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缇夕
目的: 在儿保门诊应用韦氏智力量表对学习困难儿童进行指导和帮助.方法: 于2000年1月~2005年8月对来我所学习困难门诊的270例6~14岁学龄儿童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对儿童智力进行测试,并对每位学生及家长进行有关影响因素调查.结果: 270例学生中语文、数学、英语不及格者分别占73.33%、67.41%、75.19%,这些学生中大多数存在着一定的学习能力问题;183例男生中总智商<70占27.32%、87例女生中总智商<70占21.84%;270例学习困难学生的语言智商(V-IQ)与操作智商(P-IQ)的差异是:V=P的18例,占6.67%;V>P的53例,占19.63%;P>V的199例,占73.70%,经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这些学生绝大多数操作智商高于语言智商.结论: 依据在门诊应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测试结果,向家长进行正确的解释,淡化IQ结果,根据智力的不同结构强调发挥每个个体的潜能,并进行心理咨询、指导;对确实存在学习困难和障碍的儿童,建议接受特殊教育.
作者:曹丽娟;郑小琳;赵曼华;杜秋云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小儿脑性瘫痪(脑瘫)相关的致病危险因素,制定降低脑性瘫痪发生率的相关措施.方法: 对2002年6月~2005年6月在湖北省妇女儿童医院小儿神经康复科就诊的560例脑瘫致病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0例脑瘫的致病因素按发生频度,排在前6位的分别是早产、低出生体重、窒息、母亲因素、多胎、黄疽.结论: 加强孕期和围产期母婴保健,不断提高产前诊断水平,加强地区性新生儿急救转运网络建设,提高新生儿急救水平和基层医务人员业务水平是降低脑瘫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安长青;张庆松;刘京华;董小华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盆腔肿块的特征、种类及相应的治疗策略.方法: 对2001年1月~2005年2月收治的182例盆腔肿块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2例中卵巢肿瘤104例,占57.14%,其中良性肿瘤96例,占总例数的52.75%,恶性肿瘤4例,占总例数的2.20%,交界性肿瘤4例,占总例数的2.20%;子宫内膜异位样囊肿36例,占19.78%;慢性盆腔炎性肿块30例,占16.48%;其他12例,占6.59%.结论: 该组案例中,卵巢肿瘤占第一位,提示盆腔肿块应积极剖腹探查,以早期发现、治疗卵巢恶性肿瘤,改善其预后.
作者:谌鸿铃 刊期: 2006年第16期
新生儿气管内冲洗治疗在临床应用多年,但新生儿复苏时应用气管内冲洗治疗国内少见报道.且其临床应用指征没有统一的标准,疗效也有争议.为了提高对新生儿复苏时气管内冲洗治疗的认识,现将我院2002年8月~2004年8月期间分娩的新生儿,在常规新生儿新法复苏基础上,需气管内冲洗治疗的46例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礼勤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能否作为胆红素沉积造成的脑神经损伤的生物学指标.方法: 选择高胆红素血症患儿45例,同时选择15例同期出生的足月生理性黄疸新生儿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NSE.结果: 血清NSE水平重度高胆红素患儿:重度组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和对照组(P<0.05),而轻度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早产并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组显著高于轻、重度组和对照组(P<0.05,P<0.05,P<0.05).结论: 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清NES显著升高,升高程度与血清胆红素水平有关,而且早产儿并发重度高胆红素血症者升高更明显,NSE可以作为胆红素沉积造成的脑损伤的生物学指标.
作者:常彩红;牛德亮 刊期: 2006年第16期
1977年Hearse首次提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概念并逐渐引起医学界的高度重视.缺血-再灌注损伤指机体器官缺血一定时间后再恢复血液灌注,组织缺血性损伤(细胞功能代谢障碍及结构破坏)进行性加重.现已证实:心、脑、肾、肝、肺、胃肠道、四肢、皮肤等多种组织器官都存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现象[1],其发病机制有几种比较成熟的学说.目前认为,自细胞激活、氧自由基大量生成、钙超载是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主要机制.
作者:胡延祖;宋俊峰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 评价ThinPrep液基细胞学和肿瘤相关人乳头状病毒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妇科门诊随机对150例受检者做宫颈脱落细胞液基标本采集和阴道镜活检,用液基标本做薄片细胞学诊断和肿瘤相关人乳头状病毒检测.细胞学诊断采用伯塞斯达系统(the Bethesda system,TBS)分级,阳性诊断包括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以上的病变,诊断的结果与阴道镜活检诊断和肿瘤相关人乳头状病毒阳性检出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ThinPrep液基细胞学检出鳞状细胞癌4例,检出率2.7%;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7例,检出率4.7%;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5例,检出率3.3%;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和腺细胞15例,检出率10.00%;正常范围内119例,检出率79.3%.肿瘤相关人乳头状病毒的阳性检出率与细胞学分级密切相关,且细胞学和组织学相同级别基本一致.结论: 宫颈细胞液基标本收集方法有利于细胞学和肿瘤相关人乳头状病毒的双重检查.ThinPrep液基细胞学检查敏感性高,尤其是对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
作者:魏美琴;陈成妹;徐冰娜 刊期: 2006年第16期
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是指出生1 h内测体重不足1500g者.我院新生儿科自2003年12月~2005年12月共收治VLBWI 50例,占全部新生儿的0.64%,占早产儿的9.11%.死亡11例,死亡率为22.00%,是新生儿死亡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对VLBWI的救治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关健.本文对50例VLBW的致病因素及诊治进行了探讨.
