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GRIM-19的表达对人子宫颈癌细胞移植瘤血管生成的影响

朱靖;卫莹;李敏;程勇;徐静竹;肖卫华;凌斌;周颖

关键词:GRIM-19转染, 子宫颈癌, 血管生成
摘要:目的:通过裸鼠体内实验探讨GRIM-19对子宫颈癌细胞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检测GRIM-19和VEGF的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情况.将HeLa/Control、HeLa/GRIM-19接种到裸鼠皮下检测荷瘤情况,利用免疫组化法计数微血管密度.结果:HeLa/GRIM-19细胞接种肿瘤生长速度明显减慢(P<0.01).移植瘤蛋白检测发现GRIM-19表达升高,而VEGF的表达降低.HeLa/Control移植瘤的微血管密度是72 4±9.3/mm2,而HeLa/GRIM-19的微血管密度为32±4.7/mm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RIM-19表达可以抑制子宫颈癌细胞的微血管生成,可能是子宫颈癌治疗的新靶点.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子宫内膜病理组织学改变对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胚胎移植周期子宫内膜病理组织学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月经周期的第5~6天因B超示子宫内膜厚度≥7 mm或回声不均匀的IVF-ET助孕治疗的患者77例纳入研究对象,于月经周期的第5~6天搔刮修整子宫内膜,刮出的内膜做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77例中送病理检查者49例,因刮出组织少无法送病检者28例.病理检查示子宫内膜息肉17例,内膜发育不同步13例,子宫内膜增殖期12例,简单型增生过长2例,子宫内膜炎症3例,2例复杂型增生过长放弃新鲜胚胎移植,其余均行胚胎移植.子宫内膜息肉妊娠率41.18%,内膜发育不同步妊娠率46.15%,子宫内膜增殖期妊娠率58.33%,简单型增生过长妊娠率50.00%,3例子宫内膜炎无1例妊娠.未送病理检查者妊娠率17.86%.结论:除子官内膜炎外,子宫内膜的不同病理组织学改变不影响临床妊娠率;子宫内膜未得到修整者妊娠率显著下降.

    作者:黄晓卉;胡玥玥;江成龙;江胜芳;张颖;张昌军 刊期: 2010年第16期

  • 产后出血9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资料完整的97例产后出血的病因及处理情况.结果:产后出血的病因依次为子官收缩乏力(52.58%)、胎盘因素(43.30%)、软产道裂伤(2.06%)、凝血功能障碍(1.03%).结论:进一步分析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尽量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

    作者:杜明玉;何湛春 刊期: 2010年第16期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Ki-67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为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Ki-67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和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异位内膜组织和在位内膜组织及非内异症者正常子官内膜组织中EGFR和Ki-67的表达.结果:EGFR和Ki-67在所有受试者中均有表达.EGFR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内膜组织和在位内膜组织及非内异症者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不随月经周期的变化而变化,但Ki-67在子官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内膜组织和在位内膜组织及非内异症者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随月经周期的变化而变化.结论: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内膜组织和在位内膜组织及非内异症者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EGFR和Ki-67的表达情况,有利于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和发病机理的分析及发展过程的监测,为临床治疗提供一些理论基础.

    作者:刘冠兰 刊期: 2010年第16期

  • 经腹脐带穿刺术用于产前诊断染色体异常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胎儿脐血染色体核型检测结果,评价经腹脐带穿刺术在妊娠中晚期孕妇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312例有脐血检测指征的孕妇在B超引导下行经腹脐带穿刺术,并根据产前诊断需要行脐血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成功穿刺脐血306例,成功率为98.08%,均培养成功.发现染色体异常12例,异常率为3.92%,其中21-三体4例、染色体多态性3例、常染色体易位2例、18-三体1例、性染色体异常1例、染色体倒位1例.结论:在B超引导下经腹脐带穿刺术检查胎儿染色体核型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可以满足具有不同产前诊断指征,特别是妊娠中晚期孕妇的要求,是一种比较安全和可靠的产前诊断方法.

