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7年延边州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朴今兰;宋锦霞;金英华;麻静

关键词:出生缺陷, 发生率, 三网监测
摘要:目的:了解延边地区出生缺陷的发生率、种类及近5年顺位的变化,分析延边州出生缺陷诊断水平,为提高出生缺陷检出率,减少畸形儿的发生,提高人口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妇幼保健监测网络对2006年10月1日~2007年9月30日在延边州15所监测医院分娩的围产儿进行出生缺陷监测分析.结果:延边州15家监测医院共出生12910例围产儿,孕周满28周及以上的畸形儿为146例,小于28周的畸形儿为22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13.09/万.结论:延边州出生缺陷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发生率、发生顺位与国家出生缺陷监测结果相近;诊断水平的提高和三网监测系统的健全提高了出生缺陷的检出率;产前畸形筛查的主要手段为超声检查,孕期做好产前检查可以降低畸形儿的出生率.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北京市项目社区妇女避孕及人工流产现况分析

    目的:调查北京市项目社区妇女避孕及人工流产现状,为政府加强社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及改革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意向性、分层整群抽样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项目社区妇女进行匿名封闭式自填问卷调查.结果:项目社区1723名已婚育龄妇女,2005年的综合避孕率为82.3%,经产妇避孕率为94.1%,未产妇避孕率为70.9%.本市户籍妇女避孕率为81.0%,流动人口避孕率为85.8%;已婚妇女近半数采用避孕套,为46.5%,采用长效避孕方法比率较低,使用IUD者占31.3%.未婚妇女采用安全期和避孕套者分别占33.4%和33.3%;已婚和未婚妇女经历人工流产者,分别占46.5%和16.1%.有人工流产史的妇女了解避孕相关知识明显低于无人流史妇女;本市48.6%妇女避孕知识来源于医疗机构,而流动人口为31.7%.本市户籍妇女免费获得避孕药具占81%,而流动人口妇女占64.2%.结论:项目社区已婚育龄妇女综合避孕率与北京和全国水平基本相同.由于采用高效、长效避孕比率略低于北京及全国水平而导致避孕失败率高,人工流产率或重复流产率高;社区妇女避孕知识匮乏,社区服务站的利用率低,应加强社区计划生育健康服务站的投入,加强避孕药具供应,畅通渠道,提高人群避孕药具的可获得性.

    作者:汤丽荣;韩丽晖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社区健康教育对产后妇女健康的影响

    目的:了解社区健康教育与卫生服务对产后妇女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产后第1天的妇女400例,分为健教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例,对健教组产妇进行为期1年的社区健康教育与卫生服务的前瞻性干预研究.结果:健教组健康知识得分明显好于对照组.婴儿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为58.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45%,而婴儿的哺乳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健教组产妇贫血的发生率、乳腺炎的患病率、意外妊娠的发生率分别为20.23%、7.74%、0.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43%、15.15%、4.85%.结论:通过社区健康教育和社区卫生服务,普及产后妇女的健康知识,有效地减少了产后妇女的合并症,降低了产后妇女的发病率,提高了4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大大地促进了母婴的健康.

    作者:张桃玲;黄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人工流产镇痛的应用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应用骶前孔阻滞行人工流产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接受人工流产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65例,随机分为骶前孔阻滞组(n=35)和对照组(n=30).监测各组麻醉范围、双下肢皮温、肛温、血压、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临床效果及手术中VAS评分变化.结果:骶前孔阻滞麻醉范围及皮温变化涉及臀中神经、臀下神经、阴部神经、股后皮神经、坐骨神经分布区.手术前后血压、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无显著变化,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骶前孔阻滞操作简便,效果肯定,可作为人工流产镇痛的可选途径.

    作者:张丽娟;石崇俭;王振海;刘劲松;王殿臣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血浆MMP-2、MMP-9变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含量及其与神经功能缺损、出血量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分别测定60例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和20例健康新生儿血浆中MMP-2、MMP-9的含量.结果: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MMP-2、MMP-9湿著上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意义统计学(P<0.01);MMP-2、MMP-9在轻、中、重型组之间比较,差异分别具有意义统计学(P<0.01);不同出血量组中MMP-2、MMP-9含量比较差异分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MMP-2、MMP-9水平与出血量和神经功能损伤程度都具有密切关系,可作为判定病情和评估预后的参考指标,对新生儿颅内出血后继发性损伤的发病机制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江明荣;黄循彬;周曙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孕产妇对孕期保健知识的需求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孕妇对于孕期保健知识的需求现状和特点,为孕妇学校的课程设置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8年5~6月来我院门诊产检的484名孕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93%的孕妇希望了解孕期保健知识;②对于孕妇学校课程需求高的知识模块是新生儿喂养与护理模块,其次为产后心理问题及调试模块、胎儿发育过程及自我监测模块;③孕妇对于孕妇学校授课方式的需求较高的依次为讲座、观看录像、模仿操作、角色扮演.结论:孕产妇对于孕期保健知识的需求比较迫切,孕妇对于授课方式、授课内容的多样性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作者:焦亚萍;温秀兰;董宏薇;蒋凤菊;刘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儿童早期发展研究现状

