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AIH质量控制体系与妊娠相关因素分析

黄舒娥;陈志恒;刘萍;喻玫

关键词:丈夫精液, 官腔内人工授精, 妊娠相关因素, 质量控制
摘要:目的:探讨夫精官腔内人工授精(AIH)质量控制体系与妊娠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1年1月~2007年10月期间610例644周期夫精人工授精者质量控制前后妊娠结局及随访情况.结果:644周期总共妊娠99例,妊娠率15.37%;妊娠成功率与病例选择、手术时机、精液质量有关(P<0.01);与病因无关(P>0.05).AIH中进行质量控制妊娠成功率显著提高(P<0.01).结论:AIH中进行质量控制对提高妊娠成功率至关重要;不孕患者的病例选择,AIH洗涤后精子密度和活力与妊娠成正相关.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白细胞介素18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IR)关系.方法:选取40例PCOS患者和40例对照,测定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及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睾酮(T)、空腹血糖(FBG)、胰岛素(INS)、IL-18水平.结果:PCOS组血清IL-1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PCOS组内IL-18水平与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INS、Homa-IR显著正相关.结论:IL-18与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有关.

    作者:曾玖芝;周丰宁;沈宗姬;邱惠麒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产前培训导乐陪伴促进自然分娩

    分娩是一个特殊的生理过程,转变产时服务模式,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干预,已引起国际社会和医学界的广泛关注,而人性化服务要求以产妇为中心的服务模式.2007年开始,我院以自然分娩观念进行培训,对孕妇及家属开展特色化的产前健康教育,产时实行导乐陪伴分娩,加强沟通,促进了自然分娩,降低了剖宫产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汪苗琴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664例3岁以下儿童佝偻病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佝偻病的发病情况,提出干预措施.方法:根据症状、体征及碱性磷酸酶的测定,结合体检情况,按全国佝偻病防治科研协作组修正稿制定的各项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并汇总分析.结果:散居儿童发病率明显高于集体儿童;年龄小发病率高,尤其9月龄内发病率较高,1岁以上明显减低;早产、双胎、户外活动、光照时间、母乳时间、母乳喂养等因素与佝偻病有密切关系.结论:提高儿保管理覆盖率、加强健康教育、早期预防用药,鼓励母乳喂养、合理喂养是降低早期佝偻病发病率的关键.

    作者:黄轩富;华玉清;王琴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胎儿生长受限与孕妇红细胞叶酸缺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胎儿生长受限(FGR)与孕妇叶酸缺乏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法分别对经腹部B超诊断为胎儿生长受限的不同孕期的孕妇225例(FGR组)以及同期正常孕妇225例(对照组)进行静脉血红细胞叶酸含量测定.对研究对象中所有孕晚期孕妇分娩的新生儿共150例进行红细胞脐血红细胞叶酸含量测定.结果:①孕妇红细胞叶酸水平随孕龄增大而明显下降,尤其是中、晚孕期(P<0.05).FGR组各孕期红细胞叶酸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孕中、晚期与孕早期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②两组母血红细胞叶酸水平均高于所分娩的新生儿脐血(P<0.05).③新生儿脐血叶酸水平与孕妇红细胞叶酸水平呈正相关(P<0.05).④新生儿体重与体内红细胞叶酸水平呈正相关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与母血红细胞叶酸水平密切相关(P<0.05).结论:胎儿生长受限与孕妇叶酸缺乏有相关性.在妊娠期测定孕妇红细胞叶酸含量,可判断孕妇是否存在叶酸缺乏,并可了解胎儿营养、生长状况,尽早对FGR做出诊断,尽早干预治疗.

    作者:蔡卫华;张国华;岑赛宁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ODDD调节HSV-TK/GCV对乏氧环境宫颈癌Hela细胞特异杀伤作用的研究

