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道的护理

覃淑兰;周利平

关键词:颅脑损伤, 呼吸道, 护理
摘要:肺部感染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主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故加强呼吸道护理极为重要.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道的护理措施,即按照护理程序,从病情观察、病室环境、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口腔护理,翻身拍背、雾化吸入及气管切开后的护理共八个方面对患者进行护理.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106例神经内科死亡病例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神经内科死亡患者医院感染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2年6月神经内科死亡病例进行医院感染回顾性调查.结果106例死亡病例发生医院感染39人,感染率36.79%,其中发生多次感染者18人,占46.15%,感染为直接和间接原因加速死亡者16人,占41.03%.结论神经内科死亡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原发基础疾病、住院时间、年龄及侵入性操作等有关,可直接或间接加速患者死亡.提示临床医护人员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对感染危险因素应加以重点防护.

    作者:洪学仁;童德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急诊清创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急诊科作为医院的窗口,每天要接待各种各样的外伤病人.对于病情稳定,无生命危险,皮肤软组织有创伤者,需在急诊手术室行清创缝合术.由于外伤多系意外造成,事前无征兆,病人无任何心理准备,加之对流血、疼痛及手术的恐惧,病人常常出现紧张、焦虑等症状,不能很好地配合医生手术.在该情况下,护理人员不仅要做好手术配合,还要根据病人的心理特点做好心理护理,以减轻病人心理障碍,保证手术顺利实施.

    作者:黄秋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输血的护理

    本文报道了30例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移植过程输注血液制品的护理情况.提出在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预防过敏反应及脂肪栓塞,合理选择钴60或γ-射线照射血,使用白细胞过滤器,严格查对血型,交叉配血等是配合移植过程支持治疗的重要护理措施.

    作者:李芳;梁艳娉;林曲;李柳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211例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

    通过对211例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的腹股沟疝病人采取如下护理措施: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及消除引起腹压增加的因素,术后进行伤口护理,阴囊护理、保暖,协助早期活动及给予出院指导,使患者疼痛减轻,康复较快,并发症减少,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黄彬友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静脉应用维生素K1导致不良反应的观察与对策

    在创伤外科及手术病人中,临床医生常使用止血剂维生素K1,其给药途径大多数为肌肉注射,近年来广泛采用静脉途径给药,临床观察有较多病人在使用时或给药后几分钟内出现程度不同的不良反应:表现为颜面潮红、恶心、呕吐、出汗、头晕、头痛、乏力、胸闷、呼吸困难、脉搏细速,严重者出现血压骤降.笔者采用以下几点对策能避免或减轻不良反应症状,仅供同行参考.

    作者:周秋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冠心病患者的院前护理及病情观察

    冠心病是一种内科多发病,发作时病情重,治疗护理应及时,如处理不当常可加重病情,导致不良后果,故其院前护理及病情观察非常重要.现将我院由急诊科接收转内科的64例冠心病病人的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袁菊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门诊输液护理工作经验探讨

    门诊输液,大部分人都认为是一项简单而轻松的护理工作,还认为门诊输液护士无文章可作,无专业学术探讨的必要,更无经验可作交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对门诊输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应引起高度重视,因为此项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医院的声誉,甚至牵涉到医患双方的关系和权益,严重者随时存在医疗纠纷的发生.本文以笔者的亲身体会,对门诊输液护理工作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展开了讨论.并就如何做好门诊输液工作进行了一定的总结.

    作者:滚江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肾移植术后水电解质平衡的维持

    为提高移植肾的成活率,以促使受体尽快恢复,对200例次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进行了回顾性总结.认为临床护士对于受体在肾移植术后早期可能出现的水电解质紊乱,从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处理及预后要有充分的认识,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使受体早日康复.

    作者:沈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晚期癌症病人的临终护理

    对于晚期癌症病人,护理人员虽说难以挽救病人将不可避免的死亡,但在临终阶段,如何提高其生命质量,减轻生理和心理的痛苦,满足病人的需要,维护病人的尊严,则是我们每一位临床护理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本文就36例晚期癌症病人临终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灿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颈椎管内肿瘤手术病人的护理

    通过对16例颈椎管内肿瘤手术病人的护理,提出加强心理护理,术前训练及术后四肢功能锻炼指导等对病人的康复非常重要.

