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延祖;宋俊峰
目的: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完成<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及<中国妇女发展规划纲要>的目标,哈尔滨市采取了加强乡镇产科建设,提高农村住院分娩率,取消家庭接生员等综合措施.使全市孕产妇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004年全市孕产妇死亡率为17.9/10万,较1999年下降了48.1%.
作者:宋玉华;孙冬韦;李佳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7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全部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为(93.2±30.3)min,术中失血量(118±40)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7 d.结论: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安全、可行,但必须掌握熟练的镜下缝合技术.
作者:郭晓青;王英红;陈继明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乐力联合Vit E在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在该院产前检查(产检)的孕妇1 000例,第1产,已排除肾炎、原发性慢性高血压等内科疾病,将其随机分为预防组人群口服乐力1粒/(次·日),联合Vit E 100 mg/(次·日)直至分娩,并设对照组.结果: 预防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6%,两组有明显差异(P<0.001).结论: 口服乐力联合Vit E对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有着重要的预防价值,并从临床的角度间接显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与妊娠期母体低钙状态和Vit E的抗氧化作用有重要联系.
作者:陈海玉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特征.方法: 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60例新生儿感染血清CRP的含量,以60例出生5 d后的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结果: 60例新生儿感染血清CRP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经抗细菌、抗病毒治疗后,血清CRP含量与未治疗时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CRP检测对新生儿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是早期诊断新生儿感染的可靠指标之一.
作者:张飞萍;黄云昆;王胜虎;董玉琳 刊期: 2006年第16期
通过对近几年我院孕妇分娩方式变化的回顾性分析,了解产科质量,以便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确保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1资料与方法收集婺源县2001~2004年在县妇幼保健院分娩的病历5 022份,统计每年正常分娩、阴道助产分娩、剖宫产术分娩例数,用绝对数和相对数描述分娩方式的变化.
作者:陈晓红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肿瘤的指征、术中处理、手术技巧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分析腹腔镜下行卵巢肿瘤剥除术的手术效果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 腹腔镜下行卵巢肿瘤剥除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病率低、恢复快,无脏器损伤等并发症,术后月经周期及经期无明显改变.结论: 腹腔镜手术行卵巢肿瘤剥除术是诊治卵巢良性肿瘤首选的手术方式,可满意地去除病灶,又能保全器官功能.
作者:宋月轻;庞义存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防治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衰的有效方法,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病死率.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41例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衰进行分析.结果; 除1例产妇死亡,2例死胎外,经积极治疗,母婴均获良好结局.结论: 加强孕期保健、及时识别心衰症状、在扩血管的基础上强心、利尿,慎用硫酸镁,及时终止妊娠,降低并发症.
作者:王晓若;邹利霞 刊期: 2006年第16期
子宫肌腺症是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它的病理改变是子宫内膜出现在子宫肌层,病人都以痛经为主,其次还有月经紊乱、不孕症.笔者在5年内用狄波-普维拉治疗23例子宫肌腺症,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华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引起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利于减少其发生率和死亡率.方法: 通过对我院2003年1月~2006年6月的产后出血186例的相关因素分析,对其出血原因、出血量及分娩方式所致的原因进行比较.结果: 各种相关因素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胎盘因素为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而剖宫产为严重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
作者:陆庆荣;王春光;冷馨 刊期: 2006年第16期
产科出血是产科中常见的急危重症,处理不当或不及时会导致产妇死亡,本文对吉林地区1995~2004年近10年的产科出血及孕产妇死亡因素进行分析.
作者:陈百艳;沙春荣;林济森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青海省城市社区中老年妇女自我保健意识状态.方法: 随机抽取青海省西宁市社区1 136名中老年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73.15%中老年妇女具有自我保健意识,文化程度对其有影响,差异有显著性(P<0.01).绝大多数中老年妇女采用的措施是体育锻炼、合理营养和有节奏的生活规律,分别为72.10%、64.96%、54.31%,并且有自我保健意识的慢性病患病率低于无自我保健意识,分别为60.41%、87.21%(P<0.01).吸烟饮酒率分别为6.16%、8.63%.预防保健知识的知晓率在72.54%以上,并受文化程度的影响.结论: 加强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工作,从而提高中老年妇女自我保健意识.
作者:鲍缇夕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异常情绪与围生期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对妊娠24~28周开始在该院进行产前检查及分娩的孕妇215例进行对照研究.应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孕妇的情绪状态.据HAMA评定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焦虑组(观察组37例)及非焦虑组(对照组178例),以探讨不良情绪对围生期结局的影响.结果: ①具有焦虑症状孕妇37例(17.21%),无焦虑症状者178例(82.79%),观察组孕妇HAMA及HAMD总分、GST(50 g糖筛查)值显著升高,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亦显著增多,与焦虑和抑郁情绪呈正相关(P<0.05);②两组分娩方式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剖宫产者率显著增多,与焦虑和抑郁情绪呈正相关(P<0.05);③观察组新生儿体重显著降低,并发症显著增多,与焦虑和抑郁情绪呈正相关(P<0.05).结论: 妊娠期焦虑、抑郁等异常情绪与围生期结局有正相关关系.
作者:王蔚军;崔咏怡;王达平;何平;许文静;李雪珍;付白玲;张瑞芳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年轻宫颈癌患者(≤35岁)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2003年1月~2005年4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323例宫颈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院≤35岁宫颈癌病例数占全部同期住院治疗的宫颈癌患者总人数的比例高达16.7%,主要临床表现为接触性出血,55.6%的年轻患者为Ⅰ期,在组织病理学类型及分级、淋巴结转移方面与中老年组无差别.结论: 宫颈癌患者发病有年轻化趋势,年轻宫颈癌临床分期以早期为主,无预后不良的病理特征.宫颈细胞学检查应作为妇科的1项常规检查,以早期确诊.
