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媛媛;田雪红
目的:观察希罗达治疗转移性或复发性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希罗达单药治疗52例晚期乳腺癌患者,每天用药2 500 mg/m2,早晚两次餐后口服,连用14天,间隔7天,21天为1周期.结果:52例均治疗1周期以上,总有效率(CR+PR)为23.1%(12/52),临床获益率(CR+PR+SD>6个月)为26.9%(14/52),疾病控制率(CR+PR+SD)为69.2%(36/52).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手足综合征(HFS),发生率为38.5%(20/52),程度均为Ⅰ~Ⅱ度,无Ⅲ度HFS发生.结论:希罗达对经含蒽环类和(或)紫杉醇化疗方案治疗失败的患者仍有较好疗效,患者不良反应可耐受且可口服.
作者:秦少波;韩力 刊期: 2009年第33期
目的:了解在第一产程中实施特殊体位护理对矫正胎方位的临床重要性.方法:随机选取孕37~42周、年龄21~34岁、估计新生儿体重<4 000 g、先兆临产经B超检查确诊为枕后位(排除枕直后位)的初产妇120例为实验组,在第一产程中(进入活跃期)指导产妇取高坡侧俯卧位,并与以往的自由体位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正常产实验组有106例占88.3%,剖腹产14例占11.6%;对照组有24例正常分娩占20%,剖腹产96例占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第一产程中(活跃期)矫正胎方位,实施特殊姿势的卧位护理,可以缩短产程,减少产妇的痛苦,降低剖腹产率和难产率.
作者:刘念稚;徐岚;张家康 刊期: 2009年第33期
目的:探讨雌二醇和孕激素水平与免疫功能变化在子痫前期患者发病中作用.方法:选取26例子痫前期患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数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ant assay,ELISA)测定其血清中细胞因子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和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的浓度;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其血清中雌二醇和孕激素的水平;同时选取同期正常妊娠妇女16例和12例非妊娠健康妇女检测上述各项指标作为对照.结果:①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中CD3+细胞和CD4+细胞的百分率以及CD4+/CD8+的比值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妇女(P<0.05);②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IFN-γ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妇女和正常育龄妇女(P<0.05),而IL-4显著减少;③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雌二醇与孕激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妊娠妇女.结论:子痫前期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增强,这些免疫参数的改变与雌二醇与孕激素水平的降低有密切的关系,因此雌二醇与孕激素可能是涮控妊娠妇女免疫功能改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曹卫平;钱秋菊;温坚;林萍;陈廷美;汪科换;施彩琴 刊期: 2009年第33期
目的:分析胎头高直后位的产程特点和处理方法,加强对此类头位难产的重视,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胎头高直后位产妇的分娩资料.结果:胎膜早破、胎头入盆困难、产力异常、产程延长或滞产为高直后位的产程特点.结论:重视临产前的检杏和临产后的早期诊断,掌握高直后位的产程特点,及时行剖宫产术结束分娩足降低母婴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云燕 刊期: 2009年第33期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的影响.方法:观察组140例单胎头位初产妇于宫口开大3 cm时行硬膜外麻醉,首剂注入0.2%盐酸罗哌卡因+芬太尼(2 μm/mL)8 ml,之后接装有0.2%盐酸罗哌卡因+芬太尼(2μm/mL)的自控镇痛泵(PCA),4 ml/h;对照组随机抽取同期未使用镇痛药物的单胎头位初产妇140例.观察两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催产素使用情况、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两组间VAS疼痛分级差异明显,观察组第一产程活跃期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且催产素的使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确切,可缩短第一产程,不影响母婴结局.
作者:肖冰;樊秦娥;牛世坤;张桂云 刊期: 2009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和超声检查对胎盘早剥的诊断意义.方法:对2005年1月~2008年5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收治的67例胎盘早剥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盘早剥发生率为0.78%,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为其重要诱因,主要临床表现为阴道出血、持续性下腹痛、血性羊水、胎心率异常或消失.胎盘早剥产前诊断率为67.16%,B超检出率为60.94%,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35.82%,围产儿死亡率为14.29%,产后出血、子宫胎盘卒中及DIC发生率分别为28.36%、16.42%和7.46%.其中Ⅱ、Ⅲ度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表现、产前诊断率、母儿并发症发病率明显高于Ⅰ度胎盘早剥,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胎盘早剥患者中B超对前、侧壁胎盘与后壁胎盘的产前诊断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盘早剥严重威胁母儿生命,应结合诱因、临床表现以及B超等辅助检查全面考虑,尽早对其作出正确诊断和处理.
