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HBV感染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调查与原因分析

沙莉;夏春香

关键词:产后抑郁症, 慢性HBV感染, 原因分析, 母婴阻断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HBV感染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孕期调查表、焦虑抑郁评定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和产后调查表分别于孕28~36周和产后4~6周对孕产妇进行调查.结果:慢性HBV感染产妇产后郁发生率为28.20%,其中顺产者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26.11% (82/314),剖宫产及手术助产的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31.19%(68/21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2.89,P>0.05).这表明分娩方式与产妇产后抑郁发生无相关性.单因素析结果表明,母婴阻断失败、母乳喂养中断、妊娠期焦虑、妊娠期抑郁、相关知识缺乏、经济收入低等6项为危险因素,家关系融洽、母婴阻断依从性良好2项为保护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母婴阻断失败、母乳喂养中断、妊娠期抑郁等3项危险因素,家庭关系融洽、母婴阻断依从性良好2项为保护因素.结论:慢性HBV感染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高,母婴阻断果及围产期心理社会因素与产后抑郁症发生密切相关.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1986~2005年中国不同胎龄胎儿坐高均值变化趋势

    目的:探索我国不同胎龄胎儿坐高孕周均值时间段增长趋势及性别差异规律.方法:根据1986年中国15城市不同胎龄新生儿调查数据和刘惠龙等2005年深圳市不同胎龄初生儿调查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结果:在孕28 ~ 30周胎龄段,2005年深圳市初生儿坐高孕周均值低于1986年中国15城市新生儿坐高孕周均值,平均每个孕周均值减少0.2 cm;在孕31~44周胎龄段,深圳市初生儿坐高孕周均值高于1986年中国15城市,平均每个孕周均值增加0.5 cm,t检验,P<0.01、P<0.05占大多数.2005年深圳市不同性别不同胎龄初生儿坐高孕周均值比较:在17个孕周分组中,除孕30、32、33、43周男低于女、孕31周男女均值相同外,其余的12个孕周都是男高于女,平均每个孕周男比女增加0.5 cm,经t检验,P<0.01、P<0.05占多数.结论:在孕31 ~44周胎龄段,2005年深圳市不同胎龄初生儿(男+女)坐高孕周均值比1986年中国15城市初生儿坐高孕周均值有显著的提高.我国不同胎龄胎儿坐高孕周均值存在明显的时间段(1986 ~ 2005年)增长趋势规律.我国不同胎龄胎儿坐高孕周均值存在明显男高女低的性别差异规律.

    作者:黄小云;刘惠龙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深圳市胎儿、围产儿先天性心脏病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对胎儿期、围产期先心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探讨相关可疑危险因素,为先心病的病因学研究和制定一级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深圳市2009年在44家产科医院分娩(或引产)的从怀孕开始到产后7天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418例为病例组,选择同医院出生的、受孕时间相差3个月内的、无出生缺陷的健康活产儿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收集资料后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母亲年龄(OR=1.06,95% CI:1.01~1.17)、孕前体质指数(OR=1.01,95%CI:1.01 ~1.18)、饮茶情况(OR=1.78,95%CI:1.12~2.83)均是先心病的危险因素,而孕早期摄入肉类是先心病的保护因素(OR =0.58,95%CI:0.38 ~0.88).结论:应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探讨先心病的危险因素,广泛开展健康教育,鼓励适龄生育,孕期控制体重、孕早期注意营养等措施减少先心病发生率.

    作者:赵光临;江虹;潘任英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腹腔镜下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中不同止血法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中不同的创面止血方法对术后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妇产科2008年8月~2009年8月因双侧卵巢巧克力囊肿初次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术中分别采用不同的创面止血方法,缝合组25例,电凝组25例.术前、术后第2次月经及术后6个月后第1次月经的第2~3天分别抽血检测卵泡刺激素(bFSH)、黄体生成素(bLH)、雌二醇(bE2)及阴道B超检测窦状卵泡数(Fo)、卵巢间质动脉血流的收缩期峰值(PSV)以判断卵巢储备功能.结果:①两组患者术前一般状况和卵巢储备功能比较无统计学差异.②缝合组手术后两个时段的bFSH、Fo、LH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V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凝组术前与术后两个时段的bE2、bFSH、Fo、PSV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电凝组与缝合组比较,术后第2次月经Fo、PSV和术后6个月后第1次月经E2、F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凝组E2水平升高,而Fo水平下降.结论:腹腔镜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后可能发生卵巢储备功能下降,采用电凝的方法处理卵巢创面出血者,较采用单纯缝合的方法处理创面出血者卵巢储备功能下降趋势更加明显,故医生应该采用合理的治疗方式,尽量保护卵巢的储备功能.

