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PV-DNA联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作用

崔雅慧

关键词:阴道镜检查, 宫颈癌筛查, 女性生殖道, 子宫颈癌, 研究进展, 新发病例, 防治方法, 恶性肿瘤, 癌前病变, 存活率, 病因学, 癌患者, 威胁, 统计, 生命, 可逆, 健康, 妇女
摘要:宫颈癌是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妇女的健康和生命.据统计,我国每年估计有11万宫颈癌新发病例,约占世界范围的1/4.由于宫颈癌存在着一个较长的、可逆转的癌前病变期,早期宫颈癌患者五年存活率高达90%,因此,宫颈癌的筛查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1].随着子宫颈癌病因学的研究进展,其防治方法也在不断地提高和发展.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肥胖婴儿与亚临床佝偻病的关系

    目的:调查分析肥胖婴儿与亚临床佝偻病的关系.方法:从儿保科5万余例查体儿童中随机抽取资料完整的226例,依据体重指数分成3组,利用佝偻病相关指标如骨碱性磷酸酶、微量血钙、钙营养敏感区超声检查和临床简易诊断,结合病史和症状做出亚临床佝偻病的诊断,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肥胖组婴儿骨碱性磷酸酶、高频超声下钙营养敏感区变化、低血钙发生率等指标显著高于正常儿和瘦婴儿,简易临床诊断率亦明显低于二者,仅有9.1%.肥胖婴儿、正常儿、瘦婴儿的亚临床佝偻病发病率分别是90.6%、65.9%和46.4%,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肥胖婴儿较正常儿和瘦婴儿有更高的亚临床佝偻病发病率,低血钙发生率也高.提示防治佝偻病,对肥胖婴儿尤应重视,不但要补充维生素D,同时应给予充足的钙剂.

    作者:位风芝;宋晶;段竹梅;曲新栋;李兰秀;许培斌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第二产程延长与新生儿窒息发病率的关系——附258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第二产程延长与新生儿窒息发病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该院2005年4月~2008年4月三年间258例第二产程延长病例,将第二产程延长者新生儿窒息组与新生儿正常组进行对比.结果:第二产程延长的病例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31.78%,其发病原因与产程延长、胎儿窘迫、孕妇身高、新生儿体重密切相关(P<0.05),而与脐带异常、新生儿性别、使用催产素及分娩方式无显著相关(P>0.05).新生儿窒息组的第一产程时间、活跃期时间和第二产程时间,均较新生儿正常组延长(P<0.05).结论:正确的阴道助产不失为处理第二产程延长的良好方法,积极试产,及时处理和缩短第二产程可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在试产的过程中要积极处理第二产程,严密观察胎心率及各项生物指标的变化,必要时不失时机地放宽剖宫产指征.

    作者:王雪霞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郑州市正常新生儿脑组织氧饱和度正常参考值范围的研究

    目的:探讨近红外光谱测定技术(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检测正常新生儿局部脑组织氧饱和度(regional oxygen saturation,rSO2),建立新生儿脑rSO2的正常值参考值范围.方法:应用TSAH-100型近红外组织血氧参数无损监测仪,测定我院正常新生儿出生后1、2、3、10~15天时的脑组织氧饱和度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正常新生儿脑rSO2在出生后第l天为(62.02±2.86)%、第2天为(62.06±2.40)%、第3天为(61.91±2.29)%、第10天后为(61.96 ±2.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正常新生儿的rSO2在出生后第2、3、10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O2 与SPO2总体呈正相关.结论:郑州市正常足月新生儿脑rSO2测定值参考范围为(62.03±2.51)%,如果低于57.9%则提示有脑组织缺氧.

    作者:闫瑰娟;方明珠;张家洁;翟桂荣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希罗达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希罗达治疗转移性或复发性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希罗达单药治疗52例晚期乳腺癌患者,每天用药2 500 mg/m2,早晚两次餐后口服,连用14天,间隔7天,21天为1周期.结果:52例均治疗1周期以上,总有效率(CR+PR)为23.1%(12/52),临床获益率(CR+PR+SD>6个月)为26.9%(14/52),疾病控制率(CR+PR+SD)为69.2%(36/52).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手足综合征(HFS),发生率为38.5%(20/52),程度均为Ⅰ~Ⅱ度,无Ⅲ度HFS发生.结论:希罗达对经含蒽环类和(或)紫杉醇化疗方案治疗失败的患者仍有较好疗效,患者不良反应可耐受且可口服.

    作者:秦少波;韩力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149例小儿及青春期妇产科疾病住院患者临床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开放程度增加,各种小儿及青春期妇产科疾病比例发生变化.现对1998年9月~2008年9月收住院的149例<19岁的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探讨小儿及青春期妇产科疾病构成,提高医务人员对小儿及青春期妇产科疾病的重视,做好预防保健治疗工作.