作者:代银凤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7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全部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为(93.2±30.3)min,术中失血量(118±40)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7 d.结论: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安全、可行,但必须掌握熟练的镜下缝合技术.
作者:郭晓青;王英红;陈继明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心脏手术后妊娠及分娩的安全性及其产科处理措施.方法: 对山东省立医院2001年1月~2005年1月期间1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及3例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后的妊娠及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心脏手术后孕妇分娩前心功能维持在Ⅰ~Ⅱ级状态均安全妊娠及分娩,分娩后2例心功能减弱,余稳定.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距妊娠时间18~72月,平均31月,10例全部剖宫产.3例二尖瓣球囊扩张术,2例阴道分娩,1例剖宫产,剖宫产的1例为孕5月时行二尖瓣球囊扩张术.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术后心功能Ⅰ~Ⅱ级可以妊娠及分娩,以剖宫产为宜.二尖瓣球囊扩张术者可经阴道分娩,孕期合理应用抗凝剂,不增加分娩并发症.
作者:王建华;王文华;孙金芳 刊期: 2006年第16期
无痛分娩是近年来麻醉科医生和妇产科医生共同关心的问题,进一步开展和深入研究分娩镇痛是分娩期保健的重要内容.我院试行了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无痛分娩,并作同期对照进行观察比较.
作者:余桃英;董卿 刊期: 2006年第16期
子宫肌腺症是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它的病理改变是子宫内膜出现在子宫肌层,病人都以痛经为主,其次还有月经紊乱、不孕症.笔者在5年内用狄波-普维拉治疗23例子宫肌腺症,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华 刊期: 2006年第16期
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明显提高了输卵管吻合术的再通成功率,但由于其设备条件要求较高,技术操作相对复杂,在一些单位尚不具备条件.笔者1993年10月~2004年2月采用直视下局麻的方法吻合输卵管102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洪丽川 刊期: 2006年第16期
产科出血是产科中常见的急危重症,处理不当或不及时会导致产妇死亡,本文对吉林地区1995~2004年近10年的产科出血及孕产妇死亡因素进行分析.
作者:陈百艳;沙春荣;林济森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完成<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及<中国妇女发展规划纲要>的目标,哈尔滨市采取了加强乡镇产科建设,提高农村住院分娩率,取消家庭接生员等综合措施.使全市孕产妇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004年全市孕产妇死亡率为17.9/10万,较1999年下降了48.1%.
作者:宋玉华;孙冬韦;李佳 刊期: 2006年第16期
西部开发是一项关系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根据中国预防科学院的历次营养调查和近几年的营养监测资料分析,西部地区存在较为严重的营养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儿基会与卫生部决定在2001~2005年对西部地区进行儿童食物营养监测,我县作为试点县之一,按照项目要求,对辖区内部分农村学龄前儿童进行了营养监测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秀萍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特征.方法: 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60例新生儿感染血清CRP的含量,以60例出生5 d后的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结果: 60例新生儿感染血清CRP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经抗细菌、抗病毒治疗后,血清CRP含量与未治疗时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CRP检测对新生儿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是早期诊断新生儿感染的可靠指标之一.
作者:张飞萍;黄云昆;王胜虎;董玉琳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儿的脑钠肽(BNP)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CHF患儿入院当天、治疗15天、出院后3个月测定血BNP水平.分析BNP水平变化与再住院事件的关系.结果: BNP浓度与NYHA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3个月内共发生临床终点18例,其入院时BNP水平(969.3±248.2)pg/ml,明显高于未发生临床终点者(549.5±202.1)pg/ml.发生临床终点患儿出院时BNP水平(942.3±421.0)pg/ml,较入院时升高;未发生临床终点患儿出院时BNP水平(389.6±245.8)pg/ml,较入院时降低.结论: BNP的检测有利于CHF患儿病情评估,其疗效评价具有临床价值.
作者:翟淑波;孙景辉;杨思睿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防治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衰的有效方法,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病死率.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41例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衰进行分析.结果; 除1例产妇死亡,2例死胎外,经积极治疗,母婴均获良好结局.结论: 加强孕期保健、及时识别心衰症状、在扩血管的基础上强心、利尿,慎用硫酸镁,及时终止妊娠,降低并发症.
作者:王晓若;邹利霞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与血镁、尿镁之间的关系.方法: 观察组为自2002年7月~2005年7月就诊的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80例,年龄2~13岁;对照组为同期相同年龄段行健康体检的儿童70例.两组研究对象均取静脉血2ml,同时收集24h尿,记录尿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镁、尿镁浓度.结果: 观察组尿镁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两组儿童血镁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小儿哮喘在急性发作期合并有镁缺乏症,尿镁浓度测定简单易行,可作为判断体内是否有镁离子缺乏的有效方法,血浆镁浓度不能作为衡量体内镁离子平衡的可靠指标.
作者:焦成清 刊期: 2006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