    作者:左伟;邓东锐;陈素华;曾万江;凌霞珍;周琴;赵捷;闻良珍 刊期: 2010年第16期

  • 孕中期母血产前筛查36 947例先天缺陷的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标志物甲胎蛋白(AFP)和游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CG)在胎儿先天缺陷筛查中的作用.方法:对孕15~20周妇女进行上述两项血清标志物检测,结合孕妇年龄、孕周、体重、既往妊娠史、有无糖尿病、吸烟等因素,通过产前筛查软件计算风险率;对高风险孕妇进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检查及B超检查;每例受检孕妇追踪到新生儿出生.结果:36 947例孕妇中,发现唐氏综合征13例,18-三体综合征6例,染色体其他核型异常3例.结论:孕中期血清AFP、Free-βhCG两项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作为筛查胎儿先天缺陷安全可行,能有效降低先天缺陷患儿出生率.

    作者:陈文殊;吕杰强 刊期: 2010年第16期

  • 女性输卵管不孕症与盆腔沙眼衣原体感染关系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不孕妇女盆腔沙眼衣原体(CT)感染的情况及其与输卵管性不孕症的关系.方法:对68例腹腔镜术中发现有输卵管炎症的不孕妇女盆腔积液行CT检测;对60例同期术中发现无输卵管炎症的手术患者盆腔积液行CT检测作为对照.结果:不孕组CT感染率(52.94%),极显著高于对照组CT感染率(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T感染是导致不孕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温坚;殷新明 刊期: 2010年第16期

  • 开腹、阴式、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开腹、阴式、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子宫全切除术的患者300例,其中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LAVH)101例,阴式子宫全切术(TVH)106例,开腹子宫全切术(TAH)93例,比较3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病率,肛门排气时间,镇痛数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TAH、TVH和LAVH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VH与TVH组出血量、术后病率及镇痛数均明显优于TAH,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LAVH组术后病率显著优于TVH组(P<0.05).LAVH与TVH组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TAH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AVH组出血量、镇痛数、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与TVH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VH及TVH临床疗效优于TAH,并且LAVH降低了TVH手术难度,扩大了TVH手术范围,较TVH优势明显.

    作者:韩珺;李丽 刊期: 2010年第16期

  • 阿奇霉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09年1月进行住院治疗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给予静脉滴注阿奇霉素,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炎琥宁冻干粉,对比分析两组之间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退热时间、咳喘恢复时间、哕音消失时间、X线恢复时间等方面都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治疗时间为(5.9±0.4)d,对照组平均治疗时间为(9.0±0.6)d,观察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痊愈46例,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痊愈23例,总有效率为93.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优于单纯采用阿奇霉素,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作者:崔瑞绒;刘秀霞 刊期: 2010年第16期

  • 益智健脑按摩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益智健脑按摩对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远期疗效.方法:将62例符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的足月新生儿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仪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智健脑按摩.结果:治疗组中,患儿在NBNA评分和发育商(DQ)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智健脑按摩对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智能、神经行为及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作者:邵秀英;张倩;贾晓 刊期: 2010年第16期

  • 胚胎宫内生长受限4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孕早期胚胎官内生长受限存在的临床依据及其发病相关因素和临床意义.方法:对42例孕早期月经龄与胚胎生长发育不相符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组),与间期随机抽取的1 956例正常孕妇作对照(对照组),对年龄、婚龄、不孕不育病史、不良孕史、宫内操作史、盆腔感染性疾病史,孕中、晚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娩期情况及新生儿情况进行分析.产后随访1年,记录新生儿及婴儿生长发育、智力发育情况.结果:孕早期胚胎宫内生长受限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P<0.05)、婚龄(P<0.05)、不孕不育病史(P<0.01)、不良孕史(P<0.01)、宫内操作史(P<0.01)、盆腔感染性疾病史(P<0.01)、前置胎盘(P<0.01)、胎盘异常(P<0.01)、胎盘粘连及植入(P<0.01)、产后出血(P<0.05).结论:孕早期存在胚胎宫内生长受限,其发病相关因素有遗传、免疫因素;盆腔感染性疾病史;受精卵滋养层发育迟缓等.

