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帆;刘丽;吴晶;张蕾;陈倩;郭琳娜
目的:通过对该院2008年5月~2010年5月出生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流行病学进行前瞻性调查,提供该地区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资料.方法:对两年内该院出生的全部活产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1 638例,调查其孕母情况、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情况及其并发症、治疗及转归等.结果: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为7.72%(1 638/21 229),男女之比为1.29:1 (922/716).胎龄<28周、~32周和~37周的比例分别为1.16%、19.90%和78.94%.出生体重<1 000 g、~1 500 g和~2 500 g的比例分别为0.67%、13.68%和85.65%.引起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高危因素主要为胎膜早破(44.14%)、母亲流产史(43.89%)和多胎史(27.66%)等.常见并发症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43.53%)、高胆红素血症(32.36%)、中枢神经系统疾病(8.30%)等.随着胎龄/出生体重的增加,放弃后死亡、死亡及自动出院的比例逐渐下降,治愈率呈上升趋势.结论:该调查揭示了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常见原因、并发症以及影响其转归的因素,为降低其发生率及改善其预后,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唐文燕;谭玮;丁香平;胡向文 刊期: 2012年第32期
目的:了解城市低保家庭已婚育龄妇女常见生殖道感染(RTI)及其分布特征.方法:对秦皇岛市海港区城市低保家庭1 168例已婚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和妇科检查,并统计学分析.结果:RTI的患病率为56.34%,患病率高的是宫颈炎(40.58%),其他依次是附件炎(10.96%)、细菌性阴道炎(10.10%)、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子宫体炎;合并感染的比率较高;RTI的患病率在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生育次数、流产次数、避孕措施的分布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秦皇岛市低保家庭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不容乐观,对她们进行定期体检和健康指导,是秦皇岛市卫生保健部门的主要任务之一.
作者:潘齐飞 刊期: 2012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与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大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38例大子宫腺肌病患者(测宫腔长度≥10 cm)接受皮下注射达菲林3.75 mg,每4周1次,至测量宫腔深度≤9 cm时由专人放置LNG-IUS.在用GnRH-a治疗前、放置LNG-IUS后6、12、18、24个月进行痛经VAS评分和月经量PBAC评分,并检测子宫体积和血红蛋白变化情况.结果:放置LNG-IUS后6、12、18、24个月痛经评分、月经量评分与GnRH-a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放置LNG-IUS后12、18、24个月痛经评分、月经量评分与放置后6个月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放置LNG-IUS后12、18、24个月痛经评分、月经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体积在放置LNG-IUS时与GnRH-a治疗前比较显著变小(P<0.05).放置LNG-IUS后6和12个月较放置LNG-IUS时增大(P<0.05),但仍较GnRH-a注射治疗前小(P<0.05);且放置LNG-IUS后18、24个月子宫体积逐渐缩小,与GnRH-a注射治疗前及放置LNG-IUS后6、12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放置LNG-IUS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在GnRH-a联合LNG-IUS治疗后升高至正常,与GnRH-a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放置LNG-IUS后6、12、18、24个月之间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GnRH-a后联合放置LNG-IUS对大子宫腺肌病合并的痛经与月经过多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孙广范;陶艳玲;尚雪;林霞;栾峰 刊期: 2012年第32期
目的:评价伊来西胺预防小儿复杂性热惊厥(CFC)复发的效果.方法:将45例CFC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退热及原发病治疗;治疗组25例在发热期间每日口服伊来西胺3 ~5 mg/kg用至体温正常,常规辅以退热及原发病治疗.所有病例随访1年.结果:服药5h以内,对照组和治疗组意识恢复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3.27%和80.64% (P<0.05);服药48 h以内,对照组和治疗组体温恢复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1.58%和79.83% (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的CFC复发率分别为45.00%和12.00% (P <0.05);对照组和治疗组的癫痫发生率分别为15.00%和4.00% (P <0.05),并且治疗组比对照组患儿的脑电图有明显改善.结论:伊来西胺对治疗和预防CFC复发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房启民;杨立彬;张舒岩;杨立梅 刊期: 2012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反复自然流产患者主动免疫治疗的妊娠结局.方法:将2001年3月~2007年5月经主动免疫治疗成功的102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RSA组妊娠期疾病4例,其中妊娠期高血压3例,发生率3.9% (4/102),妊娠期糖尿病1例;正常生育组妊娠期疾病5例,发生率4.5% (5/110);两组胎膜早破、胎儿生长受限、早产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RSA组剖宫产率(56.9%)明显高于正常生育组(41.8%)(P<0.01);两组分娩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RSA组与正常生育组子代在性别比、出生体重、Apgar评分、新生儿病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RSA组子代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生育组(P<0.05).结论:主动免疫治疗对于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妊娠结局影响较小,可以进一步推广.
