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学模式转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医疗上更重视病人的主观能动作用,重视有利恢复健康的社会心理因素的调整,人的心理状态很大程度影响着人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病人的心理状态,对于肿瘤的治疗康复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护理不仅要重视对病人生理功能的护理,而且应重视对其心理功能的护理,通过心理护理为恢复和增进病人的健康服务.
作者:李香玲;侯再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两种方法拔除留置尿管后,病人首次自行排尿的成功率.方法:将346例留置尿管需拔管的住院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186例,对照组160例.实验组待病人尿意明显时协助其蹲在便器上缓慢拔管,尿随管出.对照组待病人尿意明显时拔管.结果:实验组有186例拔管后可自行排尿,对照组有152例拔管后可自行排尿,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拔除尿管后首次自行排尿时间,实验组5分钟±5分钟,对照组46分钟±26分钟,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01).结论:蹲在便器上缓慢拔管,尿随管出,首次自行排尿的成功率达100%,既体现了人文关怀,顺应了病人的依从性,又有效的预防拔管后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周英;罗小丽;李联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总结了15例张力性气胸的急救与护理体会,认为张力性气胸的急救关键是立即排气,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和正常循环功能,护理方面应作好心理护理、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呼吸道护理及功能锻炼.
作者:罗小凤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从新生儿性别及体重两方面对产后2h出血量进行研究,发现两者均对产后出血的影响较大.婴儿性别对产妇心理状态有影响,可能是婴儿性别不如所愿而致不满意,因此必须做好产前产后心理护理;婴儿体重的影响是体重越重,产后出血率越高,所以在产前好对胎儿的大小作好估计,预防产后出血.
作者:谭燕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ICU护士大多将精力放在对病人生命抢救和病情的监测上,而忽视了对病人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但随着健康观念的转变和整体护理的实施,病人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越来越占有重要位置.开展病人健康教育,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满足病人健康需求,是ICU护士的重要职能之一.
作者:罗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本文报道了30例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移植过程输注血液制品的护理情况.提出在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预防过敏反应及脂肪栓塞,合理选择钴60或γ-射线照射血,使用白细胞过滤器,严格查对血型,交叉配血等是配合移植过程支持治疗的重要护理措施.
作者:李芳;梁艳娉;林曲;李柳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住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对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生活质量,维护和促进其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存在着多种原因影响健康教育有效性,如护士专业知识水平及技能,护士和患者对健康教育的认识程度,健康教育形式、方法、时间、环境的选择,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以及患者年龄、职业、文化背景、疾病特征以及社会支持情况的不同,都是有效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下面就这些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进行探讨.
作者:钟卫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垂体腺瘤与尿崩症关系的分析研究,预测尿崩症发生的可能性,找出其规律,探讨垂体腺瘤术后尿崩症的护理预见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1997年5月至1999年11月收治的56例垂体腺瘤病人进行统计学处理,包括垂体微腺瘤、大腺瘤、巨大腺瘤三种类型,分析垂体腺瘤手术后发生尿崩症的相关因素.结果56例垂体腺瘤病人术后发生尿崩症者37例,经资料分析表明垂体腺瘤体积大小与术后尿崩症的发生率呈负相关.x2检验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体积的垂体腺瘤术后尿崩症的发生率不同;在临床护理过程中,通过对术后尿崩症发生的预测,推断护理侧重点,提高垂体腺瘤的临床护理预见性,减少垂体腺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郭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我院肿瘤内科自2000年起收治中晚期肿瘤患者,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化疗以及高营养支持疗法.大剂量,多疗程的反复使用化疗药物,常引起外周血管受损,引起血管阻塞、硬化,静脉炎及周围皮肤色素沉着,使静脉穿刺的难度骤增,甚至化疗药物外渗,患者痛苦不堪.如何稳、快、好地将治疗药物输液入病人体内是护士主要的技术操作内容.股静脉穿刺置管能为患者建立可靠的静脉通道,保证治疗和营养输入,并大限度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现将有关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赵素琴;张艺;陆敏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民平均寿命不断增长,知识型老年人也在人群中所占比例日益增多.因此,对知识型老年患者应重视他们的心理特点,以护理程序制订身心合一的护理方案,以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作者:肖美玉;何雁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脑卒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患者进行辨证施护.按中经络与中脏腑的不同病情给予治疗、护理.通过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组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所以中西医结合护理是促进脑卒中患者早日康复的有效手段.同时,要有的放矢地进行情志调节,早期实施功能锻炼,做好饮食调理,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和提高机体抵抗能力,这对患者的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廖胜香;黄彬友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总结了140例静脉滴注柔红霉素发生局部损伤的病例的护理体会.认为采用改变用药方法,适当加热药液温度,发生损伤后局部采用冷敷、硫酸镁与中药水晶丹交替湿热敷、理疗、封闭等治疗及护理措施,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方泽琼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肺部感染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主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故加强呼吸道护理极为重要.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道的护理措施,即按照护理程序,从病情观察、病室环境、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口腔护理,翻身拍背、雾化吸入及气管切开后的护理共八个方面对患者进行护理.
作者:覃淑兰;周利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门诊输液,大部分人都认为是一项简单而轻松的护理工作,还认为门诊输液护士无文章可作,无专业学术探讨的必要,更无经验可作交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对门诊输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应引起高度重视,因为此项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医院的声誉,甚至牵涉到医患双方的关系和权益,严重者随时存在医疗纠纷的发生.本文以笔者的亲身体会,对门诊输液护理工作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展开了讨论.并就如何做好门诊输液工作进行了一定的总结.
作者:滚江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与产后抑郁的关系,为护士早期识别产后抑郁,为产妇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社会支持量表和自评抑郁量表对200名住院产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会支持与产后抑郁存在中度负相关关系(Pearson's=-0.44).结论匮乏的社会支持会导致产后抑郁的出现.加强社会支持,能有效减少和防止产后抑郁的出现.
作者:沈玉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机械通气成功撤机的佳时机、方式及护理,提高撤机成功率,促进病人呼吸功能康复.方法回顾分析12例ARDS病人运用机械通气的全身情况及呼吸功能评估,采用过渡撤机和间断撤机两各方式撤机,撤机前后密切观察病人病情、予以营养支持、呼吸道管理及心理护理等护理方法.结果12例病人撤机成功,其中过渡撤机9例,间断撤机3例.结论撤机时机及方式的掌握是成功撤机的关键,精心的护理是成功撤机的保障.
作者:蒋晓华;何平;张义辉;马青华;苟晓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做为一名临床护士,遇到死亡是常事,死后护理也不是新课题,但是随着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提高,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其中,病人死亡后护理是重要的一部分.
作者:黄志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为提高移植肾的成活率,以促使受体尽快恢复,对200例次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进行了回顾性总结.认为临床护士对于受体在肾移植术后早期可能出现的水电解质紊乱,从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处理及预后要有充分的认识,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使受体早日康复.
作者:沈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介绍2例因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致局部组织坏死的临床表现,处理方法,强调垂体后叶素的不良反应,除恶心、心悸、胸闷、腹痛及过敏反应外,还会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并分析引起组织坏死的原因,提出了不良反应的观察处理及预防措施.
作者:苏彩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我科于2000年5月建立整体护理模式病房.现将近2年多的工作介绍如下:
作者:王晓霞;王安清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