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冠宇;毛伟征
免疫系统疾病是不同于传统感染、肿瘤等而与自身免疫系统异常启动相关的疾病.该类疾病常见特征为自身免疫性抗体的出现及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形成.免疫系统疾病目前无法根治,通常免疫抑制是缓解的主要方式.对该类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将有助于发展未来可能的治疗手段.免疫性系统疾病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几类疾病之一,它与我们的体内的免疫系统息息相关.本文先从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出发,探讨了免疫性系统疾病的机制、诊疗原则和未来的治疗方式.
作者:李嘉宇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为了了解目前艾滋病抗体诊断试剂的敏感性、特异性等性能,我们利用不同原理的艾滋病病毒抗体诊断方法 进行综合评价.方法:使用基础血清盘、干扰样本血清盘、线性稀释系列血清盘、精密度血清盘、CAP血清盘、商业阳转血清盘这六种血清盘对艾滋病病毒快速检测方法 、酶联免疫(ELISA方法)和化学发光免疫法(CLIA)三种方法的诊断试剂进行分析,其分析的内容主要是诊断试剂的敏感性,特异性,分析灵敏度分析,特异性以及精密度等指标.结果:我们对目前被有的六种抗体进行测试,发现ABCDEF这六种试剂在适用基础血清盘进行评估的前提下,它们的敏感性为百分之百,特异性大于97.5%.在使用商业阳转血清盘进行评价的前提下,A试剂的阳性率为18.2%,B试剂的阳性率为16.7%,C试剂的阳性率为33.3%,D试剂的阳性率为37.9%,E试剂的阳性率为19.7%,F试剂的阳性率为18.2%.结论:我们发现所有参与研究的诊断试剂当中,敏感性和特异性高的两种试剂是快速诊断试剂以及ELISA试剂,敏感性相对较高的是抗原抗体检测试剂,但CLIA试剂法在HIV抗体中具有更好的临床价值,准确性、特异性、灵敏度均高,CLIA灵敏度相对ELISA稍高.因此,以上三种试剂可以作为抗体筛选试剂.
作者:谭建兵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养血清脑颗粒的祛斑作用.方法:口服一次一包,一日三次.结论:患者头痛痊愈,雀斑去除.含有祛斑成分.
作者:罗伦;冉慧敏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使用腰硬联合麻醉以及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7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对象,70例病例均为本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间接诊.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5例.A组使用腰硬联合麻醉、B组使用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麻醉效果.结果:对麻醉优良率、麻醉起效时间、术后VA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几率,均提示A组所得结果更佳(P<0.05).结论:与全身麻醉相比,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黄芹 刊期: 2019年第05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医疗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且对于医疗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于一些基础的护理,患者对于这些基础护理都十分的重视.同时,好的护理质量会对患者的满意度有着很大的相关性.本文就从基础护理实施情况出发,对基础护理实施对护理质量满意度的影响做出详细的说明,后对于落实基础护理实施的对策进行简单的叙述.
作者:李爱爱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现代医院的发展是以超严质量要求为目标,数字化管理为基础,持续质量改进为手段,科研创新为箭头,而作为规范管理、改革发展的现代化基础构造,大概念的电子病历系统建设已经成为医院人力财力投入的重要方向之一.
作者:王炜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探究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分析及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这个时间范围内我们医院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一共有100例患者,按照随机的方法分成两个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针对对照组采取的是常规的护理,而针对观察组患者采取的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有针对性的进行心血管内科风险预防护理,针对两个组别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程度进行相对应的分析和对比.结果:在心血管内科护理的过程中,有很多方面的风险因素,经过此次研究和分析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程度要比对照组患者有十分明显的提升,两者的比较有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针对心血管内科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有针对性的对于风险进行改良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和护理效果,使患者的预后有效提升,这样的效果十分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刘建敏 刊期: 2019年第05期
在中国大多数肝细胞癌患者中,肝切除术的安全性和远期疗效仍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硬化背景和复杂的肝血管以及胆道解剖结构的影响,遵循术中和术后随访原则进行准确的医疗和损伤控制,并应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手术方法,肝切除术,肝门阻滞和肝脏设备,以充分考虑术后加速恢复的方法,从而为良好的短期疗效和长期疗效奠定基础,达到术后综合治疗巩固手术的效果.
作者:郭勇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对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预防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 ~2018年8月在我中心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的1250例小儿资料,分析和总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原因.结果:本组1250例小儿预防接种后发生不良反应29例(2.32%),分析表明疫苗自身因素、接种个体因素、疫苗应用因素及预防接种针次是不良反应发生主要原因;基础性免疫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9%,显著低于加强性免疫的4.06%(P<0.05);春冬季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3%,夏秋季为3.22%,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百白破疫苗接种后有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原因较多,且以加强性免疫、夏秋季接种易发生,应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宋月兰;修慧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针对肺结核患者注重落实健康教育的方法 及作用.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选择本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40例作为研究资料,随机分组各70例,对照组为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为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法,评价两组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及临床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及格率98.57% 显著高于对照组87.14%,P<0.05;观察组临床依从性与对照组差异显著,优势明显,P<0.05.结论:针对肺结核患者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可进一步提高其对肺结核发病及治疗相关知识的认识,利于提高其治疗配合度,保持良好的临床依从性,值得推广.