    儿童早期发展的涵义是指从胎儿直到6岁前的身心发展过程.根据婴幼儿身心特点、因地制宜创造适宜的环境、开展科学的综合性干预活动,使儿童的体格、体质、心理、认知、情感和社会适应性达到健康完美状态.近年来,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愈来愈受到重视,在全国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及实验,现将有关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周国平;梁继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正常及弱视儿童立体视及不等像的检测结果与临床评估

    目的:对正常学龄前儿童立体视及不等像进行检测及临床评估,探讨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立体视发育和双眼不等像的情况.方法:利用计算机随机点立体视及不等像检查软件对2所幼儿园100名视力正常的3~6岁儿童进行立体视及不等像检查,并与同视机随机点立体视检查图片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对24名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进行立体视及不等像的检测.结果:正常学龄前儿童随年龄的增长,立体视锐度逐渐增高,5岁基本达到成人水平;而不等像不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随着弱视程度的增高,立体视锐度降低,不等像增高;随着屈光参差度数增加,立体视锐度降低,不等像值增高.结论:计算机随机点立体视及不等像检查软件是一种可靠而实用的软件,不仅可用于临床检查和诊断,还可用于科学研究.

    作者:高曼;贺冰;张冬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儿童哮喘血清特异性过敏原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吸入性和食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在儿童哮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38例哮喘患儿进行血清吸入性和食入性过敏原特异件IgE检测,将受检儿童分为婴幼儿、学龄前、学龄期3组,对过敏原状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儿童哮喘发病以婴幼儿期及学龄期多见,其中婴幼儿以食入性过敏为主,学龄期儿童以吸入性过敏为主,学龄前儿童则两者均可发生.结论:哮喘患儿以吸入性过敏原为主.血清特异性过敏原检测是儿童哮喘过敏原检测的方法之一.对有明确过敏原的哮喘患儿应及早进行针对件防治及脱敏疗法.

    作者:郭红;鲁继荣;靳英丽;任美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脐带因素与围产儿死亡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索脐带因素与围产儿死亡的关系.方法:总结通州区10年死亡围产儿共582例,其中特别分析了因脐带因素死亡的101例围产儿资料.对死亡类别、地点、脐带异常的具体情况、宫内发育情况及产前检查和预测均加以分析.结果:这类围产儿孕周和体重范围较大,死亡地点以家中和路途中为主,产前预测率极低,仅为23.73%.脐带结构发育异常组的小于胎龄儿(SGA)发生率明显高于脐带血流受阻组,前者的平均出生体重低于后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脐带因素是导致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因素,提高产前诊断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的关键,对有胎儿宫内发育不良者应积极做脐带B超检查,以利及时终止妊娠.

    作者:朱会红;崔惠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妇女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研究导致妇女产后抑郁的因素.方法:使用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对衢州市172名围产期妇女进行产前抑郁和产后抑郁研究.结果:产妇的受教育程度和流产史对产前抑郁有显著预测作用,大学以上学历的产妇产前抑郁水平高于其他妇女,有流产史的产妇产前抑郁水平更高.产前抑郁水平对产后抑郁水平有显著预测作用,未发现影响妇女产后抑郁症的其他因素.结论:产后抑郁是由于产前抑郁所致,产前抑郁受妇女的教育程度和流产史影响.

    作者:姚梦凌;李胜琴;邓志凤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病5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方法:51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于月经第1天、第4天各口服孕三烯酮2.5 mg一次,以后每周服用两次,剂量同前,连续服用6个月为一疗程.结果:51例患者在服药后4~6周后症状明显好转,3个月后全部消失.B超检查子宫体积明显缩小,血CA125水平明显降低,随诊6个月~2年无复发.结论: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满意,毒副作用较轻,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齐红燕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孕酮监测指导孕早期保胎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不孕不育患者早孕期血清孕酮值指导保胎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不孕不育患者的资料.结果:总流产率为15.4%;PCOS组流产率为8.7%,低于文献报导的30%(p<0.001),孕酮<31.8 nmol/L组均流产,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孕酮监测可指导孕早期的保胎治疗.

