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良生活习惯对男性精液质量的影响探究

方强

关键词:精液质量, 不良生活习惯, 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男性精液质量的因素.方法:从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接受精液质量检查的患者中选取20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受检者调查资料,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探讨不良生活习惯和精液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影响男性精液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酗酒、桑拿、熬夜、抽烟等,其中桑拿和酗酒对精液质量影响大,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精液质量也会呈现下降趋势.结论:不良生活习惯对男性精液质量有较大影响,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保证男性精液精子密度、运动能力、精子形态的重要条件.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常用口服避孕药及宫内节育器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评价常用口服避孕药及宫内节育器(IUD)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要求避孕的妇女162例,随机分为口服避孕药组和宫内节育器组,观察比较两组的避孕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率.结果 口服避孕药组的意外怀孕、宫外孕、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宫内节育器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口服避孕药与宫内节育器皆为较有效的避孕方式,在整体评估下,口服避孕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稍高于宫内节育器,但宫内节育器经济方便,对内分泌影响极少,避孕药物及ICU皆有较多种类,合理选择有效安全的方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海明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观察应用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心绞痛患者心理状态的实际效果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心绞痛患者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影响心理状态的情况.方法:68例老年心绞痛患者给予数字分层分组后,选择常规护理干预的是对照组,而选择护理干预的是观察组.结果:分析两组抑郁以及焦虑评分,观察组显著较低,对照组显著较高,P<0.05.结论:心绞痛的老年患者在临床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对其心理状态的改善较为突出.

    作者:张丽妍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老年人如何做好自然疗法

    本文主要针对老年人如何做好自然疗法展开深入研究,先阐述了自然疗法的特点,比如具有取法自然、顺应自然发展规律、个性化等优势,进而通过刮痧按摩、肥胖症以及高血压症等,以此来凸显出自然疗法的优势.

    作者:滕长波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不同入路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大体积肾上腺肿瘤疗效对比评价

    目的:研究并对比不同入路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大体积肾上腺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大体积肾上腺肿瘤患者90例,选取时间为2015年7月到2017年6月,按照手术方式分成三组,分别为开放手术组、经腹腔组和经腹膜后组,记录并对比三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镇痛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后,经腹腔组和经腹膜后组的出血量、镇痛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要低于开放手术组患者,P<0.05.结论:经腹腔手术治疗和经腹膜后手术治疗,在治疗大体积的肾上腺肿瘤患者时,均安全有效.

    作者:刘东军;祁康宁;康慧清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社区健康教育对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对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本社区服务中心门诊收治的90例恶性肿瘤患者按抽签法分为研究组(n=45)与对照组(n=45).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社区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与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与对照组;而研究组各项SF-36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社区健康教育可显著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不良情绪,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周艳霞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基层条件下的传染病发现和控制公共服务方法分析

    目的:分析基层条件下的传染病发现和控制公共服务方法 .方法:以2015年11月-2018年11月间入本院体检的160例受检者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均是80例.A组给予传染病公共服务管理,B组给予常规管理.对比传染病知识认知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A组的疾病宣传总有效率为97.5%,B组为88.8%,对比差异显著(P<0.05).A组的管理满意度为98.8%,B组为91.3%,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基层条件下实施传染病公共服务管理措施,能够提高受检者的疾病认知度,确保公共服务方法的有效性,且管理满意度高,具有较佳的应用价值.

    作者:吴斌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对潜伏期延长产妇进行静脉补液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对潜伏期延长产妇进行静脉补液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0例潜伏期延长产妇随机将分成对照组(55例)和研究组(55例),对照组行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进行静脉补液,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潜伏期和第一产程活跃期对比无统计学差异,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以及总产程研究组均比对照组短,产后24小时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潜伏期延长产妇进行静脉补液的临床价值显著,可缩短产程,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王达晶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啶对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药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啶对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药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44例手术患者作为此次研究观察对象,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2例,患者均进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观察组患者在诱导麻醉前10min开始静脉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并维持至手术结束.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不同时间段平均动脉压、静脉麻醉用药量以及躁动、镇静、舒适度评分.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围术期不同时间段的平均动脉压检测值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啶的观察组患者丙泊酚用量和瑞芬太尼用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啶的观察组患者躁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镇静评分及全麻后身体舒适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过程中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啶能够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少患者静脉麻醉用药量,镇静效果良好,能够有效预防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提高患者全麻后身体舒适度,具有临床使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徐林;何俊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沟通技巧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通过沟通技巧的培训开展,就护理质量的提升进行分析,力争通过沟通技巧的应用实现护理质量的提升.方法:选取2016年——2017年医院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就培训前后的护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从护患沟通情况、患者满意度、护患纠纷发生率等指标进行对比,进而分析沟通技巧对护理质量的影响.结果:培训后护患沟通合格率达到了95%,患者满意度达到了96%,护患纠纷发生率仅为5%,相比较培训之前的效果有所显著提升.结论:沟通技巧对护理质量具有重要影响,需要通过沟通技巧的培训达到护理质量的提升.