    作者:赵海燕;彭丽群;杨志;沈红;沈婕;蔡叶萍 刊期: 2010年第16期

  •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25例NRDS患儿采用SIMV模式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动脉血气、PaO2/PAO2、PaO2/FiO2指标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 h内患儿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皮肤紫绀消失,吸气性三凹征明显减轻或消失,外周循环改善;治疗后动脉血气pH、PaO2、SaO2值逐渐上升,PaCO2、BE负值逐渐下降,治疗后8h的pH、PaCO2、BE负值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 h、8 h的PaO2、SaO2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 h、8 h的PaO2/PAO2、PaO2/FiO2值高于治疗前,所需氧浓度低于治疗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5例息儿中19例存活,3例死亡,3例放弃治疗,治愈率76%,无1例出现气漏、肺出血等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结论:SIMV模式治疗NRDS能有效改善肺换气和通气功能,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陈建辉;漆明霞;郭辉;郭毅 刊期: 2010年第16期

  • 1371例产后4~6个月妇女宫颈病变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产后4~6个月官颈疾病患病率与发病相关因素,为做好预防保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7~2009年对1 371例产后4~6个月的妇女进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和人类乳头瘤病毒(HPV)联合检测.结果:发现TCT阳性24例,阳性率为1.75%,其中鳞状细胞癌(SCC)2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2例、不典型鳞状细胞(ASC)包括未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17例和未能除外的高度上皮内病变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H)3例.HPV型检测HPV(18、16型)阳性166人,阳性率为12.1%.结论:FCT、HPV联合检测用于宫颈癌病变筛查,可早期发现宫颈病变前期信息,及早进行干预.

    作者:马文云 刊期: 2010年第16期

  • 160例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方式在终止孕早期妊娠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方式在孕6~13周早孕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09年10月要求终止妊娠患者160例.分析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早孕引产的临床疗法及安全性,米非司酮总剂量为150 mg,根据不同服药方法分为两日服法和3开服法;根据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方式分为门服给药和阴道给药;将160例实验对象分为4组:A组米非司酮3日服法,第3日晨顿服米索前列醇500mg;B组米非司酮服法同A组,第3天晨阴道置入米索列醇500 mg;C组米非司酮两日服法,第3天空腹顿服米索前列醇500 mg;D组米非司酮司服法同C组,第3天晨阴道置入米索前列醇500 mg.结果: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4组成功率均令人满意.相同剂量的药物,相同的给药途径引产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的给药途径引产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米司酮两日服法,即75 mg每天1次顿服共2天,配伍米索前列醇500 mg阴道给药的早期引产方法更为简便、安全、有效、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温穗明;肖青;马晓东 刊期: 2010年第16期

  • 孕期缺铁性贫血对胎儿宫内生长发育迟缓的影响

    目的:了解缺铁性贫血的患病情况及其对胎儿宫内生长发育迟缓的影响,以便采取针对措施,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58例不同程度缺铁性贫血的孕期妇女进行临床观察.结果:轻度贫血143例,胎儿宫内生长发育迟缓的发病率为0.00%;中度贫血96例,胎儿宫内生长发育迟缓的发病率为21.88%;重度贫血19例,胎儿宫内生长发育迟缓的发病率为89.47%.结论:纠正孕期妇女缺铁性贫血是孕期保健的一项重要内容.

    作者:毕翠玲 刊期: 2010年第16期

  • GRIM-19的表达对人子宫颈癌细胞移植瘤血管生成的影响

    目的:通过裸鼠体内实验探讨GRIM-19对子宫颈癌细胞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检测GRIM-19和VEGF的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情况.将HeLa/Control、HeLa/GRIM-19接种到裸鼠皮下检测荷瘤情况,利用免疫组化法计数微血管密度.结果:HeLa/GRIM-19细胞接种肿瘤生长速度明显减慢(P<0.01).移植瘤蛋白检测发现GRIM-19表达升高,而VEGF的表达降低.HeLa/Control移植瘤的微血管密度是72 4±9.3/mm2,而HeLa/GRIM-19的微血管密度为32±4.7/mm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RIM-19表达可以抑制子宫颈癌细胞的微血管生成,可能是子宫颈癌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朱靖;卫莹;李敏;程勇;徐静竹;肖卫华;凌斌;周颖 刊期: 2010年第16期

