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术宜;汪氡伍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子宫切除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的方法 ,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健康教育的达标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临床路径对子宫切除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教育效果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可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
作者:金益芝;尹满红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强化干预对胆囊切除术患者硬膜外麻醉前应激反应和焦虑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6年5月~2007年3月拟行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术前11日均给予常规术前指导,干预组除给予常规术前指导外,再给予强化指导,比较2组患者术前晚上睡眠时间长短、焦虑程度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血糖水平.结果 干预组较对照组术前晚上睡眠时间和焦虑程度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2组血浆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及血糖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强化干预可明显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焦虑情绪和对手术的应激反应.
作者:范翠娥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总结75例联合瓣膜病变患者手术后的护理.包括呼吸、循环系统的护理、引流管护理、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等.认为做好联合瓣膜病变患者手术后护理可以降低手术并发症,促进康复.
作者:范霞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总结75例脊柱结核围手术期的康复护理措施,包括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的护理要点.认为全面系统的术前术后的观察、指导及护理,对脊柱结核患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玲;张伏元;李鹏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9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2组均给予糖尿病足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同时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干预前和干预8周后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2组患者情绪变化,同时观察皮肤皲裂、麻木感、疼痛及足背动脉搏动消失等足部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组干预后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但对照组干预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干预组干预后足部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糖尿病足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有助于血糖控制,改善足部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卢宜芳;余小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总结21例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病人外科手术治疗的护理.包括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后护理等.认为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围手术期护理,要强调因人而异,选择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护理人员需具备多学科护理经验,细致周到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陈光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产后家庭访视对产妇及婴儿的影响.方法 将388例产妇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200例)在产妇出院后第3天,产后第10~14天,产后第28天对产妇及婴儿进行3次产后访视.对照组(188例)仅在产妇出院后第3天进行1次产后访视.结果 实验组母婴患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婴儿进奶量及体重的增加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产后访视有利于降低母婴患病率.促进婴儿健康成长.
作者:彭年娥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应用循证护理实践解决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透析失衡综合征的防治护理问题.方法 对64例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失衡综合征的病人,进行原因分析,应用计算机网络检索有关文献,确定结论 ,制定防治对策,再施以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 64例病人循证护理前后1个月透析失衡综合征总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循证护理不但为临床护理实践的决策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提高了护理质量,对病人有益,而且进一步提高了血透室护士的专业性和技术性.
作者:马行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总结292份中医护理病历中存在的缺陷原因,包括入院评估单、护理记录单、三测单中存在的记录缺陷.认为应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强化专业知识,做好质量控制管理,加强医护沟通,可有效预防护理风险的发生.
作者:张彩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总结手术病人接送中50例缺陷发生的原因,包括管理制度不健全,护士责任心不强,工作经验不足,器械质量性能差.认为健全管理制度,加强术前访视,选择质量好的器械及适宜于病人的运输工具,可减少手术病人接送中缺陷的发生.
作者:高元芝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预防Ⅱ型糖尿病发生低血糖反应的影响程度.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24例Ⅱ型糖尿病反复发生低血糖反应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前后比较进行调查评定.结果 124例发生低血糖反应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后,患者低血糖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 健康教育可有效预防Ⅱ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
作者:白焕峰;韩红燕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总结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后的护理体会.包括重点做好在预防感染、防止导管脱落与移位等方面的精心护理.认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PICC可确保住院期间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王瑜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原因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全麻开腹手术患者80例,美国麻醉医生协会麻醉评估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分别测定麻醉开始时、麻醉后30min、60min、90min、120min、手术结束时的肛温值,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干预组患者术中体温未降低,对照组体温下降,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手术期低体温的发生使术后潜在并发症的发生机会增多,术中监测体温,实施患者保温措施,维持术中体温的恒定,能有效地预防低体温的发生.
作者:汤寿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腹部手术后患者使用自控镇痛泵的问题与需求,提高镇痛效果和护理质量.方法 对105例腹部手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记录其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并发症及其它常见问题与需求.结果 97%的患者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腹部手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恶心、呕吐,其次是腹胀、嗜睡.结论 护理人员应不断加强有关自控镇痛泵知识的再培训,在自控镇痛泵应用前对患者进行正确宣教;在自控镇痛泵应用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加强自控镇痛泵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陈慧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硫酸铁湿热敷协同同步远红外线照射治疗产后乳房胀痛的疗效.方法 将128例乳房胀痛的产妇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温热水湿热敷,每日2次,每次15~20min.实验组采用硫酸镁湿热敷协同同步远红外线照射,每日2次,每次15~20min.观察2组产妇产后第4天乳房硬度及胀病情况.结果 2组产妇产后第4天乳房硬度及胀痛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硫酸镁湿热敷协同同步远红外线照射治疗产后乳房胀痛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温热水湿热敷,而且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作者:姚宗兰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吞咽障碍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59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康复组(31例)和晚期康复组(28例).早期康复组是指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病学体征不再进展后48h~14d开始予以康复训练.晚期康复组在发病后15~30d开始进行康复训练.结果 早期进行康复组与晚期康复组效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有较明显的临床疗效.
作者:唐颖;石跃林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为妇科手术前肠道准备的改进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150例妇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5例).观察组采用头低臀高侧卧位,使用无茵生理盐水作为灌肠液,一次性输液管代替橡胶管,吸痰管代替肛管,插入深度延长至30~50cm;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普通肥皂水灌肠法清洁肠道.结果 观察组灌肠后的灌肠次数、每次灌肠量、有便意的时间、腹痛情况、术中效果、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洁灌肠时采用头低臀高侧卧位和增加导管的插入深度,可以提高妇科手术前肠道准备的工作效率,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作者:顾祖文;陆洁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摘除术后卧床时间与下床再次产生腰腿痛的关系.方法 随机将90例腰椎间盘摘除术后的患者,分成A、B、C 3组(n=30),A组为术后7~10d内下床,B组为术后11~15d内下床,C组为术后16~21d下床.比较3组患者腰腿痛发生情况.结果 在腰椎间盘摘除术10d内下床活动的患者有43%可能再次出现腰腿痛.而在手术后11~15d与术后16~21d下床活动者,再次发生腰腿痛者较A组明显减少,其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发生率分别为10%和6.7%(p<0.01).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应绝对卧床3周以上.
作者:冯芳;刘社廷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伴焦虑患者血压及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均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估,并测量、记录血压水平.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一般护理措施,实验组在采用对照组措施的基础上,给予情绪心理、认知行为和社会支持等方面护理干预,出院时再次评估2组焦虑及血压水平.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低(p<0.05)、焦虑评分低(p<0.01)、焦虑发生率低(p<0.01),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干预有助于控制高血压.并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焦虑状态.
作者:赵婉丽;王婷婷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总结分析分娩过程中引起新生儿锁骨骨折的产科因素和护理.包括助产过程中的护理,锁骨骨折新生儿的护理及出院指导等.认为临床发现难产和助产方式不当是新生儿锁骨骨折的重要原因.助产中要注意切忌暴力牵引,正确处理肩难产.
作者:向亚利;郑乐知 刊期: 200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