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用力肺活量测试在高龄患者中的质量控制分析

黎淑芬

关键词:高龄患者, 用力肺活量测试, 质量控制
摘要:目的:探究用力肺活量测试在高龄患者中的质量控制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进行用力肺活量测试的300例高龄患者的临床肺功能检测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将300例高龄患者分为3组,正常组、限制组以及阻塞组.对300例患者的肺功能检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及分组.结果:终确定正常组患者126例,占比为42.0%;限制组患者55例,占比为18.3%;阻塞组患者119例,占比为39.7%.正常组高龄患者占比高,其次为阻塞组,限制组患者占比低.比较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高患者虽然可以部分完成用力肺活量测试,但是其可以达到质量控制标准的占比较低.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藏医联合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颈椎病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周围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好发于40—60岁中老年人.

    作者:许措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危重症患者早期肠外营养的效果观察和护理

    目的:比较早期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治疗方式对危重症患者的作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8月~2017年12月CCU收治的危重症患者78例随机分为早期肠外营养组(n=39)和肠内营养组(n=39).观察营养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变化,治疗后患者胃肠道功能失调并发症和感染发生率.结果:在营养支持7天后,两组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无显著差异(P>0.05),早期肠外营养组发生呕吐、高血糖、胃肠道出血和腹泻的发生率低于肠内营养组(P<0.05).新发感染发生率同肠内营养组相似(P>0.05).结论:与肠内营养方式相比,早期肠外营养支持能有效减轻胃肠功能失调,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安全性与耐受性.

    作者:蒋慧;张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探讨心理护理疏导对拔除智齿的患者手术前中后的作用及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分析心理护理疏导对于拔除智齿的患者手术前中后的作用以及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到2018年期间所收治的共计600名拔除智齿的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观察组患者采用专业心理护理方式进行,对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身心情况,焦虑情绪以及相关的手术数据资料进行收集和对比.结果:观察组在手术过程中手术平均时间24.56分钟,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48.45分钟,两组手术时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手术完成之后患者出现焦虑心理的概率为5%,对照组患者出现焦虑心理的概率为32%.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当前拔除智齿的患者手术前后,给予规范化的心理护理疏导工作对于患者来说具有良好的作用和意义,同时能够有效的提升手术的时间,并且加快术后的恢复,在临床上值得进行推广和普及.

    作者:粟易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健康体检血源性职业暴露现状分析和预防对策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原因和预防对策.方法:对本单位健康体检血源性职业暴露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地点主要发生在采血处和医用垃圾存放处,暴露环节以锐器伤为主,多发生于工作人员操作中,暴露病原体主要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结论:大部分锐器伤害是可以预防的,因此,工作人员要加强防护意识,执行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

    作者:匡柳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重型颅脑外伤与肺部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在住院期间肺部感染的情况进行了解,并且提出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方法.方法:抽选了260例2012-2017年本院接诊重型颅脑外伤并且在住院期间产生肺部感染的患者,对感染当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以及病原菌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导致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住院时长、开气管手术、基础疾病等.在研究当中,发现这些患者体内的病原菌分布如下:革兰阴性、阳性菌和真菌的比例分别为71% 、15.8% 和13.2%.病症被完全治愈的患者一共196例,而因感染死亡和放弃治疗的患者分别为39和25例.结论:根据实验的结果,应该根据致病原因等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进而避免或者是减少患者发生感染以及感染之后的病死情况.

    作者:张磊;许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儿童乙脑疫苗过敏性休克发生情况和抢救方法

    目的:研究观察儿童乙脑疫苗过敏性休克的发生情况,探究休克发生的原因、症状以及抢救方法.方法:将4532例在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间注射儿童乙脑疫苗的儿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疫苗接种儿童中有36例出现过敏性休克,占0.79%;其中7例有其他疫苗过敏反应史,8例有既往药物过敏史,6例有家族过敏史.结论:儿童接种乙脑疫苗出现过敏性休克的概率大约为0.79%,可使用一定剂量的肾上腺素和地塞米松等药物治疗对其进行治疗.

