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飒丽;张昉霞;彭晖;余映辉;韩米那
人工心脏起搏器是利用电子装置发射一定频率的脉冲,通过导线的传输刺激心脏引起心脏兴奋和收缩,自瑞典Sening医生于1959年在人体胸壁上埋藏了世界上第一只心脏起搏器以来,该项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已成为治疗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和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病人的工作能力和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杨新辉;彭进 刊期: 2001年第11期
观察庆大霉素注射液与碘伏治疗感染性伤口的效果.将感染性伤口71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用庆大霉素注射液局部治疗,Qd;对照组33例,用0.5%碘伏局部治疗,Qd.前者愈合率明显高于后者;从伤口好转及愈合时间看,前者与后者也存在明显差异(P<0.01),前者疗效显著,未见不良反应.
作者:林琳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我科收治1例大面积烧伤创面反复涂搽红汞,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经血液超滤透析,抗感染,创面处理,4次取、植皮手术,营养支持及心理护理等综合治疗,病人治愈出院.
作者:陆瑞意;赵美容;阮秀琼;卢佩玲;李乐华 刊期: 2001年第11期
先天性唇腭裂是额面部为常见的先天畸形,发病率为1:500.先天性唇腭裂可以影响患孩的面部生长发育,吸吮吞咽障碍和带来语音方面的障碍及明显的外观畸形,故必须尽量早期手术整复.唇裂手术期以出生后3~6月为宜,腭裂以2.5~6岁为宜.因本地区为山区,经济欠发达,很多患孩错过佳修复时间,至学龄期方来要求手术.现就我科2000年1~7月收住的学龄期行手术修复的49例唇腭裂患者浅谈术前术后的护理体会.
作者:王利;林双容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目的:比较外伤性截瘫患者实施量化健康教育前、后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探讨使用不同方案抗生素治疗对医院感染率的影响.方法:外伤性截瘫患者按实施量化健康教育前、后各三年分为两组,比较两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并分别对两组患者应用不同方案抗生素治疗时的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实施量化健康教育前、后医院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7.24%(15/87)和7.14%(8/112),两者差别显著(P<0.05);实施量化健康教育前、后不同方案抗生素治疗医院感染发生率均无差别(分别为P>0.90和P>0.50).结论:不同方案的抗生素治疗不能降低外伤性截瘫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实施量化健康教育后可使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因此应加强对患者进行量化健康教育,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陈文凤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情感性精神障碍是临床常见的一组精神病,其中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过分低落为特点的抑郁症患者居多.我院精神科从1998年元月至2000年元月共收治了100例抑郁症患者,他们大都具有情感低落、思维迟缓、精神运动性抑制等特点.经予三环类抗抑郁剂、心理治疗等治疗与护理,通过1~6个月的住院治疗,全部痊愈出院.
作者:梁业 刊期: 2001年第11期
双手十指完全离断再植成功,世界已有16例报道,但在我省还是首例,我中心于2000年11月为1例十指离断的患者进行了再植手术,再植术中、术后我们采取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手术治疗和护理方法,使再植十指全部成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戴青辉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我科自1996年以来收治急性胆道感染合并糖尿病病人21例.15例作胆囊切除胆总管引流术、6例行胆囊切除腹腔引流术.全部入院后均被确定为糖尿病患者,经观察血糖、尿糖的变化与急性胆道感染(结石、化脓、坏死、穿孔、梗阻)有密切的辩证关系;糖耐量减少(IGT)的病人发生必血管系统疾病并发症高于非糖尿病病人,尤其微小血管系统.由于糖尿病微小血管系统的病变易导致胆道系统血供的影响加之结石、炎症、肿胀压迫使原有的胆系病变进一步加重,从而又促进水盐电解质糖代谢紊乱,形成恶性循环.
作者:马丽媛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芒硝和黄连素护理新生儿脐带残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胎龄37~41周,体重2500~4000克,Apgar评分8~10分新生儿,用芒硝与黄连素护理100例新生儿脐带残端为观察组,用无菌纱布包扎100例新生儿脐带为对照组.结果:24~47小时剪脐带者观察组89例,占89%,对照组16例,占16%,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脐出血者观察组2例,对照组12例;观察组无1例脐带感染,对照组脐部感染3例.结论:芒硝和黄连素护理新生儿脐带残端,可以达到早期剪脐之目的,减少脐出血,防止脐部感染.