作者:蒋智;苏娜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与厄贝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我院88例2017.5至2018.1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单纯组采取厄贝沙坦治疗,联合组则采取氨氯地平与厄贝沙坦治疗.比较单纯组、联合组效果;血糖达标以及血压达标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血糖指标、血压监测值;副反应.结果:联合组效果、血糖达标以及血压达标时间、血糖指标、血压监测值相比较单纯组更好,P<0.05.联合组副反应和单纯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氨氯地平与厄贝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效果理想.
作者:司华美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究耳鼻喉不同治疗方法 在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我院接诊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患者9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均分为三组,每组患者为33例,甲组患者采用外科手术治疗,乙组患者采用抗生素治疗,丙组患者采用抗生素联合物理方法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甲组、丙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与乙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手术治疗、抗生素联合物理疗法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韩春彦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对临床微生物检验与细菌耐药性监测进行研究.方法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从本院中选取研究对象,本次选取120株非重复临床分离株.而且需要对本次所选取的研究对象进行细菌对抗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在本次所有研究对象中,包括34株革兰阳性菌,86株革兰阴性菌.而其中的革兰阳性菌占比为28.33%,革兰阴性菌占比为71.67%.而且在本次研究过程中,包括18里血液与骨髓标本,32例尿液标本,38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19例伤口以及软组织标本,同时还包括13例的其他标本.结论 对临床微生物检验和耐药性进行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医学界的进步,值得推广.
作者:李大可;骆海涛;杨亮;王菲菲;于婧;贾志刚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分析高效联合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CD4+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80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使用高效联合抗病毒疗法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第3、6、9、12个月CD4+T淋巴细胞计数进行检测及分析.结果:与治疗前比较,HAART治疗后的第3、6、9、12个月时,80例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会随着长时间的治疗呈上升趋势,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80例患者治疗后第3、6、9、12个月后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90.55±28.97)个/μL、(109.40±32.21)个/μL、(129.60±36.62)个/μL、(140.66±44.75)个/μL,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比治疗前高(P<0.05).结论:艾滋病使用高效联合抗病毒治疗,有利于提升患者外周静脉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修慧;宋月兰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研究CT检查在结肠癌致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6年的2月到2018年的2月这个时间段中取材并开展本次研究,所选取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总计40例,患者入院后均接受CT检查以及X线片检查,查阅我院内与患者相关的各个方面资料,综合分析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CT检查结果显示肠梗阻患者有38例,在总选取患者中占据比例为95.00%,X线片检查结果显示肠梗阻患者有29例,在总选取患者中占据比例为72.50%,CT检查的诊断准确性与X线片检查进行比较明显较高,CT检查判断出肠梗阻由结肠癌所引起的患者数量与X线片检查进行比较明显较多(P<0.05).结论:CT检查能够准确诊断结肠癌所致肠梗阻患者的病情,将肠梗阻患者的病因、病灶部位以及病情程度均反映出来,为后期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指导,应用价值显著,应当得到广泛使用.
作者:罗义其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尿微量白蛋白在早期诊断治疗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在2017年1月 ~2018年11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70例为观察组,并随机选择同时期的健康体检者70例为对照组,2组均进行尿微量白蛋白定量检测,对比分析2组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和阳性检出率.结果 观察组的尿微量白蛋白与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早期诊断治疗糖尿病肾病中应用尿微量白蛋白检测能够提高阳性检出率,有利于为患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韩希芹 刊期: 2019年第05期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冗杂的出院结算制度明显延长了医院患者办理结算流程的时间,对医院患者快捷的办理各项手续非常不利,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结算流程进行进一步完善,并注意体现出出院结算工作的时代适应性与需求性.下文从目前医院患者出院结算存在的问题开始着手,提出了改进与完善出院结算流程的对策与建议,旨在为出院结算流程的优化提供依据,更好的推进医院的全面发展.
作者:孙春萍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产妇产后恶露不尽运用中西医结合护理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自2015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216例产妇,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西医护理,对比两组产后恶露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恶露排不尽发生率为2.78% 明显低于对照组13.89%,相对比,P<0.05(X2=0.0312).结论 中西结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的降低产妇产后恶露不尽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使用.
作者:王莹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采取围手术期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本试验对象为2016年1月 ~2018年3月在我院采取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围手术期舒适护理,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和对照组相比,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对照组为14.0%,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8%,P<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显著,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逊梅;陈玉兰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电凝止血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64例单侧卵巢巧克力囊肿良性患者均在本院接受腹腔镜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术中创面缝合止血患者32例纳入缝合组,术中创面电凝止血患者32例纳入电凝组.结果:相较于缝合组而言,电凝止血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更大.术后1个月,电凝组LH、FSH水平达到高峰,E2水平减低,术后6个月恢复正常(p<0.05).术后阴道超声检查,电凝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大于缝合.术后3个月,电凝组EDV、PSV恢复正常(p<0.05).结论:不论是缝合止血还是电凝止血,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卵巢储备功能,特别是电凝止血,影响更加突出.多数患者在术后6个月恢复正常.
作者:赵海云;赵淑萍 刊期: 201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