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日双
目的:研究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368例、宫颈癌组84例的SCCAg值与患者不同临床分期、分化程度等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SCCAg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早期已有变化,与临床FIGO分期、分化程度、肿瘤体积的增大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结论:SCCAg是宫颈癌的重要临床肿瘤标志物,较高的血清SCCAg值可能意味着肿瘤恶性程度越高,为患者的辅助诊断、病情估计提供全面的指导信息.
作者:甘玉杰;熊小英;罗小婉;符丽华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调查乳腺癌PICC化疗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方法:参考慢性病自我管理研究测量表中的自我管理行为量表,结合乳腺癌PICC化疗患者自我管理特点,制定乳腺癌PICC化疗患者自我管理研究测量表,对90例乳腺癌PICC化疗患者进行调查.结果:乳腺癌PICC化疗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中运动锻炼时间为(208.33±20.451) min/周,认知性症状管理实践得分为(13.19±4.615)分,与医护人员沟通得分为(6.28±1.551)分,自我监测得分为(13.53±4.618)分,适时适量活动得分为(11.72±3.875)分,依从性得分为(8.07±0.897)分,预防静脉炎得分为(9.80±2.084)分,预防导管堵塞得分为(10.26±1.526)分,预防导管感染得分为(15.07±2.010)分.预防导管脱出得分为(22.18±2.713)分,应急处理得分为(5.06±1.221)分.带管时间为1~3个月组患者体能锻炼、认知性症状实践得分、适时适量活动、预防导管堵塞、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预防导管脱出评分高于带管时间<1个月、>3个月组的患者(P<0.05),而带管时间<1个月组患者与医护人员沟通得分高于带管时间1~3个月组、>3个月组患者(P<0.05),带管时间>3个月组的患者应急处理得分高于带管时间<1个月、1~3个月组患者(P<0.05).结论:乳腺癌PICC化疗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需要改善,不同带管时间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中各有弱势项目,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长期的自我管理健康教育,以有助干患者建立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
作者:邢冬婕;单丽霞;李莲静;邢凤梅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调查分析乌鲁木齐市3~6岁维、汉族儿童感统失调的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级整群抽样方法,以“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和自拟问卷调查乌鲁木齐市城区2231例3~6岁智力正常的维、汉族儿童.结果:乌鲁木齐市幼儿的轻、重度感统失调率分别为22.5%和6.8%,总发生率为23.4%,维、汉族幼儿感统失调率轻度和重度分别为21.87%、6.4%和23.15%、7.2%;年龄与民族分布总体无显著性差异,但听觉识别和触觉差异显著(P<0.05);喂养方式、养育态度和母亲文化程度方面维、汉族有显著差异.结论:感统失调的发生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乌鲁木齐市3~6岁维、汉族儿童感统失调率在国内报道中属于中等偏低水平.
作者:文代君;加娜特·马格力特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探讨B超检测妊娠晚期子宫下段厚度的准确性.方法:按照是否有手术史将139例孕妇分为两组,其中88例至少有一次剖宫产史,51例无子宫手术史.全部孕妇均进行剖宫产术前B超及术中子宫下段厚度测量,对比不同组别间B超与术中测量的子宫下段厚度,以及同组间术前B超及术中测量的差别.结果:术前1周内B超测量子宫下段厚度与术中测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无手术史组子宫下段厚度大于有剖宫产史组(P<0.05).3例瘢痕子宫孕妇术前B超未发现异常,术中发现2例子宫下段肌层不全裂开,1例肌层完全裂开.结论:分娩前有剖宫产史者子宫下段厚度薄于无剖宫产史者.分娩前期B超检测情况基本可以反映子宫下段的真实厚度,但并不是阴道试产的准确依据.