  • GnRHa诱发排卵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GnRHa触发排卵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2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 259个促排卵周期,随机分组,当直径≥16 mm卵泡>6个和/或卵巢直径≥6 cm,归入试验组,试验组曲普瑞林0.1 mg皮下注射,1次/日(n=736周期);对照组绒促性素10 000 U肌肉注射,1次/日(n=523周期).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两组平均年龄、不孕年限、基础内分泌情况、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排卵率、妊娠率、多胎妊娠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重度OHSS发生率比较,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排卵数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优势卵泡个数分层比较,两组排卵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0.1 mg GnRHa诱发排卵的排卵率、妊娠率与HCG组相似,能有效的降低OHSS发生;但GnRHa诱发排卵组,排卵数多于HCG组,妊娠率及多胎妊娠数与HCG组相似,可能与GnRHa诱发排卵后的黄体缺陷有关.

    作者:梁莹;亓蓉;周莉;吴晓茜;孙梅 刊期: 2010年第16期

  • 改良式盆底重建术在女性盆腔脏器脱垂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改良式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2007年4月~2008年12月对经盆腔脏器脱垂定量分期法(POP-Q)诊断为盆腔脏器脱垂的18例患者进行改良式盆底重建术,应用自制聚丙烯网片行阴式子宫切除术+前盆底悬吊术+阴道顶端固定术+阴道后壁修补术,术后定期随访并观察疗效.结果:18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78 min,术中平均出血200 ml,住院时间7~10天,术后1、3、6、9、12月随访,18例患者因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脱垂引起的不良症状全部消失,其中1例出现左下肢轻度疼痛,给予局部热敷理疗治疗2周后疼痛消失,2例出现膀胱颈过度活动症,留置尿管1周后消失,其余未见明显并发症出现.结论:改良式盆底重建术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安全微创、经济可行、减少复发的一种有效手术方法,短期效果满意,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纪丽伟;虞晴;刘明;许为 刊期: 2010年第16期

  •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口服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90例患者每晚睡前口服米非司酮12.5 mg6个月;对照组91例患者于诊断性刮宫术后第10天每晚睡前口服安宫黄体酮10 mg治疗,连用14天停药,待撤退性出血第15天口服安宫黄体酮10 mg/日,连用10天,重复用药5个月停药.所有病人用药前及服药期间每3个月测定肝肾功能、血常规、性激素,观察月经情况,监测子宫内膜厚度,停药后行诊断性刮宫.结果:治疗组有84例服药后有效止血,用药期间均出现暂时性闭经,6例无效改其他方法,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有效率为84.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安全、方便、有效.

    作者:王丽鸽;孙丽萍 刊期: 2010年第16期

  • 哮喘儿童诱导痰液趋化因子在气道炎症及哮喘病情评价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诱导痰液趋化因子在哮喘儿童气道炎症及哮喘病情评价中的意义.方法:90例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2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痰液诱导及诱导痰细胞学分析,ELISA法检测痰液调节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活性因子(RANTES)、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2(Eotaxin-2)、白细胞介素-8(IL-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儿童肺功能仪检测基础肺功能.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哮喘患儿诱导痰液趋化因子RAN-TES、Eotaxin-2、IL-8、MCP-1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诱导痰RANTES、Eotaxin-2水平高于缓解期,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重度发作哮喘组IL-8、MCP-1水平高于轻~中度发作哮喘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患儿诱导痰趋化因子RANTES、Eotaxin-2与哮喘急性发作和气道高反应性有关,而诱导痰IL-8、MCP-1与哮喘病情加重及肺功能恶化有关.动态检测哮喘患儿诱导痰中趋化因子变化,将有助于哮喘病情监控和哮喘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作者:刘艳明;农光民;李树全 刊期: 2010年第16期

  • 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并发症129例分析

    目的:探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29例子宫肌瘤进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患者的并发症随访和治疗经过.结果:所有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后平均随访21.3个月,共发生并发症23例,其中穿刺部位血肿1例,经局部处理血肿吸收;子宫动脉痉挛4例,使用解痉或更换导管有效;栓塞综合征以对症治疗为主;泌尿道感染1例经对症治疗恢复;肌瘤脱落后及时取出,进行止血、抗炎治疗;对2例闭经者进行耐心解释,减轻其心理负担.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严重并发症少,术前严格选择适应症、术中规范操作、术后密切随访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洪澜;杨舒盈;陈旺生;朱根海 刊期: 2010年第16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