    目的:构建一种由氧依赖降解结构域(oxygen dependent degradation domain,ODDD)调控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erpes simplex virus thymidine kinase,HSV-TK)基因表达的真核表达载体,观察ODDD能否使HSV-TK/GCV(gancyclovir)系统对乏氧环境中的宫颈癌Hela细胞有特异杀伤作用.方法:RT-PCR从Hda细胞中钓取ODDD片段,将PCR产物克隆入荧光报告载体pEGFP-C1,获得质粒pEGFP-ODDD;PCR扩增HSV-TK基因,将其克隆到pEGFP-ODDD和pEGFP-C1的下游,获得重组质粒pEGFP-ODDD-TK及pEGFP-TK.荧光报告载体pEGFP-ODDD转染Hela细胞,24 h后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在乏氧(O2浓度为1%)和常氧(O2浓度为21%)环境下细胞中EGFP表达强度.将具有相同转染效率的pEGFP-ODDD-TK和pEGFP-TK的Hela细胞分别予以GCV处理,5天后用MTT法检测GCV对培养细胞的杀伤效果.结果:ODDD序列和HSV-TK序列与预期一致;含有ODDD片段荧光报告载体的Hela细胞在正常氧浓度下EGFP的表达量为11.96%,低于缺氧条件下39.92%;在乏氧环境下,转染pEGFP-ODDD-TK的Hela细胞对GCV的敏感性高于正常氧含量组(P<0.0),而转染pEGFP-TK的Hela细胞在常氧和乏氧环境下对GCV的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地构建了含有ODDD序列调控的HSV-TK真核表达载体,ODDD能特异发挥HSV-TK/GCV系统对乏氧环境Hela细胞的杀伤作用.

    作者:刘磊;方艳秋;许淑芬;严丽;谭岩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保妇康栓治疗妊娠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保妇康栓治疗妊娠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5例妊娠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20例,对照组75例.治疗组采用保妇康栓治疗,对照组采用凯妮汀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治愈率为82.5%,对照组总治愈率为84%,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保妇康栓治疗妊娠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疗效显著.

    作者:张秋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336例健康儿童全血微量元素含量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儿童全血中微量元素含量以及各元素间相互协同或拮抗作用.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336名1~3岁儿童全血中的铅(Pb)、镉(Cd)、铜(Cu)、锌(Zn)、钙(Ca)、镁(Mg)和铁(Fe)含量,并分析各元素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全血微量元素Zn含量较正常值偏低,Pb含量偏高.Ca与Pb、Zn、Cd呈负相关,Fe与Cu、Zn、Ca呈负相关,Pb与Cd呈正相关.结论:儿童期应均衡饮食,合理补充微量元素,以保证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王虹;林艳;方宝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孕妇外周血中单个胎儿有核红细胞产前诊断胎儿ABO血型

    目的:探讨母血中单个胎儿有核红细胞(NRBCS)产前诊断胎儿ABO血型的可行性.方法:从154例孕妇外周血中分离单个NRBCS,应用引物延伸扩增(PEP)法扩增单个NRBCS的基因组,用PCR法检测扩增产物中的SRY基因以判断NBRCS的来源.再用特异性序列-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法测胎儿ABO血型基因型.抽取新生儿脐血提取淋巴细胞,应用PCR-SSP法测胎儿ABO血型基因型.用常规血清方法测新生儿血型.结果:用PCR-SSP法检测出154例中的152例血型,2例未测出,检出率98.7%.检测出的152例胎儿基因型与脐血淋巴细胞所测ABO血型基因型完全相符.常规血清学方法测新生儿ABO血型,检测率为85.7%.结论:用单个NRBCS结合PCR-SSP法检测胎儿ABO血型方法可靠.

    作者:付先虎;陈汉平;阎小芳;余蓉;刘燕燕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彩超与扫描加细胞学诊断在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彩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高频探头)与扫描(电脑近红外线扫描诊断仪)加细胞学诊断在乳腺癌筛查方面的应用研究.方法:对妇女保健科乳腺癌筛查中以乳房疼痛、肿块、乳头溢液为主要临床症状的1452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彩超与扫描加细胞学筛查乳腺癌.结果:彩超定位可疑癌19例,扫描定位可疑癌8例,定位穿刺细胞学诊断可疑癌21例,彩超定位可疑癌中细胞学诊断17例乳腺癌,其构成比89.47%,扫描定位可疑癌中细胞学诊断4例乳腺癌,其构成比50.00%,统计学检验具有显著性意义(x2=5.075,P<0.05).细胞学诊断与手术后组织病理诊断基本相符.结论:彩超与扫描加细胞学诊断提高了乳腺癌筛查的准确率.

    作者:贾海兰;段金玲;李国俊;孟树芝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中药治疗宫内置环后月经过多15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育龄妇女宫内置环后月经过多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方加减治疗,于月经来潮前7天口服1剂/d,经至停药.结果:156例临床治愈118例,有效3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7.4%.结论:采用中药治疗育龄妇女宫内置环后月经过多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疗法.

