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希米巩固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临床分析

陈彬彬;王新萍

关键词: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阿希米, 巩固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WVC)的巩固治疗方法.方法:研究组30例采用强化治疗伊曲康唑、阿希米联合,阿希米巩固治疗3月.对照组20例采用强化治疗及巩固治疗都用硝酸咪康唑.分别于第1次停药后3~7天、14天、1个月、3个月、6个月各随访一次,进行妇科检查,记录患者VVC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同时进行真菌学镜检.结果:强化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后复发率研究组为17.6%,对照组为36.8%,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阿希米的特征,用阿希米巩固治疗RVVC较适宜.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异丙酚静脉麻醉人工流产术400例分析

    目的:观察异丙酚静脉麻醉在人工流产术中的效果.方法:400例要求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术中采用异丙酚静脉麻醉作为观察组.同期同等条件下要求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28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临床比较.结果:观察组镇痛有效率为100%,对照组镇痛有效率1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无人流综合征发生,对照组人流综合征发生率为11.07%;流血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应用异丙酚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异丙酚静脉全麻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满意、安全,操作简便,不增加阴道出血量,适宜应用于无痛人流手术.

    作者:郑梅兰;邢月琴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已婚育龄妇女不育症患病率调查

    目的:了解江西省南昌地区已婚育龄妇女的元子女家庭的比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南昌市2县(进贤县、安义县)2区(青山湖区、西湖区)5468名已婚育龄妇女,对其2004年7~12月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婚姻、生育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南昌地区无子女家庭比例为2.5%,按不同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分别进行比较,其无子女家庭的比例均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P<0.001、P<0.001、P=0.015).随着年龄的增加,无子女家庭的比例逐渐减少(X2=82.636,P<0.001);结婚年龄越大,无子女家庭的比例越高(X2=31.640,P<0.001),其中以结婚年龄31~35岁为高(8.6%);不同结婚年数,其无子女家庭的比例有显著性差异(X2=166.040,P<0.001),其中以结婚年数1~5年为高(7.0%);职业为专业技术人员、教师、行政干部和商业服务业的无子女家庭的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184,P<0.001);文化程度越高,无子女家庭的比例越高,大专及以上为4.1%,小学没毕业或没上过学的为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276,P=0.015);公费的已婚育龄妇女无子女家庭的比例高,为6.8%(45/6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793,P<0.001).与不孕不育有关的危险因素有年龄、结婚年数和职业.结论:年龄和结婚年数均与不孕不育有关;人为终止妊娠可能导致不孕不育.

    作者:侯倩;姜红英;黄河浪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46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选取2002年6月~2006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早产儿46例.随机分治疗组24例,对照组2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两组均应用氨茶碱注射液治疗.首次负荷量5 mg/kg,12 h后给予维持量2mg/kg,每12 h给药1次,静脉入小壶或灌肠;治疗组同时加用纳洛酮注射液,首次负荷量0.1 mg/kg,静推,1 h后按O.01 mg/(kg·h)的速度经输液泵持续静滴,每日总量不超过0.4 mg/kg.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71%,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显效率为36%,总有效率为68%;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X2=7.00,P<0.0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3,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优于单用氨茶碱.

    作者:陈素英;陈淑英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围青春期生殖道闭锁的诊断和处理

    目的:探讨围青春期儿童生殖道闭锁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超声波、腹腔镜检查明确诊断,采用外科手术配带阴道模型治疗.结果:收治的43例病儿手术全部成功,术后证实诊断符合率97.6%,仅1例阴道高位闭锁误诊为完全横隔.结论:12~15岁少女因周期性腹痛伴阴道腹部包块就诊,应首先考虑生殖器畸形,注意与外科瘤相区别,慎重手术,术后必须配带适当阴道模型3~6个月或1年以上.

    作者:岳淑华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高校已婚妇女妇科疾病患病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高校已婚妇女妇科疾病患病情况,以便制订干预措施.方法:于2006年1月对本校939例已婚女教职工进行妇科及乳腺科检查.结果:妇科疾病患病率为14.38%,前3位是子宫肌瘤、盆腔积液和阴道炎.巴氏Ⅱ级阳性率为9.05%.乳腺增生阳性率为7.24%,患病高峰年龄在35~44年龄段.结论:应广泛宣传妇科疾病的防治和乳腺自查方法,以降低妇科及乳腺科疾病患病率.

