体积相比对照组正常卵巢明显更大[(10.33±2.97) cm3vs (5.62±1.71) cm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泡数目较多,平均(23.55 ±5.35)个;患者间质血流信号主要表现为粗壮条形,在收缩期波峰表现钝缓,且上升比下降速度快;频谱主要表现为高速低阻;相比对照组动脉舒张末期流速(EDV)、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LH/FSH)更高,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更低,以上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PCOS可靠方便,血流动力学变化可作为提升诊断准确率的参考依据.

    作者:孙金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布地奈德混悬液局部治疗小儿急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小儿急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190例急性中耳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40例应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对照组50例应用苯酚滴耳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在24h病情减轻情况中,耳痛症状、鼓膜充血情况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天后病情消失情况中,耳痛症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鼓膜充血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7天后、再不予治疗观察10天后鼓室积液情况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局部应用治疗小儿急性中耳炎时对于减轻耳痛、鼓膜充血及减少鼓室积液形成明显优于常规苯酚滴耳剂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进东;孙静涛;张再兴;赵兵;张东香;张莉;刘蕊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牙周炎对产妇母婴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妊娠期牙周炎对产妇母婴结局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行口腔检查的90例孕妇(孕32~38周)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查结果分为牙周炎30例,牙龈炎30例以及牙周正常孕妇30例.根据新生儿出生体重分为体重正常组56例和低出生体重组34例,根据分娩孕周分为足月产组62例以及早产儿组28例.采用ELISA法测定孕妇牙龈沟液、唾液及血清中IL-1β,IL-8水平.结果:牙周炎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娩孕周显著小于牙龈炎组及牙周正常组,而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出生率高于牙龈炎组及牙周正常组(P<0.05).牙周炎组牙龈沟液、唾液IL-1β、IL-8水平显著高于牙龈炎及牙周正常组(P<0.05).早产儿组血清中IL-1β、IL-8水平显著高于足月儿组,低出生体重儿血清中IL-1β、IL-8水平显著高于体重出生正常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知,3组龈沟液中IL-1β、IL-8水平与唾液中IL-1β、IL-8水平有统计学相关性(P<0.05),而龈沟液中IL-1β、IL-8水平与血液中IL-1β、IL-8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牙周炎孕妇龈沟液、唾液及血清中IL-1β、IL-8水平升高可能与低出生体重儿及早产儿等不良妊娠结局有关.

    作者:杨维军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新生儿血培养主要病原菌的菌群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病原菌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的菌群分布和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实验室参考.方法:对2011 ~2013年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 737株从新生儿血液标本培养分离出的阳性病原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送检血培养标本10 437份中阳性2 737例,阳性率26.2%.其中革兰阳性菌2 083株(76.1%),革兰阴性菌456株(16.7%),真菌198株(8.7%).血培养结果显示新生儿血培养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且革兰阳性菌药敏显示对常用的青霉素类、头孢类、克林霉素类、磺胺类高水平耐药,耐药率> 80.0%,但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较为敏感,但对常用抗生素包括复合制剂(氨苄西林他唑巴坦)和第四代头孢菌素类均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新生儿科血培养以革兰阳性球菌感染为主,哌拉西林和他唑巴坦为首选抗生素,实验室要定期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张智敏;邱卫强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燃煤污染型地氟病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地氟病知识的关系研究

    目的:了解燃煤污染型地氟病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地氟病知识的相关性.方法: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古蔺县2 385名初中和高中生进行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MHI-60)和地氟病知识问卷调查.结果:2 385名中学生地氟病知识的平均得分为(5.14±2.15)分,及格率为50.0%;MMHI-60量表总得分的平均分为(1.95±0.51)分,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41.0%.除强迫和适应不良两个因子外,不同特征调查对象的MMHI-60得分与地氟病知识得分基本上呈负相关.结论:建议根据实施主体以及受众的性别、年级等特点制定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策略,以促进中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作者:刘娅;赖晋锋;陈君程;陈建国;王崇林;叶运莉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产后抑郁症的发病情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产后抑郁症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和人口学资料问卷,对2010年6月~2013年6月在该院生产的1 243例产妇进行基本情况和抑郁情况调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产后抑郁症的危险因素.结果:产后抑郁症发病率为15.7%.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随着产妇年龄增高,产后抑郁的风险增加(OR:1.13,95% CI:1.06~1.20).与家庭年收入≤8万元、婆媳关系较好、顺产、母乳喂养、新生儿健康情况较好和无抑郁史的产妇相比,家庭年收入>8万元、婆媳关系较差、剖宫产、人工喂养、新生儿健康情况较差和有抑郁史的产妇患产后抑郁的风险较高,OR值和95% CI分别为1.27(1.13~1.41)、1.32 (1.14~1.50)、1.21 (1.12~1.30)、1.10 (1.03~1.17)、1.51(1.38~1.64)和1.62 (1.47~1.1.75).结论:年龄、家庭年收入、婆媳关系、分娩方式、喂养方式、新生儿健康情况和抑郁史是产后抑郁症的独立影响因素.