    作者:张弘;杨东梅;甄学慧;蒋惠竹;刘丽平;谭庆华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经阴道超声在诊断早期异位妊娠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诊断早期异位妊娠的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诊断仪对孕期妇女有停经史,尿HCG阳性或弱阳性者行经阴超声检查.结果:70例超声诊断为异位妊娠的患者中,5例为卵巢黄体破裂,1例为间质部妊娠,余64例均为输卵管妊娠,符合率91.4%.结论:经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巾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雯;李黎明;卢洪涛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吉林省2004~2008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及干预措施

    目的:了解近5年来吉林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及死亡变化,制定合理的干预措施.方法:对吉林省2004~2008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年来各年龄段的死亡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前5位死因主要为出生窒息、早产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肺炎及其他新生儿疾病.结论:要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就要从根本上提高民众的医疗卫生知识,提高基层妇幼保健普及率,做到及早发现儿童患病,及早就医,才能大限度地降低吉林省儿童死亡率.

    作者:刘虹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了解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现状以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江苏省泰州市永安洲镇846名已婚育龄妇女采用统一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患病率为51.4%,2年内接受过妇女病普查的占33.3%,生殖道感染预防知识的了解率为30.0%.影响生殖道感染的主要因素有妇女的文化程度、职业、人工流产史、家庭收入等.结论:泰州市永安洲镇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患病率较高,对生殖道感染预防知识了解少,普查率低.应定期开展育龄群众生殖道感染综合防治工作,普及妇女保健知识,推广安全、长效的节育措施,提高避孕套的使用率,减少意外妊娠,降低育龄群众生殖道感染率,促进其生殖健康.

    作者:赵亚萍;毛京沭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微粒化黄体酮用于绝经后激素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了解微粒化黄体酮用于绝经妇女激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8例绝经早期(自然绝经1~4年)行激素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孕马结合雌激素(0.3 mg/d)配合微粒化黄体酮(100 mg/d)和安宫黄体酮(2 mg/d)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血脂变化及不规则阴道流血情况.结果:两组间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升高更明显,不规则阴道流血观察组较对照组少.结论:微粒化黄体酮用于绝经早期的激素治疗临床效果可靠,不规则阴道流血少,更有利于脂代谢.

    作者:王丽杰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3 105例婴幼儿智能发育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了解婴幼儿智能发育状况、结构均衡性及影响二者的因素,早期发现和干预智能发育障碍.方法:将儿童智能检查纳入系统管理,采用DST法,定期对儿童进行发育筛查,纵向追踪,并对影响智能发育的围产、环境、教养、疾病、家族等因素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结果:5年共调查3 105例儿童.母亲高龄、多胎次生育、早产、低体重、吸头吸引器助产、人工喂养、未胎教、阳性家族史等儿童的智能发育与其他儿童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母亲高龄、多胎次生育、早产、低体重、胎头吸引器助产、人工喂养、未胎教、阳性家族史等是影响儿童智能发育的重要因素.

    作者:赵东菊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喘憋性肺炎是儿童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常见于2岁以下小儿,多发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好发于冬春季.以病毒感染为主,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及肺炎支原体等亦可引起本病.临床表现主要为突起喘憋、咳嗽和喘鸣,严重者可有呼吸窘迫、紫绀.目前临床除用抗生素治疗外,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

    作者:叶小燕;郭鸿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早产儿颅内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早产儿颅内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84例早产颅内出血的患儿,同时随机抽取同期住院治疗的62例无颅内出血早产儿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和母亲的情况,同时筛选出早产儿颅内出血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早产儿颅内出血的发生与孕周有关,孕周越小颅内出血的发生率越高(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早产儿颅内出血的发生与体重、APGAR评分、出生后患儿发生抽搐、应用机械通气以及应用多巴胺有关,与母亲年龄及是否应用硫酸镁或糖皮质激素、感染、患儿的性别、是否有动脉导管未闭及呼吸暂停无关.结论:临床对小胎龄(孕周<35周)、低体重、宫内窘迫以及apgar评分低的早产儿应提高对其发生颅内出血可能的预见性,出生后患儿抽搐、应用机械通气、应用多巴胺也是早产儿颅内出血的高危因素,医护人员应及早采取预防措施.

    作者:翁文进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广西母婴安全工程对孕产妇死亡的影响评价

    目的:了解1998~2006年广西孕产妇死亡的特点与变化趋势,探讨进一步降低广西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方法:通过对广西监测地区孕产妇死亡的回顾性研究,分析死亡孕产妇的一般背景特征、孕产保健服务利用、死亡原因等情况,并采用多分类无序应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孕产妇死亡地点的危险因素.结果:1999~2006年广西监测地区MMR从54.07/10万下降到28.92/10万,从1998~2006年居住在山区的、文盲、年人均收入少于1 000元的、没有做过产前检查的死亡孕产妇比例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死亡孕产妇中由家庭接生员接生的、在家中分娩的、在家中死亡的比例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孕产妇死亡的前二位死因是产科出血和羊水栓塞,产科出血死亡率呈下降趋势(P<0.05).多因素分析说明文化程度低、家庭经济状况差、居住在山区、少数民族、产前检查次数较少的孕产妇和经产妇死在家中的可能性大(P<0.05).结论:广西母婴安全工程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孕产妇的住院分娩,并减少了孕产妇死亡.进一步减少孕产妇死亡的政策干预重点人群应是文化程度低、家庭经济状况差、居住在山区、少数民族、产前检查次数较少的孕产妇和经产妇.

