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门控心肌断层显像在小儿扩张性心肌病中的应用

盖显英;翟淑波;韩燕燕;孙景辉

关键词:扩张性心肌病, 门控心肌断层显像, 小儿
摘要:目的:探讨99mTc单光子断层扫描(SPECT)对小儿扩张性心肌病的应用价值.方法:运用99mTc心肌灌注显像法检查扩张性心肌病患儿的心肌病变,行门控心肌显像时观察LVEF值和局部室壁运动.结果:36例扩张性心肌病患儿中34例(91%)心肌显像异常,扩张性心肌病组与正常组相比LVEF值差异有显著性.结论:99mTc心肌灌注显像能检测扩张性心肌病患儿心肌损害程度,对评价扩张性心肌病患儿心功能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期糖尿病诊治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的血糖控制水平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对230例经糖尿病筛查并确诊的GDM患者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式分为单纯饮食控制组150例(Ⅰ组),饮食控制加胰岛素治疗组64例(Ⅱ组),未系统治疗组16例(Ⅲ组),对比3组的妊娠结局,包括孕产妇并发症(妊娠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产后大出血、产褥感染)、剖宫产率、早产率、巨大胎儿发生率、围生儿死亡率及新生儿病率(包括重度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低血糖)等.结果:Ⅲ组的孕产妇并发症、剖宫产率、早产率、巨大胎儿发生率、围生儿死亡率、新生儿病率较Ⅰ组和Ⅱ组明显升高,Ⅰ组、Ⅱ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GDM孕妇经过积极合理治疗,有效控制血糖,能明显改善妊娠结局,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成清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重庆市涪陵城区中小学461名女教职工妇科病普查分析

    目的:了解涪陵城区中小学在职女教职工患妇科病的现状,提高女教职工生殖健康水平.方法:对2005年5~10月涪陵城区14所中小学461名在职女教职工到我院妇女保健科行妇科病普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妇科病患病率为65.73%,其中慢性宫颈炎患病率50.11%,乳腺增生患病率22.34%,阴道炎患病率13.45%.结论:争取学校领导重视、社会参与,开展妇科病防治宣传,是提高女教职工自我保护意识及生殖健康水平的主要措施.

    作者:刘山容;李文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异丙酚、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为减少受术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寻找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我们选择了自愿人工流产者100例,分别采用异丙酚和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静脉注射方法进行比较,观察镇痛效果、苏醒时间和用药剂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诚;曹建华;张巧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早期乳腺癌的诊断

    乳腺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在病因尚未明确的今天,乳腺癌治疗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仍取决于患者确诊时疾病的分期情况.

    作者:张晓君;曹淑文;顾岳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相关问题

    近年来,由于手术操作技术改进,人们生育观念转变,抗生素可供选择余地大,剖宫产率逐年升高,剖宫产率的提高使术后再次妊娠的孕妇越来越多,其分娩方式也倍受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关注.

    作者:刘素芳;李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阴道彩超对盆腔肿块的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不同性质盆腔肿块的声像图特点,提高超声诊断符合率.方法:利用阴道彩超对776例盆腔肿块进行超声诊断,与手术后病理或临床诊治结果相对比,判断超声诊断符合率.结果:子宫肌瘤、卵巢浆(粘)液性肿瘤、异位妊娠、畸胎瘤、巧克力囊肿、黄体囊肿(或血肿)、卵泡囊肿、输卵管病变等的超声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92.65%、100%、94.49%、91.01%、94.64%、90%和66.67%,与临床病理诊断无差异性(P>0.05).结论:阴道彩超在判断盆腔肿块的组织来源和性质上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荆春丽;杨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2 783例妇女病普查分析

    妇女病普查普治是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一项保健工作,对于保护妇女生殖健康,使妇女摆脱疾病困扰起着重要的作用,70年代起已将其列为妇女保健常规工作内容,1995年又被纳入<中国妇女发展纲要>.

    作者:吴敏霞;孙琼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孕产妇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孕产妇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和转归,探讨其高危因素,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发病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收集1996年1月~2006年1月收治的孕产妇深静脉血栓患者共2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26例经治疗治愈,1例足坏疽行截肢术,1例继发严重肺栓塞抢救成功,10例妊娠期就治的患者中孕期过程顺利,1例分娩足月低体重儿,无致畸、窒息儿,无再发产后病例.结论:孕产期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发期,可致严重并发症,急性期使用溶栓、抗凝、降低血粘滞度等治疗多可治愈,对有高危因素的孕产妇如积极预防、早期诊治可减少并发症、远期后遗症的发生率.