作者:孟庆勇;王鸣;林萍 刊期: 2012年第32期
目的:观察坤泰胶囊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坤泰胶囊组(A组)、克罗米芬组(B组)和联合用药组(C组)各60例,记录各组卵泡发育情况、子宫内膜生长状况和宫颈黏液性状.结果:B组和C组成熟卵泡数、注射HCG日血清E2值及排卵率均高于A组(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的子宫内膜形态和宫颈黏液评分优于B组(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坤泰胶囊有利于促进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卵泡生长,提高卵泡质量,诱导排卵,与克罗米芬合用能降低其对子宫内膜和宫颈黏液的不利影响,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提供新思路.
作者:宋晖;韩星;田国华;赵海波 刊期: 2012年第32期
目的: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了解其通过率及影响听力筛查的相关因素,为早期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3 426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从分娩方式、高危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初筛通过率74.84%,初筛结果与分娩方式的差异,高危因素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5).结论:听力筛查应从新生儿开始进行,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对预防先天性听力障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崔仙;郑仙女 刊期: 2012年第32期
目的:研究在产程潜伏期及活跃期实施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对分娩方式、剖宫产指征、缩宫素使用情况、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 000例初产妇,根据实施分娩镇痛时宫口扩张情况分为潜伏期组(A组)1 000例,活跃期组(B组)1 000例.另选未行分娩镇痛的初产妇1 000例为对照组(C组).比较三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剖宫产指征、缩宫素使用情况、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A组和B组剖宫产率比C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缩宫素使用比C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在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指征前3位A组依次为活跃期停滞、第二产程停滞、胎儿窘迫;B组依次为第二产程停滞、活跃期停滞、胎儿窘迫;C组依次为胎儿窘迫、活跃期停滞、第二产程停滞.C组因胎儿窘迫改行剖宫产的比例明显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因活跃期停滞、第二产程停滞改行剖宫产的比例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在潜伏期或活跃期实施分娩镇痛均不影响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实施分娩镇痛能降低剖宫产率,但会增加缩宫素的使用.
作者:宁丰;周霓;韦凤莲;林红;黄桂凤 刊期: 2012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孕妇产前健康教育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分娩且自愿接受产前健康教育的116例初产妇为实验组,选择同期住院分娩未接受产前健康教育的100例初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高危妊娠发生率、围产儿死亡率.结果:实验组剖宫产率、高危妊娠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围产儿死亡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产前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孕妇对孕期保健知识的掌握,降低剖宫产率、高危妊娠发生率,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母婴健康.
作者:江亚君 刊期: 2012年第32期
目的:了解成都市某事业单位女职工妇科疾病患病情况以及她们对宫颈癌和宫颈癌筛查的认知状况,为开展相应的防治和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1386名女职工进行常规妇科检查和初善仪子宫颈癌筛查,必要时行TCT检查和阴道镜下病理组织活检;女职工自愿填写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结果:该单位女职工宫颈炎总患病率为52.7%,新发现宫颈癌前病变患者3例.听说过宫颈癌和宫颈癌筛查的为88.4%和71.4%,但实际做过宫颈癌筛查的仅占29.5%.对宫颈癌主要致病因素和宫颈癌筛查主要方法的知晓率均低于50.0%,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和经济收入对宫颈癌和宫颈癌筛查的认知均有影响.结论:应加强对女职工妇科疾病知识的教育,对宫颈癌致病因素、宫颈癌筛查等相关知识的宣传,尤其是对有性生活史的年轻未婚女性.