    作者:王艳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美托洛尔联合非洛地平治疗社区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对高血压患者采取美托洛尔+非洛地平的方案进行治疗后的价值.方法:选取社区内高血压患者,样本量共计200例,时间选定区间2016.05.01日到2017.05.01日,将其依据分段随机化原则分2组,设置100例为单组样本量.一组给予非洛地平为主治疗(称为:对照组),另一组再联合施加美托洛尔(称为:观察组),对比2组的收缩压、舒张压指标.结果:观察组高血压患者在治疗后,其收缩压、舒张压指标均较对照组数据降低明显,P<0.05.结论:在使用非洛地平的基础上,针对高血压患者再联合实施美托洛尔的方案治疗,其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王倩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腹腔镜与改良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应用价值比较(附60例报告)

    目的 比较腹腔镜和改良Palomo手术行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优缺点.方法 30例应用改良Palomo手术行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和30例应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两组病例在手术时间上无明显差异(P>0.05);在住院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随访12月,改良Palomo手术组及腹腔镜组均没有复发,精子质量均有明显改善,随访均无睾丸萎缩,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单侧精索静脉曲张,改良Palomo手术行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仍值得首先推荐,对于双侧和复发的精索静脉曲张,有腹股沟手术史,肥胖者,可优先考虑腹腔镜手术.

    作者:胡晓华;王文杰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慢病防控之特效疫苗

    目的 利用公众对疫苗预防疾病重要性的认知,结合当前慢性病发病的严峻形势、主要影响因素及防控难点,简述健康促进与教育对慢性病防控的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提升对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在慢性病综合防治中的重要性认识,从而推动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与提升公众参与度.

    作者:饶德兴;刘明强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分析医院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的推动了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为医院综合服务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新思路.但是,在实际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一定的问题,包括专业人才匮乏等,直接影响到医院的信息化发展水平.文章对当前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针对存在的问题,探讨进一步提升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的相关解决对策.

    作者:农晓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

    目的 分析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3)与对照组(n=43),对照组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率、QT离散度(QTd).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07%(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率、QTd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率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QTd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延长(P<0.05).结论 采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可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病情,恢复心率、QTd至正常值,有助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孙成镇;高蒙蒙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舒适护理在放环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为了响应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宫内置环术已经成为一种非常安全且行之有效的避孕措施,但是在手术中很多育龄妇女会表现出较强烈的恐惧和焦虑,影响其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舒适护理理念的提出主要是基于科学的护理可以有效缓解受术者的心理焦虑,本文主要探讨了舒适护理在放环术中的真实效果,且实践证明该护理方式与常规护理相比,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作者:和春红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感染性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

    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归纳其临床方法 及运用效果.方法: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寻找静脉通道,展开全方位监测,进行全身麻醉诱导,迅速展开气管插管;在术中持续麻醉效果,且需完成抗休克;在术后需将患者送至ICU展开继续抗休克诊治.结果:在选取的20例患者中,其中有17例在手术完成后得以好转,送至ICU继续进行抗休克诊疗;有3例患者病情加重,在术后几小时病逝.结论:感染性休克手术通常均采用气管插管进行全身麻醉,在对患者展开麻醉时需择取对体内循环抑制作用轻微的药物,在手术前、后需严格监测患者的各项指标,有效的开展抗休克诊治.

    作者:张方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普外科护理中常见护理风险因素与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普外科护理中常见护理风险因素与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期间接收的100例普外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护理风险管理,分析不同护理后患者不良风险事件发生率、护患纠纷、住院时长、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在不良事件与护患纠纷发生率上,观察组4%和2%,对照组18% 和1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时长上,观察组(15.2±3.6)d,对照组为(24.1±4.2)d,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4%,对照组78%,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外科护理中容易因为护理人员、患者与家属,以及医院管理与环境方面的影响而导致护理风险存在,需要针对每个环节做好管控,减少护理风险事件,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月鹏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不同药物持续硬膜外自控镇痛在剖宫产术后的应用及护理关键要点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不同药物持续硬膜外自控镇痛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110例行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产妇各55例.对照组采用盐酸吗啡+盐酸布比卡因予以自控镇痛,研究组实施盐酸吗啡+盐酸布比卡因+氟哌啶予以自控镇痛,观察两组产妇镇痛效果及护理要点.结果:研究组产妇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5%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产妇应用盐酸吗啡+盐酸布比卡因+氟哌啶予以自控镇痛,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辅以有效护理措施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庞娟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综合护理在脑梗偏瘫康复期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脑梗偏瘫患者康复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04例脑梗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差异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FMA运动功能评分,结果发现观察组FM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偏瘫患者进行科学的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机体素质和生活品质.

    作者:徐丹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养血清脑颗粒的祛斑作用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养血清脑颗粒的祛斑作用.方法:口服一次一包,一日三次.结论:患者头痛痊愈,雀斑去除.含有祛斑成分.

    作者:罗伦;冉慧敏 刊期: 2019年第05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