    作者:梁莹;亓蓉;孙梅;周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盆腔医疗康复体操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评价盆腔康复医疗体操对中重度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SF-36生活质量测评标准对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生活质量的综合测评,并对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给予物理治疗,观察组在物理治疗基础上进行盆腔康复医疗体操治疗,3个月后测评生活质.结果:①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②盆腔医疗康复体操配合护理治疗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单纯物理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生活质量普遍下降,盆腔医疗康复体操配合物理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蔼明;陈裔英;乔晋琳;沈红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布托啡诺治疗剖宫产术中寒战的临床观察

    术中寒战是指术中病人出现的不随意肌肉收缩而导致肢体抖动.寒战发生时,肌体氧耗增加,易出现缺氧、低氧血症、乳酸性酸中毒及心肌缺血等情况.其发生率据报道在施行硬膜外麻醉病人可高达20%~50%[1].这对于采用硬膜外麻醉剖宫产的产妇,尤其对于妊娠合并心脏病或心肺功能不全的产妇非常不利.

    作者:赵青松;徐世琴;沈晓凤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儿的智能发育探讨

    目的:了解佛山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患儿经治疗后的智能发育状况.方法:对2000年6月~2006年6月88例经新生儿筛查确诊的先天性甲低患儿和同期专科门诊诊治的5例甲低患儿进行智能发育测试.结果:经早期正规治疗,仍有21.6%患儿智能发育偏低,4.5%患儿出现智能发育低下.治疗月龄在1月和2月内患儿智能发育无差异,治疗月龄在3月后智能发育与前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总发育商各能区中大运动较其它能区发育好.结论:为甲低患儿提供早期综合治疗和干预对促进甲低患儿脑功能恢复,降低智力低下的发生,减轻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及精神负担,提高本地区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亚莲;俞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低出生体重儿17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和低出生体重儿(LBWI)的相关围产因素、临床特点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70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主要围产因素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多胎妊娠、流产史(≥3次);体重<1500 g的早产儿呼吸系统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比体重1500 g~2000 g早产儿明显升高,而循环系统疾病、高胆红素血症,硬肿症,低钙血症、酸中毒、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发生率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别.体重<1500 g早产儿的死亡率、窒息率明显高于体重1500 g~2 000g的早产儿.结论:提高产科技术水平和加强产科儿科的协作,对降低早产儿并发症,提高其存活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殷俊德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延吉市73例围产儿死亡原因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了解延吉市围产儿死亡率及死亡原因,为临床提高围产儿的医疗保健质量和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2003年1月~2007年12月在延边妇幼保健院分娩的59例死亡围产儿和1998年1月~2008年6月在延边大学医学院病理学教研部行围产儿死亡后尸检的14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延吉市围产儿死亡率为7.63‰.临床病例中围产儿的主要死因为畸形和发育不全,胎龄<37周时死亡率高,死亡围产儿中男婴多于女婴.在尸检病例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为主要的死因.结论:加强产前检查,防治孕期并发症、围生儿窒息、早产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主要措施.

    作者:张美花;金龙;玄延花;刘树森;林贞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妊娠史和不孕原因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妊娠史和不孕原因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年龄和助孕术式方面,原发不孕组与继发不孕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不孕原因分为4组,输卵管性因素组和男性因素组比较妊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因素组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组比较卵裂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不孕组和继发不孕组比较妊娠率无统计学意义;男性因素组妊娠率较高.

    作者:孙艳;林典梁;康跃凡;陈晓菁;郑备红;邱淑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阴道镜检查与病理学诊断宫颈病变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与病理学诊断宫颈病变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年来对海拔2260 m的西宁地区阴道镜检查1060例宫颈病变结果.结果:不同阴道镜图像的病理学诊断结果可见,明显癌的阴道镜图像中以浸润癌的检出率较高;白色上皮的阴道镜图像中以非典型增生的检出率较高;异形血管、镶嵌、点状血管及腺口白环的阴道镜图像中以原位癌及浸润癌的检出率较高;白斑的阴道镜图像中以非典型增生的检出率较高.结论:阴道镜是辅助诊断宫颈病变的重要方法,阴道镜下活体组织检查(活检)成为确诊的重重手段.

    作者:张玉芳;马生秀;左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52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了解妊娠高血压疾病死亡的影响因素,制定干预措施,减少并发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对52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死亡者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及并发症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死亡中农民40例,占76.92%,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42例,占80.77%,死于脑部并发症者41例,占78.85%.结论:①加强基层保健机构的宣传力度,提高孕期自我保健意识.②规范孕期检查,孕中期注意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筛查.③强调与内科协同救治,减少脑部并发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作者:高春凤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