作者:彭飒丽;张昉霞;彭晖;余映辉;韩米那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治疗时间长,复发率高,严重影响身心健康.我们自1998年4月至2000年8月对82例糖尿病患者出院时进行正确的药物、饮食、体力活动、心理、生活指导,收到良好效果.现将出院指导介绍如下:
作者:周晓青;李雪飞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新生儿脓疱疮是一种夏秋季节中常见的接触性传染性化脓性皮肤病.我院自1997年开始加强院内感染管理,使此病的发病率明显下降,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巧仙;游兰玉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浓度的碘伏消毒会阴预防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实验组为1998年6月至2000年8月在我院住院分娩行会阴侧切4760例,用5%碘伏消毒,对照组为1996年3月至1998年5月在我院分娩行会阴侧切3520例,用0.5%碘伏消毒,统计比较两组的感染率.结果:实验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碘伏消毒会阴可预防切口感染,而5%碘伏预防效果更好,值得推广.
作者:彭检妹 刊期: 2001年第11期
针对基护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与临床实践不一致的矛盾,分析了问题的成因:护理教材滞后于临床发展;护理科研成果未在教学中应用;护理教学脱离临床实践.提出了基护教学和临床实践、护理科研相结合的新思路.
作者:余昌妹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主要为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高所致.光照疗法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重要治疗方法,主要作用是使血清间接胆红素经光氧化及异构化作用后产生胆绿色和水溶性双吡咯,从而经胆汁和尿液排出.但在光疗中护理问题较多,反应较集中.为了提高护理质量,改善医患关系,我们对新生儿黄疸光疗的护理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采取了相应的护理对策,取得了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燕春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我于2000年2月至4月在长崎佐世保市立综合病院NICU室学习,该室床位16张,收治对象主要为早产儿,对超低、极低出生体重儿及其他危重抢救患儿实施中心静脉高营养疗法已较普遍,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群艳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我院自1999年以来应用超声乳化进行各类白内障手术.现浅谈对该类患者的护理要点.1临床资料应用超声乳化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各类白内障共136例,140只眼.其中老年性白内障90例,94只眼;糖尿病性白内障24例,24只眼;外伤性白内障22例,22只眼;年龄小者9岁,大者81岁;男76例,女60例;其中门诊患者125例,住院11例.
作者:朱文辉;贺锦花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由于解剖生理的独特性,后颅窝肿瘤患者手术前往往存在一系列临床表现,如常见头痛,恶心、呕吐,视力下降等高颅压症状外,还可能出现吞咽困难,吞咽呛咳,面瘫,听力下降,行走不稳等后组颅神经,脑干及小脑受损的表现.手术后这些表现短期内往往会更加明显,出现呼吸困难,误吸,消化道出血等,如护理不当,会影响患者的预后,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早期正规护理特别重要.
作者:陈艳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疼痛是创伤病人共有的症状,无论手术者还是非手术者,由于致痛和炎性介质的释放,既可加重原发病灶的缺血、缺氧和水肿,还可引起机体内激素和酶的代谢异常,使蛋白质合成缓慢,分解加速,免疫功能下降等,不利于机体的康复.如何帮助病人解除疼痛,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使病人早日康复已显得越来越重要.我们通过220例病人疼痛的护理,认为: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给予心理支持,辅以放松疗法及健康指导能有效地解除病人的疼痛.
作者:罗玉蓉 刊期: 2001年第11期
临床实习是护生向护理工作岗位过渡的关键阶段,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通过对1998年至2000年在我院实习的131名护生进行综合调查并对其常见的问题采取积极对策,在德、能、勤、绩上强化培训,同时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与带教责任心,对规章制度进行了系统管理,在提高护生的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方面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张丽芳;何雪梅 刊期: 2001年第11期
尘肺是指在劳动过程中,由于吸入一定量的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此病病期长,慢性进行性加重,疗效较差.2000年我科收治32例Ⅰ期至Ⅲ期尘肺患者,男28例,女4例,平均年龄58.2岁;均为工人;初中学历6人,小学学历2人,中专学历18人,大专学历6人.通过观察法及问卷调查,发现尘肺病人除了一般的心理特点外,还有其特殊的心理状态.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11期