作者:范桂颖;张炜阳;赵艳辉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佳疗效.方法: 将15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2%利多卡因5ml,青霉素40万U,地塞米松10 mg配制成混合液,经子宫、阴道侧穹窿注药,辅以热盐热敷下腹部治疗组74例.单纯采用静脉点滴青霉素治疗84例为对照组.两组就有效率及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6%,1年后复发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0%,1年后复发率40.0%.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意义.结论: 阴道侧穹窿注药治疗慢性盆腔炎操作简单,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可作为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的较有效的疗法,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
作者:强兆容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脑瘫患儿康复训练的效果和护理方式.方法: 对我科1999年10月~2000年12月90例脑瘫患儿进行康复训练及护理指导.结果: 使患儿的肢体功能、智力、语言表达和生活自理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家长对脑瘫康复树立了信心.结论: 脑瘫患儿的早期康复训练和正确的护理指导,可以有效的改善原有症状,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使患儿早日回归社会.
作者:王艳华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经阴道切除浆膜下及肌壁间子宫肌瘤的手术效果,研讨该手术的适应症、手术技巧、并发症.方法; 经阴道切开前穹隆或后穹隆切除浆膜下及肌壁间子宫肌瘤74例,肌瘤直径在3~6 cm.手术指征包括肌瘤引起疼痛或尿频症状20例,肌瘤生长快43例,不育21例.同期行腹式子宫肌瘤切除76例,对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病率.结果; 经阴道手术者,肌瘤1~3个,其中单发61例,前壁肌瘤30例,后壁肌瘤23例,宫底肌瘤21例.共切除87个,包括16个壁间肌瘤和71个浆膜下肌瘤,平均直径4.8 cm;腹式手术者,肌瘤1~6个,其中单发34例,多发42例,前壁肌瘤36例,后壁肌瘤27例,宫底肌瘤13例,共切除112个,包括81个壁间肌瘤和31个浆膜下肌瘤,平均直径5.1 cm.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病率无显著差异,术后住院时间经阴道手术者短,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中等大的浆膜下肌瘤或单发的壁间肌瘤行阴道切除效果好,选择好适应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淑兴;吕芸;靳予红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影响在岗女职工健康的主要因素,为防治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对部分临夏州级单位已婚女职工健康查体结果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08名受检者中有1种以上疾病者占74.60%,其中各类疾病患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妇科疾病55.91%,乳房疾病38.11%,高血压12.60%,心脏疾病7.70%,胆囊炎及胆结石5.67%.妇科疾病中以炎症性疾病为主,占80.31%.上述疾病的发生与年龄、职业、文化、环境、精神、生活等因素有关.结论: 妇科炎症和乳房疾病是影响在岗女职工健康的主要因素,应作为保健工作的重点.
作者:陈永梅;冶福云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 评价ThinPrep液基细胞学和肿瘤相关人乳头状病毒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妇科门诊随机对150例受检者做宫颈脱落细胞液基标本采集和阴道镜活检,用液基标本做薄片细胞学诊断和肿瘤相关人乳头状病毒检测.细胞学诊断采用伯塞斯达系统(the Bethesda system,TBS)分级,阳性诊断包括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以上的病变,诊断的结果与阴道镜活检诊断和肿瘤相关人乳头状病毒阳性检出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ThinPrep液基细胞学检出鳞状细胞癌4例,检出率2.7%;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7例,检出率4.7%;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5例,检出率3.3%;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和腺细胞15例,检出率10.00%;正常范围内119例,检出率79.3%.肿瘤相关人乳头状病毒的阳性检出率与细胞学分级密切相关,且细胞学和组织学相同级别基本一致.结论: 宫颈细胞液基标本收集方法有利于细胞学和肿瘤相关人乳头状病毒的双重检查.ThinPrep液基细胞学检查敏感性高,尤其是对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
作者:魏美琴;陈成妹;徐冰娜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幼儿园集体生活条件下,对单纯性肥胖幼儿进行干预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方法: 教育行动研究和自然试验法.结果: 经过为期1年的研究,干预组幼儿中超重与轻度肥胖幼儿BMI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对照组则不明显,且BMI值有增长趋势,经统计学检验,二者差异显著.结论: 儿童肥胖主要是不良的饮食结构、从小养成的不良的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造成的,预防肥胖应该从小开始.但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所以,对肥胖儿童采取的任何措施都不能妨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实践证明,通过教育干预,纠正不良的饮食行为习惯和不建康的生活方式,是控制和预防肥胖发生的有效途径.
作者:张凤敏;康松玲;高淑云;王庶;陈丽娜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 比较阴道注水腹腔镜(transvaginal hydrolaparoscopy,THL)与标准腹腔镜(laparoscopy,LAP)对女性不孕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阴道注水腹腔镜及标准腹腔镜检查女性不孕症患者50例,分别将观察结果和手术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THL与LAP比较,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诊断符合率为94%.结论: 标准腹腔镜具有准确、微创的优点,但存在费用较高、需要住院、需要接受全身麻醉等缺点,阴道注水腹腔镜是既准确、微创,又安全、快速、经济的新方法,可作为不孕症早期诊断的常规检查方法.
作者:吴良芝;冯亦军;李春梅;江南;柳燕飞;高天旸 刊期: 2006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