作者:周冬;肖梅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提高侵蚀性葡萄胎(侵葡)和绒毛膜癌(绒癌)的早期诊断和治愈率.方法:对2002年1月~2011年3月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3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病例中25例为侵蚀性葡萄胎,11例为绒癌.11例行单纯化疗,19例行联合化疗,6例行化疗加手术治疗.Ⅰ期近期治愈率100.0%,Ⅱ期近期治愈率86.9%,Ⅲ期近期治愈率70.1%.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规范化疗是提高侵葡和绒癌治愈率的关健,必要时应辅以手术治疗.
作者:杨艳梅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调查绝经前后妇女的体成分与绝经年龄、身高及应用维生素D和钙剂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采用1:1配对设计方法,将196例妇女分为绝经期的未用维生素D和钙剂者和用维生素D和钙剂者两组,采用米尺和磅秤测量两组妇女的身高和体重,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两组妇女的骨质疏松值,采用超声骨密度仪检测两组妇女的左侧跟骨的超声速度、骨硬度指数和低骨量.观察两族妇女体内骨密度指标.结果:绝经前后不同年龄组妇女体质指数、超声速度、骨硬度指数、低骨量及骨质疏松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维生素D和钙剂的妇女骨密度较未应用维生素D和钙剂的妇女同年龄组相比,骨质疏松值有所下降.结论:绝经前后妇女合理应用维生素D和钙剂安全、有效,可早期预防骨质疏松,值得推荐,特别适用于绝经后妇女.
作者:马文兰;唐锦屏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阿勒泰市农村妇女宫颈液基薄片细胞检查配合阴道镜筛查宫颈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过宣传动员自愿参加筛查的35~59岁阿勒泰市农村已婚女性进行妇科常规检查、阴道分泌物涂片、宫颈液基薄片细胞学检查、宫颈醋白试验、碘试验、阴道镜检查,结果异常者取宫颈活检送病理学检验,以病理学报告为诊断依据确诊宫颈癌患者.结果:1046例筛查妇女中100例(研究组)行阴道镜下活检,病理报告显示原位癌1例(1.0%),浸润癌1例(1.0%),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3例(3.0%),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4例(4.0%);100例(对照组)肉眼观察异常下活检,病理报告显示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1例(1.0%),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1例(1.0%).结论:宫颈液基薄片细胞检查配合阴道镜检查能及早发现宫颈癌前病变,是方便、经济、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尤其适用于农村妇女宫颈疾病的筛查.
作者:刘建玲;李庆芝;郎巍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羊水板层小体计数预测胎肺成熟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56例单胎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孕28 - 38周,每份羊水分3份分别进行LBC计数、L/S比值测定及泡沫试验.结果:羊水LBC与L/S比值成正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为0.623,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LBC与泡沫试验呈等级相关,相关系数为(r)为0.781,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以LBC≤10×109/L作为判断胎儿肺不成熟的临界值,以LBC≥35×109/L作为判断胎儿肺成熟的临界值,比较羊水LBC计数各预测值率与L/S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泡沫试验相比,羊水LBC计数的各预测值明显高于泡沫试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羊水LBC计数在预测胎肺成熟度方面优于传统的泡沫试验,较L/S比值省时、省力,是临床中用于判断胎儿肺成熟方法的首选.
作者:张温麂;温岩;孙晓峰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分析产妇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产后抑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将1 200例产妇分为产后正常组与产后抑郁组,比较两组的产前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分、Olson婚姻质量问卷(ENRICH)评分及产后相关情况.结果:产后抑郁组产妇SSRS评分和ENRICH评分显著低于产后正常组(P<0.05),前者产后负性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后者(P<0.05).结论:对产前SSRS评分和ENRICH评分较低、产后发生负性事件的产妇应积极施行干预措施,保障母婴身心健康.