    作者:王霞;左华;陈延平;段俊英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适应症及疗效.方法:86例异位妊娠患者服用米非司酮50 mg,2次/日,5天为1个疗程.同时定期监测血β-HCG和B超检查.结果:86例异位妊娠中,68例成功治愈,有效率为79.06%.血β-HCG<300 mIU/mL的有效率明显高于血β-HCG>300 mIU/mL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盆腔包块<3 cm的治愈率高于B超盆块>3cm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简便、安全、经济、有效,无不良反应,疗效与治疗前血β-HCG水平、包块大小密切相关.

    作者:胡碧洪;田乔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特发性性早熟女童LHR基因Asp578 Gly突变研究

    目的:研究黄体生成素受体(LHR)基因Asps578 Cly突变与女童特发性性早熟的关系.方法:从16例特发性性早熟女童的口腔拭子中提取DNA,5'-CAC TGC TGG CTT TIT CAC TGT ATT-3'和5'-TGA AGG CAG CTG AGA TGG CAAAAA-3'作引物,经常规PCR扩增后采用限制性内切酶MspI消化,检测LHR基因是否存在A1733G的单碱基突变.结果:16例性早熟女童的LHR基因均未检测到Asp578 Gly突变.结论:Asp578 Gly突变不是女童特发性性早熟的主要病因.

    作者:王春生;徐勇;蒋培余;张蓓;邵慈慧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体位治疗+饮食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红霉素5 mg·kg-1·d-1,分2次静脉滴注,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在呕吐症状、食管钡餐造影、体重增长等方面的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红霉素+体位治疗+饮食疗法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吕红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女性不同人群下生殖道感染状况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部分城市人群、农村人群、流动人群女性下生殖道感染状况及不同生活、卫生行为对下生殖道感染的影响.方法:于2005年3月~2006年9月由北京地区协作医院对当地农村人群、流动人群(批发市场商户)、城市人群女性进行下生殖道感染调查.所有对象填写调研表,并对其进行下生殖道感染的相关检查,比较3组的流行病学资料并进行感染高危因素分析.结果:①在所有研究对象中,HPV检出率高为15.7%,其他依次是衣原体13.4%、细菌性阴道病11.1%,外阴阴道念珠菌病6.1%和滴虫性阴道炎0.8%.②衣原体感染城市人群高,为15.8%,其次是农村人群(9.0%)和流动人群(8.8%);HPV感染农村人群(26.0%)高于流动(23.7%)和城市人群(1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滴虫性阴道炎、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和细菌性阴道病发生率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本次调查未检出淋病、HIV和生殖道梅毒感染.③3组人群的洗浴方式、性伴侣数、教育程度、阴道冲洗习惯、经期清洗外阴和服用抗生素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女性不同人群间下生殖道感染发生率的差异可能与其生活习惯及卫生行为有关,应根据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习惯及卫生行为特点采取针对性措施及行为干预以降低下生殖道感染发生率.

    作者:刘菲;张岱;刘朝晖;廖秦平;耿力;卢丹;徐晓萍;张爱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60例子宫次全切氯诺昔康超前镇痛对血浆P物质的影响

    目的:研究氯诺昔康超前镇痛作用对血浆P物质的影响.方法:60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经腹子宫次全切术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A组在硬膜外穿刺前静脉注射氯诺昔康16mg,B组在手术关腹时静脉注射氯诺昔康16mg,C组不做任何处理.观察术后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浆P物质浓度及术后镇痛药的应用和恶心、呕吐情况.结果:术后4、6、8、12h疼痛的VAS,A组要低于B组和C组(P<0.05);术前3组血浆P物质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和术后各组的P物质浓度均比术前明显升高(P<0.01),且在术后12 h血浆P物质的浓度达高峰;术中和术后A组血浆P物质升高的幅度要小于其他两组(P<0.05);术后恶心、呕吐情况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硬膜外穿刺前静脉应用氯诺昔康在子宫次全切术中具有超前镇痛的作用,氯诺昔康超前镇痛可以通过抑制前列腺素而间接抑制血浆P物质来减轻术后疼痛.

