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风芝;宋晶;段竹梅;曲新栋;李兰秀;许培斌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的影响.方法:观察组140例单胎头位初产妇于宫口开大3 cm时行硬膜外麻醉,首剂注入0.2%盐酸罗哌卡因+芬太尼(2 μm/mL)8 ml,之后接装有0.2%盐酸罗哌卡因+芬太尼(2μm/mL)的自控镇痛泵(PCA),4 ml/h;对照组随机抽取同期未使用镇痛药物的单胎头位初产妇140例.观察两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催产素使用情况、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两组间VAS疼痛分级差异明显,观察组第一产程活跃期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且催产素的使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确切,可缩短第一产程,不影响母婴结局.
作者:肖冰;樊秦娥;牛世坤;张桂云 刊期: 2009年第33期
目的:调查分析肥胖婴儿与亚临床佝偻病的关系.方法:从儿保科5万余例查体儿童中随机抽取资料完整的226例,依据体重指数分成3组,利用佝偻病相关指标如骨碱性磷酸酶、微量血钙、钙营养敏感区超声检查和临床简易诊断,结合病史和症状做出亚临床佝偻病的诊断,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肥胖组婴儿骨碱性磷酸酶、高频超声下钙营养敏感区变化、低血钙发生率等指标显著高于正常儿和瘦婴儿,简易临床诊断率亦明显低于二者,仅有9.1%.肥胖婴儿、正常儿、瘦婴儿的亚临床佝偻病发病率分别是90.6%、65.9%和46.4%,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肥胖婴儿较正常儿和瘦婴儿有更高的亚临床佝偻病发病率,低血钙发生率也高.提示防治佝偻病,对肥胖婴儿尤应重视,不但要补充维生素D,同时应给予充足的钙剂.
作者:位风芝;宋晶;段竹梅;曲新栋;李兰秀;许培斌 刊期: 2009年第33期
目的:了解近5年来吉林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及死亡变化,制定合理的干预措施.方法:对吉林省2004~2008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年来各年龄段的死亡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前5位死因主要为出生窒息、早产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肺炎及其他新生儿疾病.结论:要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就要从根本上提高民众的医疗卫生知识,提高基层妇幼保健普及率,做到及早发现儿童患病,及早就医,才能大限度地降低吉林省儿童死亡率.
作者:刘虹 刊期: 2009年第33期
宫颈癌是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妇女的健康和生命.据统计,我国每年估计有11万宫颈癌新发病例,约占世界范围的1/4.由于宫颈癌存在着一个较长的、可逆转的癌前病变期,早期宫颈癌患者五年存活率高达90%,因此,宫颈癌的筛查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1].随着子宫颈癌病因学的研究进展,其防治方法也在不断地提高和发展.
作者:崔雅慧 刊期: 2009年第33期
目的:分析胎头高直后位的产程特点和处理方法,加强对此类头位难产的重视,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胎头高直后位产妇的分娩资料.结果:胎膜早破、胎头入盆困难、产力异常、产程延长或滞产为高直后位的产程特点.结论:重视临产前的检杏和临产后的早期诊断,掌握高直后位的产程特点,及时行剖宫产术结束分娩足降低母婴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云燕 刊期: 2009年第33期
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的发生机制非常复杂,近代生殖医学研究表明,RSA除常见染色体异常、生殖道畸形、内分泌异常、感染因素外,近1/2的复发性流产病例的病因不明,疗效不明显,使RSA成为临床上难治性不育的原因.如何搞好原因不明RSA的研究和防治,己成为目前生殖医学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庞丽红;孙燕 刊期: 2009年第33期
目的:分析探讨第二产程延长与新生儿窒息发病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该院2005年4月~2008年4月三年间258例第二产程延长病例,将第二产程延长者新生儿窒息组与新生儿正常组进行对比.结果:第二产程延长的病例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31.78%,其发病原因与产程延长、胎儿窘迫、孕妇身高、新生儿体重密切相关(P<0.05),而与脐带异常、新生儿性别、使用催产素及分娩方式无显著相关(P>0.05).新生儿窒息组的第一产程时间、活跃期时间和第二产程时间,均较新生儿正常组延长(P<0.05).结论:正确的阴道助产不失为处理第二产程延长的良好方法,积极试产,及时处理和缩短第二产程可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在试产的过程中要积极处理第二产程,严密观察胎心率及各项生物指标的变化,必要时不失时机地放宽剖宫产指征.