作者:陈艳红;林亮初;邓珍娇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手术的不孕症患者,随机分成黄芪注射液组和对照组.注射组静滴黄芪注射液10ml+生理盐水90ml,15min滴完后静注芬太尼、丙泊酚、顺式阿曲库铵行气管插管控制呼吸,术中以丙泊酚及七氟醚维持麻醉,维持生命体征在正常水平,术毕前腹腔冲洗液加入黄芪注射液10ml.对照组静滴生理盐水100 ml后麻醉,腹腔冲洗液中不加黄芪注射液,余同注射组.采集手术前(T0)、术毕(T1)、术后1天(T2)、术后3天(T3)的静脉血,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的水平,计算CD4 +/CD8+比值.结果:与T0时比较,对照组CD3+、CD4+水平及CD4+/CD8+比值在T1、T2时均明显下降,T3时才基本恢复T0时水平,注射组上述指标在T1时下降,但T2时已恢复T0时水平,两组CD8+水平在T1、T2、T3时均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T2、T3时两组CD3+、CD4+水平及CD4+/CD8+比值均有统计学差异,注射组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照组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相对注射组明显下降,表明黄芪注射液在腹腔镜手术的应用对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邓恋;胡祖荣;陈祥楠;付锐剑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分析兰山区25~30岁妇女妊娠期病毒感染情况,为相关妊娠期病毒感染的诊治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1年8月在该院妇产科就诊且明确诊断有病毒感染的120例孕妇,对其病毒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率为65%,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率为31%,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率为30%.结论:部分妊娠期病毒感染可能导致出生缺陷的发生,因此产检过程中应重视对乳头状瘤病毒、人巨细胞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筛查,以减少胎儿致畸率.
作者:李洁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NICU)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探讨影响新生儿听力的危险因素.方法:对NICU及同期产科出生的240例新生儿行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检查,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进行通过率的比较.结果:NICU新生儿120例中,高胆红素血症56例,败血症14例,新生儿肺炎30例,窄息及缺氧缺血性脑病20例,早产10例;筛查通过85例,通过率为70.8%.同期正常新生儿120例中,筛查通过109例,通过率90.8%.两者通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听力损伤初筛阳性率的高低、完善的随访体系、复筛和确诊是提高新生几听力损伤早期诊断率的重要方法,也可为预防干预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作者:方霞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正常妊娠各期及妊娠合并症妇女妊娠晚期血清甘胆酸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90例正常孕妇不同孕期及30例妊娠相关疾病患者(含ICP组10例,重度子痫前期组20例和30例非孕妇)的血清甘胆酸值(CG).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不同孕期妇女血清CG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非孕妇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01);正常早孕组与中孕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8).ICP组及重度子痫前期组患者血清CG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孕晚期妇女(P<0.001).结论:检测不同孕期妇女及妊娠相关疾病患者血清CG水平,对于了解病情、指导临床实践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池樱;翟晓枝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儿童难治性肺炎临床特点及病原学分布特征,为临床早期诊断和防治儿童难治性肺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0月该院收治的难治性肺炎患儿176例,回顾性分析17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76例难治性肺炎患儿中,男女之比为1.38:1,1岁内婴儿发病率较高;痰液培养共检出细菌89例(50.6%),病毒52例(29.5%),支原体21 (11.9%),衣原体11例(6.3%),真菌3例(1.7%).结论:难治性肺炎患儿在婴幼儿中发病率较高,有向重症发展的倾向;细菌感染仍是首位病原,但是必须警惕不典型病原体如支原体、衣原体及真菌感染在小儿难治性肺炎中的作用.
作者:陆婉秋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学诊断低度上皮内瘤变的意义及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对2010年5月~2011年11月在广东省中医院就诊并经TCT检查为LSIL的195例女性病例进一步行HPV-DNA-PCR检测及阴道镜检查,观察其终病理结果的构成及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分布差异.结果:在195例LSIL患者中,高危HPV阳性144例(73.8%),病理诊断为癌前病变及癌者共87例(60.4%);高危HPV阴性51例(26.2%),病理诊断为癌前病变及癌者共8例(15.7%).在35岁以下的93例中,病理诊断为癌前病变及癌者共43例(46.2%);在35~45岁的69例中,病理诊断为癌前病变及癌者共41例(69.9%);45岁以上33例中,病理诊断为癌前病变及癌者共11例(33.3%).结论:在TCT诊断为LSIL的患者中,高危HPV阳性与高危HPV阴性患者的宫颈病变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段之间宫颈病变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临床处理方法及随访计划的制定与年龄及HPV感染情况有关.