    作者:黎健;姚慧;陈荔丽;陈树珍;赵耐青;钱序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唤醒试验

    目的:探查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儿童脊柱手术中唤醒试验的效果.方法:选择脊柱侧弯患儿16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A组)和芬太尼组(B组),观察两组麻醉过程中血液动力学变化、麻醉效果.结果:两组的血液动力学指标各时点变化无明显差别(P>0.05),唤醒时间A组明显短于B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脊柱手术的唤醒试验中可安全使用.

    作者:生铧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6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临床疗效,为普及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和综合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8年7月完成的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68例.手术方式为肿瘤区段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综合治疗.结果:68例患者至今存活,随访时间4~42个月,仅5例局部复发.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疗效满意,可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赵郁;邰智慧;赵建红;李明;徐卫国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2000~2008年重度子痫前期常见并发症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重度子痫前期常见并发症发病率及变化趋势,为孕产期保健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2000~2008年1812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及2 019例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为对照人群.结果: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并发心脏病113例,发病率为6.24%;脑血管意外72例,发病率3.97%;视网膜病变47例,发病率2.62%;胎儿生长受限179例,发病率9.87%.对照组孕妇并发心脏病5例,发病率0.25%;脑血管意外3例,发病率0.15%;视网膜病变2例,发病率0.10%;胎儿生长受限16例,发病率0.80%.心脏病及胎儿生长受限发病率逐年降低,而脑血管意外及视网膜病变发病率变化不明显.结论: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常见并发症发病率远高于正常对照组,应进一步加强脑血管意外及视网膜病变防治工作,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降低发病率.

    作者:胡昭怡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枣庄市2 337名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现状研究

    目的:了解枣庄市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的患病情况.方法:采用现场问卷调查、妇科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相结合的方法,收集到枣庄市已婚育龄妇女2005年4月~2007年5月进行生殖健康检查的资料.有关数据用EPIdata 3.0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13.0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被调查对象生殖道感染(RTI)患病率较高:2 312名已婚育龄妇女中,965名患有1种或多种RTI,为41.7%.其中,患1种生殖道感染者占80.3%,患2种及以上生殖道感染者占19.3%.以慢性宫颈炎和阴道炎为主,分别占25.5%和24.4%.结论: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患病率较高,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为降低妇女生殖道感染的患病率,应对易患人群进行普查和干预.

    作者:刘桂梅;王晓莉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婴幼儿迁延性肺炎226例临床分析

    婴幼儿肺炎是儿科呼吸系统的常见病与多发病,虽然经过几十年积极防治,但是儿童免疫功能低下,致使肺炎在儿童时期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仍处于较高水平,迁延性肺炎严重威胁儿童的健康.该文对2007年6月~2008年10月收集的664例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迁延性肺炎的病因及治疗进行探讨.

    作者:郝凌云;宋薇;李炜奕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替勃龙与尼尔雌醇治疗绝经后更年期症状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替勃龙(2.5 mg/片)和尼尔雌醇(2 mg/片)治疗绝经后妇女更年期症状的疗效及其对脂代谢、雌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和乳腺的影响.方法:将87例更年期患者随机分为替勃龙组(2.5 mg/次,1次/日)和尼尔雌醇组(2次、mg/次,1次/2周)治疗6个月,记录两组临床症状的变化及不良反应,测定治疗前后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及血清雌二醇(E2)水平,B超监测乳腺及测量子宫内膜厚度.结果:①两组方面在缓解潮热、盗汗、心悸、失眠、尿频及阴道干涩症状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缓解腰背痛、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抑郁等精神症状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两组治疗前后TG、LDL、E2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DL水平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③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和乳腺体层厚度的变化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替勃龙和尼尔雌醇治疗6个月均能有效改善女性绝经后更年期症状,对脂代谢和雌激素水平无不良影响,亦未显示对子宫内膜和乳腺产生不良影响.替勃龙临床综合疗效优于尼尔雌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

    作者:饶梅冬;严丽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Th1/Th2细胞因子的变化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现代生殖免疫学认为妊娠是一种成功的半同种移植现象,正常妊娠取决于母胎免疫系统间精确的动态平衡[1],鉴于机体对外来异体抗原具有排斥反应和保护反应,这两种反应之间的平衡状态决定了外来异体抗原是否被排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妇女特有的疾病,也是造成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

    作者:佟真洁;杨海澜 刊期: 2009年第33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