作者:帅平;刘玉萍;王林;程幼夫;肖光春;陈军;罗涛;肖仙 刊期: 2012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胎儿部分肢体缺失的超声表现,以及产前采用连续顺序追踪法超声诊断胎儿部分肢体缺失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7年7月~ 2010年9月于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就诊并行产前超声检查的孕妇的相关资料,对比分析其超声图像特征.结果:共发现29例胎儿肢体缺失.其中影响上肢25例,占86.2%;影响下肢2例,占6.9%;影响四肢2例,占6.9%.纵向肢体缺失16例,占55.2%;横向肢体缺失13例,占44.8%.合并其他畸形16例,占55.2%.结论:尽管许多胎儿肢体缺失需经X射线检查或于出生后才能确诊,但若采取正确的顺序和方法对胎儿进行全面的超声检查,发现形态学上的改变,仍是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肢体缺失的关键.
作者:黄帆;刘丽;吴晶;张蕾;陈倩;郭琳娜 刊期: 2012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经阴道分娩的处理方法及观察指标,以期减少胎盘早剥对母体的损伤,为患者再次妊娠提供有利条件.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2007年7月~2010年3月在北京妇产医院产科经阴道分娩的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新生儿轻度窒息5例,重度窒息6例,死胎15例(4例为双胎),死产3例(2例为放弃胎儿,1例孕27周);产后出血6例,DIC 2例,肺水肿1例,无孕产妇死亡.产程时间及孕产妇结局与胎盘早剥类型间无统计学相关性.胎盘早剥的不同类型与发病孕周间有统计学相关性,轻型早剥多发生于孕足月(≥37周),重型早剥以早产偏多(28~ 37周).胎盘早剥发病孕周与围产儿预后间有统计学相关性.结论:胎盘早剥经阴道分娩,母婴预后与结束分娩的时间无关,而在于产程的严密监护.胎盘早剥患者选择阴道分娩时,应综合考虑孕龄、出血、凝血功能、胎儿宫内状况等.
作者:胡乔飞 刊期: 2012年第32期
目的:探讨新旋肩法处理肩难产的临床效果,以便为肩难产的处理提供新的方法.方法:2008年1月~2012年1月间在该院进行阴道分娩的65例肩难产产妇,分为采用新旋肩法处理治疗组产妇32例和采用McRoberts处理的33例产妇,比较两组产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臂丛神经损伤的发生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旋肩法能显著减少肩难产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并且操作简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柴卫新;胡凤梅;肖国辉 刊期: 2012年第32期
目的:测定重度子痫前期(SPE)患者在妊娠24~28周时的血清脂联素(APN)水平变化,并研究其与此妊娠时期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体脂百分数(BF%)及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来青岛市中心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并于孕晚期发展为SPE而无其他妊娠并发症或合并症的单胎妊娠妇女30例为实验组,同一时期进行产前检查至孕晚期仍为正常的单胎妊娠妇女30例为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妊娠妇女在妊娠24~28周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血清脂联素和血脂水平,同时测算BMI、BF%等,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实验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妊娠24 ~ 28周的BMI及BF%呈负相关(γ=-0.96,P<0.01;γ=-0.92,P<0.01),与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负相关(γ=-0.94,P<0.01;γ=-0.86,P<0.01),与体重增加百分率、总胆固醇(TC)无相关性,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呈正相关(γ=0.98,P<0.01).结论:低脂联素水平可能成为中期妊娠SPE患者早期诊断及预测的重要指标.
作者:张雪茹;孙萍;位菊峰;荆玉慧 刊期: 2012年第32期
目的:探讨皮肤过敏原检测、血清总IgE水平测定在儿童哮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儿童哮喘患者178例为治疗组,选择同期无过敏性疾病、无呼吸系统疾病的健康儿童180例为对照组,应用皮肤点刺试验进行皮肤过敏原检测,应用ELISA法测定血清总IgE水平.结果:治疗组皮肤点刺试验过敏原阳性率为83.7%,对照组为18.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清总IgE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总IgE水平测定为哮喘的临床诊治提供了有效依据,皮肤点刺试验检测皮肤过敏原适用于儿童患者,痛苦小,操作简单方便,避免对过敏原的接触对防治儿童哮喘有着重大的意义.