    作者:张颖;蒙秀林;杨建波;王子莲;梁润彩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杭州市儿童晚发佝偻病发病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及治疗研究

    目的:研究维生素D受体基因起始密码子(VDRSC)多态性在晚发佝偻病组及正常对照组中分布频率的差异,探讨晚发佝偻病的遗传易感因素,探索其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晚发佝偻病组176人,正常对照组100人,VDRSC多态性的分布频率,患儿分4组用不同方法治疗.治疗1组:维生素D 60万IU/次imst+碳酸钙1 g/d,口服,3个月.治疗2组:维生素D 60万IU/次imst.含钙丰富的食物3个月.治疗3组:多种维生素(含维生素D 400 IU/天)口服,3个月.治疗4组:平衡膳食,多晒太阳,加强体育锻炼,3个月.结果:晚发佝偻病组及正常对照组VDRSC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65,P<0.01);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6.987,P<0.01),患病组FF型频率60.8%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9.8%,P<0.05);晚发佝偻病组F型67.8%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6.9%.P<0.05).多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其他危险因素后,FF型仍是晚发佝偻病的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OR=3.12.4组治疗疗效基本相似,无统计学差异.结论:VDRSC多态性决定晚发佝偻病的遗传易感性,各种计量补钙、维生素D治疗效果相似.

    作者:刘慧芳;孙鹂;叶环;方妍彤;李珊;王洁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某医院人工流产女职工紧急避孕药物使用状况及失败原因调查

    目的:调查人工流产妇女常规避孕和紧急避孕的情况,寻找紧急避孕药物服用后非意愿妊娠的原因,从而改善紧急避孕服务的模式和内容,以提高紧急避孕药物使用的有效率,降低非意愿妊娠的发生率.方法:选择接受无保护性生活或避孕失败72小时内要求紧急避孕的健康育龄妇女319名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其中有13.38%的调查对象曾在妊娠周期内服用过紧急避孕药物,94.2%在无保护性生活后72 h以内服药:在妊娠周期内服用紧急避孕药物前有多次无保护性生活占39.22%;服用后有无保护性生活占22.57%.84.88%的对象通过药店直接购得紧急避孕药.在获得紧急避孕药物时未得到正确使用说明占98.42%.结论:绝大多数的妇女在无保护性生活后及时服用了紧急避孕药物.造成紧急避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未按照规范服药.建议向紧急避孕药物购买者提供正确的用药方法,以提高紧急避孕药物的有效率.减少非意愿妊娠的发生.

    作者:刘丽华;雍文博;张海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脐带异常与胎心外电子监护

    妊娠期,胎儿通过脐带和胎盘进行营养与代谢物质交换,如果脐带发生组织结构的改变或机械性受压时,将干扰脐带的血液输送,影响气体及物质交换,可引起急性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或猝死等.

    作者:金善;严日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脐静脉给药抢救新生儿重度窒息的临床研究

    抢救新生儿重度窒息的给药方式常用的是气管内用药,2001年7月~2005年3月在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抢救过程中对需要用药的患儿我们分别采用了脐静脉给药和气管内给药的不同方式,并且对复苏效果等进行了对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红;徐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超声引导下游离脐带穿刺术的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游离脐带穿刺术的操作特点和安全性.方法:对51例孕19~35周的孕妇进行超声引导下游离脐带穿刺术.结果:51例孕妇中,穿刺成功47例,成功率为92.16%.胎血培养及染色体核型分析均获成功.术中及术后发生胎儿心动过缓3例,占0.06%.脐带穿刺点渗血16例,占31.37%.穿刺针涉及胎盘7例,退针后穿刺点有渗血,但均未超过60s.术后未出现流产、早产、死胎和宫内感染等并发症.结论:游离脐带穿刺术有较高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可用于产前诊断.

