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
我院自1999年以来应用超声乳化进行各类白内障手术.现浅谈对该类患者的护理要点.1临床资料应用超声乳化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各类白内障共136例,140只眼.其中老年性白内障90例,94只眼;糖尿病性白内障24例,24只眼;外伤性白内障22例,22只眼;年龄小者9岁,大者81岁;男76例,女60例;其中门诊患者125例,住院11例.
作者:朱文辉;贺锦花 刊期: 2001年第11期
先天性唇腭裂是额面部为常见的先天畸形,发病率为1:500.先天性唇腭裂可以影响患孩的面部生长发育,吸吮吞咽障碍和带来语音方面的障碍及明显的外观畸形,故必须尽量早期手术整复.唇裂手术期以出生后3~6月为宜,腭裂以2.5~6岁为宜.因本地区为山区,经济欠发达,很多患孩错过佳修复时间,至学龄期方来要求手术.现就我科2000年1~7月收住的学龄期行手术修复的49例唇腭裂患者浅谈术前术后的护理体会.
作者:王利;林双容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由于解剖生理的独特性,后颅窝肿瘤患者手术前往往存在一系列临床表现,如常见头痛,恶心、呕吐,视力下降等高颅压症状外,还可能出现吞咽困难,吞咽呛咳,面瘫,听力下降,行走不稳等后组颅神经,脑干及小脑受损的表现.手术后这些表现短期内往往会更加明显,出现呼吸困难,误吸,消化道出血等,如护理不当,会影响患者的预后,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早期正规护理特别重要.
作者:陈艳 刊期: 2001年第11期
临床实习是护生向护理工作岗位过渡的关键阶段,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通过对1998年至2000年在我院实习的131名护生进行综合调查并对其常见的问题采取积极对策,在德、能、勤、绩上强化培训,同时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与带教责任心,对规章制度进行了系统管理,在提高护生的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方面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张丽芳;何雪梅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对比静脉肾盂造影两种肠道准备的疗效.方法:随机抽样114例,分两组,第一组64例,采用加味调胃承气汤泡饮;第二组50例,采用肥皂水清洁灌肠.结果:两组疗效相同(P>0.05),第一组排便次数少于与第二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加味调胃承气汤泡饮无局部刺激,操作简便,疗效确切,是一种较好的肠道准备新方法.
作者:殷韵楠 刊期: 2001年第11期
颅内压监护对神经外科病人有重要意义,颅内压(ICP)变化直接影响到病人的安危及生存质量.对开颅术后病人进行ICP监护,直接获取ICP变化信息,对术后、提高危重病人的生存质量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受到国内外的普遍关注.本院自1995年5月至1999年10月对开颅术后病人采用持续ICP监护共84例,收到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颜春英;舒毓高;杨蓉;贺美华;李长生;罗宗晚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目的:比较外伤性截瘫患者实施量化健康教育前、后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探讨使用不同方案抗生素治疗对医院感染率的影响.方法:外伤性截瘫患者按实施量化健康教育前、后各三年分为两组,比较两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并分别对两组患者应用不同方案抗生素治疗时的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实施量化健康教育前、后医院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7.24%(15/87)和7.14%(8/112),两者差别显著(P<0.05);实施量化健康教育前、后不同方案抗生素治疗医院感染发生率均无差别(分别为P>0.90和P>0.50).结论:不同方案的抗生素治疗不能降低外伤性截瘫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实施量化健康教育后可使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因此应加强对患者进行量化健康教育,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陈文凤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芒硝和黄连素护理新生儿脐带残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胎龄37~41周,体重2500~4000克,Apgar评分8~10分新生儿,用芒硝与黄连素护理100例新生儿脐带残端为观察组,用无菌纱布包扎100例新生儿脐带为对照组.结果:24~47小时剪脐带者观察组89例,占89%,对照组16例,占16%,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脐出血者观察组2例,对照组12例;观察组无1例脐带感染,对照组脐部感染3例.结论:芒硝和黄连素护理新生儿脐带残端,可以达到早期剪脐之目的,减少脐出血,防止脐部感染.
作者:彭飒丽;张昉霞;彭晖;余映辉;韩米那 刊期: 2001年第11期
女性不孕往往给自己的生活与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我们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对126例不孕症患者术前的四种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患者均能情绪稳定,愉快地配合手术治疗.
