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康复路径与以专科护士为导向的延续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治疗患者心脏康复的影响

汲海荣

关键词:康复路径, 延续护理,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心脏康复
摘要:目的:对康复路径与以专科护士为导向的延续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心脏康复的影响作探讨.方法:研究中对照组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用常规护理+康复路径+以专科护士为导向的延续护理;将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数据详细整理后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心脏结构指标水平显著改变,治疗依从性、GQOLI-74、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接受康复路径与以专科护士为导向的延续护理干预的效果更佳,对其心脏康复有着积极作用.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华法林治疗瓣膜性心脏病并房颤中抗凝效果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华法林治疗瓣膜性心脏病并房颤中抗凝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科收治的瓣膜性心脏病并房颤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抗凝治疗,观察组给予华法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INR达标时间与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抗凝治疗INR达标时间、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法林治疗瓣膜性心脏病并房颤中抗凝效果可靠,能有效缩短患者抗凝治疗所需时间,降低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作者:陈超;游玲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全程护理对行腹腔热灌注化疗胃癌患者并发症率及护理满意度 影响观察

    目的:探究全程护理对行腹腔热灌注化疗胃癌患者并发症率及护理满意度影响观察.方法:选取76例在我院使用腹腔热灌注化疗法治疗胃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治疗时间的先后,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全程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与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7.89%)低于对照组发病率(26.32%),差异明显,具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89.47%)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68.42%),差异明显,具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腹腔热灌注化疗的胃癌患者使用全程护理,大大降低了并发症发病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患者的治疗,值得临床上使用及推广.

    作者:何晓翠;陈月琴;贾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老年哮喘患者护理中人文关怀的植入与价值探讨

    目的:探究老年哮喘患者护理中人文关怀的植入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84例老年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植入人文关怀,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57%,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哮喘患者护理中植入人文关怀,可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杨飞凤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脑梗死急性期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及价值分析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方案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8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分作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实验组采用中医护理方案,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5.00%,远高于对照组的77.50%,两组患者在护理总有效率中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护理方案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曹媛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紫杉醇新剂型与抗肿瘤的研究

    紫杉醇可促使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终止及使肿瘤细胞凋亡,是一种有效的抗肿瘤化疗药物,然而其有水溶性差和毒性严重的缺点.紫杉醇新剂型能够有效改善药物的溶解性,减轻毒副作用,打破这些应用限制.本文综合叙述了紫杉醇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新剂型研究进展.

    作者:林菲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分析

    目的:对高血压护理效果展开研究.方法:本研究将以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间接受治疗的84例高血压患者为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采取不同的干预手段,对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社会功能、健康状况、情感职能、精力及精神健康评分具有显著的优质,数据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将个性化延续护理运用到高血压患者中可降低患者不良反应,促进患者生存质量水平的提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寇连云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对合理应用中成药的方法与技巧探讨

    目的:探讨合理应用中成药的方法与技巧.方法:将本院收治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依照常规方法给药,观察组开展处方点评活动.结果:观察组不合理用药率为2%、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治疗满意度98%.对照组中成药给药过程中,剂量错误者占比2%、药物不对症者占比4%、配伍不合理占比2%、重复给药占比6%、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治疗满意度74%.结论:开展处方点评活动,有助于降低中成药不合理用药率,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作者:田欣怡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项目管理在医疗废物处置流程中的应用

    目的:对项目管理在医疗废物处置流程中的处置方法与处置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纳入检查范围的医疗机构及相关产生医疗废物的科室记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医疗废物处理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与上次检查工作中相同的科室记为对照组,采用项目管理医疗废物处置流程.对比医疗废物管理工作方面实施项目管理前后的具体差异.结果:观察组各科室全面形成了运送人员专职化、暂存处管理规范化、科室分类收集标准化、运送时间路线固定化的废物管理模式.相比于对照组来说,废物处理检查不合格的情况明显较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医疗废物处置工作中采用项目管理的相关思路,能够显著提升该项工作的规范性水平,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申成武;申静雅;葛文静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儿童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进展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是儿童常见的出血性疾病 ,发病率约 45/10万.主要表现为自发性皮肤粘膜出血、外周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伴有成熟障碍、束臂试验阳性、出血时间延长和血块收缩不良 ,严重者会因颅内出血而危害生命.儿童ITP大多预后良好 ,约20% 的患儿可呈慢性病程 ,2007年 ,ITP国际工作协作组将CITP定义为血小板持续减少超过12个月的患者[1] ,此类患儿疗效较差、病情反复 ,明显影响了患儿的生活质量.国内外众多学者对 CITP治疗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本文对CITP的治疗进行以下综述.

    作者:杨青;宋春艳;李娜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近视性屈光不正与眼底病变

    近视性屈光不正的发病率越来预告,而且患者的发病年龄越来越趋向低龄化,近视性屈光不正带来的其他的眼底病变很难得到控制和治疗,我们必须研究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且对其做出合理的判断.本文就近视性屈光不正与眼底病变进行了研究,首先阐述了近视性屈光不正在我国的发病现状;其次阐述了探讨近视性屈光不正与眼底病变关系的方法;后阐述了近视性屈光不正患者注意事项.