    作者:简萍;李斌;张军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8岁以下顺、逆规散光性弱视儿童视感知疗法与传统疗法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8岁以下患儿视感知学习疗法(perceptual learning)与传统疗法治疗顺、逆规散光性弱视的疗效.方法:将252例(504眼)8岁以下顺、逆规散光性弱视患儿,分别行视感知学习(154例,308眼)和传统疗法(98例,196眼)治疗,2年后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岁以下的顺、逆规散光性弱视患儿视感知学习疗法组的总有效率均高于传统疗法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8岁以下的顺、逆规散光性弱视患者在视感知学习疗法中的总有效率高于其在传统疗法的总有效率.

    作者:孔旻;刘伟民;林泉;赵武校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白花丹参对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及子宫胎盘血流影响的临床观察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是指胎儿在子宫内的生长发育受到限制,没有达到与胎龄相适应的大小,主要表现为胎儿体重比相同孕周的正常胎儿低,妊娠37周后的胎儿出生体重不足2 500 g.IUGR是产科重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3%~10%,平均发生率约为6.4%,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措施.为了提高治疗IUGR的疗效,观察白花丹参对IUGR的治疗效果以及对子宫胎盘血流的影响,现把白花丹参加工、提取,制成胶囊,对白花丹参治疗IUGR的疗效及对子宫胎盘血流的影响进行了临床观察,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陈延平;郭晓华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Alport综合征的研究现状

    Alport综合征(Alport syndrome,AS)又称遗传性肾炎、家族性肾炎、眼-耳—肾综合征,表现为血尿、肾功能进行性减退,常伴有感音神经性耳聋和眼部异常[1].以往认为AS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但近年来随着本病病理诊断和基因诊断的发展,儿童AS的检出率不断提高.据文献报道AS的发病率约为1.7% ~2.5%[2,3].

    作者:庞晓丽;李海波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慢性HBV感染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调查与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HBV感染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孕期调查表、焦虑抑郁评定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和产后调查表分别于孕28~36周和产后4~6周对孕产妇进行调查.结果:慢性HBV感染产妇产后郁发生率为28.20%,其中顺产者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26.11% (82/314),剖宫产及手术助产的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31.19%(68/21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2.89,P>0.05).这表明分娩方式与产妇产后抑郁发生无相关性.单因素析结果表明,母婴阻断失败、母乳喂养中断、妊娠期焦虑、妊娠期抑郁、相关知识缺乏、经济收入低等6项为危险因素,家关系融洽、母婴阻断依从性良好2项为保护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母婴阻断失败、母乳喂养中断、妊娠期抑郁等3项危险因素,家庭关系融洽、母婴阻断依从性良好2项为保护因素.结论:慢性HBV感染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高,母婴阻断果及围产期心理社会因素与产后抑郁症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沙莉;夏春香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对32例难治性产后出血产妇行股动脉穿刺,通过DSA明确出血部位后,选择性应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血管,并行髂内动脉造影,确认栓塞成功.结果:手术时间为30~50 min,栓塞后即刻止血29例,第2次栓塞止血2例,1例羊水栓塞合并DIC而行子宫切除术.所有病例均出现疼痛、发热、恶心、呕吐等栓塞后综合征,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是一种迅速、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的止血方法,而且可以保留生育能力.

    作者:李雪年;黄晶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产前超声检查在中晚期先天性心脏畸形胎儿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引产或产后证实先天性心脏畸形的胎儿51例.所有孕妇产前经1~2次常规超声检查,均随访至正常分娩或引产前1周;使用Philips 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从4CV、AR-SAV、VOTV、3VV及3VVT等切面观察胎儿心脏情况.结果:①51例中,房间隔缺损13例,室间隔缺损10例,法洛氏四联症7例,心内膜垫缺损5例,单心房、单心室4例,右心室发育不良4例,左心室发育不良3例,大动脉转位2例,三尖瓣下移2例,心脏肿瘤1例.超声共检出46例,诊断符合率为90.19%.②4CV+ VOTV、4CV+ 3VV及4CV +3VVT切面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的诊断符合率均明显高于单纯4CV切面(P<0.05).4CV +3VV及4CV +3VVT切面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的诊断符合率均明显高于其他三种切面(P<0.05).结论:产前彩超检查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检出率高,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选择合理的切面可以提高检出率.