作者:廖慧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手术室护士是一个在特殊环境中,从事特殊专业的群体.由于工作的需要,长年连续工作在密闭的环境中,经常暴露于被病人血液感染和吸收放射线、挥发性麻醉气体等危险之中.同时,长时间的前屈位站立或快步行走,高度的精神紧张和注意力集中以及不规律的饮食,都成为威胁手术室医护人员健康的危险因素.因此,重视手术室护士的职业防护和全面切实的防范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姚爱萍;肖娟 刊期: 2001年第11期
尘肺是指在劳动过程中,由于吸入一定量的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此病病期长,慢性进行性加重,疗效较差.2000年我科收治32例Ⅰ期至Ⅲ期尘肺患者,男28例,女4例,平均年龄58.2岁;均为工人;初中学历6人,小学学历2人,中专学历18人,大专学历6人.通过观察法及问卷调查,发现尘肺病人除了一般的心理特点外,还有其特殊的心理状态.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护理临床带教管理作为护理教学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抓好临床带教管理工作能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形成新的教学体系,对于构建新世纪的我国高等护理教育,培养高质量、具有竞争力的高素质新型实用性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从宏观管理、目标管理、策略管理三个方面对临床带教管理进行了探讨.
作者:袁爱华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恙虫病是因恙虫立克次体所致的急性自然病源传染病.临床以发热、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及皮疹等为特征.由于本病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焦痂处于人体较隐蔽部位,常因误诊及观察不及时导致人体器官单一或多个功能损害,甚至死亡.故恙虫病的观察及护理十分重要.我院自1994年1月至2000年10月,共收治恙虫病患者58例,并发器官功能损害1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丽珊;黄丽璇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主要为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高所致.光照疗法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重要治疗方法,主要作用是使血清间接胆红素经光氧化及异构化作用后产生胆绿色和水溶性双吡咯,从而经胆汁和尿液排出.但在光疗中护理问题较多,反应较集中.为了提高护理质量,改善医患关系,我们对新生儿黄疸光疗的护理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采取了相应的护理对策,取得了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燕春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根据孕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特殊心理活动及情绪不稳定,在产前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当时正确指导饮食、休息和使用产力等心理护理措施,以消除产妇对分娩的恐惧心理,减轻分娩过程中的疼痛,缩短产程、减少滞产、手术产,防止新生儿窒息,也就是现在提倡的导乐分娩,这是提高产科质量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护理内容.
作者:林萍 刊期: 2001年第11期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是由于药物过敏而引起的一种严重变态反应型药疹,其临床表现为发病急骤,皮损有急性弥漫性潮红,肿胀导致表皮松解、大疱、剥脱、炎症、渗出、糜烂或浅表性溃疡等,现将我科1例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的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谭淑萍 刊期: 2001年第11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民群众对健康知识需求的增加,广泛地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全民的健康素质,满足病员及家属的需要,已成为我们临床护士的工作职责.健康教育中病人的心态是多种多样的,如何掌握病人的心态,给予积极有效的处理,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成效的关键,笔者在妇科整体护理病区两年中对2356例病人的健康教育中有所体会,现浅谈如下:
作者:徐优娣;王文一 刊期: 2001年第11期
鼻衄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尤其是老年人因血管不同程度的硬化,管壁缺乏弹性,构成既易出血又不易止血的特点,一旦出血,量大且反复,重者可危及生命.加之老年人生理老化和功能衰退,其免疫防御功能低下,对外界刺激的应答反应减弱,抗病能力下降.且老年鼻衄者多伴有高血压及动脉硬化,其中有些老人长期患慢性疾病.这些因素造成老年患者与正常人的不同心理.因此,在做好基础护理的前提下,还应灵活运用心理学知识,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我院从1998~2000年收治老年鼻衄患者共76例,我们对其实施了系统科学完善的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秀 刊期: 2001年第11期
前列腺增生(BPH)是男性老年患者的常见多发病.我院1997年10月至2001年4月对52例BPH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TUVP),效果满意,现将术中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永保英;江琼兰 刊期: 2001年第11期
观察庆大霉素注射液与碘伏治疗感染性伤口的效果.将感染性伤口71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用庆大霉素注射液局部治疗,Qd;对照组33例,用0.5%碘伏局部治疗,Qd.前者愈合率明显高于后者;从伤口好转及愈合时间看,前者与后者也存在明显差异(P<0.01),前者疗效显著,未见不良反应.
作者:林琳 刊期: 200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