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芳;马桂英
目的:分析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应用急诊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0月急诊室收治的15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根据急诊护理方案不同分组,对两组的护理效果及并发展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93.33%(70/75)显著高于对照组82.67%(62/75)(P<0.05);观察组抢救后并发症发生率5.33%(4/75)显著低于对照组22.67%(17/75)(P<0.05).结论:急诊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质量,提升救治效果和预后情况显著,及时监测护理风险开展预见性护理,预防并发症,有助于开展后续治疗.
作者:张彪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甲硝唑、奥硝唑、替硝唑治疗厌氧菌性和滴虫性阴道炎的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厌氧菌性和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共90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三组,即甲硝唑组、奥硝唑组、替硝唑组,每组30例,对比三组患者的具体治疗情况.结果:奥硝唑组和替硝唑组均取得了较高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厌氧菌性和滴虫性阴道炎时,采用奥硝唑和替硝唑分别治疗,均能够增强治疗效果,安全性,减少不良反应,在临床上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杜芳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后患者的体位护理指导与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眼科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之间收治100例玻璃体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实施常规临床护理以及体位护理指导,对比两组视力恢复情况和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后视力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6%,两组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切除患者术后接受体位护理指导,有助于巩固其手术治疗效果,改善视力水平,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张丽静;纪红;王玉华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本次研究分析在慢性牙周炎患者中采用奥硝唑牙周条与洁刮术联合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样本从本院慢性牙周炎患者中选取100例,研究时间从2017年5月到2018年5月,将治疗方式作为分组依据,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奥硝唑牙周条与洁刮术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洁刮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并以此作为临床疗效的对比依据,统计结果数据得知,实验组患者临床有效率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各项指标,并以此作为治疗质量的对比依据,统计结果数据得知,实验组患者治疗质量各项指标均优异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此次研究得知,在慢性牙周炎患者中采用奥硝唑牙周条与洁刮术联合治疗,可进一步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治疗质量.
作者:张延慧;路娇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心脏超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150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当成研究的对象,以患者的年龄为依据,将其分为A(60-69岁)、B(70-79岁)、C(80岁以上)三组,对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超声指标进行研究分析.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加,心房颤动、心力衰竭以及高血压患者的例数也会有所增加;相对于80岁以下的患者来说,80岁以上患者梗死部位在后下壁以及前壁加下壁患者例数显著要多;三组患者的左心室内径以50毫米为节点、左心房内径以39毫米为节点、左心射血分数以50% 为节点,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七十岁以上的患者来说,心脏超声更具价值.
作者:张希侠 刊期: 2019年第05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中医药行业的不断发展,各医院在疾病治疗过程中也开始应用到比较多的中药制剂,这也就给予中药房中药学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处方分析作为药房药学中的重要步骤,也就要求相关医疗机构能够加强对处方分析工作的重视力度,借此来减少处方不合理等问题的发生,并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本文主要就处方分析在药房中药学服务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分析.
作者:景照宇 刊期: 2019年第05期
腮腺肿瘤为颌面部发生率较高的肿瘤,该肿瘤一般为良性肿瘤,通过手术切除的方式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过去通常采取的手术治疗方式是解剖面神经并切除腮腺浅叶或全叶和肿物切除方式.但是这种切除肿瘤方式存在一些缺陷和副作用,诸如手术部位容易留瘢痕,不能根除肿瘤细胞易复发,或者导致面瘫、Frey综合征及涎瘘等.因此,临床提出功能性腮腺肿瘤外科手术,也就是于围手术期保证肿瘤能够被完全切除的基础上,采取个性化的肿瘤切除方式,大限度的减少肿瘤以外的切除,以及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害,改善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现将结合我院实际情况,通过查阅中国知网、万方等相关文献资料,综述功能性外科手术治疗腮腺良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睿;章诗富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利用公众对疫苗预防疾病重要性的认知,结合当前慢性病发病的严峻形势、主要影响因素及防控难点,简述健康促进与教育对慢性病防控的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提升对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在慢性病综合防治中的重要性认识,从而推动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与提升公众参与度.
作者:饶德兴;刘明强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在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92例在我接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治疗的患者,分为常规组(46例)与干预组(46例),常规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干预组采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与不良反应,使用统计学进行分析.结果 比对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子宫内膜厚度,干预组改善明显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呈P<0.05.对于不良反应,干预组更低,组间差异呈P<0.05.结论 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使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乔晓芹 刊期: 2019年第05期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继发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甚至中断 ,相应心肌持久而严重的缺血引起部分心肌缺血性坏死 [1],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本病在欧美常见,美国每年约有 150 万人发生心肌梗死.中国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每年新发至少 50 万,目前有患者 200 万 [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 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迅速改善病人心肌缺血症状,改善生存质量[3].但在治疗后,由于患者病情的不稳定,常常出现各种并发症,因此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早期、术前以及术后全程护理也就显得尤为关键 [4,5].