作者:陈青寿 刊期: 2012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胆汁酸水平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以44例ICP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分娩的48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谷丙转氨酶、胆汁酸、谷草转氨酶水平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汁酸水平分别为(146.04±36.80) U/L、(94.39±32.44)U/L、(65.41 ±11.65) 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26±3.14) U/L、(26.72±4.58) U/L、(3.25±0.93) 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体重及羊水粪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P孕妇的胆汁酸升高可能导致新生儿不良预后,适时终止妊娠有利于改善新生儿结局.
作者:彭美丽;陈玲玲 刊期: 2012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取不同方法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复发情况,评价分析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将17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A、B、C、D4组,A组单纯行腹腔镜保守手术,B组腹腔镜手术后辅助应用米非司酮,C组腹腔镜手术后辅助应用孕三烯酮,D组腹腔镜手术后辅助应用GnRH-α,随访追踪1~2年,比较4组患者症状缓解情况,复发率及不良反应,不同时间点进行生存质量评分,分析4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A组的复发率明显高于B、C、D3组,症状缓解情况、生存质量显著低于B、C、D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3组患者术后症状缓解情况、复发率及短期生存质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远期生存质量明显高于D组,而B组不良反应更轻,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好,且术后复发率相对较低,术后辅以米非司酮、孕三烯酮可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应用推广.米非司酮药物不良反应轻,无论经济上或心理上患者都愿意接受,更宜于临床应用.
作者:高霞;张毅;岳艳;陈永利;马亚琳;胡平 刊期: 2012年第32期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疗法对妊娠期糖尿病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180例妊娠28周诊断为糖尿病的孕妇,根据自愿的原则,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采用胰岛素加高压氧治疗;对照组90例,采用胰岛素加鼻导管给氧.疗程结束检测胎儿脐动脉血流速率在收缩期末和舒张期末的比值(S/D)、搏动指数、阻力指数测定,比较两组脐动脉血流值,并随访分娩结局.结果:①治疗组的S/D值、搏动指数及阻力指数分别为1.45 ±0.22,0.86±0.05,0.32±0.17,对照组分别为2.55±0.52,1.53±0.23,0.59±0.6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治疗组胎膜早破、早产、巨大儿发生率分别为6.7%、4.5%、5.6%,对照组分别为17.8%、15.6%、18.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围产期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缺氧的疗效肯定,安全无创值得推广.
作者:徐慧;方瑞忠;尤润生 刊期: 2012年第32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以卵泡发育障碍、胰岛素抵抗(IR)和雄激素过多为主要特征且病因复杂的疾病,不仅是妇女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一种代谢综合征[1].此外,PCOS还与长期健康风险相关.在PCOS妇女发生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早发阶段,可出现IR、雄激素增多症和血脂异常,但确切原因还不清楚.
作者:栗凤霞;樊桂玲;易建平 刊期: 2012年第32期
目的:了解2011年乌鲁木齐地区腹泻患儿腺病毒(AdV)的感染情况,分析该地区AdV的基因亚型,进行AdV感染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采集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和门诊≤5岁腹泻患儿粪便标本315份,采用胶体金法检测轮状病毒(RV)抗原,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上述标本进行AdV检测,并对AdV阳性标本测序明确基因型.结果:315份粪便标本中共检出AdV阳性12例,总阳性率为3.81%,低于RV检出率26.35%,AdV和RV混合感染3例.AdV阳性标本中肠道腺病毒(EAdV,F组)Ad41占2.54% (8/315),其次是非肠道腺病毒(NEAdV)占1.27% (4/315),分别为Ad1、Ad3、Ad5、Ad7、Ad31型.12份阳性标本测序结果提示该地区AdV与参考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73% ~ 99%.结论:乌鲁木齐地区AdV感染呈全年散发流行,未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其主要的流行株为Ad41型.
作者:柳彩霞;李奇凤;余亮;贾娜尔;张斌;孙荷 刊期: 2012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