    作者:邓晓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延误治疗致股骨头坏死因果关系鉴定1例

    1. 1 简要案情 某男 , 62岁 ,某年6月17日在帮别人建房拆模板过程中右髋部受伤 ,伤后到医院门诊拍片检查提示右股骨颈骨折 ,建议其住院治疗 ,但该患者未住院 ,自行回家用草药外敷 (具体不详).因病情不见好转于同年6月22日到某医院住院治疗 ,但患者拒绝配合医方治疗 ,强烈要求出院.后一直到同年12月11日才去某医院住院行右髋关节置换手术等治疗后出院.某司法鉴定所对其受伤致残程度按照 GB18667 -2002 《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 标准评定为Ⅸ级、 Ⅹ级伤残.现某法院委托本中心对该患者本人延误治疗行为对其后来所行右髋关节置换手术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及参与度进行鉴定.

    作者:李旭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核馨圈提高患儿核磁检查成功率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核馨圈提高患儿核磁检查成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核磁检查的住院患儿50例,均行核馨圈干预,比较实施前后核磁检查成功率及无形成果.结果:实施后患儿核磁检查成功率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圈员凝聚力、质管工具应用、沟通技巧、和谐度、积极性、解决问题能力及责任和荣誉感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馨圈可有效提高患儿核磁检查成功率,增强圈员自我能力.

    作者:林光耀;董备;孟令松;田一平;黄文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影响血液细胞分析的因素

    目的:探讨并分析影响血液细胞分析的因素.方法:以本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血液科进行血液细胞分析检查的3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不同采血部位、血液标本放置不同时间的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数值,以及不同抗凝剂浓度下的红细胞平均体积和红细胞比容.结果:末梢血的白细胞、红细胞数值均高于静脉血,血小板数值低于静脉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3h的白细胞、红细胞数值均高于放置6h,血小板数值低于放置6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8mg/ml浓度下的抗凝剂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比容均高于1.6mg/ml浓度的抗凝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血液化验的因素主要包括采血部位、标本放置时间、抗凝剂浓度,因此,在实际的血液细胞分析检测过程中要针对此三种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进一步提高血液细胞分析量.

    作者:艾钒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中药临床合理用药存在的安全性问题及应对措施探讨

    目的:探讨中药临床合理用药存在的安全性问题及应对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8年收治的药物不良反应者15例,分析15例患者的用药安全性与应对措施.结果:9例男性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因素占比为中西药联合治疗方法不合理占比为22.22%;药物用法与用量不科学占比为11.11%;药物炮制技术不到位占比为11.11%;未实施辨证施治占比为44.44%,其他因素占比为11.11%.6例女性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因素占比为中西药联合治疗方法不合理占比为16.67%;药物用法与用量不科学占比为16.67%;药物炮制技术不到位0例;未实施辨证施治占比为50.00%,其他因素占比为16.67%.结论:在中药临床学中,科学、合理、有效的用药不仅是保证临床疗效与在服务质量的重要保障,还是消除各种不良事件几率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保障各种药物用药安全的重要依据.

    作者:李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产科初产妇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产科初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200例初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住院时间及费用,观察并记录结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8.00% 显著高于对照组71.00%,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实验组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99.00% 显著高于对照组67.00%,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住院时间及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产科初产妇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增强产妇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缩短住院时间及费用,值得临床广泛推行.

    作者:田一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用力肺活量测试在高龄患者中的质量控制分析

    目的:探究用力肺活量测试在高龄患者中的质量控制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进行用力肺活量测试的300例高龄患者的临床肺功能检测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将300例高龄患者分为3组,正常组、限制组以及阻塞组.对300例患者的肺功能检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及分组.结果:终确定正常组患者126例,占比为42.0%;限制组患者55例,占比为18.3%;阻塞组患者119例,占比为39.7%.正常组高龄患者占比高,其次为阻塞组,限制组患者占比低.比较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高患者虽然可以部分完成用力肺活量测试,但是其可以达到质量控制标准的占比较低.