作者:程明慧;郭越;高怡静 刊期: 2019年第05期
临床诊疗器械及手术器械的清洁质量是否到达质量标准、是灭菌成功重要因素.器械的清洁是保证灭菌的关键,有文献报道,如果对于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不能彻底清洗,灭菌过程中即使所设置的程序和参数均正确,该医疗器械也不一定能保证达到灭菌质量要求.所以器械的清洗质量尤为重要.我们制定有效的、严格的、细致的清洗流程,解决清洗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孙兵姐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针对大量自发性脑出血采取微创穿刺术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本研究于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选取我院收治的大量自发性脑出血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进行随机平均分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内科治疗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微创穿刺术,对两组患者BI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BI评分结果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数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大量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可以选取微创穿刺术进行治疗,有助于保障该部分患者神经功能,利于恢复.
作者:王全宏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系统化的康复治疗对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1名慢性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以名字姓氏字母排序进行编号,进行为期240天的系统化康复治疗.对比所有患者进行系统化康复治疗前后的病情恢复情况.结果:为期240天的系统化康复治疗后,采用住院观察量表NOSIE-20评估所有患者后,发现治疗后所有患者的总积极因素评分大幅提高,病情总评分则呈下降趋势,前后分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的康复治疗方案可大幅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帮助患者早日康复且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作者:孙辉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为了研究对老年脑梗塞患者在肢体功能恢复中采用康复护理的具体恢复效果,根据研究结果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通过对照实验法选取2018.3月—2018.9月在我院收治的88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给予对照组一般常规性的治疗干预,给予康复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康复训练,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恢复效果.结果 康复组患者肢体恢复总有效率93% 高于对照组68%,康复组的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统计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脑梗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有助于患者早日恢复肢体功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肢体康复治疗具有临床医疗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侯芳芳;王娟;陈云云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开展志愿者服务在安宁疗护病区中对临终病人及家属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中心安宁疗护病区临终患者及家属60名,通过开展各种志愿者服务项目实施临终关怀.结果 志愿者介入开展临终关怀服务降低了患者及家属焦虑、忧郁等不良情绪,改善了生活质量.志愿服务满足了各方的需求,患者及家属对志愿服务的满意度均≥99.5%.结论 志愿者服务在临终关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弥补了医护力量的不足,志愿服务开展的心理疏导、灵性关怀、力量支持等对临终病人及家属起到了积极帮助作用,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钟辉;杨慧峰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析颈部血管规范化超声筛查于脑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在2016年10月-2018年9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规范化颈部血管超声检测的180例脑卒中高危人群为研究对象,主要统计其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检出率、硬化斑块检出率,同时对检测出的狭窄段血管进行狭窄率评估.结果:本组180例高危人群经超声筛查显示有106例发生颈动脉粥样硬病变(检出率为58.89%),其中31例为单纯性IMT增厚(检出率为17.22%)、另75例检出有硬化斑块(检出率为41.67%).经评估分析显示,颈部血管出现轻度狭窄73.34%(55/75)、中度狭窄21.33%(16/75)、重度或闭塞5.33%(4/75).结论:颈部血管规范化超声是有效筛查脑卒中的重要手段,其检测操作方便、经济实用、重复性好、敏感性强、准确性高,能够早期发现无症状的脑卒中高危人群有无发生颈动脉粥样硬病变,并可精确评价血管狭窄的程度,进而为评估脑卒中的发生风险及早期防治提供可靠的重要的指导依据,值得在脑卒中的早期筛查及防控领域中广泛应用.
作者:李蓓;师卫 刊期: 2019年第05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医疗水平也有了很大的进步.目的 研究分析放射介入治疗对改善中晚期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 选择于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n=40)、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先行射频消融术,并于1周后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临床治疗中,给予中晚期肝癌患者实施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同涛;刘振鹏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究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温针灸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在2016年5月至2018年6月时间段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共150例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将150名患者的病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有患者75例、实验组有患者75例,对照组进行单一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药物的基础上增加温针灸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评价.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更具有优势,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温针灸能够有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秀英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析卒中单元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接收并予以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79例,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探析组(n=40)与对比组(n=39),分别在治疗期间开展卒中单元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与基础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情况.结果 经组间比较显示两组护理前Barthel指数并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探析组Barthel指数显著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 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过程中运用卒中单元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对其后续生活质量予以有效改善,因此可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作者:刘玉琴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改善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负面情绪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168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术后创口疼痛情况、焦虑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疼痛评分、SAS评分均于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在改善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和负面情绪的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农月芳 刊期: 201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