    作者:蒋田;周如海;袁瑞;吴猛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200例脐带异常孕妇的产前监护和新生儿结局分析

    目的:探讨脐带异常的产前监护价值及新生儿的结局.方法:随机选取2006年1月~2010年2月于该院终止妊娠后被确诊有脐带异常的20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产前胎儿监护、脐动脉血S/D值检测结果及产后新生儿Apgar 评分等情况.选取同期200例终止妊娠后未发现有脐带异常的孕妇为对照组.两组孕妇均无合并症及并发症,两组间孕妇年龄、孕周大小均有可比性(P>0.05).结果:脐带异常者中,胎心监护≤7分者占33.5%,见到减速者27.5%,脐动脉S/D>3者11.5%,羊水混浊者30.0%,新生儿Apgar≤7分者7%胎儿生长受限(FGR) 9.5%,围产儿死亡占0.5%.对照组胎心监护≤7分者15.0%,见到减速者13.0%,脐动脉S/D >3者3.0%,羊水混浊者11.0%,新生儿Apgar≤7分者4.0%,FGR 5.0%.两组间各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带异常可导致脐动脉血S/D值和胎心监护异常,对新生儿Apgar评分有一定影响.

    作者:陈亚宁;陶志梅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微量元素在妊娠各期的分布特征

    目的:了解全血中微量元素Cu、Fe、Zn、Ca在妊娠各期的含量,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728例不同孕期妊娠妇女血液中铜(Cu)、锌(Zn)、钙(Ca)、镁(Mg)、铁(Fe)5种微量元素进行测定,分析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微量元素含量.结果:妊娠妇女主要缺乏铁、钙、锌3种微量元素,其缺乏率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且铁、锌、钙的缺乏率随孕周的增加而增高.结论:孕妇血中微量元素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应根据不同孕周,合理补充微量元素铁、钙、锌.

    作者:厉君;刘根贤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改良腹腔镜子宫悬吊术治疗子宫脱垂22例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改良腹腔镜子宫悬吊术治疗子宫脱垂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0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2例中度子宫脱垂患者实行改良腹腔镜子宫悬吊术后的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随访6~30个月,成功率为1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腹腔镜子宫悬吊术治疗子宫脱垂安全、有效、微创,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特别适合希望保留子宫的患者.

    作者:金海红;孟津;姜丽;张军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A群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血清Cystatin C的变化

    目的:探讨A群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Cys -C)的变化及肾脏损害的情况.方法:对649例确诊为A群轮状病毒感染的腹泻患儿和300例正常婴幼儿进行血清Cys -c的检测,同时进行血清尿素氮和肌酐的测定.结果:观察组血清Cys -C阳性共328例,阳性率为50.5%;对照组仅有2例Cys -C阳性,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Cys -C异常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ys -C异常程度与腹泻程度无关,与患儿性别无关;血清Cys-C异常发生率与患几年龄有关,年龄越小越易发生Cys -C异常.结论:A群轮状病毒性肠炎可伴有肠道外感染,可引起血清Cys -C升高,造成肾脏损害.

    作者:王晓梅;余小红;艾洪武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胎儿宫内感染的不良结局和诊疗进展

    胎儿宫内感染指孕妇受到病原体感染后的胎儿感染,往往由多种微生物的混合感染,主要有弓形虫(TOX)、风疹病毒(RUV)、巨细胞病毒(CMV)、人单纯疱疹病毒(HSV)、乙肝病毒(HBV)、人乳头瘤病毒(HP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细小病毒B19、衣原体、支原体、梅毒螺旋体等.主要感染途径有孕妇的生殖道上行感染引起羊膜炎、脐带炎、胎盘炎、胎儿感染;或通过血行经脐血进入绒毛间隙,在胎盘潜隐复制传播给胎儿,引起胎儿感染,导致胎儿畸形、死胎、死产、早产、胎儿发育迟缓、新生儿脑损伤、败血症等不良结局.本文对各种微生物导致胎儿宫内感染的妊娠结局研究现状作综合分析.

    作者:苏花莉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多种方法联合应用在桂西壮族妇女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多种方法联合应用在桂西壮族妇女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同时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检测、细胞DNA定量分析和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的4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以活检病理结果作为诊断的“金标准”,TCT、HR-HPV检测和二者联合检测的检出率分别为64.2%、58.5%和94.3%.TCT与HR-HPV检测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与单独TCT或单独HR-HPV检测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检测与TCT联合DNA定量分析的检出率比较,与DNA定量分析联合HR-HPV检测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脱落细胞的TCT联合HR-HPV检测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宫颈病变筛查的佳方案.