    作者:刘启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他卡西醇软膏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白癜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白癜风患者临床治疗中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他卡西醇软膏取得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医院2015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白癜风患者72例,以数字分组形式,给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方法的36例纳入对照组,联合他卡西醇软膏治疗的36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比较.结果:临床疗效观察对比,治疗有效率观察组97.22%,与对照组83.33%,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8.33%(3/36),与对照组2.78%(1/36),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白癜风患者临床治疗中,在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方法应用基础上,配合他卡西醇软膏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应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推广.

    作者:陈晓玲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了解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接诊的肋骨骨折患者86例作为研究组,研究组患者均接受64排螺旋CT扫描,且应用三维重建技术进行相关数据处理,分析研究组患者的临床诊断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经过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的诊断显示肋骨骨折164根,其中,左侧肋骨骨折84根,右侧肋骨骨折80根;粉碎性骨折11根,错位性骨折63根,凹陷骨折48根,线性骨折42根;MPR、CPR显示骨折153根,SSD显示骨折145根,VR显示骨折129根.结论: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肋骨骨折诊断当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准确的诊断患者的骨折部位、骨折形态,诊断准确率较高,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梁正青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抽取35例作为观察组,另根据配对原则抽取35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口阑尾切除术,观察组采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对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具有显著效果,可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对患者造成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甘馗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对免疫功能正常肺曲霉病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分析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对免疫功能正常肺曲霉病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8年5月呼吸内科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按照检验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血清半乳甘露聚糖实验进行检测,研究组患者使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实验进行检测.对比观察两种不同检测方法对免疫功能正常肺曲霉病的诊断结果以及各项检测指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检验方法下的检验结果发现,研究组患者各项检验指标,包括特异度、敏感度、阴性预测值以及阳性预测值等均显著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检验技术对于免疫功能正常肺曲霉病患者的早期诊断效果较好,同时将半乳甘露聚糖实验以1.0位临界值时,可以显著提高检测结果的阳性预测值和检测敏感度,对于早期诊断的意义重大,值得推广与使用.

    作者:聂文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省级中医药数据中心工作规范研究

    本文围绕省级中医药数据中心运行和管理中的工作重点,阐述了开展省级中医药数据中心工作规范研制的重要意义和目标,论述了省级中医药数据中心工作规范研制的基本原则及主要内容.通过完善顶层设计,规范省级中医药数据中心组织架构、运行机制、项目管理及应急处置等活动内容,形成统一的技术参数,为省级中医药数据中心运行管理提供指导.

    作者:王勇;徐燎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内分泌代谢昼夜变周化研究

    目的:探究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内分泌代谢昼夜变化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6年1月-2018年3月期间从我院选取27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探讨分析,并在同一时期选取1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内分泌代谢昼夜变化情况.结果:在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清醒后,两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所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入睡前,醒后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较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中存在更加有利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内分泌因子.

    作者:周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80例成人呼吸系统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成人呼吸系统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选取80例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成人呼吸系统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本组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结果:本组患者的主要症状均为不同程度的咳嗽,干咳突出,其中伴有低至中度发热患者16例,伴有咽痛患者37例,伴有胸闷胸痛患者22例,肺部出现湿啰音患者21例;初期被诊断为急性咽喉炎、急性支气管炎以及肺炎等的患者,给其给予相应的抗炎治疗后效果一般,但是在对患者进行MP-IgM滴度≥1:160并且被确诊为MP感染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口服或静脉滴注,患者均被治愈,治愈率达到了100%.结论:由MP导致的呼吸系统方面的感染,其病症比较隐匿,容易被延迟诊断,应提高各医疗人员对此种疾病的认识以及临床诊断的准确率,并给予患者规范化的治疗.

    作者:王益莲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对脑出血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并分析其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16例脑出血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58例,采取系统化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2.05±4.54)VS(18.76±4.89)](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34%,对照组为36.21%,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采取系统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升康复效果.

    作者:刘静静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微信延续性教育对食道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在食道癌术后患者中应用微信延续性教育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通过随机法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50例食道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参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开展微信延续性教育,比较且观察参照组和实验组食道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度.结果:实验组食道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评分(90.21±4.54)、健康知识掌握度(83.54±5.23)、护理满意度100%对比参照组相关数据指标,P<0.05,统计学显示组间参比意义.结论:将微信延续性教育应用于食道癌术后患者中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杨玉立;陆红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50例慢性宫颈炎主要症状及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慢性宫颈炎临床主要症状及护理方法.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录的5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资料,对其临床症状进行相关统计,采取一般护理、对症护理、心理护理等针对性方法.于2个月后回访调查,按照痊愈、显效、有效、无效等4个标准,统计护理前后症状变化差异(P<0.05).结果:慢性宫颈炎患者症状为白带增多、疼痛、尿频、排尿困难、月经不调、痛经、盆腔沉重感等.本次50例回访调查,痊愈25例,显效20例,有效4例、无效1例,无效1例患者由于症状严重,延迟护理时间均得到控制.结论:慢性宫颈炎属妇科常见疾病,结合临床症状实施针对性护理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佘子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