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养血清脑颗粒的祛斑作用分析

罗伦;冉慧敏

关键词:养血清脑颗粒, 雀斑, 祛斑, 说明书, 长期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养血清脑颗粒的祛斑作用.方法:口服一次一包,一日三次.结论:患者头痛痊愈,雀斑去除.含有祛斑成分.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评价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2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82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n=41)、观察组(n=41),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胎盘早剥、HELLP综合征、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低于对照组,凝血酶时间时间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减少围生儿并发症发生,效果显著.

    作者:王兰香;张志红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关注利拉鲁肽注射液引起呕血风险

    传统降血糖药物在降糖的同时,又容易发生低血糖,这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一直存在的矛盾,利拉鲁肽注射液(诺和力)的上市,成功突破了这一困境,利拉鲁肽治疗Ⅱ型糖尿病,不仅可以安全有效降糖,还能够直接保护胰岛 β 细胞,显示了其延缓甚至逆转Ⅱ型糖尿病的潜在能力.还能起到减轻体重、降低血压、改善血脂的作用.利拉鲁肽注射液 2011 年在中国上市以来,随着临床使用的日益广泛,安全性问题也日益突出.

    作者:李红梅;王艳敏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探究培门冬酶联合化疗治疗淋巴瘤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培门冬酶联合化疗治疗淋巴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采用培门冬酶联合化疗治疗的46例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46例患者中,其中NK/T细胞淋巴瘤患者31例,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患者15例.治疗总有效率达到73.9%(34/46),完全缓解率达到39.1%(18/46),部分缓解率达到34.8%(16/46).并且发生的不良反应仍旧是骨髓抑制,其发生概率达到78.3%(36/46),其中有.12例(26.1%)患者出现低白蛋白血症,11例(24.0%)患者发生高脂血症,8例(39.1%)患者发生纤维蛋白原下降.所有患者均无过敏反应、或者出现急性胰腺炎、血栓等.结论 培门冬酶联合化疗治疗淋巴瘤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患者的耐受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丹丹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传统雾化吸入与间歇雾化吸入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效果对比

    目的 分析传统雾化吸入与间歇雾化吸入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6月 ~2018年10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传统雾化吸入、间歇雾化吸入,对比两种治疗方式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血氧饱和、排痰时间等均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各种不良反应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肺炎中采用间歇雾化吸入可临床观察指标更优,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胡颂扬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外科手术围术期的临床护理对策探讨

    目的:总结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外科手术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方案,评价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8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手术治疗的8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的参照组、试验组.对比2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恢复时间.结果:试验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术后恢复用时短于参照组,P<0.05.结论:强化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可以促进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手术安全性以及满意度.

    作者:唐永丽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B型超声波在妇产科疾病诊断的应用

    目的:探讨妇产科疾病中B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妇产科435例患者分别做TVS和TAS,后将检查结果 对比分析.结果:TVS阳性检测率为90.9%,TAS阳性检测率为58.0%,两种检测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阴道B超,无需充盈膀胱,检测阳性率高,是一种很好的妇产科疾病检查的手段,值得推广.

    作者:魏红专;巨桂芳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泌尿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药敏分析

    为了分析泌尿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学特点,总结药敏分析结果.本实验随机选取60例泌尿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采集切口分泌物展开病原菌培养,对病原学特点和药敏结果展开分析和探讨.

    作者:米玉龙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恩替卡韦在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恩替卡韦在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54例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划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7例.对照组运用内科标准疗法实施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恩替卡韦实施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全面对比.结果:实验组的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能使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存率大幅度上升,具有良好的生活质量,从而此种方法可以成为治疗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首选方法,应获得临床医学人员的广泛推广.

    作者:陈王芬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老年脑血管病吸入性肺炎23例临床治疗体会实践

    目的:探讨老年脑血管病吸入性肺炎的临床治疗.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23例老年脑血管病吸入性肺炎患者,给予吸氧祛痰治疗,给予促肠胃动力药物,选择合适抗生素抗感染治疗.结果:17例患者有明显好转,占73.9%.18例患者存在有发热表现,占78.3%,19例患者存在有咳痰、咳嗽表现,占82.6%.结论:老年脑血管病吸入性肺炎较为常见,患者预后差,死亡率高,临床治疗需要结合患者个体差异,给予综合性治疗措施.