    作者:韩永霞;王巧梅;高玉梅;吴光临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辽东学院女教工乳腺疾病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对辽东学院女教工乳腺疾病的调查,了解乳腺疾病的发病率及发病机制与女教工的工作生活环境的联系,为女教工乳腺疾病的防治提供可靠依据.方法:2006年辽东学院女教工乳腺疾病的调查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乳腺疾病发生率存在明显年龄、婚姻、工作性质的差异.结论:针对高危人群应采取相应的保健预防措施,及时做到健康教育、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少乳腺疾病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孙涛;周丽杰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上海农村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及保健需求的分析

    目的:了解农村社区40~55岁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和保健服务需求,阐述在农村社区妇女中开展围绝经期保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探讨在农村社区中开展围绝经期保健的适宜技术.方法:选择上海市嘉定区某社区40~55岁妇女1667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健康状况、围绝经期相关保健知识知晓情况和保健服务需求.结果:48.59%的被调查者至少有一种及以上围绝经期相关症状.34.5%的被调查者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有认知.15.9%的有围绝经期症状妇女接受过医疗保健服务,其中到社区医院就诊的仅占13.4%,到妇科就诊的占70.1%,而其余的去内外科或精神科就诊.结论:①农村社区40~55岁妇女中将近半数有不同程度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②围绝经期妇女缺乏相关保健知识,不能及时就医及有乱投医情况.③社区围绝经期保健服务滞后.总之,在农村社区开展围绝经期妇女保健工作相当重要和必要,顺应农村妇女的需求,是妇女保健工作内涵的深入,也是社区六位一体功能的体现.

    作者:毛红芳;陈莉萍;甘晓卫;张娟萍;汪秀娥;邱美英;吴敏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妊娠高血压疾病并发HELLP综合征31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妊娠高血压疾病并发HELLP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对母儿的影响,探讨有效地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妇产医院2003年1月~2006年5月住院分娩的31例HELLP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比较其临床表现、母儿的并发症和分娩结局.结果:I型HELLP组并发症发生率80.00%,明显高于Ⅱ型组37.50%(P<0.05);I型组围产儿死亡率53.33%,明显高于Ⅱ型组43.75%(P<0.05).结论:早诊断、综合治疗、在及时终止妊娠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可改善HELLP综合征患者的预后.

    作者:李瑞珠;王琪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妊娠晚期妇女与同龄妇女盆底胶原组织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年轻孕妇子宫韧带组织胶原含量改变与盆底结构障碍的关系.方法:收集晚期妊娠组(n=10)及同龄对照组(n=12)需行全子宫切除共22例,每例取双侧主韧带及骶韧带组织,经病理切片,行Masson染色,观察其组织学特征.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Ⅰ、Ⅲ型胶原含量.结果: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切片中可见浅棕色至深褐色的胶原阳性区域.作对比研究,晚期妊娠组胶原阳性反应区域、阳性单位均小于对照组,灰度大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晚期妇女盆底组织Ⅰ、Ⅲ型胶原含量减少,提示妊娠引起盆底结构松弛是产后尿失禁易发因素之一.

    作者:帅翰林;罗新;王晓玉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婴幼儿泪道冲洗的改进——附48例分析

    目的:探讨婴幼儿泪道冲洗简易有效新方法.方法:自创改良型婴幼儿泪道冲洗法,高液压婴幼儿泪道冲洗法.结果:改良型婴幼儿泪道冲洗法,高液压婴幼儿泪道冲洗法操作简易,可单一医务人员操作,效果很好.结论:婴幼儿泪道冲洗新方法因其操作简易有效,适合基层儿童眼科使用.

    作者:张宁;陶晗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异丙酚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研究异丙酚静脉麻醉对孕妇人工流产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受检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并记录检查前和给药后1、5min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BP)、血氧饱和度(SpO2)和心率(HR)等生理指标的变化和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异丙酚静脉麻醉镇痛效果满意,麻醉诱导后1、5 min患者SBp、MBP、DBp、SpO2、HR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但无需特殊处理.均未引起严重不良反应.扩宫颈容易、手术时间短,与观察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人工流产综合征基本消除,不增加出血量.结论:异丙酚静脉麻醉下进行人工流产术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丽霞;房桂英;周长浩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阴道镜检查结合LEEP刀治疗宫颈病变疗效研究

    宫颈病变是女性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指炎症、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宫颈癌、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等.

    作者:陈小琴;刘汉萍;郑芙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已婚育龄妇女避孕措施变化趋势分析

    目的:了解已婚育龄妇女避孕措施的变化趋势,为指导计划生育服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983~2005年苏州市已婚育龄妇女避孕方法的资料,并用统计软件对其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已婚育龄妇女节育率在88.38%~92.94%范围波动,长效避孕措施现用率从75.19%下降至71.27%,而短效避孕措施从12.86%上升至17.11%.宫内节育器的现用率从50.09%上升到66.50%;避孕套从1.94%上升到14.21%;其他避孕方法的现用率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女性绝育现用率从24.42%下降到4.50%.结论:节育率维持在较高水平;长效避孕措施现用率下降而短效避孕措施现用率上升;避孕方法使用趋于多样化,需要提供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指导和服务.