作者:胡艳;张静媛 刊期: 2009年第33期
女大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其身体的形态、机能已趋于成熟,由于生理机能差异,经期的生理、心理反应也各异.经期是一种周期性的生理现象,如何让女生有效地克服经期反应,适应学习与锻炼,是体育卫生一个重要课题[1].该文从生理学、心理学、体育卫生学、体育解剖学角度研究体育保健疗法对女性生理的影响.
作者:周振国;邹娜;张兴东 刊期: 2009年第33期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开放程度增加,各种小儿及青春期妇产科疾病比例发生变化.现对1998年9月~2008年9月收住院的149例<19岁的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探讨小儿及青春期妇产科疾病构成,提高医务人员对小儿及青春期妇产科疾病的重视,做好预防保健治疗工作.
作者:张弘;杨东梅;甄学慧;蒋惠竹;刘丽平;谭庆华 刊期: 2009年第33期
目的:了解微粒化黄体酮用于绝经妇女激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8例绝经早期(自然绝经1~4年)行激素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孕马结合雌激素(0.3 mg/d)配合微粒化黄体酮(100 mg/d)和安宫黄体酮(2 mg/d)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血脂变化及不规则阴道流血情况.结果:两组间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升高更明显,不规则阴道流血观察组较对照组少.结论:微粒化黄体酮用于绝经早期的激素治疗临床效果可靠,不规则阴道流血少,更有利于脂代谢.
作者:王丽杰 刊期: 2009年第33期
婴幼儿肺炎是儿科呼吸系统的常见病与多发病,虽然经过几十年积极防治,但是儿童免疫功能低下,致使肺炎在儿童时期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仍处于较高水平,迁延性肺炎严重威胁儿童的健康.该文对2007年6月~2008年10月收集的664例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迁延性肺炎的病因及治疗进行探讨.
作者:郝凌云;宋薇;李炜奕 刊期: 2009年第33期
目的:分析探讨第二产程延长与新生儿窒息发病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该院2005年4月~2008年4月三年间258例第二产程延长病例,将第二产程延长者新生儿窒息组与新生儿正常组进行对比.结果:第二产程延长的病例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31.78%,其发病原因与产程延长、胎儿窘迫、孕妇身高、新生儿体重密切相关(P<0.05),而与脐带异常、新生儿性别、使用催产素及分娩方式无显著相关(P>0.05).新生儿窒息组的第一产程时间、活跃期时间和第二产程时间,均较新生儿正常组延长(P<0.05).结论:正确的阴道助产不失为处理第二产程延长的良好方法,积极试产,及时处理和缩短第二产程可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在试产的过程中要积极处理第二产程,严密观察胎心率及各项生物指标的变化,必要时不失时机地放宽剖宫产指征.
作者:王雪霞 刊期: 2009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及频谱多普勒形态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中的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3例乳腺癌及57例乳腺良性肿块的CDE及频谱多普勒形态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CDE检测结果:乳腺癌81.11%可探及穿入性动脉血流,内多呈血管网或血管树;良性肿块73.68%血流信号呈星点状或短线状,多位于周边.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收缩期频谱多普勒形态特征:乳腺癌66.67%峰值前移,78.43%上升支及下降支陡直;良性肿块64.00%峰值居中,64.00%上升支及下降支斜平.舒张期频谱多普勒形态特征:乳腺癌86.27%舒张末期无血流或反向血流,良性肿块70.00%舒张末期同向血流.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DE及频谱多普勒形态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娟;左晓文;张桂芬;于敦祥 刊期: 2009年第33期
目的:了解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现状以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江苏省泰州市永安洲镇846名已婚育龄妇女采用统一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患病率为51.4%,2年内接受过妇女病普查的占33.3%,生殖道感染预防知识的了解率为30.0%.影响生殖道感染的主要因素有妇女的文化程度、职业、人工流产史、家庭收入等.结论:泰州市永安洲镇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患病率较高,对生殖道感染预防知识了解少,普查率低.应定期开展育龄群众生殖道感染综合防治工作,普及妇女保健知识,推广安全、长效的节育措施,提高避孕套的使用率,减少意外妊娠,降低育龄群众生殖道感染率,促进其生殖健康.
