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燕
目的:探讨官腔镜联合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在女性不孕症诊治中的价值.方法:用官腔镜对148例不孕症患者进行检查,观察输卵管、宫颈官腔情况等,同时行官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观察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前后输卵管通畅性.结果:46例原发性不孕者官腔内异常占36.96%,输卵管异常占40.23%,102例继发性不孕者官腔内异常占73.53%,输卵管异常占48.44%.31例具有双侧输卵管术前已行输卵管通水或输卵管造影原发不孕患者和82例具有双侧输卵管术前已行输卵管通水或输卵管造影继发不孕患者,其治疗前后输卵管通畅性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结论:官腔镜联合输卵管插管通液术用于不孕症的诊治,具有效果确切、操作简单、微创、安全、患者依从性好的优点.
作者:马亚琳;李咏梅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研究生殖发育状况对绝经后妇女体质指数的影响.方法: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对泸州地区年龄在30~70岁(包括30岁和70岁)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绝经妇女平均体质指数为23.9,其中超重占34.0%,肥胖占11.1%.月经初潮年龄、首次怀孕年龄以及绝经原因是绝经妇女体质指数的影响因素.结论:女性的生殖发育过程与其体质指数有密切关系,有助于发现超重、肥胖的高危人群.
作者:杨超;叶运莉;刘娅;傅晓冬;贾红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人工周期药物结合电针治疗卵巢早衰性闭经的效果.方法:选择青海省红十字会医院2000年4月~2008年1月72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人工药物治疗,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治疗半年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0.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1%,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长短与治疗效果无明显相关性.结论:人工周期药物结合电针治疗卵巢早衰性闭经的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且无论病程长短疗效均较好.
作者:贾生梅;段青梅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初步评估唐山市妇产科医师对HPV及其疫苗的认知和态度,为HPV疫苗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问卷形式对300名唐山市不同医院的妇产科医师进行HPV及其疫苗认知、态度调查,统计分析结果.结果:257名调查对象中不同学历妇产科医师在HPV及其疫苗认知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认知水平随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增加.有67.3%的妇产科医师担心HPV疫苗的安全性,仅31.5%认为该疫苗能有效预防官颈癌,54.4%赞同政府承担疫苗费用,93.8%认为提高自身对HPV及其疫苗的认识对预防宫颈癌有用.结论:唐山市妇产科医师对HPV及其疫苗的认知不足,应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学习,这将成为一个重要的预防生殖器疣和官颈癌的公共卫生策略.
作者:王海秋;马冬;白娣斯;芮茜;邱卉;王艳;李海运;夏晨溪;李鸥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复发性流产患者行淋巴细胞免疫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因复发性流产行淋巴细胞免疫治疗患者140例,按编号(单、双号)分成实验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对实验组给予系统健康教育,对照组做一般常规介绍.结果:实验组足月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淋巴细胞免疫治疗是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一种有效方法,健康教育可改善淋巴细胞免疫治疗的效果.
作者:卢连梅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了解城市妇女恶性肿瘤防治知识的认知现状.方法:采用自编调查问卷于2010年10~11月对荆门市496名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妇女恶性肿瘤知识得分总分为2~74分,平均(41.64±15.14)分,高危因素2~24分,平均( 15.39±7.94)分,早期症状和检查方法0~20分,平均(11.52±6.91)分,防癌行为2~18分,平均(14.60±5.79)分,妇女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是影响妇女肿瘤认知水平的因素(P<0.05).妇女认为较好的恶性肿瘤防治知识获取途径是医院专家咨询(48.0%),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7.9%)和广播电视(34.9%).结论:妇女恶性肿瘤防治知识认知率较低,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宣教,以提高妇女肿瘤防治知识.
作者:齐玉梅;王生锋;许亚萍;王小凤;罗金凤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与环境的关系,为降低儿童RRTI患病率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对RRTI患儿及健康儿童各101例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原子吸收法检测其血铅水平.应用SAS 6.12软件包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儿童比较,RRTI组患儿家庭豪华装修、被动吸烟、入托、季节及血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豪华装修、被动吸烟、入托、季节、血铅偏高可能是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易感因素.
作者:张淑敏;薛玲;庞淑兰;庞保东;曹丽华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整合视听连续执行测试各商数与智商间关系,寻找IVA - CPT测试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将IVA-CPT测试各商数与智商做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智商与综合注意商数、反应控制商数、理解商数、视觉感觉统合商数呈正相关;ADHD注意缺陷型的智商较低.结论:IVA - CPT测试各商数与智商密切相关,ADHD注意缺陷型对智力影响较大.
作者:冯冰;杨良政;周海鹰;陈红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分析福建省妇幼保健院3年来高危人工流产的发生情况以便针对性采取干预措施.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09年12月自愿到该院门诊手术室要求人工流产妇女12 845例,其中高危因素3 420例,分别统计各类高危因素发生情况,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高危人工流产占总数的26.62%,高危人工流产前3位是:年龄≤20岁,多次人工流产,近期人工流产.年龄≤20岁高危人工流产发生呈上升趋势,近期人工流产及多次人工流产发生趋势呈低龄化.结论:降低高危人工流产发生的关键是向广大育龄人群宣传生殖健康知识及避孕知识,尤其对未婚青少年应加大宣传力度.
