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乐力联合Vit E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的临床观察

陈海玉

关键词:乐力, Vit E,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预防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乐力联合Vit E在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在该院产前检查(产检)的孕妇1 000例,第1产,已排除肾炎、原发性慢性高血压等内科疾病,将其随机分为预防组人群口服乐力1粒/(次·日),联合Vit E 100 mg/(次·日)直至分娩,并设对照组.结果: 预防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6%,两组有明显差异(P<0.001).结论: 口服乐力联合Vit E对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有着重要的预防价值,并从临床的角度间接显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与妊娠期母体低钙状态和Vit E的抗氧化作用有重要联系.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186例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引起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利于减少其发生率和死亡率.方法: 通过对我院2003年1月~2006年6月的产后出血186例的相关因素分析,对其出血原因、出血量及分娩方式所致的原因进行比较.结果: 各种相关因素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胎盘因素为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而剖宫产为严重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

    作者:陆庆荣;王春光;冷馨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54例浸润性年轻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年轻宫颈癌患者(≤35岁)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2003年1月~2005年4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323例宫颈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院≤35岁宫颈癌病例数占全部同期住院治疗的宫颈癌患者总人数的比例高达16.7%,主要临床表现为接触性出血,55.6%的年轻患者为Ⅰ期,在组织病理学类型及分级、淋巴结转移方面与中老年组无差别.结论: 宫颈癌患者发病有年轻化趋势,年轻宫颈癌临床分期以早期为主,无预后不良的病理特征.宫颈细胞学检查应作为妇科的1项常规检查,以早期确诊.

    作者:范桂颖;张炜阳;赵艳辉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儿脑利钠肽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研究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儿的脑钠肽(BNP)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CHF患儿入院当天、治疗15天、出院后3个月测定血BNP水平.分析BNP水平变化与再住院事件的关系.结果: BNP浓度与NYHA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3个月内共发生临床终点18例,其入院时BNP水平(969.3±248.2)pg/ml,明显高于未发生临床终点者(549.5±202.1)pg/ml.发生临床终点患儿出院时BNP水平(942.3±421.0)pg/ml,较入院时升高;未发生临床终点患儿出院时BNP水平(389.6±245.8)pg/ml,较入院时降低.结论: BNP的检测有利于CHF患儿病情评估,其疗效评价具有临床价值.

    作者:翟淑波;孙景辉;杨思睿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229例脑瘫及中枢性协调障碍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脑瘫发病和治疗的相关问题.方法: 对2003年4月~2004年4月就诊于我院脑瘫康复门诊及新生儿科出院并在康复科随访患儿中确诊的脑瘫及中度以上中枢性协调障碍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脑瘫165例,中枢性协调障碍(中重度)64例,男女比为1.94∶1;随访组全部在1岁内得到诊断,早期诊断(6个月内)、超早期(3个月内)诊断随访组为86.54%、53.85%,门诊组为11.86%、2.82%,差异有极显著意义;脑瘫的前3位高危因素是缺氧(窒息)39.74%、早产(低出生体重)34.50%、病理性黄疸8.73%;合并智力低下、继发性癫痫及可疑癫痫、眼和视功能障碍、小头畸形、构音障碍的比例分别为76.97%、14.55%、10.91%、3.64%、3.03%.结论: 切实做好婚前、孕期、围产期保健,正确处理分娩时的异常情况,积极救治高危新生儿,并对高危新生儿定期随访,能有效降低脑瘫的发生率;完善相关辅助检查有助于提高脑瘫的正确诊断率.

    作者:夏梓红;孔艳英;蒙家纺;徐和秀;黄津;王鸿娟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宫腔镜诊治宫内妊娠残留物3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宫腔镜对宫内妊娠残留物的诊治价值.方法: 2004年1月~2005年6月利用宫腔镜诊治宫内妊娠残留物31例.经宫腔镜诊断、定位、确定残留物的大小、位置后行清宫术.结果: 术后随访半年,全部患者已恢复正常月经,无痛经,已有2例妊娠.结论: 宫腔镜手术除具有微创的优点外,与传统手术相比,还可改善生殖预后,是一种安全、简便、高效的技术.

    作者:赵彩琴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心脏瓣膜置换术及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后分娩13例分析

    目的: 探讨心脏手术后妊娠及分娩的安全性及其产科处理措施.方法: 对山东省立医院2001年1月~2005年1月期间1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及3例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后的妊娠及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心脏手术后孕妇分娩前心功能维持在Ⅰ~Ⅱ级状态均安全妊娠及分娩,分娩后2例心功能减弱,余稳定.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距妊娠时间18~72月,平均31月,10例全部剖宫产.3例二尖瓣球囊扩张术,2例阴道分娩,1例剖宫产,剖宫产的1例为孕5月时行二尖瓣球囊扩张术.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术后心功能Ⅰ~Ⅱ级可以妊娠及分娩,以剖宫产为宜.二尖瓣球囊扩张术者可经阴道分娩,孕期合理应用抗凝剂,不增加分娩并发症.