    作者:徐翠艳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蒙医对萨病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总结并归纳蒙医对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萨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样本选择时间为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并使用抽签法,将纳入的94例萨病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西医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蒙医方法进行治疗,探究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采用蒙医方法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方面数据均优于采用西医方法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较高的研究比较价值.结论:使用蒙医方法对萨病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且能够显著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使用意义较高,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韩通拉嘎;陈永胜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质量控制若干问题

    在中国大多数肝细胞癌患者中,肝切除术的安全性和远期疗效仍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硬化背景和复杂的肝血管以及胆道解剖结构的影响,遵循术中和术后随访原则进行准确的医疗和损伤控制,并应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手术方法,肝切除术,肝门阻滞和肝脏设备,以充分考虑术后加速恢复的方法,从而为良好的短期疗效和长期疗效奠定基础,达到术后综合治疗巩固手术的效果.

    作者:郭勇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联合用药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倍氯米松和特布他林及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34例,根据治疗方式差异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7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选用常规治疗,对比其治疗效果.结果 哮喘控制情况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FEV1(0.73±0.43)L,FEV1% 为(56.82±7.14)%,治疗后FEV1(1.22±0.41)L,FEV1% 为(65.87±5.39)%;对照组患者治疗前FEV1(0.75±0.24)L,FEV1% 为(56.32±6.29)%,治疗后FEV1(1.14±0.21)L,FEV1% 为(60.38±5.42)%.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由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方面能够帮助患者有效改善其肺功能,缓解和控制哮喘症状,治疗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郭丽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康复治疗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系统化的康复治疗对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1名慢性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以名字姓氏字母排序进行编号,进行为期240天的系统化康复治疗.对比所有患者进行系统化康复治疗前后的病情恢复情况.结果:为期240天的系统化康复治疗后,采用住院观察量表NOSIE-20评估所有患者后,发现治疗后所有患者的总积极因素评分大幅提高,病情总评分则呈下降趋势,前后分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的康复治疗方案可大幅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帮助患者早日康复且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作者:孙辉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围手术期综合护理用于甲状腺癌患者根治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在甲状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患者中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94例甲状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47例,Ⅰ组采用常规护理,Ⅱ组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Ⅰ组术中出血量(22.75±9.68)mL、住院时间(3.48±1.04)d、VAS评分(2.79±0.82)分,均显著优于Ⅱ组(34.15±10.26)mL、(7.69±2.30)d、(4.13±1.17)分(P<0.05);Ⅰ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38%,Ⅱ组为21.28%,差异显著(P<0.05).结论 甲状腺癌患者根治术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改善治疗与护理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刘兰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卵巢肿瘤患者在腹腔镜剥除术治疗过程中手术室护理措施和效果

    目的:探析卵巢肿瘤腹腔镜剥除术的手术室护理.方法:筛选我院88例卵巢肿瘤患者,皆行手术治疗,将其纳入常规组(44例)、优质组(44例),分别实行常规护理及优质护理,对比其效果.结果:优质组并发症诱发率(4.5%)低于常规组(15.9%),护理满意度(97.7%)高于常规组(86.4%),差异皆显著(P<0.05).结论:卵巢肿瘤腹腔镜剥除术的手术室护理效果理想,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可推行.

    作者:王建敏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手术室护理对胃癌手术患者的术后康复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对胃癌手术患者的术后康复影响.方法:此次研究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本院接受胃癌治疗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并把其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实验组的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出血了及手术时长与对照组患者结果接近,其中P>0.05,但是实验组患者的康复分值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患者,其中P<0.05.结论:对胃癌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值得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应用.

    作者:董文斐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浅谈如何将医学与科技相融合

    医学与科技融合是社会发展以及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一名高中生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要正确的分析医学与科技二者的关系,并对其进行深入的思考与认知,提升自身的医学素养,促进自身的成长与发展.本文在浅谈医学与科技的关系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医学与科技的融合现状及发展趋势,旨在为后续医学与科技的融合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作者:刘翱嘉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血脂检验重要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择取2016.6-2017.6本院诊疗的糖尿病患者(54例)和相同时间段内参与体检的健康人群(54例)当做研究的一般对象,并对他们实施血脂含量的相关检验,将检验的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患者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高密度脂蛋白固醇(LDL-C/HDL-C)指标均比健康人群高,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的进行血脂检验能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进一步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郭飞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护理措施的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常见并发症以及其预防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至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42名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个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则在采取预防性护理.记录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调查情况总体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并发症较多,且易于恶化导致病情的加重,临床总结患者的并发症规律以及特点采用预防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而达到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的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价值.

    作者:王一能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健康管理对于65岁以上体检人群生活方式的改变研究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对于65岁以上体检人群生活方式的改变研究.方法:选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体检的96例65岁以上老年人群.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老年人群采取健康管理,对照组老年人群不采取相关管理措施.观察老年人群管理后生活质量等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管理对65岁以上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积极影响,值得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广.

    作者:汪丽娜 刊期: 2019年第05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