    作者:刘洁;平静;王春芳;常正义;王俊利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单磷酸阿糖腺苷在轮状病毒肠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浙江省诸暨市红十字医院2008年10月~2010年3月期间收治的75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并按入院单双号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患儿采取思密达及常规补液治疗,观察组38例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38%,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磷酸阿糖腺苷作为一种抗病毒药物用于轮状病毒肠炎的治疗,可起到显著的协同作用,治疗效果更显著.

    作者:郦江英;陈丹君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双管硬膜外阻滞和单管硬膜外阻滞麻醉对新生儿神经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双管硬膜外阻滞和单管硬膜外阻滞麻醉对新生儿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58例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双管硬膜外阻滞麻醉组(双管组)和单管硬膜外阻滞麻醉组(单管组),比较两组新生儿1 min和5min Apgar评分、神经行为评分、出生后4天的体重及产妇β-内啡肽含量变化.结果:①新生儿Apgar评分:双管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与单管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NACS评分:双管组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一般反应评分及NACS总分明显高于单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新生儿体重变化:两组母乳喂养新生儿体重在出生即刻、出生后1、2、3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3天内均发生了明显的生理性脱水,出生后1、2、3天的体重低于出生即刻(P<0.05);出生后1、2、3天体重减轻量双管组少于单管组,出生后1天的体重减轻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2、3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β-内啡肽:两组术前24 hβ-内啡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双管组β-内啡肽含量明显高于单管组(P<0.01).结论:双管硬膜外阻滞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及适应能力无影响,该方法用于临床无痛分娩安全可靠.

    作者:罗正勇;李溥;何锴;涂兵;何明波;张永国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FISH技术检测自然流产或死胎死产组织中染色体异常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自然流产或死胎死产胎儿组织细胞中染色体异常总发生率及异常种类和各种异常的发生率.方法:采用18号、X和Y染色体着丝粒探针及13、16、21、22号染色体单一序列探针,对100例自然流产或死胎死产胎儿组织进行FISH检测.结果:55%的自然流产或死胎死产是由胎儿染色体异常引起的;染色体异常的前3位为16-三体综合征、22-三体综合征和三倍体,分别占染色体异常总发生数的34.88%、16.28%和11.63%.结论:自然流产或死胎死产多由遗传基因缺陷引起,应用FISH技术检测流产胚胎,可以快速、准确发现较常见的染色体异常,为下一胎妊娠进行遗传咨询提供资料.

    作者:崔洪艳;陈叙;岳天孚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米非司酮与子宫内膜癌预防相关性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疗效及对子宫内膜癌高危人群的预防价值.方法:选择1998年8月~2006年4月223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每日口服米非司酮10 mg,共6个月,对比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激素变化,诱导进入绝经及血红蛋白恢复情况.结果:B超检查提示,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后诊刮子宫内膜病检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殖激素:治疗前后E2、FSH、LH、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睾酮(T)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用药期间全部闭经,60例停药后平均37天月经恢复,163例停药后直接绝经;198例治疗后1个月血红蛋白恢复正常,25例治疗3个月血红蛋白恢复正常.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安全有效,对子宫内膜癌高危人群使用可发挥其一级和二级预防作用.

    作者:兰丽坤;赵新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有OHSS病史患者诱导排卵治疗中选择FSH起始剂量的研究

    目的:研究对有OHSS病史患者采用外源性促性腺激素诱导排卵治疗中FSH起始剂量的测定方法.方法:先采用一个低剂量递增方案周期,用以确定患者有效的FSH反应剂量,第二个治疗周期改用递减方案,并把第一周期确定的有效反应剂量增加37.5IU作为起始剂量.结果:患者1在第一个低剂量递增周期中顺利排卵;患者2在第一个低剂量递增周期中因有多个优势卵泡发育而放弃该周期,但确定了其对FSH的反应剂量为187.5 IU,后以225 IU作为起始剂量,在第二个递减周期中顺利排卵.结论:有OHSS病史的患者卵巢反应特别敏感,采用低剂量递减方案之前,可以用一个低剂量递增周期确定其FSH起始剂量.超声监测数据在治疗过程中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燕;李惠梅 刊期: 2011年第33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