作者:王雪霞 刊期: 2009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B超在定位诊断和治疗宫颈妊娠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宫腔镜技术联合B超检查对2007年12月~2008年11月收治的5例宫颈妊娠患者进行定位诊断;经米非司酮、甲氨蝶呤等药物辅助治疗后,在B超监护下行宫腔镜手术治疗.结果:5例患者宫腔镜联合B超的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均为胎盘绒毛及其机化、坏死组织;所有患者均一次性清除宫颈胚物,术后异常阴道流血停止,月经恢复正常;术后1个月查尿HCG阴性,血HCG正常,避免了全子宫切除.结论: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能准确、直观地对宫颈妊娠残留物进行定位与定性,并能准确、完整地取出残留胚物,可作为宫颈妊娠的首选诊治方法.
作者:许为;丁桂春;徐影 刊期: 2009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产褥期妇女生命质量状况.方法:应用MOS SF-36健康调查量表和自制母婴保健知识调查问卷对555例产后42天回医院检查的产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产褥期妇女生命质量整体状况较好,社会功能、生理机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4个维度水平较高,生理职能、情感职能2个维度水平较低.接受健康教育不同,产褥期妇女生命质量有所不同,系统健康教育组与非系统健康教育组比较在社会功能和精神健康2个维度得分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非系统健康教育组产妇阴道炎、子宫颈糜烂的发生率较高.结论:产前接受健康教育程度、产褥期母婴保健知识和护理能力会影响产褥期妇女的生命质量.
作者:谭红彤;黄朝梅;许正先;潘慧钻;杨静仪 刊期: 2009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早产儿颅内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84例早产颅内出血的患儿,同时随机抽取同期住院治疗的62例无颅内出血早产儿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和母亲的情况,同时筛选出早产儿颅内出血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早产儿颅内出血的发生与孕周有关,孕周越小颅内出血的发生率越高(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早产儿颅内出血的发生与体重、APGAR评分、出生后患儿发生抽搐、应用机械通气以及应用多巴胺有关,与母亲年龄及是否应用硫酸镁或糖皮质激素、感染、患儿的性别、是否有动脉导管未闭及呼吸暂停无关.结论:临床对小胎龄(孕周<35周)、低体重、宫内窘迫以及apgar评分低的早产儿应提高对其发生颅内出血可能的预见性,出生后患儿抽搐、应用机械通气、应用多巴胺也是早产儿颅内出血的高危因素,医护人员应及早采取预防措施.
作者:翁文进 刊期: 2009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吸烟对精子DNA完整性、精子参数的影响.方法:调查191例男性不育患者的吸烟情况,采用吖啶橙荧光染色后检测精子DNA完整性,计算机自动分析精子密度与活力,精子形态检测系统下人工修正方法进行精子形态分析.结果:吸烟组精子活力显著低于不吸烟组(P<0.05),精子密度和形态低于不吸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组精子DNA完格率异常例数显著高于不吸烟组(x2=5.393,P<0.05),精子DNA完整率异常组精子密度显著低于精子DNA完整率正常组(P<0.05),精子DNA完整率异常组的精子活力、形态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统汁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影响精子DNA完整率;精子DNA完整率异常与精子参数异常相关;吸烟可能通过影响精子DNA完整性影响精子参数.
