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芬;陈守华
我科收治1例大面积烧伤创面反复涂搽红汞,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经血液超滤透析,抗感染,创面处理,4次取、植皮手术,营养支持及心理护理等综合治疗,病人治愈出院.
作者:陆瑞意;赵美容;阮秀琼;卢佩玲;李乐华 刊期: 2001年第11期
鼻衄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尤其是老年人因血管不同程度的硬化,管壁缺乏弹性,构成既易出血又不易止血的特点,一旦出血,量大且反复,重者可危及生命.加之老年人生理老化和功能衰退,其免疫防御功能低下,对外界刺激的应答反应减弱,抗病能力下降.且老年鼻衄者多伴有高血压及动脉硬化,其中有些老人长期患慢性疾病.这些因素造成老年患者与正常人的不同心理.因此,在做好基础护理的前提下,还应灵活运用心理学知识,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我院从1998~2000年收治老年鼻衄患者共76例,我们对其实施了系统科学完善的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秀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治疗时间长,复发率高,严重影响身心健康.我们自1998年4月至2000年8月对82例糖尿病患者出院时进行正确的药物、饮食、体力活动、心理、生活指导,收到良好效果.现将出院指导介绍如下:
作者:周晓青;李雪飞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疼痛是创伤病人共有的症状,无论手术者还是非手术者,由于致痛和炎性介质的释放,既可加重原发病灶的缺血、缺氧和水肿,还可引起机体内激素和酶的代谢异常,使蛋白质合成缓慢,分解加速,免疫功能下降等,不利于机体的康复.如何帮助病人解除疼痛,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使病人早日康复已显得越来越重要.我们通过220例病人疼痛的护理,认为: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给予心理支持,辅以放松疗法及健康指导能有效地解除病人的疼痛.
作者:罗玉蓉 刊期: 2001年第11期
先天性唇腭裂是额面部为常见的先天畸形,发病率为1:500.先天性唇腭裂可以影响患孩的面部生长发育,吸吮吞咽障碍和带来语音方面的障碍及明显的外观畸形,故必须尽量早期手术整复.唇裂手术期以出生后3~6月为宜,腭裂以2.5~6岁为宜.因本地区为山区,经济欠发达,很多患孩错过佳修复时间,至学龄期方来要求手术.现就我科2000年1~7月收住的学龄期行手术修复的49例唇腭裂患者浅谈术前术后的护理体会.
作者:王利;林双容 刊期: 2001年第11期
颅内压监护对神经外科病人有重要意义,颅内压(ICP)变化直接影响到病人的安危及生存质量.对开颅术后病人进行ICP监护,直接获取ICP变化信息,对术后、提高危重病人的生存质量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受到国内外的普遍关注.本院自1995年5月至1999年10月对开颅术后病人采用持续ICP监护共84例,收到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颜春英;舒毓高;杨蓉;贺美华;李长生;罗宗晚 刊期: 2001年第11期
女性不孕往往给自己的生活与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我们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对126例不孕症患者术前的四种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患者均能情绪稳定,愉快地配合手术治疗.
作者:廖慧 刊期: 2001年第11期
人工心脏起搏器是利用电子装置发射一定频率的脉冲,通过导线的传输刺激心脏引起心脏兴奋和收缩,自瑞典Sening医生于1959年在人体胸壁上埋藏了世界上第一只心脏起搏器以来,该项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已成为治疗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和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病人的工作能力和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杨新辉;彭进 刊期: 2001年第11期
针对基护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与临床实践不一致的矛盾,分析了问题的成因:护理教材滞后于临床发展;护理科研成果未在教学中应用;护理教学脱离临床实践.提出了基护教学和临床实践、护理科研相结合的新思路.