作者:张娟;蔡林儿;严杏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调查沈阳地区孕妇体重增长情况,探讨孕期体重增长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沈阳市10个区、县(市)2010年9~10月在妇幼保健机构建立《孕妇保健手册》的孕妇3 203例,自制调查问卷对孕妇整个孕期分4~7次不等进行体重等指标测量,同时追踪其妊娠结局,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孕前身体质量指数(BMI)越大,其新生儿体重越大;孕期体重增长与新生儿体重呈正的直线相关.结论:孕前低BMI孕妇若在孕期体重赶上增长,就能分娩出正常体重的新生儿;而孕前高BMI孕妇则必须减少孕期体重增长,才能分娩出正常体重的新生儿.
作者:杨柳;黄彦红;李静;姚晓光;李荔荔;李妍;邵杰;董爽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圆头精子症患者病因和临床表型特征.方法:收集6例圆头精子症导致不育患者和8例正常生育男性基本信息,进行外周血染色体、AZF、性激素、精液质量检查.结果:6例患者不育年限平均为4年,其中4例从事电焊、汽车喷漆、高温作业、接触化学物品职业,2例从事网络和电子商务;6例患者临床特征、染色体和AZF基因、性激素未见异常,3例患者圆头精子率100.00%,3例圆头精子率95.00% ~ 99.50%,圆头精于症患者精子活力明显低于正常生育组(P<0.05).结论:圆头精子症发生可能与外界环境有关,除具有圆头精子和精于活力低下外,无其他异常表型,建议采用辅助生殖技术助孕.
作者:沙艳伟;宋岳强;骆向璐;龚秀芳;邱乒乒;韩斌;李萍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通过检测小儿先大性心脏病(CHD)心脏手术前(术前)及心功能维护干预治疗后血浆中脑利钠肽(BNP)、肌钙蛋白Ⅰ(cTn Ⅰ)水平,探讨BNP及cTn Ⅰ与心力衰竭(心衰)的关系和CHD术前心衰的发生率,并评价心功能维护治疗的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1年8月佛山市顺德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为术前试验组患儿、50例无心衰支气管肺炎对照组患儿,检测心功能维护治疗前后的BNP、cTn Ⅰ水平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试验组50例术前21例BNP、18例cTnⅠ异常升高,采用国际改良Ross标准诊断心衰20例(40.0%),与BNP、cTnⅠ指标符合率分别为92.6%、90.0%;对照组50例BNP无1例异常,2例cTn Ⅰ异常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儿经干预治疗后BNP、cTn 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衰干预治疗能显著改善心脏功能.
作者:翁晓阳;林春旺;邓明红;陆桂宁;李国平;张金凤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病毒性肝炎是妊娠妇女肝病的常见原因,而乙肝病毒是病毒性肝炎的常见病原体[1].病毒性肝炎可通过宫前感染、宫内感染途径传播给婴幼儿,婴幼儿感染后90%将发展为慢性病毒性感染者,并成为新的传染源.因此,对于妊娠晚期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应按重症肝炎处理,尽量使肝功恢复,维持足月产[2].该文就成功救治妊娠晚期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1例报道如下.
作者:张茜茜;郭晓林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评价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所致月经量增多及中重度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症状、体征及彩超结果选取子宫腺肌病的患者35例作为治疗组,宫腔放置曼月乐,同时选取子宫腺肌病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口服丹莪妇康煎膏,比较两组月经量、止痛效果、子宫体积变化等指标,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放置曼月乐治疗6、12个月后月经量明显减少,痛经缓解较明显,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患者的PBAC评分、痛经评分下降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子宫体积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曼月乐是治疗子宫腺肌病安全有效的宫内节育器.
作者:张露丹;刘玉玲 刊期: 2012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