作者:陈建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索中国不同胎龄胎儿胸围孕周均值时间段增长趋势及性别差异规律.方法:综合分析比较1986年中国15城市不同胎龄新生儿调查数据和2005年深圳不同胎龄初生儿调查数据.结果:在孕29 ~32周胎龄段,2005年深圳初生儿胸围孕周均值低于1986年中国15城市新生儿胸围孕周均值,平均每个孕周均值减少0.7 cm;在孕33 ~44周胎龄段,深圳初生儿胸围孕周均值高于1986年中国15城市新生儿胸围孕周均值,平均每个孕周均值增加0.5 cm;经t检验,P<0.01和P<0.05占大多数.2005年深圳不同胎龄初生儿男与女胸围孕周均值比较:在17个孕周分组中,除孕32、33周男低于女、孕30、34周男女均值相同外,其余13个孕周均男高于女,平均每个孕周男比女增加0.5 cm.经t检验,P<0.01和P<0.05.结论:在孕33 ~44周胎龄段,2005年深圳不同胎龄初生儿(男+女)胸围孕周均值显著高于1986年中国15城市胸围孕周均值.中国不同胎龄胎儿胸围孕周均值存在明显的时间段(1986 ~2005年)增长趋势.不同胎龄胎儿胸围孕周均值存在明显男高女低的性别差异.
作者:黄小云;刘惠龙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应用自制线圈套扎子宫肌瘤瘤底部或子宫峡部在腹腔镜下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对160例子宫肌瘤患者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随机分为腹腔镜套扎和腹腔镜常规缝合2组,每组各80例,对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观察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所有病例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并发症发生.腹腔镜套扎组平均手术时间短于腹腔镜缝合组(P<0.01),套扎组平均术中出血量少于缝合组(P<0.01);两组剔除子宫肌瘤数日、子宫肌瘤大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子宫多发肌瘤、肌壁间肌瘤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明显多于子宫阔韧带肌瘤及子宫浆膜下肌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自制线圈套扎法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操作简便,安全可行,易于推广.
作者:徐红丽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掌握聊城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水平及死因分布状况.方法:对2001~2008年8年间聊城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数据均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出生窒息、肺炎、早产或低出生体重是死亡的三大主要原因,各年度死因别死亡率有所下降,尤其出生窒息下降幅度大,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有所上升.结论:制定有关措施,不断提高对早产或低出生体重、肺炎、窒息、先天性心脏病、其他先天异常的预防、监测和治疗、早期诊断技术.
作者:刘燕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报告1例47,XYY和1例45,X/46,XY病例,探讨其细胞遗传学特征及表型.方法:利用细胞遗传学染色体核型分析,PCR技术检测外周血SRY基因.结果:1例患者外周血染色体核型为47,XYY,SRY检测为阳性;1例患者外周血染色体核型为45,X/46,XY,SRY检测为阳性.但社会性别均为女性.结论:深入进行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有助于揭示女性XYY综合征和45,X/46,XY嵌合体Turner综合征基因型和表型的关系.
作者:戴汝琳;杨潇;杨亚萍;薛林涛;刘睿智;郑贤红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早产儿血常规与足月儿血常规之间的差异,更准确地指导临床对早产新生儿的诊疗.方法:以剖宫产及阴道产早产儿212例为早产组(女性96例,男性116例);以足月产新生儿304例作为足月产组(女性135例,男性169例),采集两组新生儿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测定,对血常规项目中的13项指标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早产儿的血常规值与正常足月新生儿的血常规值无明显性别差异;早产儿血常规与足月新生儿血常规之间有明显差异,其中除红细胞计数早产儿与足月新生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产儿与足月新生儿进行末梢血血常规测定时结果有一定的差异,除红细胞计数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所以,对两组间血常规的统计与比较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相会;吕凤菊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了解武汉市学龄前儿童超重和肥胖的流行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整群抽取武汉市江汉区5所幼儿园共1 120名儿童,按照标准方法测量其身高、体重,并以WHO儿童BMI标准作为超重和肥胖评价标准;采用自拟问卷对儿童及其家庭基本情况、饮食和运动习惯进行调查.结果:1120名儿童中,超重和肥胖发生率分别为13.2%和11.9%,男童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女童(P<0.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生为巨大儿(OR=1.662,95%CI:1.066~2.590)、进食量多(OR =4.640,95%CI:3.319 ~6.486)、进食速度快(OR =2.121,95% CI:1.452~3.098)、喜欢吃洋快餐(OR=1.907,95%CI:1.363~2.668)、喜欢吃蛋类(OR=1.518,95%CI:1.115 ~2.086)等5个因素是学龄前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危险因素;经常吃蔬菜、水果(OR =0.659,95% CI:0.477~0.911)、周末平均户外活动时间≥2 h(OR=0.635,95% CI:0.469~0.858)则是超重和肥胖的保护因素.结论:武汉市学龄前儿童超重和肥胖流行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改善不良饮食和运动习惯可有效地预防超重和肥胖的发生.