    作者:黎淑芬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鸦胆子油对食管癌患者血清VEGF及疗效的影响

    目的:研究鸦胆子油对食管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4月-2017年9月纳入的84例食管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2例,研究组采取鸦胆子油,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VEGF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14% 低于对照组发生率19.05%(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采取鸦胆子油治疗效果明显,能够快速改善血清VEGF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促进病情快速稳定.

    作者:刘孝先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围手术期膀胱功能训练对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干预分析

    目的:探析围手术期膀胱功能训练对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择期行手术治疗的84例宫颈癌患者为主要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行常规护理和围术期膀胱功能训练,对两组的干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尿路感染发生率、术后尿潴留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首次排尿时间≤3h、残余尿量<100ml的病患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留置导尿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宫颈癌患者实施围手术期膀胱功能训练可降低术后尿潴留和感染的发生率,缩短首次排尿时间,减少残余尿量,预后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雪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延续护理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实施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地区定点医院接受治疗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病例数为30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延续护理效果良好,患者病情获得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任彦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奥扎格雷钠联合降栓酶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对奥扎格雷钠联合降栓酶用于脑血栓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94例脑血栓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单双号进行分组,单号的47例患者设为实验组,予以奥扎格雷钠联合降栓酶治疗;双号47例患者设为参照组,予以奥扎格雷钠治疗;较比不同用药情况下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1%;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4.4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91%;两组数据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奥扎格雷钠联合降栓酶治疗脑血栓可获得显著效果,较比单一用药疗效更佳,同时也可减少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故该疗法可在脑血栓患者中广泛推广.

    作者:王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华枝睾吸虫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器检查患者的肝脏,观察分析疑似华枝睾吸虫病的声像图资料,结合有无食生鱼片史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探讨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华枝睾吸虫病的诊断价值[1].方法:回顾我院2016年2月到2017年12月的疑似华枝睾吸虫病的患者136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检查,分析肝脏形态大小、肝内胆管变化,结合有无食生鱼片史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华枝睾吸虫病的价值.结果:136例疑似华枝睾吸虫病的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结果:①肝内胆管壁回声发生改变者102例,占75%,其中胆管壁回声增多、增粗、增强96例,肝内胆管轻度扩张18例;②肝内回声增粗、增强,分布不均匀42例,占30.9%;③胆囊肿大,囊内见絮状漂浮物89例,占65.4%,其中胆囊壁厚26例.结论:通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肝脏形态大小、肝内胆管改变,结合有无食生鱼片史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为华枝睾吸虫病提供更可靠的诊断证据.此种方法诊断准确性较高,并且操作简单易行,有助于临床诊断,对华枝睾吸虫病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2].

    作者:陈桂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胸腺肽α1注射剂联合恩替卡韦对肝硬化肝功能代偿期患者生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注射剂联合恩替卡韦对肝硬化肝功能代偿期患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5月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传染病区收治的50例肝硬化肝功能代偿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给予胸腺肽 α1注射剂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结果:观察组肝功能各项指标及肝纤维化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α1注射剂联合恩替卡韦可有效抑制肝硬化肝功能代偿期患者肝纤维化,改善肝功能,促进患者转归.

    作者:陈晶晶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醒脑静与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醒脑静与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定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2例,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为研究时段,遵循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原则,分观察组、对照组,每组样本容量46例.对照组采纳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纳尼莫地平与醒脑静联合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较对照组的高,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尼莫地平与醒脑静联合可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彭永生;魏学仿;张宝凤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个体化护理对肺癌放疗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观察

    目的:探析个性化护理对肺癌放疗患者治疗效果以及生活治疗的影响.方法:随机抽选2015年3月-2017年3月至我院治疗的80例肺癌患者,按照姓氏笔画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予以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肩分析两组护理效果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实验组护理效果以及生活质量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肺癌放疗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治疗效果更加显著,能有效提升患者生活治疗,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

    作者:王旋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