作者:刘俊茹;陈明强;文陶非;张译夫;曲红光;张兴双;刘睿智 刊期: 2009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临床疗效,为普及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和综合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8年7月完成的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68例.手术方式为肿瘤区段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综合治疗.结果:68例患者至今存活,随访时间4~42个月,仅5例局部复发.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疗效满意,可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赵郁;邰智慧;赵建红;李明;徐卫国 刊期: 2009年第33期
目的:了解在第一产程中实施特殊体位护理对矫正胎方位的临床重要性.方法:随机选取孕37~42周、年龄21~34岁、估计新生儿体重<4 000 g、先兆临产经B超检查确诊为枕后位(排除枕直后位)的初产妇120例为实验组,在第一产程中(进入活跃期)指导产妇取高坡侧俯卧位,并与以往的自由体位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正常产实验组有106例占88.3%,剖腹产14例占11.6%;对照组有24例正常分娩占20%,剖腹产96例占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第一产程中(活跃期)矫正胎方位,实施特殊姿势的卧位护理,可以缩短产程,减少产妇的痛苦,降低剖腹产率和难产率.
作者:刘念稚;徐岚;张家康 刊期: 2009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染色体臂间倒位的细胞遗传学效应及在产前诊断中的遗传咨询.方法:通过对孕中期高危孕妇的羊水细胞培养,制备染色体,常规G显带,进行核型分析.结果:1 013例接受产前诊断的孕妇中共检出臂间倒位14例(1.38%),其中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11例(1.08%),1号、Y染色体臂间倒位各有1例和2例.结论:臂间倒位具有一定的遗传效应,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时不应忽视.
作者:张莉;孙文芝;宋奉侠 刊期: 2009年第33期
目的:了解海南省城乡5岁幼儿患龋状况及其家庭口腔保健行为.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海南省城乡720例5岁幼儿进行龋病检查,并对受检者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 1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海南省城市5岁幼儿患龋率为72.2%,龋均为4.54;乡村患龋率是83.9%,龋均是5.54,城乡患龋率和龋均都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城乡5岁儿童的饮食行为无根本性差异,在刷牙行为上城市儿童显著优于乡村儿童(P<0.01).城市儿童家长对口腔保健知识的认知也优于乡村儿童家长.结论:应加强海南省乡村地区的家庭口腔保健行为教育.
作者:田亚光;廖天安;谢奇 刊期: 2009年第33期
女大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其身体的形态、机能已趋于成熟,由于生理机能差异,经期的生理、心理反应也各异.经期是一种周期性的生理现象,如何让女生有效地克服经期反应,适应学习与锻炼,是体育卫生一个重要课题[1].该文从生理学、心理学、体育卫生学、体育解剖学角度研究体育保健疗法对女性生理的影响.
作者:周振国;邹娜;张兴东 刊期: 2009年第33期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是常见的外阴和阴道炎症之一,易复发,由不同酵母菌(主要是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引起,也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主要发生于育龄妇女,由于外阴瘙痒、灼痛,阴道分泌物增多,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据文献报道,约75%妇女一生中至少有1次VVC感染史,约5%患者反复发作.
作者:张爱臣;冷维春;刘俊宝;王宜;仲颖;郑华 刊期: 2009年第33期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开放程度增加,各种小儿及青春期妇产科疾病比例发生变化.现对1998年9月~2008年9月收住院的149例<19岁的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探讨小儿及青春期妇产科疾病构成,提高医务人员对小儿及青春期妇产科疾病的重视,做好预防保健治疗工作.
作者:张弘;杨东梅;甄学慧;蒋惠竹;刘丽平;谭庆华 刊期: 2009年第33期
血浆降钙素原(PCT)是一个重要的炎症介质,是全身严重细菌感染的一种敏感而特异的标志物,同时它也能反映机体多器官损害的程度.新生儿吸人性肺炎是新生儿早起常见的疾病,也是围生期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了对新生儿吸人性肺炎血浆PCT水平改变进行探讨.
作者:张秋霞;庞丽娜;穆影 刊期: 2009年第33期
目的:了解新生儿听力损伤情况,为进行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耳声发射仪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未通过初次筛查者,在出生42天后接受听力复查,42天复查仍未通过者,在新生儿3个月转到耳鼻咽喉科进行进一步诊断和干预.结果:新生儿听力筛查2 850例,6例诊断为听力障碍,听力障碍发生率为0.21%.结论:通过筛查,新生儿听力障碍可做到早发现、早干预,使语言能力的发育不受损害.
作者:朴春姬;黄福今 刊期: 2009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