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颖
目的探讨护士时夜班工作的体验,了解其价值、感受和行为规范,设法减轻其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为护理管理制定人性化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法探索护士对夜班工作的体验,通过对不同医院和不同年龄、职称、学历的50名参与值夜班的护士进行电话访谈,并从中抽取10名有代表性的夜班护士进行第二次电话访谈,然后对访谈的资料采用阅读、分析、分类及反思,从中概括主题.结果护士夜班工作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对家庭生活的影响、心理负担过重、情感易受挫折、自我追求受限及身体健康的危害.结论夜班护士呈现出身体疲乏、情绪低落、工作较消极和个人无成就感等疲溃现象.提示护理管理者应多关心夜班护士的身心健康、家庭生活和个人情感,与其沟通,并运用激励机制调动其积极性,减轻她们的工作和心理压力,为她们提供良好的工作和休息环境,从而减轻压力源.
作者:邹素容;黎英豪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围术期心理护理对老年手术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60例老年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采用围术期心理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分别观察术前1d、手术当天和术后3d患者血压、心率和焦虑状况.干预组术前和手术当日血压、心率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果2组患者焦虑水平在术前1d无显著差异(p>0.05),而手术当日、术后3d有显著差异(p<0.01).而对照组手术当日血压、心率、较术前基础值明显增高(p<0.01).结论围术期心理护理可减轻老年手术患者焦虑心理,降低患者血压、心率变化幅度.
作者:许佳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胫前粘液性水肿,又称甲状腺毒性粘液蛋白沉积症,是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的一种皮肤损害,约占Graves病的5%[1],属于自身免疫病,是较少见的局限性皮肤病变.一般发生在胫骨前下1/3处,皮肤损害常呈对称性,早期皮肤呈广泛性红肿,之后出现皮肤的增厚、变粗,有广泛大小不等的棕褐色突起、不平的斑块或结节,边界清楚,后期可扩展到足背、踝关节等处,皮肤如橘皮样,皮损融合,毳毛增多、增长,毛干粗大,下肢粗大似橡皮腿,容易误诊,严重影响患者的自我形象和功能,降低其生活质量.
作者:龙菊华;蒋铁建;龙梅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索社区护理干预模式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一级预防中的作用.方法评估调查对象的社区健康教育需求,以社区人群为对象,实施社区健康教育,引导健康生活模式的POP一级预防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调查对象对POP的病因、症状和预防知识水平均有显著性提高(p<0.05).结论开展POP一级预防的社区护理干预模式,可推广应用于其他慢性病预防的社区人群的健康促进活动中.
作者:黄丽红 刊期: 2006年第07期
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飞速发展,车辆日益增多,交通事故和各种灾害性事件迅速增加,病情也多趋向于复杂化,危重程度显著增高,已成为住院、伤残、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有效的紧急抢救,及时的病情观察,良好的心理护理,对于医生的快速诊断和治疗,使伤员转危为安显得至关重要.现将我院2005年1月~6月收治的90例病人的急救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尹亚丽;宴丽;张君霞;张宝慧;陈颖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出院指导是指在患者出院前夕所给予的指导和训练,是住院护理计划的继续,有助于患者从医院环境过渡到家庭环境,使患者获得自理能力,巩固疗效,以达到促进康复和提高健康水平的作用.自2004年7月,我科实行给术后出院患者发放书面《出院指导》,为术后出院患者的家庭护理提供依据,对患者术后尽快康复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作者:张倩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总结40例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围产期护理措施.加强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提供合理饮食,加强孕期的监测和分娩期护理,合理使用胰岛素,积极预防产后感染,加强新生儿护理,可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孕产妇、胎儿及新生儿的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率.
作者:周爱连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对小儿急性毒鼠强中毒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采用BP-21血液灌流装置对34例毒鼠强中毒的患儿进行床旁血液灌流治疗,并与非血液灌流的30例患儿进行比较.结果血液灌流组与非血液灌流组比较,清醒时间及抽搐完全停止时间均显著减少(p<0.01),死亡率降低(p<0.01).结论及早施实血液灌流治疗,加强护理与监护,可提高毒鼠强中毒患儿的治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谌静;高红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在Leep电波刀治疗宫颈糜烂中的作用.对256例宫颈糜烂患者采用Leep电波刀治疗,并加强围手术期护理,缩短了术后阴道排液、出血的时间,促进了伤口的愈合.