作者:郭苑;徐乔;孔玉梅;张清凯;李玉坤;张建端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8月~2010年5月间行136例子宫全切除术,其中82例行LAVH患者设为观察组,54例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VH)设为对照组,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89.2±11.5) ml、手术时间(69.9±16.2)min,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8.7±8.6)h、术后下床时间(34.1±:6.3)h、术后住院天数(5.4±1.2)h、并发症发生率6.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VH术相比,LAVH术具有术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子宫次全切除手术方式.
作者:陆瑞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比较GMs质量评估与传统的神经学检查方法对高危儿神经发育结局预测的价值.方法:将2008年9月~2009年8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出生的除外先天性缺陷以及家族遗传病的197例高危儿,应用全身运动质量评估、0~1岁52项神经运动检查在出生后的不同阶段进行评估,1岁时应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中的运动量表评估高危儿是否有神经行为发育异常.结果:GMs质量评估结果显示,早产和扭动运动阶段:正常者146例,异常者51例,敏感度88.89%,特异度84.12%,阳性预测值47.06%,阴性预测值97.95%;不安运动阶段:正常169例,异常为28例,敏感度81.48%,特异度96.47%,阳性预测值78.57%,阴性预测值97.04%.0~1岁52项神经运动检查结果显示,正常者94例,异常为103例,敏感度92.59%,特异度54.12%,阳性预测值24.27%,阴性预测值97.87%.三者的Kappa值分别为0.531、0.768和0.214.结论:全身运动质量评估与传统的神经学检查方法相比在预测高危儿的神经发育学结局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一致性,适合在我国应用和推广.
作者:史明靖;温晓红;黄金华;王水云;祝月娥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促甲状腺素(TSH)与甲状腺素(T4)联合检测在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筛查的应用.方法:选取TSH≥9 mU/L的标本1865例,进行T4检测,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量法(DELFIA法)测定T4浓度.结果:在1 865例需召回例数中TSH≥15 mU/L为296例,确诊125例,当T4≤10 μg/dl的召回185例,占需召回数的62.5%,确诊103例,检出阳性率为82.40% (103/125); T4≤10 μg/dl的召回533例,占需召回数的33.97%,确诊8例,T4≤10 μg/dl的召回533例,占需召回数的33.97%,确诊8例,检出阳性率为100.00% (8/8).结论:促甲状腺素(TSH)≥9 mU/L与甲状腺素(T4)≤10μg/dl联合筛查判断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需召回疑似病例,对降低疑似病例召回数,提高召回效率起重要作用.
作者:朱文斌;陈涵强;周进福;王旌;赵红;苏跃青;陈瑶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检测孕妇产前IgG抗A(B)及Rh血型抗体效价,探讨围产期孕妇在产前做不规则抗体筛查及抗体效价的临床意义.方法:①实验组:对475例夫妻血型不合的孕妇进行产前IgG抗A/B效价测定;Rh血型抗体筛选,并对效价≥64的孕妇给予临床干预,观察产后婴儿是否发生溶血及溶血出现的时间和程度等.②对照组:随机选择529例夫妻血型不合、产前未做不规则抗体筛查的产妇,观察其婴儿是否发生溶血及溶血出现的时间、程度等.结果:①实验组发生新生儿溶血6例(1.26%),其中24h内发生1例,48h发生1例,72 h发生3例,>72 h发生1例;对照组发生新生儿溶血41例(7.75%),其中24h内发生5例,48 h发生21例,72 h发生12例,>72 h发生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实验组新生儿黄疸平均出现时间(63.56±17.67)h;对照组(44.39±26.95)h.实验组新生儿黄疸出现时间较对照组晚(P<0.05).③实验组新生儿血清中总胆红素浓度(165.30±20.10) μmol/L;对照组(243.10±18.70) μmol/L.对照组黄疸程度较实验组严重(P<0.05).结论:孕妇产前抗体效价测定可作为判断胎儿出生后是否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筛查指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娄白敏;庞桂芝;张趁利;王新梅;姜燕娟;赵全兵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鸡冠花、金莲花和荆芥体外抗阴道毛滴虫的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的鸡冠花、金莲花和荆芥作用于体外培养的阴道毛滴虫,于药物作用后不同时间记录阴道毛滴虫的死亡率.结果:鸡冠花、金莲花和荆芥对阴道毛滴虫均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其中鸡冠花抗阴道毛滴虫的作用强,与金莲花、荆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荆芥抗阴道毛滴虫作用强于金莲花(P<0.05).结论:鸡冠花、金莲花和荆芥均具有抗阴道毛滴虫作用.
作者:陈建芳;闫艳;高静;杨宏东;宋强 刊期: 2011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