作者:赵亚萍;毛京沭 刊期: 2009年第33期
目的:通过对孕妇进行Rh血型系统不规则抗体的筛查,保障孕产妇剖宫产手术时输血安全及预防新生儿溶血病的产生.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对18 838名孕产妇中进行Rh血型系统检测和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并确定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结果:18 838名孕产妇中共检出46例RhD阴性标本进行阴性确认试验和不规则抗体鉴定,其中D变异型检测出2例,均为弱D,占4.3%;Del检测出6例,占13.0%;不规则抗体鉴定共检测到7例不规则抗体,占15.2%,抗-D抗体6例、1例为既有抗-D抗体又有抗-C抗体,结论:对孕产妇进行Rh血型系统不规则抗体的筛查,有利于保障孕产妇输血安全,减少溶血性输血反应和预防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
作者:肖倩;辛荣传;周益强;辛康 刊期: 2009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临床疗效,为普及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和综合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8年7月完成的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68例.手术方式为肿瘤区段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综合治疗.结果:68例患者至今存活,随访时间4~42个月,仅5例局部复发.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疗效满意,可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赵郁;邰智慧;赵建红;李明;徐卫国 刊期: 2009年第33期
目的:建立贵阳市健康儿童静脉血血细胞的各参数参考值范围,并比较地区差异.方法:用CA-800三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2 082例健康儿童静脉血血细胞的各参数,经统计学处理计算出参考值.结果:本组实验与北京医院的健康儿童参考值相比较,WBC低值大致相同,而高值本组实验结果低于北京健康儿童参考值;Hb、RBC高于北京健康儿童参考值;MCHC、MPV、PDW、RDW值较北京健康儿童参考值偏高;PLT、PCT值低于北京健康儿童参考值.结论:血细胞参考值与年龄、性别、种族有关.
作者:鲁力 刊期: 2009年第33期
目的:调查分析重度子痫前期常见并发症发病率及变化趋势,为孕产期保健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2000~2008年1812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及2 019例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为对照人群.结果: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并发心脏病113例,发病率为6.24%;脑血管意外72例,发病率3.97%;视网膜病变47例,发病率2.62%;胎儿生长受限179例,发病率9.87%.对照组孕妇并发心脏病5例,发病率0.25%;脑血管意外3例,发病率0.15%;视网膜病变2例,发病率0.10%;胎儿生长受限16例,发病率0.80%.心脏病及胎儿生长受限发病率逐年降低,而脑血管意外及视网膜病变发病率变化不明显.结论: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常见并发症发病率远高于正常对照组,应进一步加强脑血管意外及视网膜病变防治工作,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降低发病率.
作者:胡昭怡 刊期: 2009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吸烟对精子DNA完整性、精子参数的影响.方法:调查191例男性不育患者的吸烟情况,采用吖啶橙荧光染色后检测精子DNA完整性,计算机自动分析精子密度与活力,精子形态检测系统下人工修正方法进行精子形态分析.结果:吸烟组精子活力显著低于不吸烟组(P<0.05),精子密度和形态低于不吸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组精子DNA完格率异常例数显著高于不吸烟组(x2=5.393,P<0.05),精子DNA完整率异常组精子密度显著低于精子DNA完整率正常组(P<0.05),精子DNA完整率异常组的精子活力、形态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统汁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影响精子DNA完整率;精子DNA完整率异常与精子参数异常相关;吸烟可能通过影响精子DNA完整性影响精子参数.
作者:刘俊茹;陈明强;文陶非;张译夫;曲红光;张兴双;刘睿智 刊期: 2009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产褥期妇女生命质量状况.方法:应用MOS SF-36健康调查量表和自制母婴保健知识调查问卷对555例产后42天回医院检查的产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产褥期妇女生命质量整体状况较好,社会功能、生理机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4个维度水平较高,生理职能、情感职能2个维度水平较低.接受健康教育不同,产褥期妇女生命质量有所不同,系统健康教育组与非系统健康教育组比较在社会功能和精神健康2个维度得分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非系统健康教育组产妇阴道炎、子宫颈糜烂的发生率较高.结论:产前接受健康教育程度、产褥期母婴保健知识和护理能力会影响产褥期妇女的生命质量.
作者:谭红彤;黄朝梅;许正先;潘慧钻;杨静仪 刊期: 2009年第33期
目的:了解新生儿听力损伤情况,为进行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耳声发射仪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未通过初次筛查者,在出生42天后接受听力复查,42天复查仍未通过者,在新生儿3个月转到耳鼻咽喉科进行进一步诊断和干预.结果:新生儿听力筛查2 850例,6例诊断为听力障碍,听力障碍发生率为0.21%.结论:通过筛查,新生儿听力障碍可做到早发现、早干预,使语言能力的发育不受损害.
作者:朴春姬;黄福今 刊期: 2009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