作者:胡旭红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在手术室工作期间,经常会遇到食道癌根治术.医生把食道病变切除后,用0#丝线将两残端吻合时,由于病变位置本身深,吻合有很大的难度,再加之0#丝线本身细,相对于1#、4#丝线韧性要差一些,打结时容易断.再则丝线本身有磨擦力,导致吻合口粘膜受损而易使吻合口对不齐而变形.
作者:许颖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索老年糖尿病压疮经济、有效、方便的治疗方法.方法将52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6例使用京万红联合局部氧疗,对照组26例采用白蛋白联合本院自制的烧伤粉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愈时间显著短于时照组(均p<0.05).结论使用京万红联合局部氧疗治疗老年糖尿病压疮疗效显著.
作者:李淑兰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气道进行护理所取得的效果.方法将200例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采用常规气道护理与常规气道护理的基础上气道灌洗术护理.结果A、B 2组患者气道痰痂或痰栓的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B组应用气道灌洗术能有效地抑制痰痂或痰栓的形成,优于常规气道护理,是保障气道通畅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劲松;安如俊;毛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回顾性总结6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行直接动静脉穿刺2435例次,选用桡动脉、足背动脉、肱动脉等直接穿刺,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护理过程.结果:行直接动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为97.5%,61例次通过再次穿刺获得成功,并发局部血肿5例次,血流量可达180~280ml/min,透析后肌肝、尿素氮清除率在65%左右,脱水量达到预期目标.
作者:温小姣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总结了123例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认为良好的术前宣教、风险评估,严谨细致的术中配合,密切的术后观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彭桂平;肖顺华;段义星 刊期: 2006年第07期
为提高分诊正确率,减少因各种会诊、检查而耽误治疗时间,对急诊病人采用常规分诊和PDCA循环模式进行分诊比较,结果采用常规分诊正确率为90.2%,PDCA循环模式分诊正确率为94.8%,p<0.01.将PDCA循环用于急诊分诊工作中,提高了急诊分诊质量.
作者:刘艾芬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减轻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生理心理的应激性反应.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手术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照组作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前血压、心率相比无明显差异.实验组术前与术中血压、心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术前与术中血压、心率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疼痛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系统的护理干预,可减轻甲状腺患者紧张、焦虑、恐惧情绪,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的康复.
作者:邓秋儿;冯宝琴;温晓玲;梁群;谭惠芹;彭凤韵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有针对性地对慢性肝炎病人实施具体的健康教育,从根本上保证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方法将183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即健康教育组与对照组;健康教育组由经治医师、责任护士、护士长分别于住院后对病人实施具体的健康教育,对照组由责任护士于住院后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结果2组比较,健康教育组各方面知识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显著差异.结论使病人了解了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了病人的自我疗养知识、用药知识、饮食、隔离知识等,对治疗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桂娥;付飞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回顾性总结股静脉置管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46例穿刺均取得成功,有40例术后未出现任何并发症,占86.9%;术后导管移位1例,局部血肿1例,穿刺部位红肿1例,导管堵塞1例,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留置时间为13~54d,平均35d.拔管后未出现感染及出血,穿刺点愈合好,导管尖端细菌培养均为阴性.合理选择病人,进行术前、术后护理,及时处理出现的并发症对其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严献华;王耀辉;林德群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指导与护理干预,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提高病人血红蛋白和血清白蛋白的含量,维持血糖正常水平,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04年12月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78例,给予相应的饮食指导与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前后病人的血糖、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血糖有了显著下降,p<0.05,血红蛋白和血清白蛋白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病人合理控制饮食,适当选择优质蛋白、充足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限制脂肪摄入,对维持其良好的营养状况和控制血糖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彭美珍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总结了糖尿病足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手术的护理配合体会.分别从手术前准备、术中配合2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作者:兰燕 刊期: 200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