作者:余昌妹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恙虫病是因恙虫立克次体所致的急性自然病源传染病.临床以发热、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及皮疹等为特征.由于本病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焦痂处于人体较隐蔽部位,常因误诊及观察不及时导致人体器官单一或多个功能损害,甚至死亡.故恙虫病的观察及护理十分重要.我院自1994年1月至2000年10月,共收治恙虫病患者58例,并发器官功能损害1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丽珊;黄丽璇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甲基苯丙胺是一种具有多种兴奋作用的化学物质,是传统苯胺类兴奋剂的代表药.其游离碱为无色挥发性油状液体,不稳定,具氨臭味.盐为白色结晶体,形似米粒,俗称冰毒,稍苦,有较强的中枢兴奋作用,大剂量或反复使用,可以成瘾.近我院一次收治28名在销毁甲基丙胺游离碱过程中因误吸入而导致急性中毒的患者,救治效果良好,现将护理方法及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万艳玲;廖映玲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目的:比较外伤性截瘫患者实施量化健康教育前、后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探讨使用不同方案抗生素治疗对医院感染率的影响.方法:外伤性截瘫患者按实施量化健康教育前、后各三年分为两组,比较两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并分别对两组患者应用不同方案抗生素治疗时的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实施量化健康教育前、后医院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7.24%(15/87)和7.14%(8/112),两者差别显著(P<0.05);实施量化健康教育前、后不同方案抗生素治疗医院感染发生率均无差别(分别为P>0.90和P>0.50).结论:不同方案的抗生素治疗不能降低外伤性截瘫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实施量化健康教育后可使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因此应加强对患者进行量化健康教育,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陈文凤 刊期: 2001年第11期
荧光眼底血管造影(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是当代眼科诊断眼底疾病重要检查方法.对眼底病的诊断、治疗选择、预后的推断都具有重要价值.我院于2000年1月至2001年1月共行FFA469例.现将有关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陈玉芝;赵欣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我于2000年2月至4月在长崎佐世保市立综合病院NICU室学习,该室床位16张,收治对象主要为早产儿,对超低、极低出生体重儿及其他危重抢救患儿实施中心静脉高营养疗法已较普遍,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群艳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白血病是国内10种高发恶性肿瘤之一,每年约有300万人加入白血病患者的行列,并且这个数目仍在逐年上升.这些新确诊白血病患者一经确诊就需尽早实施诱导缓解治疗,诱导缓解治疗是白血病治疗中重要的一步.患者骤然之间身心两方面都受到强烈的打击,而且相关知识贫乏,此时的健康教育对患者来说非常重要、紧迫且难以实施.本文就新确诊白血病患者的心理及生理特点谈谈健康教育中的对策.
作者:孙杰敏;孙嘉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我科自1996年以来收治急性胆道感染合并糖尿病病人21例.15例作胆囊切除胆总管引流术、6例行胆囊切除腹腔引流术.全部入院后均被确定为糖尿病患者,经观察血糖、尿糖的变化与急性胆道感染(结石、化脓、坏死、穿孔、梗阻)有密切的辩证关系;糖耐量减少(IGT)的病人发生必血管系统疾病并发症高于非糖尿病病人,尤其微小血管系统.由于糖尿病微小血管系统的病变易导致胆道系统血供的影响加之结石、炎症、肿胀压迫使原有的胆系病变进一步加重,从而又促进水盐电解质糖代谢紊乱,形成恶性循环.
作者:马丽媛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清洁灌肠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操作,由于传统的灌肠筒笨重且需繁琐的消毒、清洗、灭菌,使用起来极为不便;而简易的一次性灌肠器的肛管型号又统一固定,不能因人而异,且价格较贵而未广泛使用.据此,我们改用了一次性输血器代替传统的灌肠筒灌肠.经我院门诊、外科、妇产科共280例患者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马丽慧;周平波;周瑞红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由于解剖生理的独特性,后颅窝肿瘤患者手术前往往存在一系列临床表现,如常见头痛,恶心、呕吐,视力下降等高颅压症状外,还可能出现吞咽困难,吞咽呛咳,面瘫,听力下降,行走不稳等后组颅神经,脑干及小脑受损的表现.手术后这些表现短期内往往会更加明显,出现呼吸困难,误吸,消化道出血等,如护理不当,会影响患者的预后,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早期正规护理特别重要.
作者:陈艳 刊期: 2001年第11期
20%甘露醇为过饱和溶液,故在天冷放置时会析出针状结晶.临床上在用药前如有结晶析出应在热水中温热至全部溶解后方可使用,如无结晶析出,可直接使用.但我们观察到,在室温12~18℃,原来无结晶的液体在使用过程中仍出现结晶.
作者:张玉英;姜佳桂;刘思琴 刊期: 2001年第11期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是指妊娠末期,孕妇较长时间取仰卧位时,巨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回心血量及心搏出量减少所致的低血压,表现有心动过速,虚脱,晕厥等症状,当从仰卧位改成侧卧位后,使下腔静脉血流通畅,心排血量增加,血压随之恢复正常,症状即解除.剖宫产手术,目前我国基层医院较普遍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麻醉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增高.我科从2000年元月~10月共施行剖宫产198例,其中28例患者出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经过仔细观察,积极防治,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万里红;唐雪丰 刊期: 200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