    作者:刘福民;王秀英;崔建华;叶月仙;陈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对经过妇科检查、宫颈细胞学检查、电子阴道镜及宫颈组织活检初步诊断为不同级别的宫颈上皮内瘤变门诊患者88例,采用高频电波刀手术治疗(或用环形电刀切除病灶或用锥切电刀行宫颈锥切),标本均送病理检查.同时,观察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术后疗效.结果:采用高频电波刀手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一次成功率为94.32%;平均手术时间为9.8 min;平均出血量为35 ml;手术标本均经病理学诊断证实.结论:高频电波刀手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操作简便、快捷、安全、出血少、患者痛苦小、疗效好,并且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在宫颈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方面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作者:邵映秀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昆山市1990~2000年婴儿死亡分析

    目的:了解近10年来昆山市婴儿死亡率的分布动态及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方法:对1990~2000年昆山市出生死亡资料作了详细分析.结果:婴儿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2000年婴儿死亡率明显低于1990年,完成了<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10年中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肺炎、早产低体重、出生窒息、先天性异常和意外死亡,但死因顺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肺炎由第1位下降为第3位,先天性异常由第4位上升为第1位.肺炎、出生窒息和意外死亡这三种死因的死亡专率明显下降,而先天性异常和早产低体重无明显变化.结论:降低先天性异常和早产低体重的死亡率是进一步降低婴儿死亡率重要措施.

    作者:周春琴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海岛地区男性不育者精液质量与行为因素的关系

    目的:探讨吸烟、饮酒及饮用水类型等因素对精液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统一编制的调查表,对舟山市生殖研究中心在2004年3月~2005年9月门诊的228例不育症男性患者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及精液常规分析(SFA).所有资料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结果:①研究对象中,饮用水类型以饮用自来水和纯净水为主,分别占42.98%和25.44%,其次是地下水,为16.67%;吸烟者较多,占61.40%;饮酒者占50.00%.②c级精子、正常形态精子和混合畸形精子比例在不同饮用水类型者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者的精子密度、b级精子比例明显低于非吸烟者(P<0.05);饮酒者的c级、d级精子和体部、尾部缺陷精子比例均高于非饮酒者,而正常形态的精子比例少于非饮酒者(P<0.05).结论:研究对象的饮用水类型、吸烟、饮酒等行为因素可能与精液质量有关.

    作者:龚戬芳;吴伟健;叶玲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南京市女教师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女教师妇科常见病现状和特点,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1 912名女教师进行妇科检查、宫颈刮片、盆腔B超、乳房手诊和冷光透照检查.结果:患病率为74.74%.乳腺疾病、宫颈疾病和阴道疾病等前3位疾病患病率均高于我院2005年南京市妇女病普查非教师人群的同种疾病患病率.结论:女教师的妇科常见病患病率较高,尤其是乳腺增生症.应坚持定期组织女教师进行妇女病普查,提高个人自我保健意识,普查还应结合普治,社会也应关注女教师的身心健康.

    作者:王丽君;徐芾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苯丙酮尿症患儿营养状况分析

    苯丙酮尿症是较常见的先天遗传代谢异常疾病.目前国内外主要的治疗方法为采用低苯丙氨酸饮食疗法.经过几十年的临床应用,证明此方法能够有效地控制血苯丙氨酸浓度,从而减轻过量苯丙氨酸及其代谢产物对大脑的损害.

    作者:段建华;丁辉;张玉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南郑县2000~2005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

    目的:掌握南郑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中期目标实施情况,了解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死亡原因及发展趋势,为制定后期目标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各乡、镇卫生院所管辖区、各中心卫生院、县直医疗单位防保科上报的儿童死亡报告卡、年终报表活产数及补漏情况进行调查.结果:2005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0.1‰,婴儿死亡率17.9‰,新生儿死亡率12.5‰,与2000年相比,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35.2%,婴儿死亡率下降31.4%,新生儿死亡率下降29.8%.6年间5岁以下儿童死因前5位为:新生儿窒息、肺炎、先天畸形、意外、早产低体重儿.结论:5岁以下儿童死亡仍以新生儿、婴儿为主.占68.3%~89.3%.因此,加强新生儿、婴儿监护和保健,减少这两个年龄段的死亡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关键.

    作者:胡晓菊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安桃乐自控气体吸入镇痛技术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自控式镇痛气体呼吸设备配合安桃乐无痛技术在人工流产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520例早孕妇女为安桃乐组,在自控吸入安桃乐气体中完成人工流产手术.选择同期183例早孕妇女为利多卡因组,经宫颈注射1%利多卡因完成人工流产手术.另选择232例早孕妇女为对照组.在未用其他镇痛药情况下手术,观察3组术中镇痛效果、宫颈松弛及术中情况(人工流产综合征、阴道出血量、手术时间).结果:镇痛效果、宫颈松弛程度及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安桃乐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自控式镇痛气体呼吸设备配合安桃乐无痛技术安全、可靠、使用简便,可达到人工流产术中镇痛要求.

    作者:李晶;吴小红;陈灵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