    作者:聂玉艳;李季;韩伟;赵恒兰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分子靶向药物格列卫与妊娠

    格列卫(Gleevec or Glivec)作为针对bcr-abl融合基因的靶向治疗药物,是第一个治疗恶性肿瘤的细胞信号转导抑制剂,临床上已应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及胃肠恶性问质瘤(GIST),作为21世纪分子靶向治疗(Molecular targeted therapy)药物的先驱,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并且临床观察中我们发现处于生育期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比例有增高趋势,因而我们对应用该药情况下是否可以妊娠及妊娠过程中用药相关的问题产生了兴趣,国内尚未见有关妊娠期间应用格列卫的病例报道,本文对国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了解此方面研究的进展及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邹威;袁长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陈旧性宫外孕经腹及经阴道超声诊断探讨

    目的:比较陈旧性宫外孕在经腹部超声(TAS)与经阴道超声(TVS)的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血流频谱表现,提高陈旧性宫外孕的超声诊断率.方法:运用TAS及TVS对21例陈旧性宫外孕的声像图及血流频谱进行分析对比.结果:TVS诊断与病理检查符合率90.48%(19/21),TAS诊断与病理检查符合率42.86%(9/21).结论:在陈旧性宫外孕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TVS明显优于TAS.

    作者:李锦;夏明银;杨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酒泉市2000~2005年5岁以下儿童死因分析及干预措施

    目的:掌握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对策.方法:对酒泉市2000~2005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年来,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明显下降趋势;5岁以下儿童死亡以新生儿、婴儿为主,分别占70.07%、87.39%;各年龄组死亡率农村明显高于城市;窒息、先天异常、早产及低出生体重是我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前3位原因.结论:应将妇幼保健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同时加强对新生儿的监护,减少新生儿死亡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崔占顺;刘向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宫腔镜诊治流产清宫后宫内异常回声

    目的:探讨宫腔镜诊治流产清官后宫内异常回声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人流或药流不全清官后而B超提示子宫腔妊娠物残留或滋养细胞疾病可能78例,实行宫腔镜诊治,分析B超、官腔镜及病理检查结果.结果:B超诊断宫内妊娠物残留57例,提示滋养细胞疾病18例,提示子宫疤痕处妊娠绒毛3例.官腔镜下诊断宫内妊娠物残留有74例,绒毛滋养细胞肌层浸润1例,绒毛植入子宫峡部剖宫产疤痕处3例.病检78例中绒毛植入肌层1例,子宫峡部绒毛2例,1例官腔镜电切肌层组织中有滋养细胞增生,宫内妊娠物残留74例中有2例滋养细胞增生活跃与B超提示宫肌层血流丰富病例相吻合,临床后确诊宫内残留72例.B超诊断宫内妊娠物残留、子宫疤痕处绒毛植入,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阳性率分别是(57/74)79.17%、(3/3)100.00%、(3/18)16.67%.宫腔镜诊断宫内妊娠物残留中有2例滋养细胞肿瘤漏诊,术后靠B超确诊,校正宫腔镜诊断宫内妊娠物残留阳性率(72/72)100%,故宫腔镜诊断滋养细胞肿瘤准确率33.33%(1/3),联合B超能提高该病诊断正确率.结论:对流产清官后B超提示宫内异常回声者,应首选宫腔镜诊治,以提高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防范不必要的扩大治疗.

    作者:佐满珍;杨慧琼;汪琼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年轻妇女重复人工流产状况及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北京市年轻妇女(≤25岁)重复流产的基本状况、有关避孕态度行为,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分析多次重复流产妇女的基本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随机选取北京市8家医院,对6个月内到这8家医院进行早期人工流产的妇女(1980年8月1日以后出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应用SPSS 10.O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在所有被调查的1008例流产妇女中,2次以上(包括2次)为330例,占所有流产妇女的比例为32.7%;在重复流产的妇女中,56.9%的人未使用任何避孕措施,43.1%的妇女怀孕原因是因为避孕失败.在所有因避孕失败怀孕者中,有36.9%为安全期避孕失败,29.8%是避孕套避孕失败所引起,26.2%是体外排精,19.1%是紧急避孕药.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后进入模型的因素有职业、文化程度、避孕知识、本次流产避孕状况.结论:由于年轻妇女对避孕知识相对缺乏,未采取避孕措施的比例较高,安全期避孕的使用率仍然较高.职业、文化程度、对避孕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本次流产是否避孕是妇女重复流产的影响因素.应加强对流产后避孕知识的宣教,特别是安全期避孕与体外排精的相关知识.

    作者:陈世强;程怡民;魏虹;孙亚坤;蔡雅梅;王潇滟;吕岩红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