    作者:王建华;王文华;孙金芳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脑性瘫痪致病因素与干预措施

    目的: 探讨小儿脑性瘫痪(脑瘫)相关的致病危险因素,制定降低脑性瘫痪发生率的相关措施.方法: 对2002年6月~2005年6月在湖北省妇女儿童医院小儿神经康复科就诊的560例脑瘫致病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0例脑瘫的致病因素按发生频度,排在前6位的分别是早产、低出生体重、窒息、母亲因素、多胎、黄疽.结论: 加强孕期和围产期母婴保健,不断提高产前诊断水平,加强地区性新生儿急救转运网络建设,提高新生儿急救水平和基层医务人员业务水平是降低脑瘫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安长青;张庆松;刘京华;董小华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天花粉蛋白和氨甲喋呤用于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目前用于异位妊娠保守治疗常用的两种药物天花粉蛋白联合米非司酮与氨甲喋呤(methotrexate,MTX)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的疗效.方法: 将临床确诊为异位妊娠的98例患者随机分为天花粉蛋白组和氨甲碟呤组.分别给予天花粉蛋白注射液和MTX注射液,均联合米非司酮使用.比较两组治疗的成功率、血β-HCG下降天数和患者住院时间、以及副反应.结果: 天花粉蛋白组成功率(90.0%)略高于MTX组(89.6%),但是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天花粉蛋白组β-HCG下降天数和病人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MTX组.副反应也明显轻于MTX组.结论: 天花粉蛋白联合米非司酮用于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与MTX联合米非司酮相比,具有起效快、疗程短、用药安全简便的特点,对于异位妊娠的治疗具有使用价值.

    作者:董少华;董素贞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家庭因素对学龄前儿童社会适应行为的影响

    目的: 了解家庭因素对学龄前儿童社会适应行为的影响,以促进和提高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应用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CABS)和自制的家庭因素问卷对武汉市1067名学龄前儿童家长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学龄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ADQ)平均商数为100.03,边界及缺损占13.4%,儿童适应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父母及照顾者文化程度,家庭类型,父母身体状况,教育态度,教育方式,父母责备、打骂孩子频率,父母培养孩子独立做事的能力和父母之间的关系;结论: 家庭因素对儿童社会适应行为的发展有较大影响,宽松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儿童良好适应行为的形成.

    作者:黄小娜;张建端;彭安娜;吴静;骆天霞;石淑华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盆腔肿块182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盆腔肿块的特征、种类及相应的治疗策略.方法: 对2001年1月~2005年2月收治的182例盆腔肿块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2例中卵巢肿瘤104例,占57.14%,其中良性肿瘤96例,占总例数的52.75%,恶性肿瘤4例,占总例数的2.20%,交界性肿瘤4例,占总例数的2.20%;子宫内膜异位样囊肿36例,占19.78%;慢性盆腔炎性肿块30例,占16.48%;其他12例,占6.59%.结论: 该组案例中,卵巢肿瘤占第一位,提示盆腔肿块应积极剖腹探查,以早期发现、治疗卵巢恶性肿瘤,改善其预后.

    作者:谌鸿铃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狄波-普维拉治疗子宫肌腺症23例报道

    子宫肌腺症是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它的病理改变是子宫内膜出现在子宫肌层,病人都以痛经为主,其次还有月经紊乱、不孕症.笔者在5年内用狄波-普维拉治疗23例子宫肌腺症,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华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豫东地区46例弱智患儿细胞遗传学分析与危险因素调查

    目的: 调查豫东地区弱智患儿的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以豫东地区为主,对来该附院遗传咨询的弱智患儿及父母作为调查对象,采取染色体分析和抽样调查的方法.结果: 经调查分析了解到46例弱智患儿90%的来自城市流动人口和农村人群中,其中染色体异常综合征29例,占63.04%,并且男患者多于女患者(19:10).其发病因素与父母的文化程度、优生知识知晓度、受旧传统思想影响度等因素有关.结论: 弱智患儿发病的危险因素与多因素有关.

    作者:周桂芳;赫连慧紫;蒋海涛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腹腔镜治疗132例异位妊娠疗效分析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急腹症之一,既往主要以开腹手术治疗为主,随着腹腔镜及其器械技术的迅猛发展,腹腔镜手术已成为治疗异位妊娠理想的手术方法.我院2004年1~7月进行腹腔镜下诊治异位妊娠132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卫民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95例妊娠肝功能异常回顾性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孕妇肝功能异常的病因、发生率以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分析2003~2004年4 217例孕妇肝功能测试(ALT、AST、GGT、TBIL)结果,对肝功能异常孕妇追踪观察整个孕期及产后1周.结果: 14个月中有4 217例孕产妇进行了肝功能测试,发现95例肝功能异常.其中由妊娠相关因素引起的肝功能异常有44例(占46.32%),非妊娠特异因素引起的肝功能异常有23例(占24.21%),28例孕妇(29.47%)肝酶暂时升高原因未明.95例肝功能异常孕妇的临床诊断主要包括:妊娠剧吐11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21例,母儿ABO血型不合10例,妊娠期糖尿病2例;甲、丙型肝炎各1例,乙型肝炎18例,上呼吸道感染2例.与妊娠相关的肝酶异常发生在孕中期(20.00%)和孕晚期(17.89%)相对多于孕早期(8.42%).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乙型肝炎、妊娠剧吐,是引起妊娠期肝功能异常的主要病因.观察期内无一例孕妇死亡.结论: 妊娠期肝功能异常的原因复杂多样,部分孕妇可有肝酶无特异性的短暂升高.由妊娠相关因素引发的肝功能异常的孕妇其转氨酶(ALT)在产后迅速恢复.