    作者:戴群花;张碧容;蔡惠平;余超凡;谢华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新型氨基甙类药物--爱大致过敏性休克1例

    随着药品生产业的高速发展和不断更新,许多新一代抗生素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但随之而来的各种无法预测和防范的不良反应也逐渐增加.目前,我们对青霉素类及头孢类抗生素所致过敏性休克的抢救已有相当经验,但在临床工作中无需进行药敏试验就可输注的新型氨基甙类药物--爱大所致过敏性休克则较少见,目前在国内尚无相关报道.我院在2002年7月成功抢救新型氨基甙类药物--爱大致过敏性休克1例,现报告如下,供临床医护人员参考.

    作者:戴红辉;姜冬九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新生儿性别及体重对产后出血影响的临床研究

    从新生儿性别及体重两方面对产后2h出血量进行研究,发现两者均对产后出血的影响较大.婴儿性别对产妇心理状态有影响,可能是婴儿性别不如所愿而致不满意,因此必须做好产前产后心理护理;婴儿体重的影响是体重越重,产后出血率越高,所以在产前好对胎儿的大小作好估计,预防产后出血.

    作者:谭燕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普通病室通风与艾叶熏蒸除菌效果的比较

    目的比较通风与艾叶熏蒸消毒对减少病室空气中菌落数的差别.方法对通风与艾叶熏蒸消毒前及通风后30min、1h、2h不同时间采样做细菌培养.结果通风与艾叶熏蒸消毒2种方法的除菌率无明显差异.在有人入住的环境中2种方法对于维持空气的消毒有效时间也无明显差异.

    作者:胡立珍;李慧;刘艳;李放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张力性气胸的急救与护理

    总结了15例张力性气胸的急救与护理体会,认为张力性气胸的急救关键是立即排气,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和正常循环功能,护理方面应作好心理护理、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呼吸道护理及功能锻炼.

    作者:罗小凤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1例低分子右旋糖酐致过敏性休克患者的抢救及护理

    右旋糖酐为葡萄糖的聚合物,由于聚合的葡萄糖分子数目的不同,可得到不同分子量的产品,低分子右旋糖酐平均分子量为4000,又称右旋糖酐40,右旋糖酐分子量较大,不易渗出血管,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具有扩容、维持血压的作用.能抑制血小板和红细胞的聚集,降低血液粘滞性,并对凝血因子Ⅱ有抑制作用,因而能防止血栓形成和改善微循环.临床上用于低血容量性休克、血栓形成性疾病,用量过大可致凝血功能障碍,少数患者用药后出现皮肤反应,极少数人出现过敏性休克[1].我科成功抢救1例低分子右旋糖酐致过敏性休克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陈建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化疗所致消化系统反应的观察与护理对策

    通过对168例癌症化疗患者的观察和护理,探讨常见的化疗后消化系统反应症状的类型和发生率,并针对不同的症状给予相应的饮食护理和一般护理支持,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疗的效果.

    作者:向亚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两种体位对小儿肘静脉采血量及成功率的影响

    探讨了235例小儿用不同体位进行肘静脉采血的成功率,实验组取平卧位,对照组取坐位,结果表明,体位对静脉穿刺成功率无影响,对血标本量有影响,说明平卧位可以提高血标本足量的成功率.

    作者:高巧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精神病患者首次静滴氯丙嗪速度与不良反应的研究

    目的探讨精神病人首次静滴氯丙嗪速度与不良反应发生频率的关系,指导静滴氯丙嗪过程中的护理行为,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减少不良反应.方法根据氯丙嗪滴速分A组(20~40滴/min)、B组(41~60滴/min)、C组(61~80滴/min)、D组(81~100滴/min)四组,观察记录不同滴速下出现不良反应的频次.结果不良反应的发生以嗜睡(14.9%)、鼻塞(13.4%)、焦虑(12.9%)、口干(12.9%)及视力模糊(10.3%)为主,在不同滴速下各种不良反应(体位性低血压除外)发生频次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数不良反应发生频次随滴速增加而增加,而嗜睡则随滴速加快而减少,氯丙嗪点滴速度越快,需接受护理干预的病例越多.结论合理调节氯丙嗪静滴速度可以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氯丙嗪静滴速度以40~60滴/分为宜.

    作者:徐小燕;李顺华;王瑞见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丹参与氧氟沙星存在配伍禁忌

    报道了丹参注射液与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2组液体相遇,产生微小结晶颗粒、深咖啡色沉淀物等配伍禁忌现象.作者认为有3种处理对策,其中以二药之间插输少量生理盐水以冲净输液管的剩余药液为常用.

    作者:冯卫群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供应室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

    消毒供应室担负着医院各种医用器械和敷料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及发放任务,工作量大,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危害供应室人员健康的潜在因素日益增多.现结合实际情况,就供应室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对策讨论如下.

    作者:刘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