    作者:白明华;滕国兴;谭伟良;倪林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阴道分娩软产道损伤24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经阴道分娩软产道损伤类别,分娩方式及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比较249例病人中正常产、会阴侧切及胎头吸引助产对软产道损伤的差异,分析软产道损伤的相关因素.结果:软产道损伤发生的相关因素主要有宫缩过强、胎儿娩出过快、会阴软组织异常、胎儿先露部径线过大、骨盆出口狭窄、手术产及接产手法不当、缩宫素使用不当等,其中初产妇的发生率高于经产妇.结论:重视产妇发生软产道损伤的高危因素,及时正确地诊断和处理软产道损伤是降低软产道损伤并发症、提高围产保健的重要环节.

    作者:王翔;刘博;王岩;张志伟;刘先同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卵巢癌细胞对CD 8+T细胞活化分子CD 69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卵巢癌细胞对CD 8+T细胞活化分子CD 69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株卵巢癌细胞(OVCAR 3、CAOV 3和SKOV 3)培养上清液对CD 8+T细胞表达早期活化分子CD 69表达的百分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测定CD 8+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FN-γ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3株卵巢癌细胞培养上清液可对CD 8+T细胞CD 69的表达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F=29.90,P<0.01),CD 8+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FN-γ水平显著降低(F=16.31,P<0.01).结论:卵巢癌细胞早期就能抑制CD8+T细胞的活化,CD69可作为评价免疫效应细胞功能的指标.

    作者:汪辉;黄亚非;李天;李晓;程琪;谢幸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妊娠期宫颈细胞学的筛查

    目的:探讨妊娠期宫颈细胞学筛查的必要性、安全性及特点.方法:对海淀医院就诊的396例孕妇与1572例妇科就诊患者的宫颈细胞学筛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孕妇宫颈病变(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38例,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6例,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3例)47例,占11.87%;细菌感染12例,占3.03%;霉菌感染27例,占6.82%;滴虫10例,占2.52%;人乳头瘤病毒(HPV)22例,占5.56%,与妇科组相似.结论:产前检查时应进行宫颈细胞学筛查,该方法安全、可行、必要.

    作者:吴国英;吕华;张楠;何晓明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男童绘人测验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男童在绘人测验中的表现特征.方法:运用投射技术的绘人测验与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40例ADHD男童和40例对照组儿童进行测试,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HD男童在绘人测验中表现出明显的情绪特征(P<0.01).两组儿童在绘人测验情绪指标和EPQ各分量表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绘人测验可以反映ADHD儿童的情绪特征,结合其它标准化测验可为ADHD的诊断和干预提供参考.

    作者:钟世彪;静进;汪玲华;殷青云;陈建群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PCR和免疫组化SP法评价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治疗宫颈糜烂患者相关病毒感染的疗效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对宫颈糜烂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323例宫颈糜烂患者治疗前后HPV、HSV-Ⅱ及HCMV的感染情况,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162例给予阴道放置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对照组161例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剂,比较两组的疗效和病毒转阴率.结果:试验组痊愈率29.6%,有效率90.1%,PCR检测HPV 6、11及HPV 16、18,HSV-Ⅱ和HCMV转阴率为70.0%、58.6%、85.7%和62.5%,SP法检测HPV、HSV-Ⅱ及HCMV转阴率为68.3%、87.1%和66.7%;对照组痊愈率26.7%,有效率79.5%,PCR转阴率为63.0%、55:5%、72.7%和50.0%,SP法转阴率为61.7%、83.3%和61.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治疗宫颈糜烂疗效确切,使用安全,并对HPV、HSV-Ⅱ及HCMV感染有一定的转阴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邵为荣;张雪涛;李凡;王妍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阴道加德纳菌感染与胚胎停止发育的关系

    目的:探讨阴道加德纳菌感染与胚胎停止发育的关系.方法:收集95例胚胎停止发育的自然流产妇女(研究组)和91例正常早孕人工流产妇女(对照组)的阴道分泌物进行套式PCR-DNA检测,比较两组妇女阴道加德纳菌检出的阳性率.结果:研究组阴道加德纳菌阳性62.10%,对照组阴道加德纳菌阳性27.47%,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阴道加德纳菌感染与胚胎停止发育有关,是导致胚胎停止发育的原因之一.

    作者:王怡芳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8例经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128例中超声提示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有125例,符合率达97.6%,内膜厚度均>13 mm,厚达23 mm.超声未提示内膜增生过长有3例,内膜厚度<9 mm.结论: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黄丽卿 刊期: 2007年第36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