    作者:梁绮华;邱先桃;丘媛媛;杨红玲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彩色多普勒速度图和能量图对药物流产后宫内残留物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速度图(CDFI)和多普勒能量图(CDE)对药物流产后宫内残留物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76例药物流产后2周内或2周以上仍有阴道出血者进行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速度图、多普勒能量图检查,分别观察子宫大小、宫腔内情况及其周围肌壁血流情况,并测量子宫动脉的阻力指数.结果: 宫内残留物58例显示宫腔内偏强回声,12例呈混合回声,6例呈低回声,并在残留物基底部彩色多普勒可观察到血流信号或近宫腔处局部肌壁血流丰富区.多普勒能量图能提高血流信号的显示,28例子宫动脉的阻力指数降低,30例子宫有不同程度增大.结论: 彩色多普勒对药物流产后宫内残留物可显示特征性的改变,结合多普勒能量图更有利于超声诊断和临床治疗.

    作者:江艳丽;孔君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腹腔镜辅助回肠代阴道成形术术式探讨

    目的: 探讨女性阴道成形术术式.方法: 采用腹腔镜辅助回肠代阴道成形.与以往医院传统术式在术中监测指标及术后随访各项中进行比较.结果: 腹腔镜辅助回肠代阴道成形术.术中监测指标及术后随访各项指标中均优于传统手术方式.结论: 腹腔镜辅助回肠代阴道成形术是目前较理想的女性阴道成形术的手术方式.

    作者:任琛琛;边爱平;封全灵;赵倩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97例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7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全部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为(93.2±30.3)min,术中失血量(118±40)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7 d.结论: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安全、可行,但必须掌握熟练的镜下缝合技术.

    作者:郭晓青;王英红;陈继明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90例小儿脑瘫康复训练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脑瘫患儿康复训练的效果和护理方式.方法: 对我科1999年10月~2000年12月90例脑瘫患儿进行康复训练及护理指导.结果: 使患儿的肢体功能、智力、语言表达和生活自理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家长对脑瘫康复树立了信心.结论: 脑瘫患儿的早期康复训练和正确的护理指导,可以有效的改善原有症状,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使患儿早日回归社会.

    作者:王艳华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经阴道切除浆膜下及肌壁间子宫肌瘤74例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经阴道切除浆膜下及肌壁间子宫肌瘤的手术效果,研讨该手术的适应症、手术技巧、并发症.方法; 经阴道切开前穹隆或后穹隆切除浆膜下及肌壁间子宫肌瘤74例,肌瘤直径在3~6 cm.手术指征包括肌瘤引起疼痛或尿频症状20例,肌瘤生长快43例,不育21例.同期行腹式子宫肌瘤切除76例,对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病率.结果; 经阴道手术者,肌瘤1~3个,其中单发61例,前壁肌瘤30例,后壁肌瘤23例,宫底肌瘤21例.共切除87个,包括16个壁间肌瘤和71个浆膜下肌瘤,平均直径4.8 cm;腹式手术者,肌瘤1~6个,其中单发34例,多发42例,前壁肌瘤36例,后壁肌瘤27例,宫底肌瘤13例,共切除112个,包括81个壁间肌瘤和31个浆膜下肌瘤,平均直径5.1 cm.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病率无显著差异,术后住院时间经阴道手术者短,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中等大的浆膜下肌瘤或单发的壁间肌瘤行阴道切除效果好,选择好适应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淑兴;吕芸;靳予红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脐血管穿刺安全性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脐血管穿刺的安全性及成功率.方法: 选择164例中晚期妊娠孕妇,孕周19~34周,对其行超声引导下胎儿脐血管穿刺术,并观察记录母儿并发症情况.结果: 穿刺成功154例,失败10例,总穿刺成功率93.9%,其中孕19~21周穿刺34例,成功25例,成功率73.5%;22~24周穿刺79例,成功78例,成功率98.7%;25~34周穿刺51例,成功51例,成功率100.0%.并发症:胎盘穿刺点出血49例,游离脐带穿刺点出血20例,胎心心动过缓5例,无胎膜早破、早产、宫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无1例胎儿丢失.结论: 严格掌握手术指征,规范操作,可提高超声引导下脐血管穿刺术的安全性,大大降低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顾京红;罗来敏;黄亚绢 刊期: 2006年第16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