    作者:汤琼瑶;陈燕娥;李欣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孕妇体脂分布与妊娠期糖尿病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孕妇体脂分布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影响情况.方法:对249例GDM孕妇和10 700名健康孕妇,利用肌肉功能分析系统(Mobility Evaluation System-Mes-01 S20,MES),采用生物电阻抗方法(BIA)检测全身脂肪百分比(body fat percent,BF%)、全身脂肪分布(fat distribution,FD),并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结果:249例GDM孕妇平均年龄(30.0±4.2)岁,10 700例健康孕妇平均年龄(27.5 ±3.8)岁,GDM孕妇组年龄显著高于健康孕妇组(P<0.001).GDM孕妇组不同孕周的BF%、FD、BMI均高于健康孕妇组,方差分析结果F值分别为77.02(P<0.00l)、74.15 (P<0.001)和61.33 (P <0.001).结论:加强孕期营养指导,合理膳食,进行适宜运动,密切监测BMI的增幅,控制孕期体重增长,对预防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洪丽;苏虹;朱怡林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流产后提供避孕服务者对提供避孕服务态度的调查

    目的:了解提供避孕服务者包括计划生育专业技术人员和干部对提供流产后服务的态度、意愿及知识知晓情况,提出落实流产后计划生育咨询和技术服务的建议.方法:选择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黄骅市、阜城县和邯郸市丛台区4个县(区)市,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按照统一标准对计划生育专业技术人员和干部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提供流产后避孕服务者435人,包括计划生育专业技术人员257人,计划生育干部178人,发放调查问卷435份,收回435份.调查显示:提供流产后避孕服务的人员没有经过避孕知识系统培训的213人,认为流产后避孕重要的192人,非常重要的243人;认为提供流产后避孕服务的途径位居前三位的是由妇科和计划生育医生提供的服务、进行面对面咨询和发放宣传资料;愿意为流产后妇女提供的避孕方法位居前三位的是避孕套、宫内节育器及避孕药;认为提供流产后避孕服务目前存在的大困难是流产后妇女不愿接受和提供避孕服务的人员不足.结论:加强提供流产后避孕服务人员的专题培训,提高提供避孕服务人员对流产后避孕重要性的认识,让提供者具备流产后避孕服务意识,更好地为广大流产后妇女提供流产后服务.

    作者:吕丽华;张亦心;张玉;田慧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分析

    目的:分析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4 352例,其中医院内感染患儿共358例.对院内感染患儿进行血清病检测及免疫荧光法检测,且将患儿所取的痰液标本制成悬液标本,取菌液接种于哥伦比亚选择性培养液,置CO2培养箱培养.结果:358例患儿中,病毒感染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病原菌,占77.09% (P >0.05).患儿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居多,有115例,其次为副流感病毒25例和人类偏肺病毒23例,真菌感染的相对较少.年龄分布相对均匀,呼吸道合胞病毒及细菌者总体小于平均中位年龄,其他病毒及真菌、支原体、衣原体大于平均中位年龄.呼吸道合胞病毒冬季的感染率较高,病毒的感染整体上春秋的发病率略高于其他季节,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感染,随季节的变化,差异不明显,整体发病情况,冬季略高于其他季节.季节因素、病情因素、遗传因素、自身因素是患儿患毛细支气管炎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院内感染要特别注意患儿在院的卫生,包括奶瓶、衣物的清洗,尽量少接触高传染源.对于病毒的季节和患儿的年龄也要特别留意.

    作者:凌如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东丰县947名3~5岁儿童乳牙患龋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东丰县3~5岁儿童乳牙患龋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要求,随机抽取东丰县3~5岁儿童947名进行患龋状况调查,并从中抽取371名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 12.0软件包对影响乳牙龋的相关因素进行x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东丰县3~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66.42%,龋均为3.18,充填率为0.365%.患龋率和龋均在性别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父母对氟化物防龋的认识(P <0.001)、开始刷牙年龄(P =0.008)、孩子进食甜食零食的频率(P<0.001)及睡前吃喝(P=0.022)对乳牙龋有显著影响.结论:加强东丰县儿童家长的口腔健康教育和口腔卫生指导,控制儿童日间及睡前进食甜零食的频率,是防治乳牙龋的有效途径.

    作者:张凤兰;程敏;童辉燕;李文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